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Uber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巴黎奧運】 Uber公布遺失物清單 連「金牌」都放車上 這2國選手最健忘

2024巴黎奧運圓滿落幕,叫車平台「Uber」統計了奧運期間乘客最容易忘在車上的物品。除了常見的手機外,甚至有司機撿到熱騰騰的「金牌」和選手的柔道服等,調查結果引起了討論。 根據《Thrillist》報導,Uber近日公布了一份統計數據,涵蓋了7月22日至8月6日,也就是巴黎奧運期間,乘客的「遺失物清單」。其中,乘客最常遺忘的物品是智慧型手機,甚至有奧運選手的手機和奧運門票也被遺留在車內;而最容易把東西忘在車上的選手是法國,第2名則是美國。 讓人意外的是,竟有2名奧運金牌得主將金牌、真品證書和慶祝勝利的獨特徽章盒子留在車上。此外,一名柔道選手將比賽時使用的柔道服遺留在車上。幸好,這些遺失物品最終都物歸原主。 統計報告中也顯示,最受歡迎的奧運場館是特羅卡德羅(Trocadero);最受歡迎的景點是艾菲爾鐵塔,其次是羅浮宮和凱旋門。在飲食和娛樂方面,來自法國、美國和英國的乘客經常在巴黎的酒吧下車;用戶最喜愛的餐廳是麥當勞,在Uber Eats上最受歡迎的餐點是炸薯條和水。 最後,在奧運期間還有一個特別趨勢,乘客向Uber提供小費的比例有所增加。

潘懷宗》新冠肺炎檢測 Uber送到家

【愛傳媒潘懷宗專欄】新冠肺炎經過三波的大流行,全世界至今已有約一億五千萬人感染,三百多萬人死亡,在這段期間內,台灣民眾如果需要自費檢測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就需要上網預約合格的檢測中心,有時候離家很近的可能預約不到,需要跑到離家遠一點的地方,甚至人多也可能預約不到,需要等一陣子。另外,支付金額約在台幣6000元上下,當然,需要檢測的人跑來跑去,也存在有傳染和被傳染的風險。 基於上述與台灣同樣狀況的考量,以及世界各地民眾有愈來愈多的檢測需求,於是國際間興起了把檢測服務送到家門口的一種新興行業。2021年4月26日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的記者凱卡托斯女士(MARY KEKATOS)就報導,麻薩諸塞州弗雷明漢市的一家國際級的檢測公司Eurofins Clinical Enterprise, Inc.即將和優步(Uber)合作,為美國20幾座大城市的居民提供新冠肺炎檢測工具包(像丹佛市、休斯頓市、鳳凰城市和西雅圖市等等),民眾可以在週一至週五的上午8點至下午4點之間的任何時間上網訂購,並在短短一小時內就會收到Uber送到家門口的測試工具包(名叫Empower DX),每個Empower DX工具包內含有採樣步驟說明、淺鼻拭子、可密封試管和預付費的聯邦快遞郵包(FedEx)。當民眾自行在家採樣完畢後,只要將樣品利用所附的已付款聯邦快遞郵包寄回檢測公司,就可以在48小時內從網路上獲得檢測結果,非常快速方便且準確。 這個檢測工具包已經在2020年10月就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獲得緊急授權使用。同時,利用這個檢測包進行新冠肺炎檢測所需的全部費用僅需美金99元(約合台幣2800元),由於這項測試已經被美國大多數的保險公司所涵蓋,因此民眾不僅享受方便和快速,更無需花費一分錢。這間國際級檢測公司的母公司,叫做Eurofins,是一個總部位於盧森堡的國際實驗室集團,服務範圍涵蓋製藥、食品、環境、農業科學和檢測服務。Eurofins集團在47個國家/地區擁有800多個實驗室,並提供超過15萬種經過驗證的分析檢測方法,像這樣的新冠肺炎居家檢測服務,也早在許多其它國家內提供服務(像是德國、香港等等)。目前美國FDA授權的這個採檢工具包,加上了後面的檢測實驗室Clinical Enterpris本身的檢測技術,是美國市場上最靈敏的測試組合,因為它只需很少量的病毒就可以偵測到,亦即每毫升鼻液樣品裡面只要有病毒核酸單位180個以上就可以得到陽性結果。相比之下,美國其它兩個實驗室,Quest Diagnostics需要1,800個單位,以及Everlywell則需要5,400單位。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像這樣能夠提供民眾可靠的、便利的、便宜的新冠肺炎即時測試,無疑是對抗傳染性疾病挑戰的重要力量,當然還包括民眾的自我防護意識、醫療水準與能量、疫苗藥物研發能力等等,缺一不可。這就是為什麼國際級Eurofins臨床檢測公司會和Uber合作的原因,除了可以為社區服務外,更可以為弱勢群體提供關鍵性的測試服務。