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閩南語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最近有家長抱怨,孩子為了準備閩南語月考,半夜背文章背到哭。文章被拍照上傳,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注音符號,簡直是字字血淚,看了都讓人想哭,更別說是可憐的孩子了。 閩南語教學「背文章背到哭」 即便母語為閩南語,試讀這篇文稿,恐怕也會覺得「寸步難行」。開篇劈頭就是「逐家好!」明明是「大家」,為何偏要寫「逐家」?想必有經過語言學者考證。以閩南語讀「大小」的「大」,和表示眾人的「大家」的「大」,發音並不相同,後者為短促的入聲字,寫「逐」確實比較合理。 可是,如果要細究發音,那麼寫「家」也是錯的。所以有人說,正確的寫法是「逐介」,至於「大家」反而是誤用,因為它原本意指術有專精的大宗師,而非眾人。 考證方言的本字,很有趣,但如果把考證的結果普及化,特別是推行到中小學義務教育當中,就茲事體大了。語言畢竟是溝通的工具,除非從事語文研究,否則對其他多數人而言,只要能溝通就夠了,過分講究,不僅無助於溝通,甚至會耽誤知識的學習。 舉例來說,「抓狂」是閩南語常用而且目前兩岸都普遍使用的詞彙。假如拘泥在發音,則「掠狂」才正確。然而,語言就是如此「積非成是」地「蠻不講理」,若堅持寫「掠狂」,別人說你錯,你還百口莫辯呢! 所以,如果牽就普及,就應該寫「大家」,一目瞭然;如果非講究考證、發音不可,就應該全部遵循發音的原則,寫「逐介」。搞個不上不下的「逐家」,反而是最糟糕的。 另一個讓這孩子哭的原因,大概就是注音了吧?其實,注音符號是為國語量身訂作的,它只有四聲,又缺濁音與入聲,要拿來標示有七聲、濁音與入聲的閩南語,必然漏洞百出。可是台灣的師生們早已習慣以注音符號標示漢字,要立即轉換、適應較為精準的西式拼音,非常困難。 本土語言教學不易編出理想教材,學習效率差 由於用字爭議多,使得本土語言不易編出理想的教材,注音習慣的難以扭轉,又平添本土語言發音的困擾,整個學習效率差。如今還冒出月考來逼迫學習,除了惹哭孩子之外,就是搞得民怨沸騰,徒增反感罷了。 為了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文化部未來5年還要投注321億元,會不會白白浪費?頗令人憂心。早在本法立法前,小學就實施本土語言教學將近30年,是不是應該先好好檢討一下成效,找到具體的改進方法再說?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2019年《國家語言發展法》橫空出世,高中階段必須把本土語言納入必修,不過高中又是怎麼教閩南語的?立委翻出目前高中《閩南語文》課本,短短一段課文裡充斥「姑情」、「司奶」等令人看了莫名其妙的用字,造成很大的認知負荷,「還不如跟阿公阿嬤一起看八點檔學閩南語比較快。」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6日)邀請文化部部長李遠、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專題報告「自信台灣深根文化軟實力-『國家語言發展法』推動成效總檢討」並備質詢。立委柯志恩先問候文化部長李遠,李遠是外省第二代的客家人,但小時候因為老師都用閩南語教書,李遠被迫在很短時間內學閩南語,長大後客語忘光光。 柯志恩說,她來自鄉下,周圍都說閩南語,她7歲以前也是根本不會說國語。語言是文化根本,她完全贊同母語要好好學、要振興,但是現在政府用的方法不對。她秀出現行高中《閩南語文》課本裡幾段教材,要李遠讀讀看:「菜市仔踅煞,買兩尾烏魚轉去……」有些課文還是英文跟閩南語交雜,像是「姑情(央求之意)」、「司奶(撒嬌之意)」底下有註解,還有羅馬拼音,像天書一樣,「這就是我們學台語的方法!造成我們很大認知負擔!」 現行高中《閩南語文》課文令立委大呼宛如天書。圖/立委柯志恩提供 柯志恩說,現在還有人在辯論應該稱「台灣台語」還是「閩南語」,但看看行政院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111-115年)」,經費321億元;教育部推動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15年,每年花費1億多元辦考試,得到甚麼效果?