• logo

須文蔚/看見機會:我在偏鄉十五年

  新書印好了, 出版社傳來雅致的書影,在此也和大家分享後記。金石堂選為12/23-1/19強力推薦書,一樂也!有好多場新書活動,也歡迎朋友們來參加!

可以只寫溫暖的故事嗎?

  「只要貧窮、不公不義、人為不平等在世上存在一天,我們便一天不能安枕。」——曼德拉。一九九九年的秋天,我正準備提出博士論文口考,九二一地震發生了,某一天指導教授鄭瑞城來電:「文蔚,瞿海源教授忙全盟的建構與運作,你能去幫忙嗎?」全盟是「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的簡稱,是為了救災與社區資源協調成立的民間平臺,我掛了電話就聯繫上瞿老師,下午見了面,立刻就投入辦公室,我放下學位論文,一忙就是十個月。期間聯繫了超過兩百個以上的民間社團,調度資源,提供建議,倡議社區報刊出版,每週還審議各種企劃書,大開眼界,見證了臺灣公民社會的巨大活力。

  十個月後,因為人事糾葛,我憤而請辭,在家中賦閒,每日打開電視,看見與災區有關的新聞,自己無力再協助,總是苦痛萬分。就在這個時刻,我開始尋思書寫人生的第一篇報導文學,究竟要揭露黑幕?還是該記錄溫情?在我觀察災後建設的歷程,深知民間捐款得來不易,只要有一絲懷疑,怠惰與批判,往往會招致民眾對公益團體信任感的崩解,於是我決定放下心中諸般不滿,採訪《中寮鄉親報》的編輯團隊與社區夥伴,寫下〈五個女子和一份報紙〉,見證一群異鄉女孩,無懼於天災與地方政治的冷漠,勇闖災區的動人故事。

  暑假結束,我到東華大學中文系報到,臨行前向指導教授「告別」,畢竟學了五年的法律,八年的傳播政策,要轉行到文學,有不捨,更有恐慌。鄭瑞城老師用一貫從容的聲調提醒我:「到中文系教書也很好,記得要帶學生讀陳映真的《山路》。」

  這句話讓我倍感震撼,原來我以為的「出走」,其實是「回歸」,在文學院,我依然應當懷抱著在傳播學院裡學習到對弱小者關切,改革傳播環境,乃至辯證公理正義的熱情。所以在還是助理教授階段,很多同儕頻頻提醒:「還沒升等過,千萬別多發言,少管閒事。」我完全當作耳邊風,指導校園報,擔任學務處的課外活動組長,創辦數位文化中心。就在我申請「傑出新進人員」的獎補助時,傳出有評委指出:「須老師是活躍的社會運動者,未必是好的研究者。」我遭遇了一次莫名的挫敗。

  遭遇挫折不是壞事,不服氣的我就將臺灣社會運動與報導文學的歷史結合觀察,寫出了一系列臺灣紀實文學的論文,論證在每一場成功的社會或政治運動中,成功的領袖人物總有詩人或哲學家的氣息,總是能說出撼動人心的真實故事。我也重新爬梳了臺灣報導文學的歷史,上溯到日本殖民時期吳希聖與楊逵的創作。讀到楊逵說:「在冰山底下過活七十年,雖然到處碰壁,卻未曾凍僵!」相較於自己「玻璃心」碎裂的遭遇,正好提醒我要更勇敢些。

  有機會投身數位機會中心的輔導工作,那是在日常的教學與研究外,一份沉重而又甜蜜的負擔。沉重的部分很容易理解,現在的大學教師要面對學生的教學評鑑,因應各種教學創新的實驗,承擔升等與評鑑的研究發表壓力,在同事的支持下,還必須擔任主管,參與行政服務工作,DOC的輔導計畫絕對讓人徹夜無眠。甜蜜的部分則來自社區的回饋,有時是偏鄉的朋友學會一種新科技,創造出市場的價值,更多時刻是因為我們團隊創意與熱心的協助,讓社區獲得更多新的計劃或資源,讓我們有機會實現夢想,真的就不知道「累」字該怎麼寫。

