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陳昶福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圖/Fudy。攝影:鍾雨哲 【撰文:黃雅雯│攝影:鍾雨哲】「我就是富二代!」這句話從華泰飯店集團二代陳昶福(Fudy)的口中說出,是不是剛好驗證了腦海裡富二代的形象──你以為的狂妄和自大。但千真萬確啊,他雙手一攤,他的確是富二代沒錯,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只是當時說這句話的他,指甲縫藏有泥土,嘴巴嚼著剛摘下的豆子,穿著雨靴,走在泥濘的3600坪農地,小黑蚊亦步亦趨。 「歡迎來到野小孩農場!」這句是Fudy堅持要有的迎賓詞,身為野小孩,使得Fudy跟電視上演的富二代很不一樣。在美國唸書的他,就讀讀康乃爾大學餐飲管理學院,畢業後毛遂自薦到數家高級餐廳,包括紐約的Per Se、加州舊金山的Manresa和波士頓的Clio。 失敗不挑窮人富人,但成功卻靠挑剔的品質 24歲回到台灣,27歲就走入鍋碗瓢盆的廚房戰場,以主廚之姿、而不是老闆,在民生東路開了紅極一時的「驢子餐廳」,卻也在四年後黯然收場。「就做不好啊,舊的驢子根本不是驢子,它已經變成了妖怪!」Fudy坦然面對當年的失敗,現在稱它舊驢子,因為2014年又有新的驢子餐廳誕生,調整方向後,在華泰飯店一樓重新開幕,終於受到矚目、歡迎。圖/看著即將收成的作物,Fudy說著當初這片土地一片狼藉,以及他對農田耕種的想法。攝影:鍾雨哲 不過,33歲的Fudy還是想幹「農夫」。「在大學時期接觸到農場工作時,我就知道我是要來幹這個的!」一點也不誇張,Fudy在兩小時的農場導覽中,於田埂穿梭自如一一介紹各種作物,迎面飛來的蜜蜂、蝴蝶或躲在葉背後的蟲卵,他都叫得出學名,還知道牠們最愛的食物,時不時就突然蹲下翻查作物生長狀況,然後豪邁摘下,一片往嘴裡送,一片遞給你說:「這真的很好吃!」最後在翻開一整箱活潑蠕動的蚯蚓時,我確認他絕對是貨真價實的農夫,不是做做樣子。 圖/咖啡渣、碎紙、用不到的碎菜葉與土壤,經過蚯蚓蠶食轉化,就成了最天然的肥料。攝影:鍾雨哲 「你看這裡面,有我辦公室的碎紙、剩菜、咖啡渣,拿這些來養蚯蚓,再利用他們一顆顆圓圓的大便泡個一兩天,加上氧氣和一些糖分,就可以做出液態肥料。蚯蚓的話題還沒完,Fudy望著農場說:「這裡一開始看不到土地,都是垃圾!」 回想起7年前剛到這裡,和太太兩個人從收垃圾開始,慢慢整地,從一間溫室開始,一年年擴充耕種面積。「我們的作物很多都在戶外,不只是溫室,很多人都說不可能,但你看就知道,有些作物本來就適合在外面,不怕蟲,只要環境得宜,它就會長得好。所以我模仿大自然原有的樣貌,種植相當多種的作物,且不翻(深)土,讓它維持最天然的層次,土的品質自然就會好,一旦土好,就有生物在裡面,帶動種出好的作物。」圖/Fudy和他太太所站的地方,是從一大片的垃圾開始。攝影:鍾雨哲 適時適地才能讓食材回歸新鮮 自稱是「懶農夫」的Fudy,不斷找尋聰明的方法,期望投資最少的時間金錢和器具獲得最高的收益。例如雜草問題,他用黑布戰術,「這種黑布,光透不過去但水可以,雜草發芽後,沒有光就會死掉。每一兩個月再用人工方式除一次。」 那害蟲呢?「去年夏天種很多茄子,長了很多甲蟲,很難對付,但我跟員工說不用擔心。過幾天後,我一走進農場,就看到鳥飛出來,因為牠們躲在裡面吃甲蟲。」 「還有我一開始挖這個水池,超噁的,水面滿滿都是紅色的孑孓,但過差不多一個星期,就都被青蛙跟蝌蚪吃掉了。挖好的水池不但可以接免費的雨水,還可以讓很多生物繁殖。」原來,Fudy很多的智慧,都來自大自然的生態循環。圖/Fudy。