錢沒有花在刀口上,拿到認證的老師,如果都用這樣的教材教學生,學的人沒有動機,那可以不用教了,陪阿公阿嬤看閩南語八點檔的效果可能還比較好。 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辦理閩南語認證是要鼓勵民眾學習母語,語言學習不是一蹴可幾,所以從小一開始慢慢學習,教材內容也可以精進。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有研究者指出,台語淵遠流長,是古代殷商王朝的語言,後來商朝被周朝取代,商人被迫移居到福建廣東一帶,成為後來的百越人,他們的語言就是包括台語在內的閩南語。對於這種說法,近年來積極研究台灣史的前立法委員蔡正元指出,這是有一些研究者的主觀想像與推理,但絕不是事實。 撰寫《台灣島史記》蔡正元說,黃河中游從陝西、山西到河南,是中國漢族的起源地區,也是漢語系和漢文字的發源地,但是漢語系的變異從上古到今天,都還在不斷變異,連河南的伊洛河流域在不同時代,都有著不同的漢語。 對於台語、閩南語是繼承殷商及百越語的推論,蔡正元接受訪問時首先指出,現代研究很確定幾點: 1、漢代以前,河南的流通語言跟現代有很大差異,但是到目前為止的研究都還不能完全確認當時的語言是什麼,所有的說法純屬猜測。 2、西晉的洛陽語言,現代人就比較瞭解了,因為這就是現代客家話的前身。但是現代客家話已經混有畬族的語言,跟西晉的洛陽話還是有相當的差異。 3、東晉以後的福建一帶,才出現了漢族移民,泉州話也是從東晉才出現。泉州話內的西晉洛陽話音,比起客家話少了很多,反而含有更高比例的當時的南京話。 4、中國各地的漢語都含有不同比例的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所以多少都能讀出詩經到唐詩的一些原有音韻,閩南語並不是其中最具有古漢語特色的語言,就算能讀出部份這些音韻,也不表示就有比較高的上古或中古漢語的語言成份。 5、閩南語的南方中古漢語的比重特別大,這或許可以用來證明跟「河洛」無關。反而是客家話含有北方的上古漢語的比重更大,也證明近似西晉洛陽話。 6、歷史上,在民國成立以前,從來沒有「河洛話」的說法,民國以後才出現這種說法。硬是把閩南語說成「河洛話」,這是某一些研究者的現代想像。 有研究者認為,閩南語是百越的語言,還說是殷商的後代到了百越而延續的語言。對此,蔡正元舉出例證來反駁,因為春秋時代的越語,到現在還可以查到當時越語歌的作品,可以確定不是漢語。蔡正元提供證據指出,「越人歌」和「越女歌」,被認為是中國楚辭第一個翻譯作品,古書記載有這些作品的意譯和音譯的呈現。音譯的百越語歌詞,近似壯侗語、甚至是阿美族語,一聽就知道不是漢語,「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這段詞曲的越人發音,可參考影音連結:https://youtu.be/e4RbKN06Q_s。這是劉向《說苑》記載的音譯。蔡正元在考察的過程還發現,更有趣的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都有歌詞意義很接近的民歌,對於民族研究很有興趣的日本人,對此「大作文章」,寫出很多有趣的論文。 蔡正元認為從歷史來看,漢武帝把福建的閩越族全部遷移至江淮而消失,福建成了荒野,僅剩山越的少數人口,很快被江西來的苗族取代,這些苗族就是現代的畬族。到了東晉時,漢族大量移民福建的泉漳人,時與畬族起衝突。直到明朝的南京兵部尙書王陽明強迫畬族遷入客家地區,也強迫漢化,畬語與客家話才互相融合,但仍以客家話為主體。這些事件與閩南語的發展無關。 有趣的是,吳語確定是漢語,越語反而不是漢語。越國王室可能有漢族血統,或是漢化的統治階級,但是ㄧ般的越人卻肯定不是漢族,也不說漢語。古代文獻有「百越」之說,因爲漢族當時搞不清楚這麼多南方民族就通稱爲「越」,就像漢族移民台灣,也搞不清楚台灣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原住民就通稱爲「番」。 蔡正元也分析指出,福州話可以證明是吳語和楚語的混合,但是閩南語卻不是,至於為何如此,目前尚不清楚。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日前有專家指出,台語是正統的河洛話,可以上溯到殷商。