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在德州的頁岩石油開採之後,美國尋求能源獨立已成為現實。古諺有云:禍福相倚。美元強勢貨幣地位是與石油掛鉤的,上個世紀美國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現在它成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競爭對手,美國將難以再令該組織唯命是從之外(目前石油以美元計價),長期強勢美元地位恐將不保,石油自給自足為美國帶來了挑戰和不利之處。
美國能源情報署數據顯示,今年9月美國石油出口超過進口,這是有記錄以來的70年首次逆轉。據估計美國11月的石油總產量達到每日1280萬桶,在短短三年裡每日增加300多萬桶。美國石油總產量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
美國在石油地位的大幅逆轉,可能會影響它與其他外國盟友的關係。這一轉變來自於:頁岩油田的產量激增,原油出口禁令在2015年結束,還有電動汽車增加限制了汽油需求。隨著天然氣產量增長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推動美國向其長期追求的能源獨立目標邁進。
諮詢公司表示,美國2018年620億美元的石油貿易逆差(占總體貿易逆差的10%),有望在今年變成順差。儘管石油產量創下每日1250萬桶的歷史新高,美國煉油廠繼續購買進口原油。
美國煉油廠加工較重質的外國石油,貿易商將來自頁岩油田較輕質的石油出售給海外買家。進口原油在美國精鍊之後,然後以汽油和柴油形式出口到其他國家。
美國石油出口如果持續增長,將改變其作為國際能源署(IEA)成員所承擔的義務,該機構是工業化國家針對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成立的,IEA成員國必須隨時保持相當於90天進口量的石油儲備。
十月時IEA能源市場部主任表示,他們仍然鼓勵美國即使在轉型為石油出口國之後,仍然維持穩定數量的戰略石油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