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腦科學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專訪/羅佩禎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電控所教授 科學家已證實,禪定可使大腦的幸福滿足感上升,讓內心處於寧靜的喜樂感,這種正向磁場可清除體內毒素,若能持續禪定,可徹底淨化毒癮的心理制約。 台灣與世界許多國家地區均有日益嚴重的毒癮氾濫問題。據美國近年對犯罪問題的研究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罪犯都來自於「精神病患」和「毒癮患者」;而一般對毒癮患者的治療,是採取綜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多元化療程,但這些療法都面臨同樣一個問題,就是「毒癮可戒、心癮難治」,所以這些人在治療後又再度回籠的機率很高,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方法都只在感官意識層次解決感官意識的問題,成效當然非常有限。 毒品成癮 綁架大腦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電控所教授羅佩禎博士表示,人類大腦與成癮相關的區塊可粗分為3大區域(見下圖): 1.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簡稱pFC)主司人的高層心智功能,如邏輯、思惟、決策、企劃等。 2.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是人的獎賞迴路(reward circuit),處理並記憶愉快或痛苦的經驗。 3.中腦(midbrain)執掌與生命安全攸關的反應,但它只在事件發生的15秒內可能會做出反應(有如動物的「搏鬥或逃跑」機制),不會關心過去或15秒後的未來。 羅佩禎教授指出,大腦的獎賞迴路本來是為人體的健康安全把關,但有時也會不小心成為一個陷阱,當大腦皮質接到獎賞式的感官刺激時,譬如飢餓或吃了一塊美味蛋糕,就會傳送訊息到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簡稱VT),釋放多巴胺(dopamine,一種神經傳導介質,司掌人的認知功能與愉快感)、刺激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簡稱NAs,是人的愉悅中心),而讓腦部產生愉悅感,同時引發杏仁核(amygdala)情緒管理中心的獎賞反應。 「毒品最糟糕的是,它會引發超量又無法被神經元自然回收的多巴胺,其數量大到超過人腦的自然經驗所能引發的釋放量,因而引發大腦釋放谷氨酸(glutamate,另一種神經傳導介質,與記憶有關),強化大腦記取這個愉悅經驗。在兩者交互作用下,中腦也會大受影響。」 羅佩禎教授進一步說明,人類中腦的做事原則就像下圖所示的金字塔,當中腦過度強化了金字塔最底層的生理需求時,就會干擾前額葉皮質的正常功能,而破壞大腦對心理、行為和認知發展的完整功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過度刺激的中腦就會重塑大腦功能,因為中腦的生理需求與邊緣系統的獎賞反應,遠比額葉的理智更快速!如此一來,大腦等於是被毒品綁架了!」羅佩禎教授解釋。 禪定可淨化毒癮 羅佩禎教授追隨悟覺妙天禪師修行多年,從佛教觀點,她認為人類從使用、到濫用、到成癮,不是只有毒品,還包括習性及一直執著於地球生活的慣性,也都是被大腦的感官意識所綁架,「所以《心經》才會教我們以『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作為修行的重要圭臬。」她說。 另外她也指出,妙天禪師所傳的十脈輪禪定法,可以調節前額葉至感官運動區、顳葉至頂葉區的神經網路活性,讓禪定者生出「進入宇宙」的超然感受。她表示,禪定時,長時間持續專注第三腦室,會導致一股特殊的光電能量湧出,並傳遍全腦,讓腦部神經細胞進入一種和諧的高能共振,而讓自己處於寧靜和純淨的狀態。 羅教授認為,這種禪定方式可以改造大腦,重新塑造出一個佛教所謂的「離相的腦」,在這個腦部改造的過程中,不只是實質改變了腦部的生理功能,也改變了心智、情緒和心理的特質,禪定者會逐漸達到無時無刻都處於內心寧靜的喜樂感,已然超越了原始大腦「獎賞迴路」的桎梏。 