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郭柯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曾經創下7.4億元新台幣票房的紀錄片導演郭柯,在5月27日首度對他創作的心路歷程,在線上論壇進行跨海分享,許多紀錄片創作者都一同參與論壇。 1980年出生的郭柯導演,是當代華人紀錄片的中壯派代表人物,他先前的兩部紀錄片《三十二》與《二十二》都是以慰安婦為主題,《二十二》(照片為紀錄片截圖)更是第一部以慰安婦為主題在對岸上院線的紀錄片,2017年的院線票房高達1.7億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為7.4億元。在日本侵華期間,中國內地的慰安婦人數高達20萬人,郭柯導演兩次拍攝紀錄片時,當年還在世的慰安婦老人分別只剩32人及22人,所以他直接以還活著的慰安婦人數為紀錄片的片名。 在主持人的提問下,郭柯導演一開始就很謙虛地表示,當年的超高票房是由許多外部因素促成,包括當年慰安婦死亡引起新聞的關注,以及後來電視台的一連串報導,引起廣大民眾對這個議題的關心。 郭柯導演說,《二十二》上映前也有影片公司來洽談買斷,但是覺得他開價的1500萬元人民幣太貴了,所以最後沒有成交,由此可見當時沒有人想到會創下1.7億元人民幣的票房。 相較於劇情片,郭柯導演認為紀錄片應該盡量不要加入導演的角色,這樣才能真實呈現人物的身影,他不但不主張劇情片經常會強調的節奏,連特寫鏡頭也能免則免,郭柯導演特別提到台灣著名的剪接師廖慶松,說廖桑給了他很多啟發,最後才能回到初心,讓《二十二》可以盡量呈現真實、留下慰安婦老人們最後的身影,因為在真實的人生當中,絕大多數的時候本來就是平淡的、無聊的,紀錄片就應該紀錄真實。 郭柯導演回應提問指出,訪談時慰安婦老人不願意提的話題,他就不再追問,所謂歷史真相應該由專家學者去研究,他是紀錄片導演,他只想留下受訪者最真實的情感。郭柯說,只要跟這些受訪者真實接觸過,就不會想要去傷害她們。他提到拍完一位慰安婦老人要告別的時候,那位老人說你們大老遠過來,我沒什麼可以給的,要不你們到看我屋裡看看,有喜歡什麼就拿走當個紀念。郭柯導演說,他走到門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團隊中的女成員立刻就掉下了眼淚。 郭柯導演也坦率提到,不是他選擇紀錄片,而是當時他的資金只能拍紀錄,因為他為了盡量維持初心,都是自己出資,或是要佔超過一半的出資金額,所以拍不起劇情片。郭柯導演認為現在大家工作繁忙,多數人上電影院還是喜歡看一些輕鬆的劇情片,但是他相信還是會有一群人想看紀錄片,所以他後來繼續拍的紀錄片《小天》,主題是針對音樂治療與臨終關懷。 這場線上論壇的主持人為台藝大廣電系賴祥蔚教授,論壇由台灣藝術大學研發處「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的「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