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鄭興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節,台灣與平潭的麒麟文化研究中心特別選擇這一天舉行首場論壇,共論「中華文化復興與麒麟文化」。 台灣麒麟文化中心執行長高永光開場致詞時指出,麒麟是中國神話「四靈獸」之首,這是因為麒麟有仁愛之心,連花草樹木都不忍踐踏,每當祂出現的時候,就代表和平時代的到來,兩岸都追求和平發展的目標,探討麒麟文化所體現的「和平」精神正是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 平潭麒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鄭興則指出,平潭地圖狀似麒麟,故稱麒麟島,東海有神獸,盛世現麒麟;麒麟每一次出現都象徵一個特殊歷史時代的到來,平潭綜合實驗區因為台灣而設立,因為台灣而特殊;作為大陸唯一對台綜合實驗區,勇於先試先行,為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新樣本,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前立委、台北市表演藝術中心董事、表演藝術聯盟常務理事陳碧涵指出,社會關心文化復興通常有兩種情境,一是為了戰後重建,借助傳統文化來重建民族自信心,讓大家對未來充滿想像;二是當經濟高度發展,社會想透過文化復興來助力身心靈的和諧,特別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想透過文化復興來突出自己文化的獨特性。 陳碧涵指出,談文化復興,就不能不談藝術,唯有藝術的滋潤,民族心靈的土壤才能長出更美麗的文化花朵。 前真理大學宗教系系主任張家麟指出,麒麟是最能代表儒家仁愛精神的象徵,孔子就給予麒麟最高的道德評價;而台灣作為中國的移民社會,為了表示對「文化中原」的不忘,為了表示對儒教的最高尊崇,不管是在官修的孔廟、關廟裡,或是民間的廟宇、祠堂裡,對麒麟圖騰的使用率或精緻度,甚至都高於大陸。 但可惜的是,日本人對於麒麟的重視度遠勝於中國人,張家麟指出,日本商社把麒麟做成啤酒的商標,賣到全世界,讓不知情的外國人以為麒麟是日本傳統;未來,如何透過智財權的塑造,把麒麟的文創代言權再奪回來,是兩岸中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前文化部長洪孟啟則指出,麒麟的圖案比龍更溫柔、更貼近人,在中國人最常接觸的廟宇裡,祂是道德的守護神,這突顯了中國與西方宗教觀的不同:中國人的宗教觀是人皆可為堯舜,人因為自我修養而成為神,受到人的崇拜。 洪孟啟指出,麒麟文化強調仁愛、和平,就像孫中山先生講的「和平、奮鬥,救中國」,要中國人相互合作、維持和平,並藉此讓中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因此,紀念中山先生誕辰的同時,就更要弘揚麒麟文化。 最後,鄭興朗讀了《東海有神獸,英名喚麒麟》神話故事,故事結尾是:「麒麟兄妹以身鎮海,它們的身體最後融入了兩座島嶼的群山和大地之間,它們的魂靈沒有消散,而是鎮守著東海海域。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喚麒公子嵐為海壇,現在的平潭島;喚麟公主瀛為瀛洲,也就是現在的台灣島。兄妹相隔68海里。」 鄭興強調,麒麟出東海,昭示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會真正實現「盛世現麒麟」的歷史佳話。
創作歌手鄭興連續三週舉辦以過去3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台北》《眼淚博物館》《盆地》為主題的3場演出「秋天還沒來鄭興2024女巫店專輯主題專場」,每場演出限定百餘張票券,必須正確回答問題才能實名制購票,不過依然秒殺完售,令樂迷哀鴻遍野,有觀眾順利買到三場票券、全勤出席,令鄭興非常訝異,笑說:「你手速真的快。」 演出取名為「秋天還沒來」是因為2015年鄭興第一次在女巫店演出時,〈秋天還沒來〉是當時歌單上的第一首歌,時間過了九年,對鄭興來說,豐收的季節還未到,他仍在路上努力。3場演出皆不開放觀眾拍照、錄影,鄭興解釋:「我平時都是讓大家拍的,但是女巫店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我希望大家好像是來我家,在我的客廳裡聽我唱歌的感覺,沒有人會在家裡客廳一直對著朋友拍照對吧?」 演唱會按專輯曲序完整演出,因此非常難得能逐一介紹每首歌曲背後的故事,鄭興表示前兩張專輯製作、企劃、宣傳的過程中,多少有些遺憾,但《盆地》專輯真的是至今最滿意的1張作品。 1年前的現在也正是他在廣州錄音的日子,當時的他想為40天的錄音期留下文字紀錄,因此立志每天都要寫下錄音日誌,他也特別把錄音日誌帶到現場,讀給大家聽,第一天的日記鉅細靡遺,3天之後卻字數銳減到只有兩句話就結束,總共也只寫了10天,「錄音期真的太累了,大家能理解吧。」鄭興坦率的樣子,笑翻台下樂迷們。三場觀眾都敲碗要鄭興開大型演唱會,鄭興也語帶保留的透露:「我們真的有在規劃,你們先存錢,我相信我們很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