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108課綱
已找到 14 則相關結果
為喚起民眾關注108課綱的諸多問題,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吳昆財有意在雙北捷運燈箱及公車車體刊出「廢108課綱!救教育」等字樣廣告,經過一番周折,總算能在本周四(21日)於台北捷運淡水站、大安森林公園站及3路線共6輛公車上刊登。 區桂芝、吳昆財等欲於台北捷運車站燈箱及雙北公車車體刊登1個月的「廢108課綱」廣告,公車的部分順利通過,北捷則因為需要審理,過程一波三折。 「廢108課綱」廣告,先是北捷承辦窗口認為「太敏感」,口頭拒絕;後經媒體披露後,區桂芝等人補件重新申請,審議結果13日出爐,審議委員提出2個反對理由:一是廣告敘述「學生基礎能力下降」乃係主觀認定,並無客觀數據支持;二是廣告主名稱僅用「一群關心教育的小市民」而未揭露,不符廣告基本要求,擬請廣告廠商修正再議。區桂芝13日前往北捷公司說明申覆理由,15日北捷再次舉行審議會議,本周一結果出爐,總算過關。 15日的審議會議,委員會投票表決後有6票同意刊登,4票不同意刊登,最後決議同意刊登,委員會並建議廣告主名稱似可酌予放大。 區桂芝對《梅花新聞網表示》,本周四起將於台北捷運的淡水站和大安森林公園站,以及台北客運307、新店客運648、松江新生幹線642、基隆路幹線原650共3線,每線2輛共6輛公車廣告齊上線。
為喚起民眾關注108課綱的諸多問題,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吳昆財有意在雙北捷運燈箱及公車車體刊登「廢108課綱!救教育」等字樣的廣告,不過,台北捷運公司卻認為,廣告中敘述「學生基礎能力下降」是主觀認定,並無客觀數據支持;北捷也認為,署名不應用「一群關心教育的小市民」,要求區桂芝昨日前往說明。北捷將於明日召開申覆審議,下周一做出結論。 區桂芝、吳昆財等欲於台北捷運車站燈箱刊登1個月的「廢108課綱」廣告,不料過程一波三折,先是北捷承辦窗口認為「太敏感」,口頭拒絕;後經媒體披露後,區桂芝等人重新申請;台北捷運公司廣告審議委員會12日審議該案,審議結果13日出爐。 審議結果指出:「本案經委員會充分討論,委員認為廣告文案過於簡化,未完整呈現事實,如廣告敘述『學生基礎能力下降』乃係主觀認定,並無客觀數據支持,此外廣告主名稱未被揭露,不符廣告基本要求,擬請廣告廠商修正再議。」區桂芝於昨日前往北捷公司說明申覆理由。 區桂芝今天(14日)對《梅花新聞網》表示,她昨天去北捷公司,首先就問:在北捷登廣告,是否都需要上門說明內容?她是唯一一個嗎? 區桂芝表示,針對審議委員會認為,廣告敘述「學生基礎能力下降」是主觀認定,要提供數據;她回應,這是登廣告,不是研究單位發表論文,不需要廣告主提出數據自證;且「學生基礎能力下降」是普遍認知,像去年108課綱首屆新生入大學,不少頂尖大學理工學院陸續傳出基礎物理、基礎化學與微積分3項學科成績,與前屆相較明顯下滑,台大、清大都有做過調查,新聞一查就有。 區桂芝表示,她無法理解審議委員在擔心甚麼?如果廣告有錯誤,要負法律責任,也是刊登者負責;此外,廣告也不只刊登在北捷,高雄《民眾日報》已經登了,北市4條公車路線也即將上路。 至於廣告署名「一群關心教育的小市民」,委員會認為,是廣告主名稱未被揭露;對此,區桂芝說明,此次除了新三自協會之外,還有來自海外華僑以及一些家長的支持,所以新三自不想獨攬其功,但如果委員會希望用新三自署名,當然沒有問題。 區桂芝說,她能理解北捷公司最近被「噹」得很頭大,包括已在台灣立案的淘寶電商於雙11購物節在台北捷運設燈箱,宣傳淘寶免運費,被民進黨立委質疑是「養套殺」台灣消費者;以及上次劉德華演唱會事件,北捷都是有苦難言;「我看他們這樣緊張,想說不要為難他們;但是現在就是沒人敢說話,我們愈不說話、愈退後,我們就愈沒有說話的空間」她說。 