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藥食同源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藥食同源」在大陸市場近年呈現迅猛成長,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行業市場規模已達3763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1兆6862億元新台幣),不少茶飲、零售、餐飲品牌都推出養生茶、開蓋即食養生餐、藥食同源菜肴等,來搶食大餅。 隨著藥食同源理念廣泛流傳,日常健康養生概念也深入大陸年輕人的心裡。近期,大陸各地持續湧現各種「中藥+」的標榜健康的飲品與零食。除了此前小有熱度的中藥咖啡,還出現了「中藥茶飲」、「中藥雪糕」、「中藥甜品」⋯⋯等等。不僅讓人有追求健康的想法,更符合了年輕人愛嘗鮮的消費觀。 什麼是「藥食同源」?《南方都市報》指出,指的是一批既能食用又有藥用功效的食材。早在2002年,大陸衛生部就明確給出了《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將生薑、山楂、蜂蜜、杏仁、山藥等一批日常常見的調料食品劃入名錄。截至2024年,大陸共發布三批「藥食同源」名單,包括了丁香、八角、菊花、阿膠、當歸、黃芪、黨參、天麻等101種物質。 近年來,藥食同源的養生理念備受青睞,主打養生的茶飲也逐漸受到關注。中新網稱,在四川成都出現也了主打「藥食同源」的中藥奶茶、果茶店鋪,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有諸如「熬夜水」「暖暖湯」「煥顏茶」等系列的養生茶。 在大陸各地「養生經濟」都呈現火熱的商機,上海的百年老字號「童涵春堂」推出了草本茶飲,北京同仁堂推出枸杞咖啡,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前往。如今,零食化滋補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 除了線下的茶飲店、養生零食外,還有不少人熱衷於在線上平台購買養生茶包,甚至連泡腳包也備受青睞。某購物網站款祛濕茶的銷量竟高達7萬多件。此外,眾多中醫藥膳餐廳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中藥與餐飲相結合儼然成了新的流量密碼。 但選擇「藥食同源」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中新網訪問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教研室副教授田昕表示,中藥茶飲如何能做得科學、規範、有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商家自身的製作工藝。 不少藥房提醒,儘管中藥茶飲以飲品形式呈現,但其本質仍屬於中藥範疇,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循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 山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昕表示,中藥分四氣五味,還分有毒無毒,有些藥量少一點沒關係,擅自用多了,可能會對身體有損傷。雖然代茶飲中的藥品基本都是「藥食同源」的,比如,山藥、薏米,除了是中藥外,還是生活中的食品。在食用時,仍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判斷,「有些藥物雖然相對安全,但也仍有偏性,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