羅佩禎教授表示,坊間有一家非政府機構「解癮戒毒協會」,提供了一系列方案幫助吸毒者重回正常生活,其中一項方案就是禪定。羅教授為了用科學方法驗證該協會的禪定方式可確實幫助吸毒者解癮,率領了交通大學生醫訊號研究團隊,在一年之間採集63位參與者的生理訊號,研究他們在禪定前後的效應;包括十二經絡能量值、心電圖及呼吸訊號等。 結果發現,無論在十二經絡能量值或心肺功能的表現上,毒癮者在經過短短20分鐘的禪定後,便產生明顯效益。2016年9月,羅教授特別在北京國際學術會議上,以「Study on Zen Meditation for Drug Detox Based on Meridian Energy Analysis」為題,報告這項禪定經絡研究結果,引起會議主持人Professor Giulio Maria Pasinetti與來自義大利知名學者Professor Pierluigi Pompei的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並期望日後有機會能親自體驗禪定。 羅教授指出,基於十二經絡的理論,經絡能量是透過24個橫向對稱的穴位而測得,她這份研究共記錄了63位年齡在21至57歲之間的參與者,其中56位男性,7位女性,他們在禪定20分鐘前後的經絡能量變化如下: 1.經由禪定練習後,人體五行的效能及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都獲得改進(見五行能量平衡圖及統計分布圖)。 2.在24個穴位能量測量中,參與者的平均值有16人經絡能量增高。 3.超過半數的參與者經絡總能量增高,而大多數的肺經和心包經能量亦呈現增高現象。 禪定是一種淨化磁場的腦科學,除了美國已有科學報導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家針對禪定影響大腦的研究,證實禪定可使α波與幸福滿足感上升,而且能強化免疫反應,提升身體免疫力。透過禪定產生的正向磁場,可以清除體內毒素,舒緩腦神經;持續的禪定訓練,確實可以徹底淨化毒癮的心理制約。 羅佩禎博士 小檔案 現職: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電控所教授 學歷: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美國佛羅里達州甘城榮總醫院研究助理 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腦波實驗室研究員兼工程顧問
研究人員研究了音樂在大腦中的作用。他們指出人們喜歡具有意想不到的轉折的音樂,這有時會引起愉快的身體反應。這也代表:愉快或有益的報償,是人們長久以來創造和聆聽音樂的原因之一。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人員提出,人們通過音樂來體驗情感,或者他們根據自己想要感受的情感來選擇音樂。2011年的一分研究表明,音樂偏好可能反映了人們聽音樂時的情感。有些人喜歡悠閒輕鬆的音樂,有些人的情感被古典音樂觸發,仍有其他人對像鄉村、民謠和一些流行音樂的創作型音樂產生情感反應。對某些類型或風格的音樂的偏好,可能源於它們首次聽到這些音樂的時間和地點,或者可能僅僅是個人限定的,而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儘管人們在一生中可能喜歡某些音樂,但他們的音樂偏好會隨著時間和生活經歷而改變。例如經歷困難時,可能會選擇反映你的期待並尋找快樂的歌曲;又如有時人們會傾向藉著悲傷的歌曲走過傷痛,因此他們可能會尋找幫助他們理解情感的歌曲。 然而,人們的選擇並不能解釋所有情況。比音樂類型或流派更深入的,是音樂品味—即便同屬喜歡流行音樂或搖滾音樂的人,也並不是全都喜歡相同的曲目。關於個性和社交媒體互動的研究認為:音樂品味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個性,知道一個人喜歡什麼樣的音樂,可能就獲得了一些關於此人個性的信息。還有研究提到,音樂偏好反映了個人獨特的個性,因此,知心者可能會推薦你喜歡的音樂,像是開放的人可能會喜歡Billie Eilish的《What Was I Made For?》