北捷公司表示,周五會再召開申覆會議,下周一回覆。區桂芝則表示,這次申覆沒過的話,協會成員有共識,就不刊登在北捷了。 目前公車部分已經排定4條路線,是台北客運的307,新店客運的松江新生幹線、基隆路幹線、648。廣告原文是:「廢108課綱!救教育,倒退嚕。國英數減減減,一星期各只剩4節課;選修代數、選修幾何、微積分,全消失;自然、社會也大減。老師趕課上不完,學生基礎能力下滑,考試題目看不完、看不懂。找回失去的競爭力,救救孩子,救救老師。請作伙打電話到教育部,到官網留言。一群關心教育的小市民。」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利用僑胞捐款,欲在北市公車及捷運上刊登車體及燈箱廣告,呼籲民間自救,廢除108課綱,原本預定11 月就要上架,不料近日雙雙遭業者以「太敏感」為由不願接案。協會成員之一的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感嘆台灣言論自由淪陷:何時連廣告商也自我審查到這種地步了? 區桂芝對《梅花新聞網》表示,此事緣由是今年8月她和新三自協會的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受美國僑胞之邀,赴洛杉磯、加州、紐約等地,介紹目前台灣108課綱帶來的種種教育問題。在紐約時代廣場上,吳昆財看到廣告燈箱,聲援巴勒斯坦人,也呼籲美國不要再支持以色列,於是吳昆財想到:是否新三自也可以在台灣設置反對108課綱的廣告?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欲刊登廣告,呼籲民間自救,廢除108課綱,不料遭業者以「太敏感」為由不願接案。圖/新三自協會提供 區桂芝說,海外華人對108課綱的關注是超乎台灣民眾想像的,這也是為何僑胞們會特地邀請她和吳昆財赴美巡迴演講。因此當她把這個想法跟僑胞們分享時,僑胞表示:「不用擔心錢的事,我們來想辦法!」 回到台灣之後,區桂芝便開始著手找廣告公司繪製草稿,同時新三自夥伴討論文案,並決議廣告刊登在北市公車和捷運燈箱上,公車選3條路線,每條路線2輛車,跑1個月;捷運燈箱則從人潮最多的幾個車站中挑選。 區桂芝說,此前已得知捷運燈箱廣告要經過審查,前幾天審查結果下來,說「太敏感、有爭議」;昨天(23日)又收到通知,說3家公車業者也說太敏感,怕有爭議,也不接了。本來預定11月1日就要上的,現在只能另外想辦法。 到底是甚麼文案「太敏感、有爭議」?區桂芝秀出全文:「廢108課綱!救教育,倒退嚕。國英數減減減,一星期各只剩4節課;選修代數、選修幾何、微積分,全消失;自然、社會也大減。老師趕課上不完,學生基礎能力下滑,考試題目看不完、看不懂……找回失去的競爭力,救救孩子,救救老師。請作伙打電話到教育部,到官網留言。電話(02)7736-6666,網址https://email.moe.gov.tw/,一群關心教育的小市民」 「我們知道我們是蚍蜉撼大樹,就算廣告登出來,民進黨政府也不會撼動它們的意識形態工程;但我們只希望家長看到廣告後能夠有些想法,並觸發他們去行動!」區桂芝說,108課綱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去中國化」,但怕被說有意識形態,所以文案已經拿掉這4個字了,也沒有放上新三自的頭銜,只說是「一群關心教育的小市民」,很遺憾的是業者仍然不願接案。 她感嘆表示,沒想到連台北市的廣告業者都要自我審查到這種地步,料想台北市政府公共運輸處應該不知此事,不知台北市長蔣萬安對此有何想法?海外僑胞也非常驚訝,台灣目前只能有一種聲音,逼得不同意見者都無法表態,說好的言論自由呢?
