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日本二戰投降後同盟國要求其不可建立自己的軍隊,以至於多年來國家安全依賴美國的保護傘,在全球不論是經濟或政治都與美方是堅強盟友。川普在國內因為經濟衰退陰霾籠罩民調大幅下滑,矛頭指向他錯誤的經濟政策,使得川普不得不另闢中國以外的戰場贏得一些勝利。
川普9月16日宣佈與日本達成初步協議,目前具體細節不得而知,但日本將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市場准入。與此同時,美國最大商業游說團體的負責人表示,在與美國貿易代表署萊特希澤會晤後,他不認為中美兩國在短期內會出現任何正式的休戰。
川普急於和日本先行解決貿易僵局是可理解的,協議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決定」(TPP)中的條款相符。 美國將在日本工業產品上降低關稅。日本首相安倍接下來會參加聯合國大會,會議期間與川普會面並簽署該協議。
這份臨時協議並未覆蓋服務業以及其他許多製造業產品,當然最大的焦點還是備受關注的汽車業,川普的聲明沒有提及。和德國一樣日本汽車業是製造業命脈,每年貢獻GDP總量約三分之一,安倍一直努力爭取豁免,但是美國政府不願意做出讓步。
川普表示期待與日本達成全面貿易協議,但分析人士懷疑日本不想就更深入的協議展開談判。這種臨時協議常被稱作「早期收穫」,旨在給予支持川普的農民一次勝利,美國農民日益感到沮喪。川普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協定(TPP)之後,安倍取代其共主地位,日本與歐盟和太平洋各國的協議開始生效,美國農業的市場份額逐漸被競爭對手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