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諾貝爾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游文玫》拍賣拍出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學者史丹福大學教授米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同校任教的威爾森(Robert B. Wilson),因「改善拍賣理論和創造新拍賣模式」獲獎。 人類使用拍賣制度來進行交易已有數千年歷史,但是直到「賽局理論」出現,我們才能夠以理論模型來分析並設計拍賣制度。經濟學希望達成資源之分配效率,將資源分配到對其評價最高者手中,而拍賣正是一種利於達成「效率分配」的交易制度。當賣方難以確定買方對商品的願付價格時,拍賣制度可以藉著投標者之間的互相競爭,讓願付價格最高者買到商品,也因此達成分配率。 威爾森揭櫫為何理性的競標者會以低於他們估計的最佳一般價格出價,因為他們擔心會出現「贏家的詛咒」,也就是付出超過所值的價格;而米格羅姆則發展出更一般性的拍賣理論,證明當競標者與賣家都更清楚彼此對標的物的估計價格時,賣家將能得到比預期收入更高的價格。 生活中可以拍賣的產品和形式非常多,從土地、房屋、債券、股票、骨董、網路關鍵字到5G頻譜等,每種拍賣,都會因買賣雙方對於產品價值的訊息和認知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拍賣方式,不同的模式驗證,構成了【拍賣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過去,【拍賣經濟學】曾經是我考拍賣執照必考科目,在當時主槌經驗尚淺,還悟不出是何道理,而今,拍賣理論在兩位教授提出看法後,事隔五十餘年才被諾貝爾獎肯定,今日看到獲獎報導,我下班回家進書房,再重翻閱書本,理論與實務兩相對照,更受啟發。 作者為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理事長、具有專業證照藝術品拍賣官、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