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麥當勞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麥當勞植物肉漢堡顧客不愛 總裁認輸 想轉攻雞肉

據《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麥當勞總裁埃林格(Joe Erlinger)表示,麥當勞在舊金山的素漢堡(plant-based)測試失敗了。台灣也2022年8月24日至9月13日期間限時供應植物肉漢堡,全台限量20萬顆。但因為至於因醬料和共用煎台等因素,使得這款植物肉漢堡屬於非純素,之後也沒再銷售。 麥當勞於2022年初在舊金山和達拉斯-福和市(Dallas-Fort Worth)地區的門店推出了McPlant(素食漢堡)。這種漢堡的特色是用豌豆、大米和土豆等食材製成的純素肉餅。不過由於添加了奶酪和蛋黃醬,這道菜本身並不是純素的。 「McPlant」植物系漢堡以植物肉餅取代傳統漢堡肉,此吃起來與一般漢堡肉極為相似;再搭配爽脆生菜、新鮮蕃茄、洋蔥、起司,再加入麥當勞經典美乃滋醬,蓋上芝麻麵包,讓素食者也能享受漢堡的美味。但植物系漢堡似乎不對美國消費者的胃口。 麥當勞總裁埃林格6月26日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全球食品論壇上說:「我不認為美國消費者現在會來麥當勞,或從麥當勞尋找McPlant或其他素性蛋白質。我們將繼續關注這一趨勢。」 位於南加州的Beyond Meat公司協助開發了這種肉餅。2022年這家快餐連鎖店結束了試驗。在周三的論壇上,埃林格說,這種漢堡在德州和灣區都失敗了。他說,現在麥當勞正在放棄植物蛋白,轉而專注於雞肉。 素食YouTube頻道「夠維根Go Vegan」的實際試吃影片中,主持人表示這款植物肉漢堡裡的Beyond Meat肉排比外面賣的再稍微薄一點點,而留言中有網友指出,吃起來就跟大麥克漢堡口味相似「超好吃,不說的話我還以為我在吃葷食的漢堡。」也有人直呼自己十幾年不吃麥當勞,現在終於可以回味經典速食的味道了。 至於因醬料和配菜與共用煎台等因素,使得這款植物肉漢堡屬於非純素,有網友表示「共用煎台很正常,沒有動物成分就可以了,這本來就是發明植物肉的目的,隨緣。」也有人遺憾說道「煎台沒有分開煎,真可惜...我還是不能吃」。 據推廣傳統動物蛋白替代品的非營利組織The Good Food Institute稱,總體而言,2022年和2023年美國植物性肉類和海鮮的銷售量有所下降。

黃文博/ 麥當勞,小心,you"re losing it.

I"m loving it,麥當勞,小心,you"re losing it. 連除夕都不打烊的小麥,9/1這天竟然店休。剛接手經營權的台灣團隊,證明了他們有從中X電信499之亂學到經驗。 8/31大麥克買一送一的促銷,從修改成全線套餐買一送一,到決定隔天全台店休,在勞資關係上,確保過勞的第一線員工不致反彈。在經營管理上,讓打亂的供貨節奏獲得一天緩衝。在客戶服務上,用員工喘息重整服務品質。在企業形象上,冷卻了可能的輿論壓力。 由星級飯店第二代與房仲業扛壩子共組的新經營團隊,透過明快而迅速的兩個決策,拆解處在引爆臨界點的危機---這不是危機處理,而是危機預防。 這次的促銷,到底是事先沙盤推演過,由企劃人老謀深算的刻意操作?或者根本是思慮不周,貿然出檯的草率規劃? 跟全聯的陳文成廣告影片非常類似:安排好的行銷設局VS出乎意料的行銷破局。 我的看法,沒有行銷企劃人會干冒被消費者、輿論、主管機關指摘的風險,去刻意操作只存在可能如願的活動企劃。全聯在事發之後,運用危機處理清理戰場,算是低空掠過。小麥這次則運用危機預防,由高層決策撲滅了一場可能由企劃單位引發的大火。 可以說,8/31全線套餐買一送一,加上隔天店休這兩箭,小麥成功的執行了一次失敗的促銷活動。 失敗在企劃者缺乏市場反應推判,錯估了促銷內容對消費者的挑逗效果。成功在經營者願意以損失利潤和營業額,換取失敗活動連鎖負面反應的斷點。 在給小麥經營者拍拍手的同時,我要善意提醒:這次的事件仍會傷及小麥的品牌信認感。 長期以來,連鎖速食店的遊戲規則由小麥主導,除了有利於它構築優勢市場競爭位置,同時也包括了小麥跟消費者之間的遊戲規則。 固定的營業時間、穩定的產品質量、標準化服務流程、不趕客人、定時清潔廁所...這些遊戲規則,已經成為顧客與品牌的默契,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很大一部份建立在這份默契的基礎上。 所以,我如果錯過某次促銷,不致太過厭世,因為根據默契,促銷省的錢,不會令我扼腕。 所以,我如果週六早上帶份報紙去小麥,不會吃閉門羹,因為根據默契,它不可能跟一般獨立店般想休就休。 堅實的遊戲規則,以及深厚的買賣默契,在8/31到9/1遭到輕微破壞。背後的原因是經營者為體恤員工的宅心仁厚,是管理團隊為製造連鎖反應斷點的處置措施,其實不得不然。 但對於排了一小時卻空手而回的麥迷,對搞不清新促銷案而動怒的顧客,對需承受極大壓力的一線員工,對虎視眈眈的競爭品牌,對想挖掘故事的媒體,小麥接續中X電信499之亂的這場演出,只差一步就要被冠上831之亂的惡名。雖然失敗的企劃最終被成功的執行神救援,形象上的損失僅及皮膚,沒有傷筋動骨,卻已讓身為麥粉的我,為它捏一把冷汗。 希望小麥的新經營團隊明白,當品牌已經與消費者處在同一個遊戲規則中,養成買賣默契,形同品牌跟消費者簽下一紙無形的契約。無論促銷或營業時間,都應該在遊戲規則裡玩,必須符合雙方的默契。不能讓顧客有那種“這次不排隊,以後沒得排”的恐慌感覺,也不能讓習慣週六去小麥吃早餐看報紙的顧客撲空。 我愛小麥,I"m loving it,我認同。 但打破遊戲規則的商業行為,絕對會讓You"re losing it.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文博品牌敎室」:https://m.facebook.com/brand2boo/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