教育部實施108課綱,內容大量「去中國化」,過分簡化明清時期的台灣史,在世界史內容上,又刻意對許多中國事件略而不談;如今,原有500多年的台灣史只剩下荷蘭、日本統治時期的88年歷史,成了不到1/5的斷簡殘編,讓作家楊渡擔憂,台灣青年將如何建立完整、如實的史觀? 新課綱上線後引起多名學者反彈,新編訂的歷史課本中有意迴避中國內容,但要分析國際局勢、完整呈現台灣的風貌,怎麼少得了中國?楊渡在文章中直言,欺騙的歷史早已寫在台灣的教科書中,而這樣的台灣史,在外國學界面前根本拿不出手。 從16、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說起,葡萄牙、西班牙至後來的荷蘭人為什麼接踵來到台灣?正是為了與明朝貿易。荷蘭人當時為了與明朝貿易先到了澎湖,爾後先後被沈有容的明朝水師逼退,不得已下才退至大員(台南)。 當時荷蘭正在和西班牙打獨立戰爭,占據台灣就便於搶奪西班牙人與廈門航線的生意。所以荷蘭人無論到澎湖或大員都不為殖民,也沒有殖民的行政規劃,只是把台灣當作一個貿易轉口的商務據點,建城堡和徵鹿皮也只是順勢而為,主要的獲利渠道是與明朝買賣絲綢及瓷器。 透過梳理歐洲航海國家和東亞、中國的關係,台灣在世界史上的軸線才得以浮現。楊渡直陳,略過中國史,台灣史怎麼說都是水中撈月,並無脈絡可循,何況簡省了清朝治台超過200年的歷史,只留下荷治38年及日治50年,讓一部至少5、600年的台灣史僅剩不到五分之一。這樣的台灣史與世界史是單薄而斷裂的,往後的學子們也只能被迫活在五分之一的井底世界中。
北市建國中學、北一女人文社會資優班今年走入歷史。建中人社班昨日舉辦最後一屆成果發表會,北一女人社班最後一屆高三生今年畢業,令許多人感到唏噓竟撐不到20屆。事實上,2022年北一女、南一中、建中人社班先後宣布停招,當時已有許多人感嘆:建北加上南一中人社班停招的指標性,似乎就是在告訴整個社會「我們不重視這個領域」。 教育部自2003年起推動「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剛開始報名相當踴躍,是招生人數的2倍之多,可見搶手程度;不過近年來因政府力推資通訊領域,加上108課綱要求要設人文特色課程,使得高中語文資優、人文社會資優班報名人數逐年減少,建中、北一女2019年就將人社資優班從集中成班,改為分散式資優班。 「從集中成班改為分散式,就回不去了!」不具名教師指出,建北人社班走向分散式之後,上課的方式變成學生唯有在每周約2、3 小時的「自主學習」時間,上人社班的共同課程,和加入社團或多元選修根本沒有什麼差別。一旦不是集中成班,學生肯定會以原班課程為主,人社課程次之,學生不會付出心力,授課教師收不到回饋,如此一來也會降低教師意願。「其實從5年前走向分散式時,就已經預告了必定會停招。」 未來人社領域人才如何培養?雖說建北校方都表示,108課綱有許多自主學習、校訂課程、社會科探究實作課程等,「人社班的課程已經融入每個班級」;但不具名教師表示,人社班課程不可能完全轉型為校訂課程或多元選修,因為人社班與其說是聚集一群資優生,倒不如說是一群對人文社會領域有興趣的學子,校方可以投入的資源,和學生願意投入的心力,當然跟普通班的日常課程不同。何況現在明星高中的多元選修也較偏向理科,畢竟這個社會重理輕文。
教育部日前聲稱台灣學生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成績進步可喜可賀,被國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陳國祚打臉表示,疫情使得別國學生學習中斷,「不是台灣學生變厲害,而是別人退步!」對此教育部非常不滿,陳國祚則對《梅花新聞網》秀出證據表示,台灣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教育部不能以「PISA名次往前」證明108課綱成效。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5月30日舉辦108課綱公聽會,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表示,2022年我國15歲學生的PISA表現相當出色,數學素養排第3、閱讀素養排第5、科學素養排第4,此國際評比肯定了我國108課綱。 不過陳國祚表示,台灣學生在PISA國際評比表現很好,是因為新冠肺炎讓其他國家學生中斷學習,許多國家學生程度倒退30年,並非課綱成功的結果:「不是台灣學生變厲害,而是別人退步!」