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解脫

已找到4則相關結果

【禪師說禪】解脫身的障礙 清淨身業 禪定解脫

【禪師說禪】解脫身的障礙 清淨身業 禪定解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前言: 印心禪法可以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清淨,得到解脫,與我們的自性合而為一。當我們透過印心禪法,做到身心靈清淨合而為一的時候,就已經達到印心禪法的目的,才能解脫,才算是修行。 內文: 一個人成就與否,端看自己改變了多少?因為每個人開始修行的時候,都是平凡人,當變化氣質到聖人的過程中,會遭遇很多挫折;面對這些挫折,要看自己如何運用智慧,一一突破,這是最重要的修行功課。 所以,先問自己,禪修這幾年來,體質改變了多少?健康情形改變了多少?如果禪修以後,仍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器官的老化、退化,那就表示我們沒有進步,沒有學到它的真髓,所以要反省自己,健康方面有沒有進步,是不是經常充滿活力。 印心禪法 解脫自在 我們「人」的身體,從小孩到長大,大約二十多歲左右,是成長最好的時候,過了二十五歲、三十歲、四十歲時,會維持在平衡的狀態,四十歲以後,生命力就會開始往下走,身體的能量也開始走下坡。 不過,現在的小孩也不一定到二十幾歲,都一直是很健康的,這是因為我們喝的水、吃的食物,很多都受到污染,或是含有化學合成品,所以吃進人體以後,就會影響健康。有的甚至在母胎的時候,就已經感染到這些不健康的因素,生下來的孩子當然不會很健康。 我們知道,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健康的身體,壽命才能夠延長,才有機會在這一生、這一世證道,在這一生、這一世見證正法,見證我們身心的解脫,身心靈的解脫。 印心禪法可以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清淨,得到解脫,與我們的自性合而為一。也就是說,當我們透過印心禪法,做到身心靈清淨合而為一的時候,就已經達到印心禪法的目的,因為這樣才能解脫,才能算是修行。 正法修行 見證佛性 一般人對於什麼是禪,什麼是禪法,什麼是印心,似乎都不太瞭解。 禪,不是在這裡打坐,就叫做禪,或叫做禪坐。從外相看來,禪定就是打坐,但禪定的目的,是要達到禪的最高境界。 禪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佛性,是「純真、至善、完美」的佛性,所以,我們要讓靈性解脫束縛,回到靈性的來處,回到原點,就是整個宇宙光的母光。 宇宙光的母光是什麼?就是無量光,這個無量光本身是有生命的,在無量光裡面的生命體,就是無量壽,祂是無生無滅的生命。 這種無生無滅的無量壽、無量光,經過千百億萬世,不斷來到不同的色身,如今,來到我們的身上,是「人」的色身,既然具有「人」的色身,那麼就容易修行了。 所以,我們今天有了人的身體,人的色身,這是最好修行的條件,再加上又有正法,讓我們的靈性能夠很自然的解脫,自由自在的回到光明的世界,這正法就是我們的印心禪法。 修行首要 解脱眾生 我們學印心禪法,首先要讓色身轉變為自然體、法體,就要改變體內各器官的習性。 比方像胸腔的肺,還有胃、腸、肝等,這些五臟六腑都有一定的習性,印心禪法就是要轉變這些已經幾十年的習慣,要扭轉乾坤,轉變並提升我們身體器官的本質,讓器官的生命現象從物質體提升到精神體,如此一來,你的身體一定會非常健康。 我們從小喝牛奶,長大以後吃魚、吃肉、吃菜、吃海鮮等,這些眾生被我們吃進人體,又變成身上的肉,所以我們的身體都是由不同的眾生轉移過來的,不管是胖是瘦,都是「有色」,都有眾生的肉在我們身上。 即使我們生下來就吃素,也是一樣,因為我們體內包含了祖先的遺傳因子,當然也有葷的成分,有眾生的因子在裡面。 所以,修行就是要讓眾生解脫,但這裡所謂的眾生,不是指外面的人或動物,當然這也是眾生;不過我們今天修行,是要關心自己的成就,是要解脫身體裡面的眾生,自己色身的眾生。 如何讓色身的眾生解脫?這是值得大家來深思、參禪。如何能夠實踐、完成這件事,讓我們身體裡面的眾生,包括皮、肉、血、骨髓等,包括整個系統、器官、細胞、組織等,能夠很自然的,在我們的修行當中得到淨化。 初轉法輪 淨化放光 人體內部有十個很重要的脈輪,從「初轉法輪」開始,要讓這十個脈輪能夠自行運轉,等練到相當程度,你的色身就能與宇宙同體。 也就是說,身體裡所有眾生,都已經超越,得度了。此時,體內的所有眾生,就會從物質現象提升到精神現象;從有限的生命,提升到無限大的生命;這就是印心禪法的殊勝之處。 首先,必須「初轉名色」,名色位於肚臍後方,是一個很重要的門戶。因為當我們還在母親的肚子裡,我們就在這裡呼吸,透過臍帶,接到母親的生命力,這種呼吸叫做「先天之炁」。等到出生以後,用鼻子呼吸,就是「後天之氣」。 所以,我們現在要進入過去,要從還沒有出世之前的名色,得到「先天之炁」。這種「先天之炁」如果開發出來,可以讓體內的器官獲得足夠的生命力。 專注脈輪的時候,不單只是要找到,或只注意它的反應而已,還要專注在這裡,要更深入,要讓這裡的生理現象進入到法界的現象。 什麼是法界現象?就是指你所感受到的清涼感,或是看到這裡放光,產生一種強而有力的磁場,這種磁場就是生命力。要做到這樣,才算是達到「初轉法輪」的目的。 天人合一 實修實證 做初轉法輪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色身的眾生能夠度盡,讓身體裡的細胞產生質變,從物質體昇華為精神體,從有相有限的生命,提升到無限大的生命力,那就是一個會放光的光體。 當每一個脈輪都確實做好以後,就可以與天地合一;換句話說,就是與大自然合一,讓人體與大自然體合而為一,就像山川、水、石頭、天候、氣流等一樣。 那時就會曉得,身體裡面也是跟萬象一樣,也是宇宙間萬象的一部份,那麼就可以瞭解到,身體裡面的那些小零件,怎麼樣讓它健康,讓它得到活力,讓我們更有精神,更有體力,更有精力。進而能在人生上更充滿了信心,活力,這很重要的。 修行是講究實修實證的,真正的修行,要能夠讓我們的身心得到變化,讓我們的身心完全解脫,這才是實修實證的意義。

