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黃仲崑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1975年民歌之父楊弦在中山堂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為現代民歌揭開序幕,慶祝民歌進入50週年,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將在2025年2/14情人節連續3天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民歌五十演唱會」,高齡73歲的民歌之父楊弦表示:「民歌五十演唱會籌備盛大和那麼多人3天演出不易,在此祝福所有演出者和籌備同仁順利演出。我們一起歡欣來Enjoy the Grand Shows!」 楊弦2021年因缺血性中風,當下右邊手腳不能動彈、臉喉肌肉失調,送至馬偕醫院急救又轉到三總治療,雖已恢復正常,但聲帶發音轉折沒有以前好。最近他持續進行聲音訓練,希望把30多年來譜曲錄音的十幾首『鄉.旅.詩.歌.』作品和歌譜手冊在年底出版。 楊弦表示,距離1975年演唱會,到民歌五十演唱會已有一萬八千多個日子,能夠參加演出和準備出版幾十年來的創作CD,算是自己當初提倡詩歌結合現代民歌有一個圓滿交代。 趙樹海表示,1975年在電視上看到楊弦自彈自唱創作曲後,觸動了他心中的旋律、也喚醒了年輕人心中音樂的種子,於是大家開始摸索著創作。之後陶曉清廣播節目「中西民歌」帶動了民歌創作,1977年台視「跳躍的音符」更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隨著陶曉清帶著民歌手在校園巡迴演唱得到了年輕人熱烈迴響,民歌於焉產生。如今一晃即將50年,唱紅〈雨中即景〉〈木棉道〉〈阿美阿美〉〈小草〉〈廟會〉〈母親我愛妳〉等歌曲的王夢麟表示:「時間怎麼過的這麼快!」 66歲的黃仲崑表示剛剛開始唱民歌的時候,自己二十幾歲,一不留神就到了民歌五十。他笑說拿敬老卡已經兩年了,他認為人生很像是在坐火車,一班一班的火車,看你是在什麼階段上的火車,然後帶你去什麼樣的地方。他就是當年搭上了民歌這班列車,然後列車就一直不停地跑,過程中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但自己已經在車上已經跑了50年還未下車,期盼將來的民歌六十、民歌六十五、民歌七十、七十五,還能繼續唱歌給樂迷聽。 『民歌五十』演出陣容龐大,演出陣容包括楊弦、吳楚楚、張明智、凃佩岑、葉佳修、趙樹海、王夢麟、林佳蓉、許淑絹、丁曉雯、藍麗婷、董運昌、馬毓芬、王新蓮、馬宜中、范廣慧、蘇來、鄭怡、吳貞慧(江念庭)、潘越雲、齊豫、胡德夫、姚黛瑋、于冠華、廖柏青、李麗芬、林隆璇、李建復、侯德健、靳鐵章、黃仲崑、曾淑勤、萬芳、謝宇威、周秉鈞、范怡文、楊耀東、金智娟、林瓊瓏、殷正洋、許景淳、胡藝芬、周治平、賴佩霞、木吉他合唱團 (江學世/李宗盛/張炳輝/陳秀男/黃慶元/劉因國)、金韻合唱團(王文珍/英秀青/張瑞薰/黃韻玲)等人。門票9/26中午12點於udn售票網正式啟售。
(圖片取自范保德臉書粉絲專頁) 【文/楊欣】電影《范保德》的英文片名是“Father to Son”,這是一部關於子尋父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死與生的故事—通過找尋未知的父親之生死,以尋求自己生死的未知,於是它最終是一部關於循環的故事—生死的循環也是父子的循環,而最後我們得到故事的循環。 子為何尋父?因為將死。電影的前半部分呈現了一位漂撇(瀟灑)的中年男子因為生病開始思索死亡,因而想要從父親的生命故事中尋找關於自己生命的答案。就像電影所說:「所有你想聽的過去的故事,都隱藏在未來之中。或者說,所有未來的故事,都隱藏在過去裡」。 電影《范保德》說了很多的故事:范保德跟他父親的故事、范保德跟毓琴的故事、范保德跟他兒子的故事,還有范保德父親的故事、毓琴的故事、范保德兒子的故事;這些故事也是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年輕的故事、他現在的故事,以及未來關於他的故事。 但是,這些故事都是真的嗎?或者說,我們可以如何看待這些故事? 故事的循環與改寫 我們可以發現在電影中,不同代際角色之間的故事似乎十分相似,卻又不完全相同。例如毓琴年輕時從台北下南部阿姨家打工與年少的范保德的相識相戀,像極了美月外甥女從台北南下至阿姨家打工,與范保德的兩個兒子相識,也埋下了相戀的伏筆。 故事是這麼地似曾相似,但是故事又總是不會完全一樣。 