另外,除了新冠肺炎測試服務外,美國的疫苗接種據點也和Uber合作,為偏遠地區和行動不便的民眾提供免費接送服務,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學習並迎頭趕上的部分,不是嗎?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博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科技平台提供網約車服務背後的監管問題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滴滴和Uber通樣都是屬於創新科技,使用軟體應用創造科技平台網羅符合規定的出租車提供城市交通服務。 使用互聯網提供服務和銷售商品(阿里巴巴和亞馬遜出貨之後就結案了),但是對於供給端(滴滴和優步)而言是截然不同的銷售行為,特別是出租車屬於個人營業者,供給端不但無法任意調漲行車費用,甚至在司機,車輛,出車的效率與服務品質在管理上也是脆弱無力的。一個理想性很高的創新科技服務,整個商業模式仔細推敲各個環節都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三月底滴湖南司機被殺一事,暴露了管理需要強化,服務需要提升,政府介入監督管理帶來了陣痛。 監管需要面對管理創新的挑戰,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命題,Uber的業務已遍佈全球700多個城市,就在政府部門進駐滴滴之後,大眾都期待能有一個解決問題的管理方案。 就在滴滴戰戰兢兢的時候,老對手優步預計五月上市。 隨著Uber、Lyft的上市,現在滴滴似乎成了全球賽道的落後者。中國對網約車的介入與監管,引來了一些業內人士的微詞,一般看法認為網約車行業再沒有比中國更好的土壤,人口多、經濟發展好,城市交通需求大,監管總的看來應該化解矛盾,然後推動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目前中國政府的思維就像一位帶槍的獵人,將出租車的「羊群」和網約車的「牛群」一起趕到懸崖邊,無論誰被擠下去,他們都會朝著天上開一槍,然後說「這就是正義」。 對比美國的監管,顯然中國的監管應該為行業健康發展貢獻更多。 這是一個包含互聯網創新、公眾利益、勞動者就業和監管平衡的挑戰。Uber、Lyft網約車只要滿足4門汽車、有4名乘客的座位和安全帶(不含司機)、車齡10年以內、車況良好、年檢通過、車險為司機本人名下等基本條件即可。Lyft 91%的司機是一周工作時間低於20小時的兼職司機,其正職身份有學生、企業主、退伍軍人等各種職業。 中國網約車全行業按照現行的監管標準,同樣條件的車輛、司機合規比例應該不足5%。這似乎成了中國監管者獨具特色的「灰色」管理方式。 中國與美國在網約車監管上的比較:1. 司機監管:中國各個省市地方政府一般對司機進行戶籍限制,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司機供給,尤其在北京、上海。美國多個州通過授予 Uber、Lyft 等合法性,定義為交通運輸網路公司(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TNC),進而對駕照、司機背景、薪酬福利進行合規監管。中國對於網約車合法性的定位仍然模糊。2. 行業主體公司監管:中國對網約車公司監管主要是行政牌照審批制度,一般網約車公 司在縣級行政區取得網約車牌照 (共需要2000 多張牌照),要 求數據強監管,車輛規格較高要求。美國對監管主體就是網約車公司,直接受州政府等管轄,對保險等司機福利性內容做嚴格要求,降低申請費用。3. 車輛監管:國內網約車監管極大的提高了行業運營成本,GPS大概為司機帶來4000元左右成本,運營車輛保險等同樣提高5000元左右成本。以及車輛排量等嚴格要求都增加了很大成本。手機免費的定位功能同樣可以獲得同樣的GPS效果,為什麼一定 需要額外付費用呢?台灣網約車也面臨立法監管的問題,而現階段的思維模式接近中國,未必見得美國的作法就是對的,國情不同不可相提並論。 說穿了就是叫車應用軟體和街頭延攬這兩者該如何區別? 網約車說他們是共享經濟,結果很多有可能是全職司機,那跟一般出租車有何不同?所謂創造就業,不過是用別的名義在當前的出租車插一腳,但又不願意受限於出租車所遵循的法規。 造成原有的勞動業者認為不公平,政府為了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他們遵循的法規較嚴格。可能現階段立法還無法周全,網約車橫空出世,打著創新科技之名,行使的卻是舊商業模式,造成社會的難題。 政府應該在更公平的原則下妥善地解決各方遇到的問題,網約車公司更是需要重新思考與檢討他們的盈利與管理之道,只想要急著上市籌募資金可能會嚇跑投資人。

