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骨髓配對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魏蔓拍戲解鎖新技能 《血‧拾人生》中與黃薇渟個性反轉

《血‧拾人生》劇情講述一群罹患血癌的病友,歷經骨髓配對、移植成功,重拾繽紛人生後重聚,每個人背後不為人知的親情、友情與愛情之間,悲喜交加的真實故事。魏蔓在劇中飾演病友「李亞倪」,原本嚴肅個性要詮釋「自然嗨」,黃薇渟飾演病友「林虹汝」,活潑外向要變得「內斂」,兩人分享拍攝《血‧拾人生》的心路歷程,魏蔓也因拍攝此劇習得新技能,不僅學會騎機車也考上機車駕照。 魏蔓跟黃薇渟第一次見到「亞倪」跟「虹汝」,是兩位角色原型人物回診,魏蔓說診間氣氛一向很嚴肅,沒想到病友們好像開同樂會,大家邊回診邊聊天相約等下要吃什麼,魏蔓不懂為什麼有人可以這麼樂觀,不停的追問「亞倪」後,才發現她超級有活力,就像裝了五顆勁量電池,說什麼話都很正能量。 「亞倪」經營飲料店要自己騎摩托車去挑水果,魏蔓沒有騎過摩托車,藉由演戲又學得新技能。她也去了水果攤田野調查,發現大家幾乎都講台語,只能在拍戲時現學、現練。 黃薇渟回想第一次在診間看到「亞倪」跟「虹汝」,是用看偶像的方式,覺得這兩個人在發光,好偉大哦。黃薇渟在劇中要騎自行車環島,她曾經有過騎到屁股痛到不行的經驗,心中還有陰影,沒想到拍攝當天腎上腺素爆發,大飆車還大喊「我看我能騎多快,我就是《血‧拾人生》本人。」 《血‧拾人生》籌備近3年,導演黃常祚是角色原型人物「虹汝」同系、同社團大學學長,也一起歷經過「虹汝」大學時期罹癌過程,黃薇渟說整齣戲她記得最深刻的台詞就是「骨髓配對成功的機率是十萬分之一」,如果能成為那個「一」她會很開心,她也表示想在《血‧拾人生》播出前呼籲粉絲們跟我一起進行血液建檔,希望拉更多人一起來參與。

誰說兩岸不是龍的傳人 大陸提供慈濟骨髓樣本九成配對成功

2024海峽兩岸巴蜀文化藝術季龍文化研討會暨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8日在四川省瀘州市瀘縣舉行;瀘縣是中國龍文化的起源地,又被稱作「龍鄉」。四川省台辦副主任劉浩在致詞時提及,日前,他與慈濟人士見面時,慈濟人士表示,由大陸提供給台灣進行骨髓配對的樣本,九成最後能配對成功,由此可知,兩岸都是龍的傳人,同根同源。 劉浩表示,巴蜀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底蘊深厚、璀璨多元,瀘州是巴蜀文化發祥的主要地區之一,是著名的龍文化之鄉;他表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的精神;兩岸同胞都是龍的傳人,要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把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瀘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利表示,瀘州是歷史文化名城,龍橋、龍舞、宋代石刻龍雕都是龍文化的民間藝術瑰寶,期待通過此次活動彙集兩岸智慧,推出更多龍文化研究的優秀學術成果,發掘更多優秀設計作品,使瀘縣龍文化不僅成為瀘州的亮麗名片,也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轉化的優秀典範。 來自屏東的中華文創交流協會理事長陳信誠在致辭中表示,巴蜀文化源遠流長,龍文化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海峽兩岸在文化上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加強兩岸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啟動儀式上,大陸文旅部人事司二級巡視員李偉則圍繞中國龍文化作主旨發言;他表示,中華龍文化具有包容性、創新性、獨立性,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集中體現和重要標識;龍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對當今社會而言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借鑒意義。 瀘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呂卓推介瀘縣龍文化;她表示,瀘縣作為龍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龍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兩岸同胞瞭解並感受瀘縣龍文化的獨特魅力。 現場舉行合作簽約儀式,由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與瀘縣建築職業中專學校學校、四川省研學旅遊產業促進會勞動教育分會與四川龍城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代表簽字。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2023年巴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台中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四川文理學院、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阿壩師範學院的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台中科技大學參賽作品憑藉獨特創意與精湛技藝獲得一等獎。隨後,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魏湘軍發布2024海峽兩岸巴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資訊,邀請海峽兩岸青年設計師和創意愛好者踴躍參賽,共同傳承與創新巴蜀文化。啟動儀式環節,在與會者登台共同見證下,海峽兩岸巴蜀文化創意大賽正式啟動。 8日,出席在瀘縣舉行的2024海峽兩岸巴蜀文化藝術季龍文化研討會暨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的有關人士,有四川省台辦副主任劉浩、大陸文旅部人事司二級巡視員李偉、四川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宋俊武、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一級調研員徐夢、瀘州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徐利、屏東中華文創交流協會理事長陳信誠,以及兩岸文化藝術界專家學者、高校師生等100餘人參加。 此次活動由四川省台辦、四川省文旅廳、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瀘州市台辦、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瀘縣市政府及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共同承辦,旨在傳承和弘揚巴蜀地區龍文化,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與發展。 研討會期間,兩岸專家學者圍繞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的發展與聯繫等主題進行研討交流,還將參訪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龍橋文化生態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