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針灸
已找到 6 則相關結果
近幾年,用中獸醫為主要治療方式的寵物醫院已在大陸多個城市興起,人可以用中醫方式治病,同樣毛小孩也是一樣的。望、聞、問、切,一樣也少不了,就連針灸,也可以用得上。 中獸醫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中獸醫主要是治療牛、馬、羊等家畜。在中獸醫療法方面,比較常見的有針灸、推拿按摩、中藥、藥膳食療等。望聞問切、針灸艾灸、喝中藥泡藥浴……傳承幾千年的中醫療法,現在也被用在寵物貓、狗身上。大陸多所大學如中國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均開設了中獸醫相關專業,這讓人不禁好奇療效怎麼樣? 成都的一些寵物醫院除了提供西醫治療手段,也有中醫服務。成都近日出現了一家寵物中醫院,也就是說,醫院治療手段全為中獸醫療法。 中獸醫和中醫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對象不同。中獸醫也會用望、聞、問、切的方法對寵物進行診斷,通過觀察寵物的舌、眼睛,詢問寵物主相關情況,對寵物進行切脈等方式判斷寵物病情。 據紅星新聞8月26日採訪成都寵物中醫院負責人胡涵介紹,這是成都首家專門從事中醫診療的寵物醫院,已開業超過一個月,「在不做針灸治療的情況下,平均每隻寵物的診療時間在半個小時以內,每次價格在兩三百元人民幣左右」。 由於大陸經濟條件與醫療水準進步,在寵物經濟興起的時刻,狗狗、貓貓年齡漸增,並不一定適合開刀,因此看中醫的比例因而大幅增加。但無論是中醫或西醫,獸醫師表示,能幫助到毛小孩的,就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王先生71歲,在5月底某個早晨起床刷牙時,發現漱口水會從嘴角流出,右側上下嘴唇及臉頰感覺麻麻的,右側耳後也有輕微疼痛感。太太發現王先生的臉部左右不對稱,右半邊明顯鬆垮,閉眼時右眼無法完整閉合。隔天王先生至西醫檢查,被診斷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醫師開立類固醇及B群控制發炎、減少神經受損、幫助修復神經,並建議至中醫針灸,增強療效。因此,王先生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尋求治療,經過一個禮拜的針灸治療,臉部左右不對稱的狀況有明顯改善,持續追蹤治療中。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廖皓涵指出,王先生的狀況是典型的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狀: • 急性的(突然的,幾小時內)。 • 嘴角不自覺流水(口水或漱口水)、嘴角歪向正常的那邊(表情不對稱)、法令紋消失。 • 抬頭紋、眼皮無法閉合(甚至眼睛乾澀或是淚流不止)。 • 臉部有麻鈍感、有些人會耳後疼痛、聽覺異常或味覺異常。 要非常注意的是,如果伴有半邊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抬頭紋沒有消失(可完整閉眼),需馬上到醫院求助,很可能是腦中風。 另外一種情況是伴隨耳朵疼痛、耳朵附近出現水泡,這是由帶狀皰疹造成比較嚴重的顏面麻痺,稱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Syndrome),需要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造成貝爾氏顏面麻痺的原因與病毒感染有關,黃金治療時間是72小時,八成的病人在三個月內會復原,比較嚴重的患者有可能拖到1-2年才痊癒,也可能留下後遺症。 中醫觀點認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 正氣不足,風邪入中。 二、 痰濕內生,阻於經絡。 三、 氣虛血滯,經脈失濡。 治療常用針灸疏通經氣,頭部穴位可取翳風、魚腰、攢竹、陽白、瞳子髎、顴髎、迎香、地倉、頰車、人中、承漿、風池、下關,遠端可取合谷、足三里、外關、太衝、內庭,更可在慢性期加電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消除水腫、增加循環,以縮短復原時間,也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開立中藥,加強祛風、清熱、利濕、化痰、補氣血等,幫助局部循環改善,加速神經修復。並調養體質,提升免疫力,避免再次發作。 廖皓涵說明,患者平常可以多做嘟嘴、抬眉、微笑、閉眼等表情動作,或是嚼口香糖,訓練神經與肌肉。同時應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溫毛巾熱敷。避免臉部吹風、洗冷水。若眼睛因無法閉合而乾澀,可用人工淚液維持濕潤,睡覺時可用透氣膠布黏住眼皮幫助閉合,或是用紗布沾生理食鹽水覆蓋保濕。飲食上避免辛辣烤炸食物,如麻辣鍋、麻油雞、蔥、蒜、炸物等。應注意均衡飲食,多吃綠色蔬菜。最後,請保持心情輕鬆,避免過度勞累及緊張。貝爾氏顏面麻痺大多數會痊癒,不必過度焦慮擔心,以免心理負擔影響恢復力。 原文出處