【禪師說禪】何謂「解脫」

【禪師說禪】何謂「解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前言: 離一切相,即是解脫;住一切相,即是輪迴。 內文: 人生好比波浪,高低起伏不定。當我們處於低潮時,如何自我超越?受到刺激或打擊時,能不能重新振作?面臨事業挫折或親人遠離時,會不會痛苦萬分?禪,可以幫助我們預防這些不幸的事重覆發生,就看你有沒有信心,與自我超越的智慧。 人生在世,要活得有意義;人生的價值,也要從有限延長到無限,不要只著重在這一生的物質追求,要設法讓靈性永生於佛國,這必須要靠「禪」的修持力量。 所謂佛法無邊,超越了一切名相。超越一切名相,就是世尊所說的:「以相離相,以空離空」,這樣才不會執著名相。 「以相離相」,就是在萬中不被迷惑。比方像待人處事,不能太過武斷、固執,要客觀的接受他人意見,還要不被迷惑,這就是離相如果不能離相,就是「以相入相」、「以相住相」,這種人往往都是以「我」為中心,「我執」很深,會為自己帶來許多煩惱與痛苦。 「以空離空」,就是在空的法相裡,也要不執著於空,若是住於空,一樣不能成就。有些人不知道佛法包含了現實與永恆的生命智慧,修空修到脫離現實,這樣就有所偏差了。 我們生在人間,都有自己的責任,不能把責任丟掉,什麼都不管,以為這樣就是空,其實是誤解「空」的意義。 例如:一個人結婚以後,就有家庭責任,必須維持家庭生活,因為這個家庭業力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要設法圓滿它,等到圓滿以後,才是真正的「以空離空」,才是「真空」。 如果一切都離相、離空了,就能到「實相」的世界。因為不管是停留在「相」或是「空」都不對,都是左右兩邊,唯有立於中道才最真實,就是直接以禪的正法證到心靈的世界。

