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濱海公路,經過一條崎嶇的山路,來到了「九份」。據說,原先這裡住著九戶人家,共同持分著田產,故名「九份」。清朝光緒年間,有人在基隆河上游發現金沙,溯河而上,在金瓜石找到了黃金礦脈的露頭,一時之間,山陰道上絡繹不絕,淘金客紛至沓來。
極盛時期,這裡湧進了三、四千戶採礦人家,人跡罕至的小村落,竟成了熱鬧的城鎮,市集狹窄的巷道,歌樓舞榭,櫛比鱗次,從海上遙望,山城一片燈火輝煌,仿如不夜城。
馬關條約後,清朝割讓了台灣,老街的石階上,響徹了橐槖的木屐聲,鑲著金牙的日本人,大塊吃肉,大碗喝著清酒,摟著蛇腰藝妓,縱聲狂笑。他們引進了先進的機具,拼命的淘空了礦山。臺灣光復後,礦脈已經枯竭,這裡成了臺灣的「舊金山」。
繁華落盡,榮景不再,礦工們相繼散去,空山寂寂,這裡儼然成了廢墟。直到三十多年前,有一部國片「悲情城市」在此取景,這部片子在威尼斯影展得獎,使小鎮名噪一時,再度吸引了人們的眼光,藝術家們揹著畫架來此尋找靈感,觀光客們來此走一趟老街,發思古之幽情。九份老街,又漸漸的恢復了往日榮光。
悲情城市,有情天地。九份,近年來,成了北部著名的觀光景點。過去,我來到九份老街,所見儘是南腔北調的大陸客,他們揮金如土,手上拎著大包小包的伴手禮。
如今,大陸客少了,取而代之的大多是桃太郎和阿里郎,他們吱吱喳喳忙著四處取景拍照。我在老街逛累了,吃了一碗賴阿婆芋圓,買幾粒草仔粿,打道回府去也。
夕陽一剎時間又向西。不遠處的基隆嶼,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它見證了九份山城的百年興衰。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