一名30歲女性上班族,因長期工作繁忙,同時肩負家庭照顧重擔,時常肩頸痠痛,壓力大無法入睡,吃了止痛藥也無效,尋求中醫師施行推拿、針灸,想不到一試就改善許多,當晚即安穩入睡,直呼好神奇。聯新國際醫院中醫師吳佳哲表示,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山大,因身體上的「肌筋膜疼痛」,造成情緒問題,惟有適時調理身體,疏通經絡,釋放壓力以維持身心平衡,就能改善失眠,幫助恢復健康。 吳佳哲中醫師指出,按摩和施壓特定的「激痛點」和組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釋放壓力和平衡身心。研究資料顯示,推拿可以減少身體中的壓力激素,如皮質醇,並促進身體釋放內源性的幸福激素,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這些反應有助於緩解壓力、減輕焦慮和提升情緒健康。 吳佳哲融入了中醫的五體(皮、脈、肉、筋、骨)及西醫現代知識,為「五體推拿」,並輔助針灸、拔罐,讓治療效果更加全面。「最困難是長時間經驗累積的『手下觸感』,五體推拿不僅僅只是治療痠痛,在調理情緒、改善睡眠及緩解疲勞等都有療效。」吳佳哲說。 除了情緒、失眠等常見疾病,以及因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造成的各種疑難雜症,像是坐骨神經痛、五十肩、深臀疼痛症候群等,都能有效治療。 吳佳哲中醫師熟悉運用硬傷、軟傷、整脊及基本理傷4種手法,利用徒手去矯正患者的骨頭、軟組織、神經甚至是血管,以及搭配推拿罐、針灸、電針、肌貼、熱療輔助等深入肌理,讓推拿達到症狀改善的效果。 原文出處
67歲梁女士4年前因腦動脈瘤破裂導致出血性中風,經過搶救幸運救回一命,但是雙手雙腳無力,只能透過眨眼與先生溝通,在親友的介紹下,去年11月底遠從高雄前來花蓮慈濟醫院向院長林欣榮與中醫副院長何宗融求醫,經過一個月多的中西合療,梁女士不僅雙手能動、比讚,甚至還可以開口說話,這樣明顯的進步讓梁女士的丈夫陳先生高興表示,太太現在能看電視,還能靠自己的力量小幅度移動雙腳位置,而且手也穩定很多,不像過去有嚴重的抖動,真的開心也很感恩花蓮慈濟醫院的專業團隊。 「3年前的凌晨,太太突然叫醒我,說她頭很痛,沒想到正要帶她出門就醫,她就倒下了。」回想起當時緊急狀況,陳先生仍心有餘悸,他說,太太當下已沒有心跳,立刻幫她做CPR,直到救護車抵達送醫急救,確診為腦動脈瘤破裂導致出血性中風,太太也因此四肢無力,但他從沒有放棄治療的希望,積極帶著太太做復健,甚至在家中添購幾套復健器材,然而成效有限,得知花蓮慈院的中西醫治療腦中風很有口碑,就帶著太太前來就醫。 經詳細檢查後,由林欣榮院長安排梁女士進行中西醫合療計畫,不僅接受內生性幹細胞治療,也由中醫部何宗融副院長以針灸輔以中藥治療,復健部團隊著手規劃相關復健課程。 中醫除了以中藥「通腦方」治療,同時透過每週密集的針灸來為梁女士通經活絡、醒腦開竅。何宗融副院長表示,在病人意識不清的情況下,最需要的是透過中藥醒腦開竅,而梁小姐因為長時間臥床使經絡堵塞正氣不足,得透過針灸來活化經絡、補益正氣,幫助她身體恢復起來,盡早回到正常生活。 短短一個月,梁女士從四肢無力、只能用眨眼溝通,到已經可以做出舉手、看電視、小幅度的抬腳、盤腿等等動作,最讓陳先生驚喜的是太太可以開口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講出簡單的字句。 「太太有這樣的進步真的很感恩花蓮慈濟醫院的團隊。」看著太太一天比一天還要進步,陳先生開心說,太太能復元到現在這樣,他已經很滿意了,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太太恢復到生活能自理,他也相信持續治療,太太會恢復的更好。 原文出處
農曆年節將至,家家戶戶都展開過年前的大掃除,趁機除舊布新,把平常清潔不到的地方徹底掃乾淨。然而,突然且大量的清掃工作可能導致事後肩頸腰部的肌肉損傷與痠痛,或是使原本就有筋骨損傷的年長者舊疾復發,影響過年心情。為此,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李昌狄醫師教導緩解痠痛的穴位以及預防發生的方法,提醒大家在大掃除時也要顧及筋骨,才能開心過好年。 李昌狄醫師指出:「做家事容易傷筋動骨的原因主要是姿勢不良和肌肉量不足,大家在做事時並不會注意姿勢,不知不覺間,長時間維持一樣的姿勢或反覆執行一個動作,就會導致痠痛。」家事中常見造成痠痛的姿勢如流理台太低一直低頭、掃帚太短一直彎腰、晾衣服要長時間抬頭或鍋子、菜藍太重手臂長時間施力等;另外由於過往做家事的主力多為女性,因此導致中醫門診因為此類勞損性疾病來求診的病人大多為五十歲以上女性。李昌狄醫師說明:「年輕時因為肌肉量夠,筋骨沒有累積的傷害,可是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流失,損傷累積,即便是一樣強度的家事也可能造成筋骨傷害。