  在輔導工作的同時,我沒有擱下學術研究,二○○九年我協同董克景老師主筆「創造公平數位機會白皮書」,比較各先進國家的政策與實例,也協調各部會一起思索通訊傳播,教育,經濟,農業,醫療,新住民與其他弱勢族群的數位機會。記得在結案前與當時的政務委員張進福會晤,簡報白皮書的規劃與創意。會議快結束前,張政委突然發問:「須教授,坐在臺北辦公室吹冷氣的官員大概不會理解,你覺得弭平數位落差的工作,四年或八年可以完成?」

  我愣了一下,當時不少來自立委或教育部高層長官都不斷要求DOC要自主營運,要找到永續經營的做法,計劃不能執行年度過長。但我不打算回答一個「標準答案」,於是我說:「縱使八年努力,還是無法達成目標。」張進福政委笑了笑說:「我在暨南大學服務過,南投和你所在的花蓮一樣,都地處偏遠,實際接觸後你就會知道,偏鄉的翻轉縱使經年累月的努力,往往才能產生一點點成效。」

  十年後,我回想起這段對話,真是感慨萬千。殘酷的現實是,縱使有一大群大學教師與資訊志工投身這項計畫,偏鄉的貧窮與困頓並沒有走入歷史,反而隨著少子化與科技迅猛的發展,暴露出更多資訊的落差與資源分配的不正義。感動的是,偏鄉資訊教育始終不是重大議題,但熱心的師友,總是不計酬勞的微薄,願意來到宜蘭與花蓮,協助我們的數位影像、資訊應用與商品行銷等課程活動,經過十多年的深蹲社區,讓我們開始看見機會,更敢夢想,更相信能夠掌握未來。

  這本書能夠出版,要感謝教育部林燕珍( Yenchen Lin )、 許雅芬和 李月碧 (Beckey Li)三位高級分析師一路的指導,宜蘭與花蓮縣府縣網中心落實地方教育資源的長官,歷年來加入輔導團隊與社區的工作夥伴。成書前,承蒙《人間福報》蔡孟樺主編的邀約,以「不偏不倚」為專欄名稱,在二○一○年寫下二十六則短文,其後《聯合報》繽紛副刊譚立安( Leliana Tan )主編企劃「青春名人堂」,讓我有機會在二○○七年到二○○九年間,持續在報端與網路上,為偏鄉發聲。所有原本細瑣的記憶與書寫,最要感謝時報文化出版公司第四部曾文娟 ( 蘇菲亞) 總編輯,不斷在文體、主題與結構上,給予專業的提點,方能完整再現DOC現場,寫作成一本報導文學。主編李麗玲是正港花蓮人,一肩擔下文稿編輯的重責,溫暖地為書籍定位。資深企劃編輯 金多誠是我敬重的企畫,細密協助各項宣傳活動,在此一併致謝。

  感謝簡靜惠、鍾雲如、陳麗明、吳德亮、王玉萍、許瓊月各位老師大力推薦,感激也感動!在編輯會議上,麗玲問我一個尖銳的問題:「你打算多寫一些有批判意味的篇章嗎?」我笑著說:「我可以只寫溫暖的故事嗎?」

  畢竟在偏鄉服務十五年的經驗中,不是沒有憤怒,不是沒有紛爭,但是做為一個來自學院的陪伴者,沒有生氣的權利,更不應當介入社區的爭執,我希望在有限的篇幅中,讓更多付出心力的朋友登場,讓他們誠摯的面孔為讀者熟悉,也期待更多來自不同角落的讀者願意走進DOC,成為偏鄉教育的生力軍。

  記得陳映真先生在《人間》雜誌創刊號發刊詞〈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中說:「透過我們的報告、發現、記錄、見證和評論,讓我們的關心甦醒;讓我們的希望重新帶領我們的腳步;讓愛再度豐潤我們的生活。」抱持著同樣的信念,期望這本書能讓臺灣重新看見機會,讓偏鄉更踏實地走出希望。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