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Jack Dai
已找到 20 則相關結果
#黑色 黑色的聲音鈍鈍的,讓我的耳朵都垂到了地,趕緊撈起、扶著,小心翼翼地捲回去,要不明天怎麼見人⋯⋯傷腦筋。#紅色 紅色的聲音刺刺的,就像掉進鞋裡的芒草、夾在腋下的針線或含在嘴裡的蝦頭。我忍不住縮肩膀,抖阿抖,彷彿想甩開什麼似的卻什麼也甩不開。#白色 無聲無息是白色的聲音,她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我原本以為她應該是像Double bass一般嗡嗡嗡的低鳴,所以伸出雙手像溺水一般的奮力揮舞,卻什麼也沒撈著⋯⋯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白色是單純的無聲無息。#芝麻糊 由黑色、紅色和白色的聲音所組成的一天,就像Eric Dolphy吹著他的alto saxphone,讓我的雙耳撩亂,心也隨之躁動,最終在黑夜到來時糊成一團猶似芝麻糊一般的糾結。 呆望著這樣的糾結,我也不知該怎麼拆穿,於是想著: 「就抱著他們入眠吧,今晚、鈍鈍的、刺刺的和無聲無息的酣眠。」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抽空和妻子一起看了對岸火燙燙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簡述感想。1. 腳本之重 除了製作水準達標之外,最重要的是腳本的成熟與優異。--> 中國得謝謝劉慈欣帶起的科幻小說風潮。2. 中國式科幻? 設定新穎,但劇本基本上是照著好萊塢的腳本套路,只是角色換成了中國人。--> 與其說中國式科幻,不如說是中國皮的好萊塢科幻。3. 難怪他驕傲 這部片的製作水準確實是中國電影工業的里程碑:預算永遠是限制,但更重要的是供應鏈是否能實現;觀眾看的是表現,相關行業者可以看到其中數之不盡的「難」。--> 也難怪對岸百姓會覺得驕傲無比,真的不簡單。4. 也別太樂觀 就像NBA弱隊在一場比賽裡打贏金州勇士,這依然不代表你可以進季後賽、冠軍賽、然後擊敗金州勇士。一部電影的達標,不代表供應鏈已成熟。台灣的賽德克巴萊是典型:製作面的指標意義重大,自此後繼無力,再也沒有第二部出現。--> 整體供應鏈的成熟,既需要市場的支撐,更需要一步一步作品磨合與提升。5. 回到台灣 電影工業的蓬勃程度與國力成正比,台灣的電影有著天生的市場(資本與從業人口)限制,如果真要突破侷限條件,能否藉由外銷而提升產值、擴大規模,人才與資本能否順利進入與留下是關鍵。--> 目前沒有看到這樣的跡象,略微遺憾。6. 題外話 很喜歡劉慈欣的設定:當太陽徹底死去,人類又難以遷徙,不如推著整顆地球去尋找一顆新太陽。--> 這是科幻小說最迷人的地方:基於假設與科學,肆意推想。 最後,回到觀影本身,《流浪地球》是一部有做到《2012》或《ID4》一般娛樂效果的電影,故事新穎,好萊塢會非常有興趣購買腳本,值得掌聲鼓勵。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一早想起昨晚的新聞,幾個感想油然而生:1. #選擇的錨定效應與損失偏誤 公投前讓幾近挺同朋友們哀慟不已的「專法」,如今卻受到普天同慶似的歌頌,這是典型的心理偏誤。 A. 錨定效應:公投前,挺同與反同的目標被架高到了「不另設專法」,因此談判點早被拉高。 B. 損失偏誤:因為錨定點高,所以在公投失利後,挺同朋友們心生一種被剝奪感,即使專法也是提升權益的進步,依然萬念俱灰。 而正當人們「以為已經失去時」、錨定點降到最低時,蘇院長提出原本的方案,反而成為划算的恩賜。 無論如何,雖然一家歡樂一家愁,其實只是回歸原點,阿彌陀佛。2. #公投的選擇性尊重 摘錄蘇院長的原文:「行政院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必須尊重公投結果。」 