當天晚上教育部駁斥該說法不實,強調不僅抹滅全體教師的努力,也忽視108課綱注重培養學生面對未來能力的重要性。 陳國祚對《梅花新聞網》表示,教育部對於他說PISA名次往前是因為其他國家因疫情退步太多的說法很不滿意,但根據OECD/PISA的報告,在數據之前就表明了大多數國家都受疫情影響而程度下降,與他的說法是一樣的。台灣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教育部以PISA的名次往前,拿來證明108課綱的成效,是有問題的。 陳國祚展示的截圖顯示,OECD/PISA報告指出,受到新冠肺炎影響,OECD國家的2022年PISA平均成績比起疫情前的2018年,數學掉了15分、閱讀掉了10分。 根據OECD的PISA報告,各國學子因為新冠疫情而成績顯著下降。圖/陳國祚提供 陳國祚說,另一個問題是PISA受測的是15歲國三生,和公聽會談的高中教育,也沒有關係,以PISA成績來引證高中成效,有故意混淆視聽之嫌。 陳國祚說,且去年12月5日教育部召開記者會公開2022年PISA成績時,受邀的台師大終生榮譽國家講座教授蔡今中也說明,台灣受疫情衝擊較小,學校停課時間較短,是此次成績進步的原因之一。
「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是108課綱的深水區,積重難返。歷史學者吳昆財表示,現在的歷史教育從過去肯定、接著懷疑、現在否定「我是我爸爸生的」,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居然是一件必須被原諒的事情。立委葉元之也說,很多學生以為中華民國是民國38年才開始;有學生前幾天才恍然大悟:「原來中華民國曾經統治過整個中國大陸。」這是歷史教育破碎化的結果。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30日)舉辦108課綱公聽會,吳昆財一上台就表示,30年前如果有人說「你不是你爸爸生的」,我們會上去揍對方一頓;十幾年前再聽到同樣的話,我們會開始懷疑;現在聽到這樣的話,我們會說,對,我不是我爸爸生的,我們不敢也不能承認我們是中國人。台灣現在的歷史教育就是這麼悲哀,這是一部「歷史虛無主義」的108歷史課綱和教科書。 吳昆財說,108課綱違反歷史教育原則、抹殺客觀史實。首先它只注重微觀的同心圓,而忽略宏觀的全球性。將所謂「中國史」用主題式教學拆解,淪為「中國各項制度演變的編年史」,學生無法融會思考。例如,若不理解西漢前期的匈奴侵逼、諸侯跋扈、貧富分化問題,如何解釋漢武帝獨尊儒術和通西域的外交政策?又如何理解這是秦亡後再統一經過數十年的政策調整才真正打造成一個大一統中國的嘗試?很不幸的,依據現行108年課綱,國二歷史教科書從商朝到隋唐2400年,只有1600個字,「平均1年不到1個字。」 吳昆財說,108課綱完全否定台灣屬於中華文明圈。台灣人使用的農曆,喜歡的布袋戲、歌仔戲,信仰的媽祖、關公,哪一項不是中華文明的元素?如今民進黨為了「去中國化」,卻要讓學生不知道該站在什麼立場來讀「東亞史」。不以中國為主體,我們是誰?要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嗎?但台灣人在夏商周秦漢時期是原住民,難道我們都是原住民嗎?既然我們也不是原住民,那我們只好當外星人了嗎? 吳昆財說,歷史最重要的就是時間,108課綱的中國史,國中史實講的很少,高中又硬塞主題式教學,如此一來,學生學習成果低下,當然討厭中國史。 此外,108課綱美化荷蘭、日本的殖民統治;漠視且醜化兩蔣和國民黨在台的建設;對於大陸的歷史發展與進步面向,幾乎是負面表列,不願意實事求是,大肆宣傳大躍進,文革,還有現在的污染等等,讓學生鄙視大陸。但他有信心,台灣再怎麼「去中國化」,中國不會消失,中華文化依舊存留,只是台灣的青少年和下一代的腦袋會被掏空,台灣終將難以繼續發展,這才是未來最大的生存危機。 108課綱何去何從?吳昆財建議,至少回到馬英九政府時期的微調課綱,當時的歷史課綱或許不完美但至少還有時序;或者兩者並列,讓學子有選擇權。 葉元之特地提到108課綱裡的歷史課,因為時數減少,學生變成只在背年代。很多學生以為中華民國是民國38年才開始;有學生前幾天才恍然大悟:「原來中華民國曾經統治過整個中國大陸。」台灣學生對歷史的無知,已經到可怕的地步。這難道就是民進黨要的素養嗎?
