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花甲美魔男之「爸話西遊」之十

<唐三藏「收服」孫悟空的過程,不就是我們一路摸索「教養」孩子的隱喻嗎?但我該怎麼對妳說,妳就是我緊箍咒啊!>

    孫猴子要登場了,女兒很興奮。

    爸爸你繼續講,繼續講。

    女兒換了個側躺姿勢,把小被子拉上胸前,準備好好聽我講唐三藏「如何收服」孫悟空的這一段了。小孩都喜歡孫悟空!

    喜歡他調皮搗蛋,喜歡他法力無邊,喜歡他一翻觔斗十萬八千里。甚至,喜歡他挑戰一些權威,破壞一些秩序。當然,更喜歡他,一路打妖怪!

    但他們會喜歡孫悟空「被管束」嗎?我自己是不喜歡被管束的。但,我又是一個很懂得「識時務」的人,從小。

    這就逐漸養成我,外表看似溫和,內心實則充滿不屑的個性。我未必喜歡爭勝,但要讓我心服,也不容易。這種矛盾,始終跟著我,沒辦法啊!這不就是我們一生「性格上的宿命」嗎?

    還好,文學,閱讀,填補了我這一塊的矛盾。我有一葉橫渡生命幽暗的小舟,在漫無邊際的想像世界,遊蕩。

    我望著女兒,怔怔發呆。

    女兒催我了。爸爸你快講啊!

    話說,唐三藏要跟獵戶劉伯欽道別之際,突然聽到山腳下,傳來「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的如雷喊叫,嚇了一跳。

    鎮山太保告訴唐三藏,是那隻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神猴。

    他們往前一探究竟。果然,那山下石匣之間,壓著一隻猴子,露出頭,伸出手,身子卻壓在山裡。臉上有沙,鬢角生草。

    猴子見了唐三藏,喊著:師父,你怎麼此時纔來?來得好!來得好!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唐三藏上前,孫悟空對他解釋,五百年前如何惹禍,如何被佛祖壓在此山,又如何有觀世音菩薩開示他,要幫助西行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之後,自有好處等等。

    三藏一聽,那感情好,正在發愁,一旦劉獵戶不跟他往前行了,誰來保護他呢,這時有隻猴子要服志願役,多好?!

    但,山,這~麼~大!我誇張語氣,兩手攤開,好像五行山就在我的眼前似的。女兒好開心!繼續講,繼續講。

    唐三藏要怎麼移山呢?孫悟空教他,山頂上,有張如來佛的金字壓帖,把它掀起,問題解決。

    三藏上山一看,是啊,山頂金光萬道,瑞氣千條,一塊四方巨石,貼有一封皮,上寫六個金字「唵、嘛、呢、叭、咪、吽」。三藏下跪,拜了幾拜。上前,把封皮輕輕撕下。

    此時,一陣香風吹氣,把三藏手裡的壓帖刮到空中。空中且傳來聲響,負責監押孫悟空的天上神將,要回天庭交差了。

    那猴子怎麼從壓了五百年的山腳爬出來呢?我問女兒。

    女兒興奮的,從被窩裡跳出來,說「像這樣」!我把她抓回被窩。

    孫悟空要唐三藏走遠一些。劉獵戶領著三藏,走了五七里遠。孫悟空喊著,再遠一些再遠一些。等站到更遠以後,一聲巨響,地裂山崩,孫猴子一身精光的,跪倒三藏面前,拜了四拜,「師父,我出來也!」

    女兒拍手,叫好。

    孫悟空的世代,要上場了。

    唐三藏要為孫猴子取名。知道他已經法名叫悟空了,竟然跟悟淨、悟能巧合!都屬「悟」字輩!那怎麼辦呢?

    我女兒顯然還不懂,「命名」這檔事,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誰,才可以為誰,命名呢?父母為孩子,養寵物的為寵物,大官為竣工大橋,等等等,不是嗎?命名,就是一種權力啊!

