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表演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黃文博/這是一場黑皮對抗白皮的市長選戰

這是一場黑皮對抗白皮的市長選戰。 當大家都引用“表演政治學”來定義政治人物在媒體上的誇張表現,把政客攫取攝影鏡頭的行為拉高到政治學的層次,似乎有些粉飾了政客的表演。 跟二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抑揚頓挫的廣播演說相比,或者跟7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在辯論會場的表情肢體演出相比,台灣政客的博鏡行為,充其量只能定義為政治表演,到不了表演政治學的層級。 離開政治學的領域,從心理學的領域檢視,更能釐清台灣政客演的是哪一齣戲。 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意思是,如果沒有想看戲的傻子,瘋子想演也演不下去。 這就對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eorge Homans 提出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交換理論。可以用來解釋政客的政治表演何以在台灣已發展成顯學。 交換理論中的一個重點是主體與客體彼此之間的“互酬心理”,所謂政客藉由表演行為攫取媒體的報導,這只不過是互酬的前半段--媒體從政客的博鏡演出獲得收視率,而政客靠媒體報導讓更多人看到演出。媒體與政客,雙方在政治表演的生態鍊中分潤。至於互酬的後半段呢? 後半段要倚靠選民,沒有選民和政客之間的互酬,政治表演的生態鍊絕對無法建立。 柯粉當然是互酬生態鍊的中堅,他們在一場場的政治表演中,買了搖滾區,用手上的螢光棒讓柯享受被崇拜的酥麻感。柯則不斷推出進化版的演出,用新鮮的表演酬庸搖滾區的粉們。 所以,藝人配合出演的一日幕僚影片,是餵給粉們的酬庸。被刻意地不小心入鏡的學姐,也是餵給粉們的酬庸。連以前看來很自然的手爪搔頭和擠臉式笑容,近來也變成有意為之的酬庸。 互酬心理如果僅僅存在於柯與柯粉之間,那是小劇場規模,影響不大。當互酬生態鍊透過有計劃、有組織的作業,開始走出搖滾區,弄成全民劇場,這影響就大得可怕了。 原本跟粉之間的有限互酬,想擴張成跟全民的無限互酬,政客必須蛻變,從“表演工作20 vs 務實工作80”,變身為“表演工作80 vs 務實工作20”。甚至跟專業演員因入戲太深而讓角色附身一樣,政客勢必因演太大而內化自己成為“務實的表演工作者”。 在心理學上,以表演為職志的政客,就像患了取悅症的心理病患者,說服自己:唯有讓別人喜歡我,我才生存得下去。 一旦患了取悅症,整個城市,都是他的大舞台。一日幕僚的類戲劇紀實影片,有可能成為市府日常行政的藍本。不小心露臉的學姐,有可能成為市長用人的標準。 讓我危言聳聽一下,比政客患上取悅症更恐怖的是,選民患上政治表演成癮症! 因為互酬心理十分切中人性,被取悅者從一次次的演出得到最大的報酬是:高興! 對,就這麼簡單的酬庸,高興。人性原本就偏愛高興,高興等情緒能有效挹注腦內啡的釋放,高興會造成選民對給他帶來高興的源頭起移情作用。 對近幾年來,活得並不怎麼高興的台灣人民,讓我們黑皮(happy) 的人,有何不妥? 對比於提出白皮書的典型候選人,給的是未來的可能,是可能做不到的可能,是可能還會髮夾彎的可能。給黑皮的政客,起碼給了現下眼前立即的爽快。 至於被取悅後患上政治表演成癮症?你去問自願吸煙的人,他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硬是抗拒不了吸一口的爽快感。 政治表演的取悅者從成癮者身上換取的最大互酬,當然就是選票。四年換一張,好像投報率普普。問題是--- 一旦政治表演者養了許多無法戒斷上癮症狀的選民,台灣的政治由一小群患取悅症的政客操控,台灣的社會由一大群患成癮症的選民決定。取悅症+成癮症,台灣是個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史上最大舞台,準備天天上演瘋子和傻子的群戲。 黑皮和白皮的戰爭,現在看來,黑皮佔上風。 你希望被黑皮?還是寧可不黑皮?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黃文博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implyadshuang●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賴祥蔚/懂得表演才能勝選