而在核能的議題上,蘇院長回應徐永明的說法是:「核能發電已經是不可能,未來擁核公投若通過,自己院長做不下去。」 因此,尊重,是覺得可能的才尊重。3. #公投是最糟糕的制度 個人邏輯認知: 「當一個國家、首長或民代,在面對公共政策的選擇時,把決策權丟給『公投』或『i-Voting』時,這即是一種玩弄民粹與政客化的表現。」 本質:在議題高度專業化、分工細化的現代代議政治裡,在其位不敢擔其責,把決策權交給知識與資訊不對稱的「民眾」,是代議政治民主的不敢代議。 非常糟糕。 最後,在恭喜我的同志朋友們之餘,也不禁對這齣鬧劇輕笑。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自動駕駛五等級分類系統(2016年版本):Level 0 即無自動。駕駛隨時掌握著車輛的所有機械、物理功能,僅配備警報裝置等等無關主動駕駛的功能也算在內。Level 1 駕駛者操作車輛,但個別的裝置有時能發揮作用,如電子穩定程式(ESP)或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可以幫助行車安全。Level 2 駕駛者主要控制車輛,但系統階調地自動化,使之明顯減輕操作負擔,例如主動式巡航定速(ACC)結合自動跟車和車道偏離警示,而自動緊急煞停系統(AEB)透過盲點偵測和汽車防撞系統的部分技術結合。Level 3 駕駛者需隨時準備控制車輛,自動駕駛輔助控制期間,如在跟車時雖然可以暫時免於操作,但當汽車偵測到需要駕駛者的情形時,會立即回歸讓駕駛者接管其後續控制,駕駛必須接手因應系統無力處理的狀況。Level 4 駕駛者可在條件允許下讓車輛完整自駕,啟動自動駕駛後,一般不必介入控制,此車可以按照設定之道路通則(如高速公路中,平順的車流與標準化的路標、明顯的提示線),自己執行包含轉彎、換車道與加速等工作,除了嚴苛氣候或道路模糊不清、意外,或是自動駕駛的路段已經結束等等,系統並提供駕駛者「足夠寬裕之轉換時間」,駕駛應監看車輛運作,但可包括有旁觀下的無人停車功能。(有方向盤自動車)Level 5 駕駛者不必在車內,任何時刻都不會控制到車輛。此類車輛能自行啟動駕駛裝置,全程也不須開在設計好的路況,就可以執行所有與安全有關之重要功能,包括沒有人在車上時的情形,完全不需受駕駛意志所控,可以自行決策。(無需方向盤自動車)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同一個事件有兩種對立的看法,同一個故事有兩種相對的解讀。」這是FB的日常,剛剛刷了刷,在台灣的種種現況上依然不退流行。 這讓我想起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裡的隱喻: 「掌握故事的不是聲音,而是耳朵。」 耳朵比聲音重要,因為選擇耳朵、等於掌握自己的故事。 掌握耳朵的基礎是見識、邏輯、彈性與切膚之痛。 然而,不論選擇什麼,故事的基調從未改變: 1. 得利者繼續得利,損失者保持損失; 2. 投入成本、捲起袖子幹的人,基於切膚之痛、益發理性; 3. 沒有切膚之痛者,繼續說著過度理性或悲觀的言語,得以慰藉。 如果要在卡爾維諾的話後面加一句,我會怎麼寫:「掌握故事的不是聲音,而是耳朵,還有聽見故事後的回應。」 話說如果真的覺得無比樂觀,何不像那些被視為悲觀派的生意人一般,「即使認為情勢不樂觀、依然找著商機、投入資本投,然後捲起袖子好好幹?」 當你這麼做,你的樂觀會成為對這個世界最棒的鼓勵呢。 至少我會這麼認為。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晨間讀到邱大好文,點出了美國本土防禦的兩大軍事思維重點:主動防禦 & 絕不影響本土的戰線外部化。 戰略上的根本邏輯一樣可以用之前提到的《Marketing Warfare》的框架,來簡單剖析及補充。#世界老大哥的防禦戰1. 前提 美國是全球的軍事領先者。2. 兵力原則 1) 拿破崙說:「數量上處於劣勢的部隊的戰爭藝術在於,要在進攻點和防禦點投入更多的兵力。」 2) 人腦中沒有“事實”這一說,只有觀念。