攝影:鍾雨哲 傳統農夫施肥多是為了補充特定作物所需的營養素,但Fudy卻以「養地」的概念,朝向最天然的方式耕作。不過他不推崇有機,也不排斥化肥,「千萬不要侷限在一個名詞或想法,要找出適合自己或適合這塊地的方式,不要把自己想的那麼大,把自己看成小一點,你再來看這周邊生態,處處都是線索。」上一秒讓我感覺志得意滿的Fudy,這一秒突然像是土壤間爬過的螞蟻,順應自然,辛勤工作。 位於天母的野小孩農場,實際使用坪數沒多少,靠著他和助理兩人四手每年就可種植出30~50種蔬果,全部提供華泰旗下餐廳使用。「我的重點很簡單,就是希望讓客人吃到什麼是新鮮的味道,現在人跟食物的距離真的太遠了。」眼前正在採收的紫黃蘿蔔,晚上就會出現在驢子餐廳的餐桌上。 圖/剛採收的紫紅蘿蔔,直接送到位於市區的驢子、TK等自家餐廳使用。攝影:鍾雨哲 「很多人說成本會很高,但你怎麼買得到這麼新鮮,而且是你要的規格,真的買不到,這是無價的,我都說這是無價的。」Fudy說完又啃了一口蘿蔔。「我記得進大學時的paper上,我寫說非常喜歡餐廳,因為餐廳是一個可以創造許多娛樂和開心回憶的地方,但我種菜比我開餐廳帶來的開心是更廣,更大的。因為每個人都一定要吃菜,所以我能做到的改變其實是更大的,我希望能改變台灣對整個土地的看法,可能這輩子沒辦法完成,但至少我可以朝那個方向努力。」 圖/Fudy。攝影:鍾雨哲 Fudy的下一步其實已經展開,他在深坑又闢建了一個農場,之後將是B to B和B to C的方式同時進行。「我一個員工都沒請,除了種菜,我要接單、收菜、送貨,都是我一個人來用,我要證明今天投資農場的錢可以賺的回來,我想要真正把它變成一個生意。」Fudy在這10年間學到最多的是耐心,「我今天改用這方法種,你要等到三個月後才能看到,一個東西好,他需要時間,不可能一次做到一百分,你要跟著時間成長。」圖/Fudy。攝影:鍾雨哲 人在哪裡,農場就在哪裡 Fudy說不管當主廚、開餐廳、種菜都是一樣,你就是要有管理;你就是要敢試東西;你就是必須在錯誤中學到東西。因此Fudy把深坑農場花的錢紀錄的清清楚楚,利用天母農場的經驗,希望感染其他人也一起來嘗試看看。「很多人想買我的菜,像是有朋友遠在屏東開餐廳也要買,但我不賣,我希望他在餐廳附近找一塊地,就很有當地的味道,這樣比較有意義,我希望是全台灣都看得到『野小孩農場』。」 以做生意來說,Fudy知道野小孩農場可以很多元,可以變成餐廳也可以變成飯店,甚至可以大量機械化。但Fudy沒有大好喜功的大投資動作,堅持雙手的重要性,一台吉普車就可載上小型壓土機和各種工具,進行城市間的農夫移動。「我不喜歡一次做很大,慢慢先一個人,再多一個人,我是一個可以預知未來的一個人,我知道它會變成一個很大的東西,很多人一起參與努力的東西。」 蹲下來細看,才發現每行作物前都立著個小牌子,上面是Fudy歪歪扭扭的字跡,寫下作物名稱,幾月幾號種下,預計幾月幾號採收的紀錄。而Fudy的野小孩農場也早在多年前就立下牌子,就等著採收。他的心思果然是如此縝密。 Fudy,玩得開心的野小孩,但是個認真的農夫,更是個精明的企業人。 profile 陳昶福,Fudy 30出頭的年紀,卻已開創了4家餐廳,每天到自有農場採收最新鮮的食材香料,提供餐廳及酒吧使用,回到廚房後就不停研發新的菜色,相信料理應該回到食材本質。進廚房一點都不怕熱的他,持續推廣在地食材直送的概念,他認為只有重現食材本色,才能讓料理與人有所共鳴,創造更好的飲食回憶與文化。 .本文經潮人物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潮人物網路平台(2018): https://chewpeople.com.tw/vol36-yang-li-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