uber生存之際 交通部預告修法社群輿情解析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2019年2月交通部公布即將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 條之1,引起一波爭論波瀾。爭議延燒至今,為抗議交通部修法,uber司機4月21日集結凱道以車輛排出字樣要求交通部退回。此修正案到底如何影響uber與其他載客產業,又計程車產業為何仍對改採租賃合作模式的uber高喊不公平?網路社群又是如何回應此事?《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在排除熱門社群討論中的抽獎文、與主題無關之回文後,觀測2019年2月15日至4月21日止的相關討論內容,探索本次修法的社群輿論內容及風向。日破千則討論 各方關注uber去留觀察交通部發出預告當日,經由新聞媒體曝光旋即於隔日爆發超過1,500則的討論;經過月餘,當事者uber做足準備,將各界的質疑整理成Q&A發布於粉絲頁,而各方關係人也紛紛跳出表達立場,更攀高逾2,500則討論聲量。其後至今,uber仍積極在社群平台上發布多則精美的懶人包、影片並投放廣告,而uber司機也在4/21號召百餘輛車於凱達格蘭大道前擺出抗議修法的字樣,引起社會各界對新創產業危機的關注,聲量逾4,000則,成為觀測範圍最高峰點。擁抱創新 VS 公平性 各方爭論不斷分析觀測期間內人氣最高的15則文章,新聞媒體(8則)所撰寫的內容獲得最多回應,其次為創作者的影音(3則)與政治人物(2則)的立場,最後是uber的品牌貼文(1則)。再整理政治人物、小黃司機、uber與網友的立場,其中政治人物不分黨派皆有人支持應擁抱創新,但也有立委認為計程車業的規範是維護市場穩健的必要手段;而uber則強調已配合臺灣法令,進行納稅、納管、納保,認為現行的法規框架過於陳舊,本就不適合新創產業。至於計程車司機,對uber歸屬於租賃業免受繁複法規限制,卻執行一樣的服務而大喊不公,另一方面也表示雖有品質不佳的司機,但也有許多認真優良的司機,不該以一概全。網友則是高喊想要有優質服務,追其原因,使眾多民眾憤怒的原因,來自於對計程車產業的不信任感,援引擁有44萬餘粉絲數的「我是中壢人」粉絲團所做的民意調查,在2483則回應裡高達88%的使用者認為uber的服務質量勝過計程車。「計程車不知檢討改進服務品質,只想消滅uber。」、「uber被申訴會被停權,小黃罰錢會怕嗎?素質超低的一群」,也有網友為計程車司機緩頰「素質好的計程車司機不是沒有,只是數量比較少一點」。大部分民眾對於分業目的、法規保護的精神討論不深,總體上希望政令應該擁抱好的服務,讓計程車產業變成自由經濟市場後就可以汰換不良的業者,但也有部分民眾認為仍應思考法律訂定的本意,不同的產業原本就需要明確的劃分出不同的執業規範,且認為過度推崇自由經濟對消費者並沒有比較有利,例如:「浮動匯率會讓尖峰時段要很多錢」。線上小黃對決 臺灣叫車平台討論量低事實上網友討論時,常會將路招、排班司機混為討論,但若聚焦在資訊媒合上,將臺灣討論聲量前4名的叫車品牌進行比較,以臺灣大車隊最多人提及,網友表示司機品質穩定,但並非所有地區皆供車充足、介面不如uber簡潔,也覺得有外來競爭者才能刺激本土廠商持續進步。若以使用者評價來看,則是同為純資料平台的「呼叫小黃」奪冠,其配合臺灣用戶的習慣,開發特定功能如寵物車、女司機、貨物搬運等,甚至高於uber的平均分數,但受限於派遣法規,無法向用戶或司機收費,至今未建立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從民眾對小黃的抨擊中,可發現有很大比例來自路招、排班,對於小車行或個人戶司機的質疑,也間接促進線上叫車市場的成長。總體來說,所有的臺灣叫車品牌合計聲量,未及uber聲量的1成,顯見本土叫車市場並不興盛。以車隊支持的叫車品牌,除了司機供應難以涵蓋全臺所需外,商業模式上也無法如純資訊商般專注在使用者體驗上;而純資訊商,雖可藉由了解臺灣的優勢,開發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受限於法規而無法商業化,進而不利於合作談判與市場推廣。最後,如何兼顧市場需求與法規公正性,從整頓現有計程車管理辦法,特別是無法透過線上評核進行市場篩選的路招型個人、小車隊之計程車,進而彌平消費者的顧慮;而在資訊商的部分,回歸政策以民為本,如何在確保公共權益下打造公平競爭環境,讓更多運輸科技業供給消費者滿意的服務,並使之永續經營,成為政府當前需面對的難題。傳統計程車載客和租車代僱載客比較合法計程車司機入門門檻高、執業限制多且價格無法任意調整,但同時享有政府補助的保護,且在載客方式上較為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