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楊秉儒/論文延燒 修正液的身世之謎

    最近修正液的歷史突然變得好熱門!回想起早年剛開始用修正液的時候,有夠麻煩的,要用兩瓶,一瓶是白色濃稠修正液,另外一瓶是用來稀釋的溶劑,這種修正液是1951年由美國秘書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發明,使用的時候要用小刷子練習平塗功力。

    後來日本「飛龍牌」Pentel公司加以改良,改良後的修正液瓶身內裝有彈簧,將筆尖按在紙張上可溢出修正液,這比掃帚型更能平均地塗出,也不像瓶裝的容易乾涸。

    至於修正帶呢?修正帶誕生於1989年的日本,發明的公司叫「Seed」。成立於1915年的「Seed」跟改良修正液的「飛龍牌」Pentel公司一樣,都不滿意於傳統的瓶裝修正液。但「Seed」想出來的辦法是改用「乾的帶子」。總之,「Seed」花了三、四年的時間研發,終於在1989年推出了他們家的修正帶。

    現在各類型的「修正液」,市面上都還可以買得到;我也不相信有人會笨到用「修正帶」來欲蓋彌彰。不過,如果1989年才正式上市的修正帶可以出現在1983年的打字稿文件上,而且並非是35年後增補修改,而是當年就已存在於文稿上,那一定是「穿越時空」的奇蹟。

    只是⋯⋯,30年後為何還要塗塗改改?更令人玩味的是,為何一份論文,連「學校名稱」都可以誤植,而需要塗改?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