圖/翻攝木曜4超玩 現在此刻正是一個表演政治的時代,從古至今,具有表演天份的人在政壇上的地位再也不可能像現在這麼高了。 在中國古代,在那欠缺大眾傳播媒體的傳統時代,演員,或者當時叫戲子,社會地位低下無比,甚至有「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樣的汚蔑用語。當時候的政治人物是不需要親自粉墨登台向大眾演戲的。 當印刷媒體開始出現,政治人物也就開始演戲了,但這時候的演戲,主要只是在言語論述層面,就算偶爾必須面對照相機,也只要配合拍照,演出幾分鐘而已。但是當電視媒體出現,政治家開始需要更多的表演天分了。剛開始,電視媒體還講究深度與意義,新聞記者也還不容易太敷衍,因此政治人物的演出還不會太媚俗,總是要講究一些真功夫。即使在電視媒體剛剛出現的時代,多數時候,要成為一個好的政治人物,需要的是做事的能力,而不是表演的天份。 但是當電視新聞頻道呈現雨後春筍般的姿態,當網路媒體彷彿荒原野草一般四處蔓延,這時的政治人物,就需要淋漓盡致的表演天分了。一個政治人物即使說話欠缺嚴謹而內在一致的內涵,但是只要外型符合觀眾的喜愛,加上媒體配合拉抬炒作,就在這種網路民主的時代當中可以享有曝光度與支持度。 反過來,如果不擅長表演政治的藝術,又被某些具有強烈意識形態的媒體長期污名化,那麼即使認真做了一些實事,恐怕也很難反映在民意支持度上。台灣過去的實際情況證明,「議題設定」、「沉默螺旋」等傳播理論確實很有解釋力。 來看看這段文字:『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七年來,中華民國的全球排名總平均是11.5名,這是20年來最好的成績。今年7月,美國《全球金融》雜誌公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我國排名全球第17名,高於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以及韓國。勞工基本工資連續五年調漲,漲幅接近16%;實質薪資去年成長2.36%,今年上半年成長約4.4%,都是亞洲四小龍最高;我們失業率降到3.73%,是15年來最低;物價相對穩定,在四小龍中最低。而「2014年全球痛苦指數」排行,在108個國家中,臺灣名列第四低。』 前面這段文字共有五種數據,從文字意義看起來,每一種都是不得了的成就,背後一定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值得挖掘與分享。對於會說故事、會表演、甚至會灑狗血的人來說,每一個故事都是揮灑的好機會。只要一、兩個故事,就可以湊成一篇感性十足的演說,加上一些些表演藝術,很容易就可以觸動人心。問題是,如果把這些數據通通擠在一起,很單調的念出來,恐怕只有嚴謹的學者才能聽懂了;這樣的演說對於一般大眾來講,特別是對於已經習慣觀看熱鬧表演的觀眾而言,很可能不會有太好的反饋。 這是馬前總統在國慶典禮的「精彩」演說內容之一。說「精彩」,是因為內容真的很豐富;加引號,這是因為很多一般觀眾所喜歡的「精彩」,其實是要有表演性質的,而這段演講並沒有表演性質。 歷史將會證明,在當前這種表演政治的民主過程之中所選出來的政治領袖,可能會越來越不具有做事與治國的能力,因為後來的政治玩家將更懂得透過表演政治而獲得大選勝利。結果就是:政治看起來很熱鬧,國家卻失去了進步動力。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中,這樣的遊戲規則終將被淘汰,只剩下歷史對這種時代的回憶與哀悼。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i-Media愛傳媒榮譽社長 原文刊載於東網台灣,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