108課綱除了學習歷程檔案及素養題擾民、必修時數不足及高三下學期荒廢等,最深層問題還是品德教育全面陷落。專家表示,青少年犯罪率不斷升高、校園霸凌愈來愈嚴重,我們必須讓品德教育回到課綱中;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則表示,只要一紙行政命令,就可以停止108課綱,「就像當初前總統蔡英文以一紙行政命令停止前總統馬英九的微調課綱一樣。」 國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陳國祚表示,現在教育假價值中立 實際上是獨尊自由主義,這不是108課綱的問題,而是從95暫綱起已經有問題。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就容易品德敗壞,青少年犯罪率不斷升高,校園霸凌愈來愈嚴重,就是品德教育闕如的後遺症。他表示,教育如果想要培養公民,就要讓受教者有道德;品德教育、責任與義務的觀念必須回到課堂中、回到課綱裡。 「我們對不起下一代!」立委羅智強表示,過去8年,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數將近增加5成,青少年詐欺犯人數成長2、3倍,教育是百年大計,我們正在為我們失敗的教育付出代價,最令人痛心的是下一代正在付出代價。 區桂芝表示,108課綱的公民與社會無法「共好」,過於強調尊重多元性別的概念,容易誤導青少年(探索來探索去,造成性別認知的錯亂),惡化了青春期荷爾蒙盲動的焦躁,早戀的學生,沒學到感情的負責,也沒人教「發乎情止乎禮」;只灌輸人權概念,卻疏於強化對等的義務責任;主題式教學因基礎知識不足,致破碎學習,根本無法達到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 此外,108課綱除了「去學科核心價值」,更可怕的是「去教育靈魂」。師道尊嚴被踐踏,所有多元選修、校訂必修、微課程、探究與實作都要自編教材與講義,以教育之名,行奴役教師之實;教師拿著專業科目的教師證,卻要教一大堆自己的業餘愛好,被逼不專業;所有學科時數被切碎,師生面對面相處認識時間不足,專業基礎無法夯實,情感信任無法建立。 區桂芝表示,108課綱已經是災難,它剷斷文化的根,摧毁性靈的故鄉;所有學科碎片化,失去教育靈魂;教育目標與結果背道而馳,忽略學生升學的現實,壓力造成身心嚴重失衡;設計理想完全不顧升學現實,剝奪學生的受教權,徒具大學選修最淺薄的表層。這個課綱不但血汗,讓師、生、行政人員全部淪陷在血汗校園;還是個學生、家長、老師全輸的「三輸課綱」;更讓學科能力嚴重下滑,品德教育全面蕩然。若原本的家庭教育不彰,學生很可能變得又笨又傲慢。 區桂芝建議,全面中止108課綱;把足夠的教學時數還給老師;無論選修、必修、探究與實作,統合由一位老師處理,讓老師發揮自主與專業,自行調配形式與比例;國文是所有學科閱讀力的基礎,籲請教育部恢復文言文篇數,健全聽說讀寫的能力,強化品德為人倫核心之本。 區桂芝說,只要一紙行政命令,就可以停止108課綱,「就像當初前總統蔡英文以一紙行政命令停止前總統馬英九的微調課綱一樣。」除非教育的目的是愚民,否則108課綱沒有不能停的理由。
108課綱上路5年,必修時數減少1/4,讓給微課程、彈性課程、自主學習等;加上學測在高三上學期期末登場,高三下學期形同荒廢,導致學生的所有學科能力通通下降。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直批,108課綱是「不顧人間疾苦的制度荒謬」;學者專家表示,台灣是科技立國,總統賴清德也說要把台灣變成「AI之島」,但是108課綱卻正在把全台學生的基礎能力都掏空,再不補救,我們將付出嚴重代價。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30日)舉辦108課綱公聽會,國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陳國祚表示,台灣以科技立國,但108課綱自然科必修時數減少,導致自然科弱化,影響國力。此前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說台灣學生PISA成績進步可喜可賀,但是要知道,疫情使得全球許多國家的學生學習中斷,「所以台灣學生PISA成績進步不是我們變厲害,而是別人退步!」建議除非學測可以納入選修,不然就必須增加自然科必修時間。 另外現在每周都排入自主學習時間,陳國祚說,這種作法只適合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生,但絕大多數動機不明確的學生會被遺棄。政策目標不應該「讓學生選喜歡的學」,不然學生通通都去打電動了;而應該改成「讓學生對所學感興趣」。尤其是私立明星高中或是有資源的家庭會幫學生規劃自主學習內容,但是公立高中就放牛吃草,如此將助長階級固化。 北一女中物理老師簡麗賢表示,108課綱時數比99課綱少,雖然教育部總是說總時數沒變,但是必修時數就是變少了。自然科以前16學分,現在只剩12學分,還要分配給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等4學科,老師教學受到很大影響,也影響大考中心考試範圍。希望從12學分回復到16學分。 簡麗賢表示,課綱領域應該與時俱進,流體力學就不該刪掉,量子科技、超導體 也應該納入必修。 