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飲料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飲料控快來!身為專業的「飲料系」資深鄉民,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已經把逛飲料區當作生活一部份啦!特別最近復古正夯,懷舊風飲料是一定要的啊!日前一名網友也在臉書PO文分享超商隱藏版懷舊飲料,立馬引出一堆饕客留言。在這一次整理出人氣懷舊飲品TOP5!快來看你喝過幾瓶,沒喝過的童年學分認真要重修啦! 選手一:黑面蔡楊桃汁 懷舊指數:★★★★☆ 網友點評:「是童年的味道」想到土地公就會想到仙草蜜! 到今天有30多年歷史的黑面蔡,有著四、五、六年級生難忘的懷舊滋味,喝起來甘爽不膩,大呼過癮,一下就喝光了!楊桃的味道整個都散發出來,香醇和濃厚口感,非常解渴。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選手二:統一蜂蜜菊花茶 懷舊指數:★★★★★ 網友點評:「這瓶根本遇到必買」「隱藏版的飲料,想喝要碰運氣」 圖片來源:翻攝自Dcard 這瓶蜂蜜菊花茶認真算是懷舊飲料的「低調人氣王了」為什麼?因為想喝還買不到,難怪號稱是「隱藏版」飲料啊!以枸杞與蜂蜜提味,清涼降火的菊花茶,儘管有些偏甜,仍持續受到各年齡層網友的喜愛。一講到這瓶,網友也紛紛表示「這款真的好喝」、「超商有看到一定買」,還有網友表示,「大家囤泡麵我朋友都囤這個」。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選手三:波爾茶 懷舊指數:★★★☆☆ 網友點評:「鼻子尖尖、鬍子翹翹、手裡還拿著根釣竿的波爾先生」 用形象一舉打響知名度的應該就是波爾茶了吧。除了形象鮮明(甚至最近越穿越花俏)之外,更勾起許多人當兵的回憶,一共有多種口味可以選,除了經典茶之外、水果茶口味也相當酸甜順口,可以試試!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選手四:莎莎亞椰奶 懷舊指數:★★★★☆ 網友點評:「莎~莎~亞~椰奶」 有人和小編一樣嗎?因為喜歡西米露,所以也愛屋及烏的愛上莎~莎~亞~椰奶嗎?除了滿足椰奶愛好者,濃郁的口感搭配椰子的清涼、讓你口口感受南洋的熱情氛圍,天熱的時候喝起來超療癒。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選手五:速纖 懷舊指數:★★★☆☆ 網友點評:「小時候去福利社必買」 賣30幾年的老牌子,老字號的飲料速纖喝起來是蜂蜜帶點果香味,帶一點酸很開胃清爽,也有網友分享這瓶是「小時候去福利社必買」,完全是記憶中的味道無誤。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懷舊飲品,都是能代表當地的好風味,喜歡復古的民眾不妨重溫一下,享受懷舊的好滋味吧!