    既然,你已經有名有姓了。那,好吧,師父我,再為你取一個混名吧!唐三藏說,你長得像小頭陀,叫你「行者」吧!

    從此,這歷史上最知名的猴子,有幾個名字呢?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還有,孫行者。

    劉獵戶就此告別唐三藏,護送任務,交給孫悟空了。

    悟空的第一件差事,竟然也是碰見老虎。

    這隻老虎,被金箍棒一棒擊斃。讓唐三藏看得心驚膽跳。因為劉獵戶還跟老虎纏鬥了半日,遇到孫悟空,卻一棒了事,這功夫豈不了得!

    孫悟空打死老虎,卸下虎皮,把虎皮切成兩幅。一幅圍在腰間,在路旁拿了條葛藤,當腰帶,遮了下體。另外一幅呢?等日後,找到人家借住,再裁成上衣。

    以後,我們在電影,戲曲裡,看到的孫悟空形象,大致都是一個樣:身著虎皮裝,金盔甲的齊天大聖!

    你若好奇,為何是虎皮裝,而非豹皮裝?問得好,也問得太無知!

    問得好,乃因中國不產獅子,卻華南華北都有老虎。打虎是英雄,穿虎皮裝,自然威風凜凜。

    豹呢?固然也很威武,不然,《水滸傳》裡,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江湖為何稱他「豹子頭林沖」呢?

    但一個男人,身穿豹紋服,你覺得像樣嗎?何況一隻猴子,穿豹紋,遞一張名片給你,欸,我姓孫,請指教!這,這像話嗎?

    唐三藏看悟空輕鬆打虎,知道他本領高強。悟空順勢再向師父介紹他的金箍棒,可大可小,伸縮自如。越講越得意,還把翻江攪海的過往,誇張一遍,唬得師父既開心(有了好助手),又擔心(萬一不聽話呢?)

    強將手下無弱兵,很好,但若這「兵」,越來越強,會不會愈發不把「將」,看在眼裡呢?

    《西遊記》裡,這段情節的發展,很有意思。唐三藏一方面,慶幸找到一位得力助手,另方面,他也不斷暴露自己柔弱的文僧形象,怎麼駕馭得住這強悍的孫悟空呢?

    空有師徒之名,久了,會不會強弱畢現呢?有人把《西遊記》當成中國政治的寓言故事來看,不是沒道理的。

    從孫悟空大鬧天宮,被鎮壓五行山下,再到不得不給他將功贖罪的機會,這都是中國古代朝廷,面對驕兵悍將,藩鎮割據,軍閥剽悍,很疼痛的老問題。

    空有君臣之名,空有長官部屬之名,空有師徒之名,常常都是沒用的。一旦,你被看穿手腳的話。

    唐三藏與孫悟空的矛盾,正是如此。他們師徒倆繼續西行,碰到一夥強盜,攔路搶劫。他們大咤一聲,那和尚,哪裡走!

    竟嚇得三藏跌下馬來!糗吧!在新收的徒弟面前。那悟空隨即扶起師父,對他說放心,沒事,看我的。

    他拿出金箍棒三兩下,一夥六人,全部斃命。唐三藏這時,道貌岸然了。指責悟空不該隨意殺人。悟空爭辯,不殺強盜,強盜殺我們。

    三藏說:「我這出家人,寧死決不敢行兇;我就死,也只是一人,你卻殺了他六人,如何理說?」

    這,這,這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嗎?眼看你要被殺,救你,還被K!這年少氣盛的孫悟空怎麼受得了。與其被你一直唸一直唸,火大,乾脆不玩了。

    孫悟空丟下一句氣話「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說我不配的意思啦),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緒聒惡我(不必嘮嘮叨叨),我回去便了。」說著。便拋下唐三藏一人,不見了。

    這下,和尚淒涼了。一個人,把行李掛在馬上,手持錫杖,牽著韁繩,淒涼前行。

    走著走著,遇見一位老嫗,捧一件棉衣,棉衣上有一頂花帽。三藏上前行禮,兩人聊起來。三藏告訴她自己的遭遇,老人家安慰他,把衣帽交給他,還給了一篇咒兒〈定心真言〉,又名〈緊箍兒咒〉。要他把衣帽讓孫悟空穿上,他若再不聽使喚,就唸它一遍<緊箍兒咒>,看他還敢不敢行兇,敢不敢不聽話!