又例如,整部電影最重要的核心—范保德與他父親的故事:范保德的父親在他兒時離家,留下一句「總有人要顧家,我以前也顧過」,而後一去不回。而范保德也在他的兒子年幼時離家,同樣說了「總有人要顧家,我以前也顧過」。范保德拿起行李,走出家門,重蹈他父親的覆轍。但是,他回來了,才走到巷口,他說「到這裡就夠了」。因為,他不是他爸爸。他寫下自己的故事。(圖片取自范保德臉書粉絲專頁) 電影似乎在告訴我們:我們的故事總是不斷地在重複。就像是電影中范保德說,他認為這個世界總是不斷地循環。 范保德想要得到他父親去日本之後的故事,他想要透過父親的故事去理解他父親為什麼要拋下他和母親,也去理解他自己。他想從過去的故事摸索現在的和未來的故事。 所以,人們總喜歡聽故事看故事,因為我們總能在別人的故事中發現自己故事的影子,因而被感同身受的觸感打動。歷史總是不斷的重演,但是歷史似乎也在不斷地進步。 電影也在告訴我們:在相似的故事之後,我們總能創造自己的新的故事。就像范保德走出家門後選擇了回家。他改寫了自己的與他的兒子的故事。又或者我們如果猜測Nico(美月外甥女)真的跟范保德的兒子相戀而懷孕,重複了上一輩的故事預言,她也不再需要遠走他鄉將未婚生下的兒子交給哥哥扶養。堅強而驕傲的單親媽媽是這個時代為我們創造的新故事的可能,而這時代,又是過去的人們通過改寫一個個自己的故事而來。 人類或許確實被集體無意識驅動著,但是人類也總是具備著個體的能動性。換句話說,父輩的、祖輩的故事或許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每一步行動,甚至形塑著我們生命故事的基本架構,但是作為一個活生生的智人,我們總是有改寫故事的能力,讓故事往更好的方向去。 故事飄來飄去 那麼,什麼是故事更好的方向?甚至,什麼是故事真實的模樣? 在電影中,我們「看見了」故事,也「聽見了」故事。哪些故事是「以影像呈現」?哪些故事又是「被述說」?哪些故事又「未被述說」? 當那些以影像呈現的故事被「視為真實」,那些「被述說」與「未被述說」的故事是真實的嗎?(圖片取自范保德臉書粉絲專頁) 范保德的父親去了日本之後的故事都是「被述說」的。 原本,范保德被告知的父親的故事,是他的父親去日本做了建築工人,而後不知所蹤。 但是,父親曾經的日本情人淺井女士講述了另一個故事:他的父親其實是專門引渡台灣女性到日本從事情色行業的掮客,當初為了得到日本身份而跟她有過一段情,而後又為了得到美國身份跟一個美國女子在一起,沒想到美國女子也是為了得到日本身份而跟他父親在一起,之後也不知所蹤。 但最後,范保德告訴他兒子范大齊的故事依舊是他的阿公來日本做建築工人,對日本建設很有貢獻。 到底哪一個故事是真的?或許都不是。因為我們都沒有「親眼看見」,我們只「聽說」。 如果說,范保德可以為了讓兒子對阿公有美好的想像而述說一個他認為好的故事(姑且不論他認為這個故事是真是假)。那麼父親的日本情人也可以為了讓自己與范保德好過,而述說一個她認為好的故事:你的父親是一個只追求利益發展的負心漢,後來不知道去哪了。 這個故事不好嗎?很好啊,因為我們不需要為負心漢傷心。 如果她告訴范保德說,你的父親確實是一個建築工人,但是在日本過得窮困潦倒,每天愧對你們母子,最後病死了。這個故事好嗎?這個故事只會讓范保德更難過,因為他父親過得不好、因為他父親死了、因為他沒有早一點來找爸爸。 因此,從這個電影中我們知道,被講述的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故事也不一定就是好故事。就像范保德的醫生朋友跟他說他在台大醫院的醫生同學是班花是個好故事,但不一定是真的故事。(圖片取自范保德臉書粉絲專頁) 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沒有被述說」的故事,並不表示不存在。 毓琴離開的故事「從未被述說」。范保德的老情人毓琴在電影中述說著她年輕時來到這個小鎮,離開,又再回來的故事。她說了她為什麼來,為什麼再回來,但是她不說她當初為什麼離開。 電影畫面呈現了他們兩人年輕時相遇的情景,那是在1987年毓琴落榜後準備重考的夏天。也呈現了兩人曾經有過一段情的線索:兩人住在同一條街上十幾年不曾說話,因為范保德的妻子介意他們的過去。 除此之外,電影畫面還呈現了什麼故事?毓琴有一個姪子,她叫他Van(音近范),在她得知范保德生病要去日本尋父時,她問他:「見到父親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之後,她把姪子Van從香港找來台灣的小鎮。他在這個小鎮上遇見了一個從台北來的女孩。范保德留給兒子的遺言,說給了他聽。 這些線索似乎在暗示著觀眾,這個男孩就是毓琴離開的原因,她去香港生下這個她與范保德的孩子。因為1988年初,蔣經國去世那一天,范大齊出生了。 但是這是一個沒有被講述的故事,毓琴不願說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或許比被反覆講述的故事更真實。(圖片取自范保德臉書粉絲專頁) 因此,那些被講述的故事或許非真,而未被講述的故事並非不存在。 事實是,我們永遠不知道故事真實的模樣。因為故事在過去也在未來。因為故事在你在我也在他。因為故事飄來飄去。所以我們永遠期待新的故事。 作者為傳播學博士