【愛傳媒報導】芒果是每每夏天最常被拿來製作成各種飲料的水果。近幾年台灣手搖品牌紛紛將香港著名甜品改造為飲品的姿態推出。以台灣芒果為基底,打造手搖版的「楊枝甘露」,成為台灣夏季必備的消暑甜品。 近期在臉書無論是聲量、熱議度最高的,莫過於CoCo這次特別推出的這款「楊枝甘露」與升級版「楊枝甘露搖搖凍」了,CoCo於臉書公開推出新品後,短短數天內就獲得上百則網友迴響。 圖/CoCo於臉書公開「楊枝甘露」系列新品後,許多網友表示販售門市太少沒機會品嚐表示可惜。 楊枝甘露系列飲品特別選用甜度較高而且擁有濃郁果香的台灣在欉紅愛文芒果!除了搭配酸甜多汁的紅柚果肉,Q彈的西米露。最為特別的是,CoCo竟是使用優酪乳取代楊枝甘露常用的椰奶。創新搭配不僅保持了楊枝甘露原有的香醇口感,酸甜的口感更是讓不少嘗試過的民眾印象深刻。 然而隱藏升級版的「楊枝甘露搖搖凍」加入了手搖配料新秀—蜜香凍,Q彈爽口的蜜香凍搭配酸甜的楊枝甘露,更是增添了咀嚼口感,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圖/CoCo推出的「楊枝甘露」系列,升級版加入了QQ蜜香凍,加倍口感層次。 幸運買到的網友們則是大推「餡料好多好好喝!」、「太好喝啦,今年我會肥屎拉!」。因為數量有限,有的買不到的網友則發出怨言「為什麼我們這邊沒有?」、「去到門市都賣光了啦!」。粉絲敲碗希望自家附近店家能有楊枝甘露,CoCo聽到大家心聲後,更是擴散至基隆、樹林、關西等38門市販售,讓更多地區民眾能品嘗到。 圖/為了回應網友們的對「楊枝甘露」的熱愛,CoCo系列決定擴增38門市推出販售。
【特約記者王查理報導】「熟悉的麥香,最對味。」聽到這句熟悉的廣告詞,你的腦海浮現什麼樣的畫面呢? 街頭巷尾的便利商店都會出現的飲料之一,享有無數主題曲的「統一麥香」今年迎向地35年。 當初取下「麥香」這個名稱,推動這個品牌的幕後推手,曾任統一職棒董事長特助的郭俊男,如今恐怕也沒有想到,麥香可以在台灣橫掃市場,一路暢銷35年,不僅換了過數種包裝,還成為大人小孩都喜愛的國民飲品。 圖/麥香多年來換過數種包裝(翻攝自網路) 對比早年與現在的麥香廣告,早年麥香的形象強調黃澄澄的麥田為背景,透過隨風吹拂的麥穗凸顯麥香紅茶的大麥風味,搭配上「來自麥香熟悉的風味」的廣告語,對比如今強調青春活力,與畢業生合作,鎖定青春族群的活力四射,統一集團35年來也不斷創新突破,讓麥香成為不管是五年級,六年級,直到現在的孩子記憶與生命中的一部分。圖/左為早年麥香廣告,右為2017年統一集團與全台多所高中合作,「麥香畢業趴」系列廣告。(翻攝自YouTube) 台灣人愛喝飲料的比例驚人,幾乎每天都會來一杯,而飲料市場也是戰國割據,無數品牌冒出頭後往往撐不過兩三年就退下便利商店的層架,也就只有統一飲品老大哥-麥香,能夠在架上屹立不搖,成為大人小孩都愛的國民霸主。
「你累了嗎?」、「喝了再上」等等的廣告詞不僅耳熟能詳,大人小孩都能朗朗上口,熬夜加班的上班族、徹夜苦讀的學生,甚至通宵達旦玩樂的人,在精神不濟之時,也會飲用能量提神飲料來振奮一下精神。然而這些號稱能提振精神、迅速恢復體力的飲料真的那麼有效嗎? 能量提神飲料的成分包羅萬象,包括有咖啡因、糖、維生素B群、維生素C、礦物質以及草本萃取物,像是牛磺酸(taurine)、育亨賓(yohimbine)、瓜拿納豆(guarana)及人參等不同原料,有些能量提神飲料強調不含咖啡因,這是因為咖啡因存在於大家最普遍用來提神的咖啡或茶飲當中,容易攝取過量因而發生心悸等症狀,因此我們將能量提神飲料分成不含咖啡因及含咖啡因兩種,來看看能量提神飲料對人體會不會造成傷害,還是會越喝越累呢? 不含咖啡因的能量提神飲料,最主要的成分為維生素B群及牛磺酸等胺基酸,維生素B群是幫助酵素代謝的輔酶,當人處於緊張壓力的情況下(加班或準備考試),能量會加速消耗而導致疲倦,而維生素B群可以提高代謝,快速將碳水化合物、胺基酸等營養素轉換成能量,讓人不會因為缺乏能量而感到疲勞;而牛磺酸是人體非必需的胺基酸,肝臟可自行製造而成,它能降低體內含氮廢物的濃度(例如尿酸),提高氧氣的利用率,改善昏昏欲睡的情況,但牛磺酸需經4~6小時之後才能發揮效用,因此這類的能量提神飲料若強調在短時間能發揮提振精神的功效,主要是由於維生素B群的作用。 