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遺書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13】父親的遺書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離開家、到長江過來我就哭了,我爸爸說,『說不定我們哪天會再回去家鄉』,我說『沒有機會再回來了』,那一年我15歲。」 民國21年出生的毛善祥,是江蘇沭陽人。抗戰時期,由於家鄉是由汪精衛政府的和平軍管理,生活相對安穩,父親在城裡開了一間鞋店,毛善祥身為獨子,生活過得相當舒適,然而,快樂的童年卻在抗戰勝利後戛然而止。 民國34年,共軍搶在國民政府先前占領了沭陽,13歲的毛善祥親眼看到熟識的長輩被鬥爭,抄沒家產、燒掉屋厝,就連自己的父親也被綁到台上遭人公審,家裡的鞋店因此沒了。 為了躲避共黨清算,民國36年,毛善祥跟著父親往南投,母親則因為裹小腳走不遠,只好到鄉下的娘家避禍,一家三口就此分離,毛善祥也因此踏上顛沛流離之路。 「我們從安徽蚌埠向南逃,就到了長江,長江北邊是共產黨統治的,南邊是國民黨的,當時我過了長江我就哭了,那時候我15歲,我就有預感可能再也回不去家鄉,沒有機會了。」 毛善祥哽咽的說。 逃難的路途中,隨著戰事緊張,毛善祥與父親雙雙從軍,卻隸屬於不同單位,民國38年,毛善祥所屬部隊撤離鎮江,倉皇間來不及與父親聯繫,兩人從此斷了音信。而他則一路隨軍撤到了上海、舟山群島、大陳島,最後來到了台灣。 抵台後,他奮發向上,考進幹校受訓成為軍官,同時也娶妻生子,還考取了三個文官資格,退伍後進入行政院任職,但他心心念念的,始終還有在大陸的家人。 民國74年,他終於透過書信聯繫上父親,才得知父親當年被共軍俘虜,下放勞改19年後才得以返鄉,如今日子過得清貧,至於母親則早已病逝。這讓毛善祥十分痛心,好不容易等到民國76年兩岸開放,他卻礙於公務員的身份,無法返鄉探親,於是他請朋友安排,打算將父親先接到香港、再來台灣生活,就在一切打點好時,父親去做出境需要的健康檢查,竟發現自己已經肝癌末期,餘命不到一個月。 於是他辭世前,寫了一封遺書寄給毛善祥:「如果你接到信時,或許我經已不在人世了,那就是我們父子最後一次通話。人生最大的悲事,莫過於生離死別,況你我父子數十年不見,而今又相見有望,忽遭不幸,更為傷情。當然你我父子未能一見,是我一生的遺憾,不過我對你近況全然知道,也毫無責怪。你全靠自己上進才會有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安慰。 有朝攜子返歸,喊聲阿翁安息,我當含笑於九泉。」 字字句句,透露著滿滿的父愛與遺憾,這也成了毛善祥心中最深的痛。隨著政策放寬,毛善祥終於在民國80年返鄉祭祖,他將父母遷葬一處,讓兒孫們祭掃,這便是一家的團聚了。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 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