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非主流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程金蘭/ 90後-做自己

90後是發明工作的世代,嚴天浩大學學測考64級分,無法上65級分的台大昆蟲系,對於55級分的中興昆蟲系又不願屈就,在世俗價值下進入成大化學系。但是他發現不能委屈自己夢想,他捨進台積電當低階routine的工程師工作,他築夢逐夢。他大三開始創辦社企LIS教學平台,推動城鄉教學資源的公平!! 有什麼事情是你跟其他人看法不同,但是你覺得重要的? 你所相信的事情中有哪些事情是「反主流」(contrarian)但卻是正確的? 2000年前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根夠長的槓桿,放在一個支點上,我就能舉起整個地球。」嚴天浩認知上一代工業社會的50年代的成功經驗,無法再套用在他們90後的智能科技新創組織勃發的時刻,他認真思考「就業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這本書的2個提問,他不再依循就業我如何得到工作的舊思維去進入別人創造的作業系統做例行公事。 但是新舊時代政治經濟運作模式改變,社會家庭仍然是好好讀書唸知名大學,然後進大企業或進公務機關找一份好工作安穩過日子的的制約捆綁。 父母對於小孩的期待通常會是安穩的就業,不是冒險的創業。嚴天浩來電台受訪後,我們一起穿越花博,走在夜色喧鬧的夜間運動散步的人群中。我側面望向他深沉的低聲講著他女朋友家人期望她考教師謀個穩當的教職賺錢幫助家庭經濟,對她和他一起創建LIS線上教學平台的創業很不諒解,回首20歲到25歲年輕有夢的資源匱乏和一路辛酸甘苦,有勵志故事背後的幾許蒼涼。 嚴天浩在成大三年級家教現場,看見城鄉教育資源教導的落差,救一個是一個太慢,開啟他「可汗學院」的教材開發,免費放在網路讓人學習使用的實踐。從2013年開始摸索修正後,持續看見教育體系的自然科學,在教學現場多為背誦記憶,應付紙筆考試,欠缺動手做實驗之外,更欠缺一套嚴謹的教材研發。因此也使得他的團隊逐步擴大深化在物理化學的教材研發,耗資千萬元在2018年底預計完成50個單元的教材影片。現今並因應國小國中老師同學要求,2019年起繼續朝向生物和地球科學的50個單元募資研發教材。 嚴天浩認為醫療攸關生死,而教育則是人生存生活的未來,這兩者是必需鞏固的基本人權。他創建LIS線上教學平台是基於教育是可以改變孩子的堅定信仰所做的一種「不一樣的課本,不一樣的教學,不一樣的教育」的行動。 嚴天浩創辦LIS線上教學平台5年的社企經驗顛頗,他的吃苦力和同理心以及創業而非就業的行動並非同年齡青年所有的行徑,這是否和他從小自立以及唸書曲折有關?我揪心的聽他講小時候,他爸爸出外工作,媽媽是聽障人士,他忘記帶作業,無法打電話找媽媽(聽不到)送來學校,他自小喜歡獨角仙,雞母蟲等昆蟲養在浴缸裡,並把刺蝟當寵物,他曾經想要做昆蟲家。他從台中搬家到台北,他發學校現功課和成績的明顯差距,他在百齡高中奮發唸書的成績精進,但是學測64級分,1分之差無法進台大昆蟲系,而中興昆蟲系55級分,他掙扎後不願屈就,在世俗按分數選校選系的框架下,放棄他小時候想當昆蟲家的志願,他進成大化學系後發現未來的工作出路台積電或南科等低階工程師的routine工作而遲疑,他無法面對深藏心底的那個當初放棄昆蟲家的自己,嚴天浩決定面對挑戰,他走一條創業的路,他看見教育的破口需求,他想到自然科學教育的點子去實踐「可汗學院」的理想目標,堅持反主流(contrarin)不進大公司謀份穩定工作當螺絲釘,他跌跌撞撞地學著去創造,連結和建置流程系統並去募款去向社會溝通合作,他自嘲他的能力是來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的訓練。 嚴天浩在大三寫專案拿到成大的10000元天使基金,從不知道如何拍片,只知道要引發小朋友興趣的想像,被譏笑即使拍片有趣卻不保證考試分數會高,募款困難,最初點閱率僅200人的窘迫中一步一腳印,咬牙不放棄做起,找永齡基金會再找台東書屋陳爸,從課後輔導班實際的線上線下交互反饋修正累積經驗值,並找到科學家的人物主軸和衍伸出來當時的時代背景歷史和所在地區的地理等跨界的科學翻轉教學模式,並進一步辦自然科物理化學老師教學互動的合作,以及實驗學校學生開課和營隊教學。 台灣的9年國教到12年國教的教材與時俱進的更新很少,因為沒有歷史的意識型態爭議,被媒體關注討論極少,嚴天浩找出課本教科書發現現實世界科技在大幅跨越,但自然科學教科書在考試領導教學的體制下,課綱審議時間緊迫,經常在討論後又趕著出版社印製必需開學前送到學生手中,在教育政策和實務運作下是沒有做最重要的最核心根本的「教材研發」工作。 「動力火車」樂團有首歌《莫忘初衷》: 這些年如何走過 點滴在心中 人生這一杯酒 滋味已經嚐夠 我們就看看命運 還要安排什麼 老鷹該展翅飛翔 怎能安於鳥籠 天空還很寬敞 還在等待彩虹 嚴天浩直白的說:他有時很累躺在床上會想著為什麼要做教育部該做沒有做的事?!但是一覺醒來,還是繼續投入科學教育教材的研發和製作,「嚴八」角色繼續用大白話在引導小朋友學習觀察學習思考,學習做實驗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本文經授權刊載,原文刊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