    說完,那老太太化為金光一道。唐三藏知道,是觀世音菩薩來幫他了。

    話說,那孫猴子呢?離開師父後,他去了水晶宮,探望海龍王。兩人聊起近況,悟空提及一氣之下,離開師父。龍王沒說什麼,但請奉茶招待。

    但,當孫悟空看到牆上一副「圯橋進履」的畫,好奇一問。

    海龍王告訴他,那是秦朝末年,張良在圯橋上遇見黃石公,黃石公連續三次把鞋子掉在橋下,要張良幫他撿起來,張良完全沒有倨傲怠慢的表情,而後,黃石公看他孺子可教,便傳授他天書,讓他扶佐劉邦,建立漢朝。後來,張良功成身退,悟道成仙。

    悟空聽著聽著,好像有所領悟。海龍王趁機勸他,「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聽了,想想,我還是去保師父吧!這段其實還蠻感人的。

    可見,孫悟空並非沒有慧根。他也知道,自己野性十足,需要教化。但,年少輕狂,總是難以克制情緒。但,內心卻仍是渴望有朝一日,可以邁向成功的。

    像不像,我們自己年少的某些心路歷程?像不像,我們的孩子,在人生的某些階段,外表酷酷,其實內心脆弱的,令人火大又讓人心疼的樣子呢?

    這猴子回頭去找師父了。路上巧遇來找他的觀世音菩薩。他向菩薩表明要回去保護師父。

    悟空回到唐三藏身邊,兩人化解尷尬後,悟空要去替三藏化些齋飯吃,三藏要他拿出包袱裡的乾糧。悟空打開包袱拿出乾糧,一看,還有棉衣,花帽。

    這三藏也蠻賊的,只說棉衣,花帽都是他小時候穿戴的。

    悟空看了,(我猜是想討好師父)便對三藏說,送我吧?三藏點頭,悟空穿上棉衣,戴上花帽。三藏見他穿戴好了,便試試唸了一遍〈緊箍咒〉。悟空立刻喊,頭痛,頭痛。悟空抓破了花帽,頭上只剩一條金線兒模樣,緊緊勒在頭上,取不下,揪不斷,已是生下根了。

    悟空一急,取出如針的金箍棒,插入箍裡,想把它撬開。三藏一見,立刻再唸〈緊箍咒〉。悟空又痛得滿地打滾。終於,三藏明白,悟空也明白,發生什麼事了。

    但,悟空總是心存僥倖。趁三藏不注意,又提起金箍棒,想要偷襲師父。三藏立刻再唸三遍〈緊箍咒〉,悟空又痛到求爺爺,告奶奶,連喊:再也不敢再也不敢!

    終於,在如來佛與觀世音菩薩的聯手協助下,唐三藏找到了「對付」孫悟空的法寶。

    像駕馭一匹野馬。像訓練一名新兵。像教養一個孩子。誰說,《西遊記》不是一本成長小說呢?

    我看著女兒,她不知何時,帶著笑容睡著了。小手,還抓住我的手掌,溫溫熱熱。

    小寶貝,妳的一顰一笑,才是爸爸的〈緊箍咒〉啊!

 

延伸閱讀-

爸話西遊之一

爸話西遊之二

爸話西遊之三

爸話西遊之四

爸話西遊之五

爸話西遊之六

爸話西遊之七

爸話西遊之八

爸話西遊之九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