簡麗賢說,他很認同「探究與實作」這個單元,但是偏鄉學校不見得有條件;「探究與實作」應該更務實,不要從台北看台灣,也應該關切偏鄉老師的心聲。 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直批,108課綱是「不顧人間疾苦的制度荒謬」,包括彈性學習(自主學習/微課程)占掉太多正課時間;校訂必修只是「跨科合作」的假相;以及多元選修是「為多元而多元」,只是複製了大學選修好像很豐富的假象。 區桂芝說,7月的分科測驗不考國英,所以高三下學期學生根本不聽課,上課時肯抬頭看老師一眼老師就感激涕零了;但老師也知道學生忙,像是很多學科都有「探究與實作」(歷地公物化生地),加上校訂必修、多元選修,科科要繳報告、要成果發表,學生根本做不完,這是要逼死他們嗎?要嘛就是家長跳下來幫忙,大家都累死。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主委林建增表示,高三下學期的班級已經徹底亂掉了,老師根本無法管。 立委羅智強表示,現在課程把數學簡單化,物理、化學、生物、地科時數都是舊課綱的一半;這跟總統賴清德喊出「要把台灣變成AI之島」背道而馳,再不正視錯誤的108課綱,我們要付出的代價更高,台灣就要被教育政策的失敗而掏空了。 立委葉元之說,108課綱已經上路5年,教育團體、家長團體、學生團體早就提出許多建議,教育部改善了甚麼?也許等到118課綱,我們講的問題還是一模一樣。 葉元之說,108課綱最大問題就是減少太多必修,去了1/4時數;這也影響到大學,很多大學教師跟他說,現在最重要就是要「接住學生」,不要讓學生感到挫折,很多大學開補救教學課,學生要去補那些高中時就該學的東西。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表示,根據台大電機資訊學院資料,首屆108課綱新生微積分成績降低超過9%,最近2屆與之前2屆成績降約12%;長庚大學教師也說,社區高中的高三學生幾乎處於「不學」的狀態。學子能力下降,長久下來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只能去引進白領移工。
108課綱上路5年,被罵得最兇的無非是「學習歷程檔案」和所謂的「素養教育」。包括學者專家、家長團體、教育團體甚至執政黨立委都痛批指學習歷程檔案根本應該暫停實施,否則「軍備競賽」下只會變成貧富差距的鴻溝,阻礙社經地位較低者往上爬。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30日)舉辦108課綱公聽會,針對學習歷程檔案國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陳國祚表示,現在學習歷程檔案變成「軍備競賽」,壓縮了非學科的活動,加大了階級落差;只要學習歷程檔案納入升學必要選項,學生就會去想「教授想看到甚麼」,「這只是潛移默化學生培養『說謊的能力』!」而一上高中就要開始準備學習歷程檔案,整個高中3年都不能放鬆,現在高中非學術性社團一一消失,學習歷程檔案造成了「反素養」。 小孩今年要上國中的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也表示,學習歷程檔案原本是美意,但也聽到很多學生心聲,像是高一、高二學生根本不清楚自己志向,硬著頭皮做學習歷程檔案,或是拖到高三才做;有人到高三才知道自己志向,學習歷程檔案只好全部重做。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學習歷程檔案呈現的內容跟現實有很大差異。偏鄉學校開不出課程,學生沒有;相較之下而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可以有更多資源讓學生有更多漂亮的經歷,也有家長付錢請別人做學習歷程檔案。原本教育是可以翻轉階級,現在學習歷程檔案變成鴻溝,阻礙社經地位較低者往上爬。另外也聽說有些大學根本沒在看學習歷程檔案,有收到就好,聊備一格。 立委葛如鈞表示,上任以來,收到最多的民眾意見就是108課綱。雖然教育部一直叫學生不用花錢去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但已有不少學生利用AI,包括生成式AI去製作。但是家境好的學生可以用最高級的AI工具,家境不好的只能使用免費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使用AI工具。教育部應該明定使用AI工具的範圍,包括占比;也要讓學生有平等取得AI工具的機會。 至於「素養教育」,陳國祚表示這次國中會考題目冗長被罵翻,素養好像變成「很長的題目」的代名詞。但素養不是閱讀能力,而是活用知識的能力;如果所學不能活用,還算素養嗎?他建議不要用「素養」這種定義含糊的用詞,而直接改為「跨域活用」,這樣不會誤解,也可以說服大眾。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主委林建增指出,108課綱拿掉太多知識量的東西,採用主題式教學,使得學生基本能力弱化,中等程度以下的學生解題都有困難。雪上加霜的是,部分所謂的「素養題」題目東拉西扯,老師都要看3遍,這是甚麼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