【禪修釋疑】身相修行不能解脫

【禪修釋疑】身相修行不能解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問: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一般常見的有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另外還有很多宗教也強調修行。在這麼多教派、這麼多不同的修行方法中,哪一種才是真正的修行? 答:其實修行最重要的,是離身相而修行,以本心而修行。 所謂離身相的修行,就是離色身的修行。因為對一個還未成就的修行人而言,自己就是眾生,如果一直執著於眾生的身心,停留在眾生的層次而修行,最後還是無法提升,不能超越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很多人都是用「人」在修行。可是我這麼說,不是很奇怪嗎?如果不是「人」在修行,又是誰在修行? 所謂「人」的修行,是停留在現象界修行。什麼是現象界?就是一切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的世界,也就是地球的時空。如果是停留在地球時空裡修行,就是「人」的修行。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就是從「人」的世界、從地球時空的世界,超越、解脫到更高次元的時空。如何才能解脫眾生諸相、超越「人」的世界?必須找到真正的修行方法。 從這個觀點,我們來探討,一般的修行方法,像持經、唸經、誦經、持咒、拜佛、打坐等,是不是可以超越地球時空,進入另一度時空?是不是可以從四次元世界,超越到高次元世界?如果不能,就不是真正的修行,只能算是一種方便修行。 現在很多人都是修這種方便修行,而且不知不覺就修了好多年,甚至好幾十年,一直都停留在現象界修行,也就是用意識修行。 很多人不了解,這種意識修行如果沒有抓住要點,即使修了一輩子,走到人生盡頭,還是不能成就。因為你的眾生性沒有改變,仍然還是個眾生;你所得到的,只是一般的佛學知識,或是對佛陀的敬仰,根本不可能達到修行的最究竟境界。 禪宗法門的修行是「直指本心、見性成佛」,這是一般修行團體沒有的,是最直接的修行方法,是禪宗唯一的修行法門,是「佛心傳心、佛心印心」的法門,不假於其他的輔助方式,所以不需唸佛或持咒。 回顧禪宗的歷史,在有了經典以後,很多修行人都執著於經典,偏偏經典裡的文字相又很難理解,所以都只是在文字上摸索、探討,甚至再從文字去做更深入的研究,結果又演化出許多意識現象。但這只能算是研究佛學,並不是學佛,或是成佛。 真正要學佛、成佛,第一步就是入門以後要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就是菩薩心,是一種大慈大悲的心;簡單地說,就是自己已經覺悟,發願要修行,要成就,就像觀世音菩薩或釋迦牟尼佛一樣。修行人要有這種智慧。 第二步,是如何從發菩提心開始,而自我成長,同時還要以這種關懷眾生的心,再去覺悟他人,也就是「自覺覺他」。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自己已經覺悟,知道修行非常重要,不但自己發願修行,也讓其他人和自己一樣地發願修行。 其實我們在過去累世,已經不知修行了多少世,今天來到人間,就是要圓滿過去修行的不足。如今有緣進入禪宗法門,就表示你有這個因緣,要來修行正法,成就無上佛果,所以要好好把握,精進修行,才不負此生來人間走一遭的菩提大願。

【禪修釋疑】共修正法才能避免災難

【禪修釋疑】共修正法才能避免災難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問:為什麼全世界已有這麼多人修行,卻仍然災難頻仍,甚至發生戰爭? 答:為什麼地球上的災難這麼多?就是來自於共業,因為人類造就太多戰爭、殺生及種種暴戻之氣,所以才引起許多不幸的災難,甚至連大自然界的空氣、水,也都被汙染,日光也出現異常。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讓所有人心向佛,才能解決。雖然很多大師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卻沒有人真正推動佛的正法。 佛陀從證道開始,就刻苦耐勞地一步一腳印,走過一村又一村,弘揚祂所證悟的佛法,希望每個人都能和祂一樣成就。因為佛在證道時發現,所有眾生都有如來德相,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佛性,就在心臟跳動的地方,在那裡面有一尊未來佛,也就是彌勒佛,祂是一尊歡喜佛,是我們自己的本佛,只是一般人都忽略了祂。 台灣有很多人修唸佛法門,其實唸佛法門的主要目的,是讓心不安或憂鬱的人,透過唸佛而得到心安;如果不是憂鬱或心不安的人,應該要讓自己提升,修真正的佛法,那就是我所傳的「清淨、禪定、智慧、圓滿、圓覺」,也是世尊說的「戒、定、慧、解脫」,這才是真正的正法。 這種正法應該要像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地從煩惱的此岸推到極樂的彼岸,這才是身為法師或弘法大師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像寺廟裡的佛像,坐在那裡接受別人的供養和禮拜。 雖然一般修行人或社會人士並不認同在家居士的修行,但佛法不在於「相」,而是在於「心」,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也就是不要造業,要多行善業、多行功德、多為眾生造福,這才是修行人應該做的。如果人人都能修行佛陀的正法,消弭共業,當然就能避免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