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金蘭/沒有陸客的故宮還有人參觀嗎?

    選個週間的下午走訪,哇~不少人,好多國內外學校團體來參訪學習,有台灣、日本和鄰近國家學生機關團體穿制服來參觀,當然也有自由行的外籍人士和自由行的陸客,超乎想像的人流進出移動。

    突然間看見穿著黑紅制服的小小孩,約100~110公分高,掛著大大的耳機搖晃排隊走出來,我好奇地匆忙跟過去靠近,一路走著問著老師「他們很小,看得懂?聽得懂嗎?」年輕男老師以崇敬的眼神和語氣,手指身旁女老師說:「她申請故宮博物院專案,帶小一、小二的學生來學習!」

    我睜大眼睛投以感佩的語氣「哇!你們是南部來的吧?」這時女老師沉靜的回答說:「我們來自南投,小孩兒對樓上的古文物可能不太懂,但樓下的會好一些!」

    南投和台北之間有超過153公里以上的物理距離,也有「好遠」「好麻煩」的心理距離。但是年輕老師有熱情有理念,他們主動寫教案並申請故宮博物院的專案學習,「走近故宮國寶」把南投山裡20多個低年級的小小孩帶來台北故宮看、聽和實作學習,他們沒有「故宮高上大,小孩一定不懂」的成見框架,相信「種一顆種子會開花」的信念,帶領嘰嘰喳喳的小小孩集合整隊後再往下一個展場參觀學習。

    面對108課綱的素養教學,博物館是很好的學習展場。專案是無限可能的任意門。

    10月底,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提出故宮博物院70萬件展品一次展出,接著再提發展數位展覽爭議沸沸揚揚之際,我邀約故宮博物院教展處資訊科科長吳紹群和技正林致諺來上節目,暢談故宮博物院有展覽研究工作以外,還有面對普羅大眾的科普文化推廣功能。

    故宮博物院有著莊嚴肅穆的中華文化傳承和國寶收藏的面貌,一種「高上大」的偉岸和距離,但是吳紹群和林致諺這群年輕一代的故宮公務人員,現正努力形塑「走近故宮國寶」的親和力。他們用誠懇創意說著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博物院的故事。

    林致諺指,故宮不是靜態展,故宮教展處還有專案的藝術教學團、開發課程教案等走向學校師生走出去的工作。他們目前的3項專案教育工作,一項是「創客魔列車」是將知名古物模型帶到各地中小學做程式設計、3D列印的藝術文化手作教學。

    二是故宮博物院教展處辦公室不斷開發主題式教案,做古今在地文化的深度探索。吳紹群和林致諺都先後多次前進蘭嶼,將故宮研究的清朝東南沿海一帶的「同安船」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故事,帶去蘭嶼椰油國小和老師研討在地達悟族人「拼板舟」技術的差異文化,並協作進行教案的師培,開發研議課程讓學生去手作並理解文化差異,開啟對話。

    另一個針對中部地區的教案是水沙蓮古道,曾經在清朝道光25年的下令奏摺,勘查到開通時為主要幹道,延續到民國初期的相關土地政策和開發痕跡的踏查等文件和記錄片彙整的教案。

    第三個是故宮博物院求新求變的《走近故宮磨課師》(MOOCs)課程從非同步線上學習進展為和交通大學合作推廣的同步學習,並進一步成為在大學通識課學分課程,目前開發5門故宮文物介紹和修繕的課程,以及考試認證,據調查各大學開課後學生爭相搶修「營養」學分,但直到上課後發現不是很容易拿高分,並不真的「營養」。交大繼續向下連結到高中多元選修課程,讓修課人數擴大為2000人。

    林致諺指藝術史和古文物專業要轉譯為科普知識課程很不容易,他表示,這課程規劃1年再製作1年,這5門課程原本是研究員主導,因為他們的專業認知很容易上天下地的長篇大論,這讓民眾的影視觀看耐受度低,因此要把文字轉換影像製作成5~10分鐘一個單元,挑戰極大。期間引進大師參與作業去多管道運用出外景到鶯歌和南院、3D模型並有動畫片和記錄片等,就是要吸引民眾親近故宮國寶。

    吳紹群則再進一步檢討,他坦承磨課師課程上線後超過半年多,已發現影音畫面偏暗色調,課程過於平鋪直述,不夠引人入勝等問題,必需要再優化修改。

    林致諺和吳紹群侃侃而談求新求變,談論故宮知識將會持續生活化和藝術化以及科技化的走出去和學校老師學生以及社會聯結。

    12年國教108新課綱上路,科技和藝術是新增的素養重點,學校找不到適合師資,城鄉差距問題多,但是在叨念抱怨之餘,其實各地的博物館應該是就近學習生活藝術科技素養的寶藏。學校可以把博物館當夥伴,老師也能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情境。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