雖然維生素B群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很容易經由水分流失,但是過量攝取也有可能會造成頭痛、暈眩、噁心、失眠甚至出現神經病變,再加上維生素B群是肝臟代謝一個很重要的輔酶,一直要肝臟不斷做工,卻沒讓肝臟休息,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爆肝的情況發生。 而咖啡因為什麼能夠讓想睡的人不想睡呢?這是因為在大腦中有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腺苷(adenosine)與睡眠有關,它在大腦中的濃度會隨著人清醒時間的增長而增加,隨著人睡眠時間的增加而減少,當大腦中的腺苷濃度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它會與中樞神經元上面的腺苷受體(adenosine receptor)結合,讓中樞神經元的活動趨緩下來,於是大腦就開始想睡覺,人就會進入睡眠狀態,當腺苷消耗到一定程度,不再與受體結合,神經元又會開始慢慢活躍起來,人也就會從睡眠中慢慢清醒過來。而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類化合物,它能穿越「血腦障壁」(BBB)與神經元上的腺苷受體結合,抑制腺苷受體的活性,避免讓中樞神經元的活動減緩,於是中樞神經持續活動,人就不會想睡覺了。 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生物學教授艾貝爾博士(Ted Abel)發表在《神經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研究指出,睡眠被剝奪(Sleep deprivation)的時間越長,大腦中的腺苷濃度也越高,並且會影響到海馬迴的記憶功能出現障礙,也因此腺苷被當作是睡眠債務的生理指標,還好,研究指出這樣的情況是可以回復的。 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的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在300毫克(mg)以下,如果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則容易出現焦躁不安、心悸、易怒、頻尿、噁心等咖啡因過量症狀,而且咖啡因代謝掉了,腦中的腺苷濃度反倒因為累積更多而造成疲累感更重,顯示咖啡因只能延後睡覺時間,但不能取代或減少所需要的睡眠時間。 咖啡因最容易取得的方式就是來自咖啡或茶飲了,因此消基會訂定市售非罐裝飲料的咖啡因含量需利用紅、黃、綠三種顏色來標示,紅色標示的咖啡因含量為200~300毫克,黃色標示的咖啡因含量為100~200毫克,綠色標示的咖啡因含量為100毫克以下,市售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飲品(包括罐裝咖啡、能量提神飲料)則可參考包裝標示。在此要特別提醒家長,注意家中孩子平時喝的飲料成分,例如可樂或能量提神飲料,尤其要知道包裝標示上的咖啡因總量,因為根據2011年2月份《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一篇研究指出,能量提神飲料可能會導致癲癇、妄想、心臟疾病、及肝腎受損等健康傷害,因此應避免讓青少年飲用,因為16歲的棒球選手不會一天喝3杯咖啡,但有可能會喝上3瓶能量提神飲料,為了避免青少年的健康受到損傷,挪威已經立法禁止15歲以下的兒童飲用能量提神飲料。 短期如果因為工作或者考期將近,需要加班趕專案或熬夜念書,除了可適當、不過量飲用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飲料提神之外,最好從天然食物當中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及胺基酸的食物,包括各種蔬菜水果、瘦肉、乳製品、豆類及堅果類中,都含有不同的維生素B群及胺基酸,因此均衡飲食再加上適時喝一杯咖啡或茶飲就能有助於提神了。 作者為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 ●原文分享於華人健康網,經授權刊載。 ●本文為專欄,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