不過著有《台灣島史記》的前立法委員蔡正元指出,前述這種說法不正確,因為客語才是正統的河洛話。 蔡正元在臉書指出,台灣在50歲以上的人,估計其母親是以「台語」為主要語言的比例,約佔百分之七十四,而50歲以下的這些「台語」族群,能熟練地運用台語的比例,則隨年齡層降低逐次減少。若以百分之七十四的比例估計,在台灣以「台語」為「母語」或「祖母語」的人口,約有1700萬人。 蔡正元說,「台語」大規模出現在台灣島,是在1662年鄭成功率軍來台以後的事,因為鄭成功是福建人,軍隊和眷屬也都是福建人,當時他們自稱講「福建話」 所以「台語」是「福建話」的一部份。 目前全世界以「福建話」為母語的人口,超過7000萬人,分佈在福建、浙江、廣東、海南、台灣和東南亞。整體來看,台灣的這1700萬人,只佔24%,都是福建移民的後代。 蔡正元認為,在東南亞以「福建話」為母語的族群,出現在公元一千年左右的宋朝,當時的福建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隨著中國的繁榮或動亂,福建人移民東南亞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東南亞的福建語族群,比台灣還要多。 福建有很多人不是以「福建話」為母語,而是以「福州話」或其他為母語,但「福建話」仍然是最大宗。 蔡正元說,1930年代國民黨執政後,「福州人」林森等人當權,才硬把「福建話」改稱成「閩南話」。但「福建話」的分佈範圍 遠遠大於福建的閩南地區,反而講「福州話」的人口不到1000萬人。國民黨遷台後,「福建話」除了被硬被改稱為「閩南語」,因為廣東人和客家人常稱福建人為「福建佬」,就稱「福建話」為「福佬話」,這在東南亞地區更是如此,但是福建人不會稱自己是「福建佬」,更不會稱自己的母語是「福佬話」。 蔡正元反駁有些「學者」把「福佬話」寫成「鶴佬話」;也不認為「福佬話」是「河洛話」,他說有些研究者居然宣稱黃河、伊河、洛河地區在殷商時代所講的「河洛話」,就是今天的「福佬話」,這「真是望音生義的空前大瞎掰」。 蔡正元分析指出,福建話出現在東晉時代,跟東晉流行的漢語有關,這跟3500年前的商朝,無論怎麼扯都扯不在一起,而且西晉和東晉的「官話」,就是現代客家話的前身「洛陽話」,因為西晉的首都是洛陽,所以客家話才是正牌的「河洛話」的後代語言。 蔡正元認為,「河洛話」這一個名詞,在國民政府時代以前,從來沒有被使用過,所以把「福建話」說成「閩南語」是政治上的扭曲,至於說成是「河洛話」則「純屬瞎掰」。
【愛傳媒記者賴御文報導】到底要稱為台語還是閩南語?一直引起許多討論。有研究指出,「台灣話」這個名詞出現的時間,比「閩南語」這個名詞早。還有學者認為,台語確實跟閩南語有三大差異。 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歷史作家賴祥蔚說,台語本來當然是從福建漳州泉州先民傳到台灣,但是後來產生了三大變化,一是方言化,也就是語言每到一個地方本來就會有在地的發展,漸漸跟原本的語言出現差異,就像漳州話跟泉州話就不太一樣,來到台灣之後互相影響,現在台灣大概鹿港保留最多泉州話的口音;二是吸收當地原住民的語彙;三是吸收外來語,包括先前的荷蘭語,以及日治時期的日語,日本統治台灣50年,日語對台語的影響尤其大。 先前有研究者分析指出,雖然閩南語有超過千年的歷史,但「台灣話」這三個字出現的時間,其實比「閩南語」早一些,「閩南語」一詞大約在西元1930年代後期才出現。在此之前,臺灣總督府在20世紀初就以「臺灣話」或臺語稱呼福建來台者的用語。 日治時期的外來語對台語影響很大,很多日常生活用語其實都是從日語而來,例如麵包念「胖」,是パン,麵包的拉丁文Panis進入葡萄牙文pan,又變成日文。便當,這是中文變成日文弁当,又變成台語。蕃茄,トマト,英文tomato。摩托車,オートバイ,英文autobike。打火機,ライター,英文lighter。離合器,クラッチ,英文clutch。 淡水有名的「阿給」,是油炸油豆腐,也是來自日文 「揚げ」。 當然,針對台語一詞,也有人主張這是指台灣化的閩南語,也就是台灣閩南語,這也是教育部網路字典的用語,否則難道也已經高度台灣化的客語不是台語嗎?尤其是原住民語,更可以稱為真正的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