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李家同/難道教改人士目中只有菁英份子?

 

  最近我知道教育部以後對於考大學英聽要加入素養,這使我感到非常難過,因為英 聽對於偏鄉孩子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當初考高中要加入英聽就引起很多偏鄉老師們的埋怨,我記得有一位在台北的大學教授投書報紙說,要練習英聽一點都不困難,因為現在有很多網站可以加以利用,練習英聽。這位教授不知道很多偏鄉孩子的家裡根本沒有電腦,即使有電腦,也無錢上網。這顯示了我們的教育界心目中只有菁英份子。

  我一直不太了解為何教改人士所談的都是極為偉大的目標,比方說,108課綱的四個課程目標:(1)啟發生命潛能、(2)陶養生活知能、(3)促進生涯發展、(4)涵育公民責任。單單這四個目標就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對於一些要靠騎機車送貨的人來講,我相信這四個目標都是遙不可及的事。對我來講,這也是做不到的事。

  最近教育部又大談素養,無論什麼課程都要與素養有關,究竟何謂素養?以下是教育部所公布的。從附圖中可以看出,教改人士的心中都是菁英份子,對於偏鄉孩子來說,他們一定不懂何謂符號運用。我相信大家知道,菁英份子都是有某種程度的素養的,遺憾的是,一般人實在無法談素養。

  有一次,我和一位清大電機系的博士生提到一件歷史上的事,那就是法國向德國投降以後,邱吉爾下令用空軍摧毀法國的一些海軍艦隊。我的那位學生說他知道這件事,因為他看過邱吉爾的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根據我的經驗,很多偏鄉孩子到了大學還不知道邱吉爾是何許人也,更談不上看他的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了。如果我們談古典音樂的素養,台大醫學院的學生多半能夠欣賞古典音樂,也會玩樂器。可是一般鄉下孩子能夠知道柴可夫斯基的人已經很少了。

  因為教改人士的心目中只有菁英份子,所以他們訂出來的種種政策,包含入學制度以及課綱,都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和菁英份子有關的,比方說,在學習歷程中提到小論文。我一直對這件事情感到非常遺憾,因為如果你的父親是中研院的研究員,小論文絕對不成問題。如果你的父親是打零工的,如何能夠寫出小論文?

  教育界重視菁英份子,對菁英份子其實是一個困擾,因為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沒有素養,進不了好的大學。這還不是最嚴重的事,最嚴重的是,教育界忽略了國家的弱勢份子。希望教育部的官員知道,有孩子寫出”He don’t is a student.”教改從來不提如何幫助弱勢孩子,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往往找不到好的工作,對於國家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也會造成社會問題。我們不反對教育部重視菁英份子,但是也不能眼看教育部不理會弱勢孩子的學業程度。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我們國家的經濟都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