圖/陳凱倫與范保德男主角黃仲崑 已經不曉得多久?沒有進過國片的戲院了… 特別是像國賓長春,只有四,五排座位的戲院,蠻特別的。 圖/陳凱倫拍攝於長春國賓戲院 結果發現, 還是要走進電影院裡去看,才有不同的fu,音響不錯,立體效果好,最重要是,大家都是有志一同來看個究竟,什麼叫做 「范保德」? 因為我的「老朋友」 最早是希望我去看他的首映,實在最近太過忙碌,錯過了他的「首映大典」,很不好意思! 但是他還是幫我留票,更難得的是,他體諒我這些天,連續都在主持大型晚會分身乏術,那晚,他專程忙完自己的工作,「送票」到大安森林露天廣場的後台給我,非常令我感動…。 星期三8/22,是我-個禮拜中,唯一的彈性時間… 我約了臺藝大的教授,去看了早場電影~「范保德」。 從主角「范保德」在浴室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我幾乎没認出是他本人? “他”是-位不喜歡看醫生的「硬漢」,導演鏡頭下的這位硬漢,氣質就是不一樣, 中年人的帥氣,再加上略帶額頭紋,滄桑成熟的眼神,完全打破了過去,他在歌壇「偶像歌手」的形象, 差蠻大的! 另一位 ,像他一樣輪廓鮮明,說著一口閩南語口音,90年代時尚女歌手【賴佩霞】, 因為角色上罹患癌症,必須要北上去治療,從頭到尾是「短髮戴著毛帽」,也顛覆了過去歌迷對她的偶像印象! 這位我不夠熟悉的【導演蕭雅全】,選角用心,很成功, 令電影觀眾耳目一新 ,基本上監製掛上了侯孝賢先生,就會讓觀眾有信心走進戲院, 結果,沒有令人失望。 最難能可貴的是, 電影結束當黑銀幕上,秀出所有工作人員的字幕時,戲院裡的觀眾竟然都坐在位子上,這種情形只有在試映會,首映會的時候,媒體或特定的來賓,會尊重電影的主人坐到底,今天在國賓長春戲院,竟也出現了這個現象, 等於就是告訴導演,這部電影是相當有可看性,而且令人尊敬的。 戲中有-幕,父子倆同時進廁所小便 ,一句對白讓我印象深刻,兒子知道父罹癌却又不去就醫的時候,說了一句: 『爸,我其實不是怕你死 ,只是怕你痛 !』 爸爸回了他-句答: 『謝謝。』 父子情深,盡在不言中…。 另一幕,范保德決定去日本 ,尋找他失蹤多年的父親,向家鄉的一位歐巴桑要了父親當年留下的地址, 看著他從小長大的歐巴桑對他說 : 『 聽說你生病了… 記得, 你要比那個“壞東西”強,你若強,它就退了…』 非常鼓勵人心的一句對白 ,也看得出來, 現今社會上像「范保德」這樣, 生病「很鐵齒」堅持不看醫生;直到最後病入膏肓,才勉強就醫,却發現為時已晚,後悔都來不及了… 不禁讓我想起 ,自己的親生哥哥就是這樣,提早離開了人世! 在生命的最後,范保德希望能夠完成自己預立遺囑,或是能找到父親下落的真相? 事實上,兒子陪他到了日本,見到了父親當年「日本愛人」,知道了真相…也尋回不了父親縱影? 生命中很多答案 ,似乎不需要知道真相? 留有想像的空間… 是否更好? 特別是「感情」「親情」有關的謎團 ,就讓時間去沖淡吧! 我看到年輕時候的「老朋友」王秀峰 ,還是保持那麼好的身材跟樣貌, 歲月在她的臉上,只有增加成熟的韻味,更加的迷人! 甚至讓觀眾,很想看到他與男主角「范保德」年輕時候的「那一段情」? 【—位演員】,或是【一部電影】讓觀眾有所期待,就是成功的! 另一位,送票給我的「老朋友」, 整部戲如果要挑毛病,就是【他的戲太強了】! 整部戲的焦點,幾乎在他身上, 他有著自然散發出來的演技,更有著實力派演員少有的明星風采, 在現階段台灣影壇,他真是一顆魅力亮眼的明星! -舉手-投足,特別是「眼神」,傳遞出來他所經歷過的人生歲月,讓「范保德 」 活生生的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恭喜你,黃仲崑!你肯定為台灣的演員,今年在金馬獎上,大放異彩! 作者為3屆金鐘獎主持人,台灣公益代表指標性人物,全方位藝人典範●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陳凱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kailunc2●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