長期下來則可能演變成媽媽手、網球肘、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 一般而言,民眾因筋骨痠痛或損傷到中醫求診,醫師會透過針灸或中藥進行調理,但過年期間可能遇到醫院診所沒有開業或忌諱就醫等情況,因此民眾可以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緩解不適症狀。李昌狄醫師提及,合谷穴以及其前後的靈骨穴、大白穴是治療身體各部位痠痛常用的強力穴位,針灸這三個穴位可有效緩解肩頸手臂以及腰腿部的痠痛,民眾在家時,也可以輪流按摩穴位,並在按摩時輕度活動痠痛部位(如轉動肩膀、活動腰部),最後搭配痠痛點的熱敷來緩解。可是穴位按摩畢竟治標不治本,最根本的方式還是預防。 針對勞損性疾病,可以從下列三個步驟做起: 1.減少傷害:維持正確的姿勢,部分家事可以透過機器取代,如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烘衣機等,待機器清掃後再以人工補強,以避免同一部位過度、重複使用。除此之外,尋求家中其他成員的協助也是很重要的。 2.被動治療和放鬆:針灸、按摩、熱敷、泡溫泉等方式都能達到部位放鬆的舒緩效果,短時間內可以讓身體感到舒適;要是搭配適當的休息,就可以加速身體修復,讓復原更快速。 3.主動鍛鍊:老年人因為肌肉退化,容易傷筋動骨,所以平時的運動和肌力訓練相當重要,若能恆持運動,維持肌力,搭配前述二者,就能有效避免因做家事造成的筋骨損傷。 年節大掃除也要留意身體健康,許多人在痠痛時,會拿器具輔助加強按摩力道。李昌狄醫師強調:「不當的按摩會造成更多傷害甚至局部發炎,建議透過上述的穴位按摩,或輕輕揉按痠痛點到微痠程度即可,不宜直接用力按摩或用力揉捏,以免越按越痛,造成反效果。」 原文出處
農曆春節將屆,除舊布新是年前的一大工程,除了將累積一年厚重的髒污掃除外,也為了在新的一年有新氣象,有些人甚至重新佈置家中的各式擺設,而在清理環境的過程中,最怕的就是灰塵和塵蟎等過敏原,除了在掃除前開窗保持通風、掃除時配戴口罩和手套、掃除後立刻洗澡清潔外,擁有好的免疫力也是在避免發生過敏中不可忽視的一環。而過敏發作時最常見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等症狀,以中醫觀點來說是涉及了「肺」、「脾」、「腎」三臟的虛損以及功能的失調,治療方法有中藥內服、針灸、穴位按摩和敷貼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徐敬閔說明,在臨床上可以大概略分為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三型: 肺氣虛 此類患者容易感冒,常因氣候變化誘發過敏症狀,清晨或吹風遇冷則鼻癢流鼻水、頻頻打噴嚏,面色較白,怕冷且容易流汗。可用黃耆、黨參等補肺氣,方劑可用玉屏風散、辛夷散等。 脾氣虛 此類患者常因飲食不當誘發過敏症狀,通常食慾都不佳,容易脹氣,腹瀉,精神不振,面色較萎黃,形體較消瘦。可用白朮、山藥等,方劑可用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等。 腎氣虛 此類患者通常年紀較大,或者是從小就出現症狀的過敏兒,在早晚遇冷或勞累之後過敏症狀發作得特別厲害,常伴隨手腳冰冷,耳鳴,頭暈,腰膝痠軟等。方劑可用六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等。 而在常用針灸及按摩穴位的療效分別如下: 1. 迎香:鼻孔向外與法令紋相交處,有清熱、通鼻竅的效果。 2. 風池:後頸枕骨下,髮際內凹陷處,約在耳垂平行的位置,可清頭目,利五官七竅。 3. 合谷:位於手背虎口肌肉的最高處,能減輕過敏症狀。 4. 足三里:位於腿前側,外膝眼下約4橫指距離處,除了改善腸胃問題,也能緩解過敏症狀。 另外,大掃除後導致的肌肉痠痛也是年前十分常見的患者就診原因,以下幾點提醒可以預防不適的產生: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用適合的器具輔助清潔,如:長柄的掃把、拖把,堅固的椅凳,有握柄的刷洗用具,護腰、護膝等。 2. 掃除前要先進行動態熱身,掃除時避免長時間重複相同的動作,也不要過度勞動,量力而為,且注意適時的休息。 3. 避免姿勢不佳和用力不當,如:以屈膝、坐姿取代彎腰,踩在堅固的椅凳上代替踮腳,使用推車搬運重物以免用力過大過久等。 4. 掃除完後拉筋伸展,舒緩肌肉,也可以再洗個溫水澡,不僅清潔髒污,還可放鬆肌肉。 最後徐敬閔醫師建議,假如還是有出現肌肉痠痛或緊繃等情形,針灸治療是有相當好的緩解療效,可以降低肌肉疲勞與疼痛感,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及關節的活動度,而除針灸之外,也可搭配內服中藥及外敷藥布、藥膏,舒筋活血、調和氣血,使患部的不適盡早痊癒。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