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街友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12月30起迎來入冬最強寒流,臺灣本島尤以北部地區首當其衝感受這波寒意,臺北、新北、基隆三地慈濟志工紛紛啟動關懷街友的行動,將打包好的禦寒物資親手交到他們手中,幫助做好保暖。 雙北地區最早自12月20日即明顯感受到寒冷的氣溫,30日最強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慈濟當天晚間八點起陸續擴大對街友的關懷行動,優先前往板橋車站、臺北車站、中永和地區的陸橋下進行街友關懷。 新北三重約144位慈濟志工也展開關懷行動,打包物資包含圍巾、衛生衣、暖暖包、毛毯、餅乾、帽子、睡袋、外套夾克、乾糧等共計100袋,前往臺北橋、忠孝橋、重陽橋等關懷周邊一百多位街友,希望在冷颼颼的寒夜裡,也能感受到人們暖暖的愛。 基隆有28位慈濟志工集合在基隆市政府前,與市府社會處婦幼及救助科許雅文科長及社工,一起走上街頭為街友們送上防寒物資,慈濟準備了包含睡袋、圍巾、厚外套、暖暖包等物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關係,基隆市政府也特別為街友們準備口罩。 常有民眾提報街友請志工協助,但是街友居無定處,尋人不易,過去志工以協助遊民收容中心為多,這次與市府一起寒冬送暖,街友大多睡在行人地下道、火車站下面的涵洞、文化中心長廊,雖然下雨不會淋到雨、卻也是無法阻檔寒風。 有的街友能找到較溫暖的角落席地而睡,但大部份的街友只能將紙板鋪在地下,放上薄薄的被子或薄薄的睡袋,未來將持續提供協助,讓街友們度過寒冷的冬天。
【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大台北地區許多區鬧區都有街友,尤其是火車站、捷運站、公園與夜市。不過板橋府中站旁府中路的街友,最近因為「外型」引發關注。 相較於多數街友都有固定外型,例如服裝比較不整,看起來有肢體殘缺,甚至是趴在地上展現出行動不便,但是府中路有好幾位街友卻看起來衣著相對整潔,而且也不像有肢體殘缺,就跟一般民眾沒什麼不一樣。如果不是這幾位街友身旁放著碗,還會主動伸手乞討,幾乎就像是一般民眾。 當地店家表示,府中路上的街友不少,有的已經有一、二十年的「悠久」歷史了,最近確實新出現了幾位街友,「詳細情況大家每天看,都略知一、二,但是不方便多說什麼。」 在附近上班的謝小姐說,她去歐洲旅遊的時候,也常常看到很多打扮時髦的街友會向觀光客乞討,這些外國街友甚至還穿著名牌服飾,而且每天乞討的收入還不少,一天很容易就超過台幣2000元。根據了解,台灣的街友一天最少有幾百元收入,不無小補。 如果真的有身心障礙或者經濟困難而成為街友,確實令人同情,社會局也應該積極輔導,不過如果只是想要賺輕鬆錢而扮演街友騙取同情,那就太令人感慨世風日下了。
【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大台北地區星期四下午下起了雨,天氣涼爽許多,不過雨中卻有街友趴在馬路上乞討,讓人看了感到悲涼,彷彿見證了現代悲慘世界。 據愛傳媒記者了解,這位街友長期在板橋車站前廣場以及板橋捷運站3號出口出現,經常在大太陽底下或是下雨時就坐在路邊乞討,板橋區的許多民眾,對這位街友的身影都不太陌生。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表示,絕大多數民眾常見的街友,都是已經列入追蹤訪視及關懷輔導的街友,持續安排住宿、健康檢查、輔導就業,但是有些街友未必接受,社會局只能繼續關心。
【圖:蘇蔓 文:蘇蔓】伏案閱讀時,手機傳來LINE訊息,點開一看,是張乾淨整潔的電腦桌照片,朋友說:「做完工作,把桌面整理了一下,該丟的都抱去丟了,再來就是清抽屜,一週清一個,應該很快就清乾淨了,不要走得太趕 丟一堆垃圾給別人。」朋友是我的前同事,正在為離職做準備,也為退休後沒收入的問題煩惱著。 看著照片裡的電腦桌及周邊熟悉的環境,我在手機打了「久違的辦公室」幾個字回應朋友,並回想起多年前那個乍暖還寒的四月天夜晚,在我走出那棟辦公大樓,一切都結束了,然後,一切就開始了。 那時台灣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但誰也沒想到是惡夢的起點,台股從9000多點跌到7000多點、失業率上升、物價飆漲、雷曼兄弟破產、無薪假出現、勞動力低薪化,那是個令人苦悶的年代。 工作半空折翅,能量失去出口,熱情無法燃燒,我不是在家閱讀,就是在往市街巷弄的路上遊蕩、探索與抒發,彷彿大環境的不景氣都和我無關,我只是這個世界的旁觀者。世界遺忘了我,我也遺忘了世界。 我離人群愈來愈遠,只對閱讀與街頭上癮。 有天傍晚行經捷運地下書街,視線被一幕景象吸引,一位腳踩拖鞋、衣衫襤褸、提著一個大塑膠袋、頭低得不能再低的駝背老者,專注的在某家書店的展示平台看書。由老者的樣貌推測,應該是位街友。 因為好奇,我在距離他幾步遠的地方假裝看書。幾分鐘過後,他結束看書的動作,緩緩轉動身體,以慢得不能再慢的步伐往捷運站方向蹣跚走去。我立刻過去查看他方才閱讀的書籍,是一本介紹彰化小吃的美食書。 「他肚子餓了嗎?」 「他是彰化人嗎?」 「因為看到介紹家鄉的小吃,勾起了鄉愁嗎?」 我的腦海出現一連串問號,許久以前看過的一本書--《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也被掀開記憶。 《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2000年榮獲由費城精神健康協會頒發和平鐘獎,作者描述原本是大學教授的父親,因罹患精神疾 病被奪走一切,離家流浪成為遊民,最後在異鄉因心臟病發孤獨死去。作者在父親死後,踏上追溯父親足跡的旅程,一點一滴建構父親在世最後幾年充滿戲劇化的人生…。 「他為什麼會成為街友?」 「他的家人呢?」 「他的子女是不是也正在追尋他的足跡?」 目送街友漸行漸遠的背影,我的思緒就像是一團糾結的線球,還夾雜著幾許的苦澀! 雖然這已是多年前的微塵往事,至今仍鮮明的留在我心中,我想,是那位街友救贖了正跌入谷底的我。我也忘不了那段放逐街頭、桎梏書堆的日子,儘管那不是一段美好的經歷,我依然懷念那段時光,懷念那段時光活過的每一分每一秒與做過的每一件事。 靈鷲山心道法師曾言:「煩惱來的時候就要像下雨一樣,讓它流出去就好了。」祝福即將離職開始人生新故事的朋友,就算未來會逆風而行,也要高歌前進!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