或 Imagine Dragons 的《Natural》這樣悠閒、精緻的音樂;外向的人可能更傾向於當代音樂;友善的人更喜歡不矯飾的音樂,如 Garrett Kato & Elina 的《Never Alone》;有責任心的人傾向於不矯飾的音樂或像Marshmello 的《Power》這樣的激烈音樂;焦慮的人可能更喜歡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 人們無疑更可能選擇他們所愛藝術家的音樂,而不僅僅是聲音本身。有些人更喜歡與自己相似的藝術家的音樂,特別是當他們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查看藝人的個人檔案時。 針對全球人類串流的7.65億首歌曲的研究,揭示了大家聽音樂的幾個現象:人們的偏好通常會根據一天的時間、年齡和特定音樂風格而改變。 大多數人晚上聽更輕鬆的音樂,激烈的音樂留給白天。在拉丁美洲播放的音樂,通常會產生更快的身體和情感反應,在亞洲播放的音樂通常是放鬆的。晚上熬夜的人聽較不激烈的音樂。居處白天的長度也會影響他們的音樂聽取習慣。總之,人們的環境和他們個人的情緒,塑造了他們的偏好。 那麼,為什麼我們對音樂有不同的品味呢?人們的個性復雜,他們喜歡的音樂可能與此有關。隨著音樂的加工,人們的大腦以獨特的方式工作。 一些人對某些音樂可能會有生理反應,而其他人則可能沒有。人們可能喜歡音樂,因為音樂家的觀點可能與他們自己的觀點相似。也就是說,有些歌曲會令人驚訝、迷人且娛樂性強,這使它們受到了普遍的喜愛。 重點在於,每個人在許多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音樂口味反映了這種獨特性。而了解他人的音樂偏好和個性,也可以彌合不同個性和身份之間的差距。 原文出處
台灣HP惠普科技前董事長黃河明,十月底從台北市大安區八樓住家跳樓輕生的消息震驚各界,由於黃剛從醫院返為住家,並未留下遺書,推斷為生前罹患憂鬱症,初步研判為輕生,消息傳來,讓許多朋友相當驚訝與不捨,也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憂鬱症的關注。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洪敬倫醫師分析,一般而言,長年憂鬱症患者隨著每次病情復發,治療會越來越棘手。大型臨床研究顯示,約有40%-50%的憂鬱症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特別是老年憂鬱症患者,藥效會更緩慢。此外,年長者也可能因為久病厭世,加上身體脆弱,因此更容易有負面念頭在心中打轉。 洪敬倫提到,一般人對於憂鬱症的認識,常認為是意志力與抗壓性不足的結果。但追根究底,除了環境因素導致患者情緒低落這種心理機轉之外,以科學角度來看,憂鬱症患者的大腦其實已經生病了。此外,醫學臨床研究證實,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不足,且負責思考與調整情緒的前額葉活性明顯較一般人低落。 由於憂鬱症治療困難,目前除了服用藥物提升血清素外,近期臨床上也有新的科技突破,透過對大腦皮質層進行重複的磁波刺激,活化原本功能低落的前額葉。這種新科技,臨床上正式的名稱是「rTMS 重複透顱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國外施行rTMS治療已行之有年,台灣則在去年上半年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正式核准施行。「可惜知道這個治療選項的患者並不多,提供rTMS的醫療院所也很有限。」洪敬倫分享,目前選擇rTMS的病人,多半是因為對多種藥物反應都不好的憂鬱症患者。 每當有名人選擇結束人生時,總會讓社會大眾感到驚愕。但客觀而言,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活背景與心理歷程,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成因也非常複雜。然而,以醫學跟腦科學角度來解析,憂鬱症發作時的負面意念是一種「症狀」,是大腦迴路「短路」造成思考打結,經過治療是可以改善的。醫師也呼籲大家平時多關心身旁需要關懷的家人朋友,若有症狀或需要,需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各縣市自殺防治專線。作者張少楷為醫療照護產業網路媒體總編輯,負責內容與流量成長,對腦科學有興趣,喜歡閱讀、寫作。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