觀念就是事實、事實就是人們腦子裡的觀念。--> 因此,美國在絕對兵力部署下,唯一得應付的事實是:人們腦中的事實符合他的觀念。3. 防禦優勢原則 1) 防禦不是防守,是進攻。 2) 進攻時得主動定義戰場。 3) 進攻前要仔細研究戰場的地形、市場及文化,同時密切偵察敵情(國安局表示認同) 4) 在進攻上得找到道德上的戰略制高點。 5) 在至高點上提出的道德承諾,要像政治用語一樣模棱兩可,避免讓承諾削弱力量。--> 因此,美國在擁抱自由、平等與民主的大旗下,不斷主動樹敵、不斷找到新的需要保護的對象。#中美 像美國一般的處於政治、軍事、經濟及文化絕對領先優勢者,它更強大的是在人們頭腦中占據優勢,也因此,他提高地位的最好方法是:「不斷衝擊人們頭腦中的信念」。 也就是要不斷引進新議題、新危機與新敵人,取代原有部分,以此來鞏固他的地位。 這也是邱大說的冷戰又要開始了的戰略基礎。 而美國樹立的世界假想敵「中國」,其策略則非常符合第二名發動的「進攻戰」,思考策略點是:「怎麽才能讓美國的市場佔有率降低?」 市佔率是相對的概念,假想敵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存在於中美的種種行動中。#然而 關於領先者的防禦戰有一個前提:表面戰線拉太長、分散戰力。 這就是邱大文中提到美國捉襟見肘的原因:在遠離本土的前提下,戰線太長,資源分配之難。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他興奮地說著自己的發明,這台他預計定價比德國進口品還貴的發明。 一個新品牌,功能,無實測優勢;外觀上,設計明顯弱勢;模具費奇高,加工費頗貴;材料成本,嚇死人;公差,還寬的令人瞠目結舌。 而他的報價建構在基於以上種種的累加法上。 Show出市場同級品,視而不見,他說:「我的廠商都說這台有夠棒!有錢途!」 我說:「因為他們想要賺你的錢⋯⋯如果你要知道它好不好,要去實測、跟競爭對手比,消費者說棒的東西才是真的棒。」 他噤聲不語,話題又急轉彎轉向充滿希望的方向。 「口碑!我的東西那麼好,消費者用了就有口碑。」他口沫橫飛地說著產品的好。 「可是先要有消費者找得到它,然後負擔的起、並且願意購買呢。」 選擇性聆聽,他再度急轉彎⋯⋯這已經是數不清楚的第幾次倒帶。 我暗自怨恨著缺德的成型廠。 緊張不安的他四處取暖,賣了房子、丟了錢、頭洗下去的他,對於自己發明是如此癡迷,卻也如此焦慮。他一個人、獨自一個人,沒有e-mail,手裡的smart phone僅用來撥接電話,提出自己攢了一輩子的老本、燒了8位數的金額去追求自己的夢。 我一直記得他太太握著我的手、皺眉下的雙眼凝視著我,懇求似地說:「于千,真的要拜託你幫幫叔叔了,拜託你了。」 「⋯⋯阿姨,我會盡力,真的⋯⋯我會盡力。」 我們上演活生生的濫情肥皂劇,可能連續劇毒癮不足,我鼻酸及暈眩的效果格外強烈⋯⋯”oh my,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你看這家日本牌子,他去年在日本賣了140萬台!我的東西更好,很有前途,我在中國賣一百萬台就好。」 他神采飛揚、豪氣干雲的宣言,夜裡不斷地在我腦子裡循環播放,然而我只想著擺在公司裡的樣品、還有第一批3K的出路⋯⋯我苦思著怎麼把這有著不可思議性價比的3K貨品誘使內地的消費者掏出錢來購買。 一個踩著雲朵的客戶,我因他的夢想而失眠⋯⋯ 一個不斷想起的回憶⋯⋯ 他還在發明,廠商還替他開模,他的妻子還在憂慮。 踩著雲朵的客戶總讓我失眠,沒錢賺,還傷感。 pic by Paolo Troilo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比利時有步上法國後塵的氣氛。 -高福利國家 -勞工稅負約占勞動成本40% -失業率長年在8%(青年失業率15%) -人口1000萬左右的出口導向國家 -經濟成長率多低於歐盟平均 三大工會的其他兩大不清楚,航空部分倒是因為前幾年研究華航時讀過案例,歷歷在目,省略細節的大事件如下: * 國營的比利時航空經營不善,政府賣股權給瑞士航空 —> 瑞士航空破產,比利時航空又賣給布魯塞爾航空 —> 布魯塞爾航空經營不善,比利時政府資助 —> 最後布魯塞爾航空還是混不下去,賣給了德國的漢莎航空。 —> 歷史悠久比利時最大的國營航空就這麼沒了。 漁民說的好:高福利國家難以長久。 因此,別急著羨慕比利時罷工爽,讓我們看下去吧。 —#純屬印象 #有空者歡迎揪錯或補充 #傑克感謝您 #值得台灣借鏡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工作留給台灣人 工會提出:「要求華航升訓副駕駛透明化,並保障國籍機師工作權,應該改變招募外籍正機師的政策,目的是想把良好的機師工作機會留給台灣優秀的年輕人,讓台灣人的工作權留在台灣。」 華航回應:「經過這次罷工後,讓公司更加了解外籍機師對公司的忠誠,願意幫公司在春運的時候提供運能,這部分也會讓華航更慎重去考慮是否要繼續招外籍機師。」 保護意味著缺乏競爭與交流,也意味著難以進步,這符合既有勞工的利益需求,卻不符合企業長久發展的整體需求。 已開發國家的故事發生在還沒這麼富裕的台灣時,太諷刺。 也許,這正是台灣發展趨緩的後徵兆。 #短期福利與長期憂慮 不過還是恭喜機師們爭取到這麼多權益,如果能落實,是福音。 然而之餘華航這樣毛利率低於同業、經營效率不彰、勢必有面對變革的企業,福利提高意味著成本上升、營業毛利率進一步下降,抗景氣與原物料波動的能力更差。 之於勞工,這也間接暗示著:短期福利取得、長期工作堪慮的隱患。 但對於華航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也許也是間接推動民營化的契機。(笑 #零風險偏誤 之前看過一個有趣的比喻: 搭乘飛機的死亡率為:1 / 1400萬分 被同事謀殺的機率率為:9 / 100萬 車禍死亡率:10/10萬 終究飛機失事率能降到這麼低,正是因為無數的規範與努力所致,然而,這依然符合行為心理學上著名的「輕忽機率偏誤」與「零風險偏誤」。 *輕忽機率偏誤:因恐懼而緊張,因緊張而忽視機率因素。 *零風險偏誤:由於對機率不敏感,當想像佔據腦海時,只有零風險可以治好莫名的恐懼,因而不理性付出過高代價來降低風險。 因此,這次罷工的主軸可以說是「機師、華航與民眾」共同在付費購買降低風險。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從向松祚談中國GDP看台灣」,這是一篇反思類的好文,文中基本有三大重點: 1. 向松祚演講內容的初衷:不是戳破中國GDP假象,而是反思與改革建議。 2. GDP的結構與各國處理GDP的方式 3. 台灣有什麼理由可以沾沾自喜? 最近一篇沒什麼人看的報導是「德國Ifo經濟研究院」發布的第1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標 (World Economic Climate): 1. 全球景氣分數從上季-2.2點下降至-13.1點。 2. 台灣整體經濟分數從目前的-35.3點降至6個月後的-52.9點。 3. 未來半年台灣進、出口皆轉壞,美元相對新台幣續呈升值,預期物價及短期利率將走跌,長期利率則將走升,股價水準則呈下跌。 其邏輯根本是: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而台灣的貿易夥伴比重分別是: -中國(含香港):31.5% -東南亞國協(十國):15.5% -美國:11.7% -日本:10.9% -歐洲:10.5% -Others:19.9% (資料來源:財政部關務署) 老話一句:台灣最大的兩個單一貿易國在打貿易戰,出口導向的台灣怎麼可能好呢? 更遑論目前全球製造分工與資本的高度串連性無此緊密,任一大國出事,無一能倖免。 在這樣的前提下,小小的台灣又有什麼看衰別人的本錢呢? 如果有,大概就像小乞丐嘲笑恩客破產的無知吧。(笑)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