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腎衰竭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56歲的楊先生罹患糖尿病超過十年,長期以口服藥控制,至診所定期追蹤。最近出現尿液中泡泡增多及雙腳水腫情況,轉至成大醫院腎臟科就醫,經檢驗後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合併慢性腎臟病第四期,藉由飲食調整、藥物治療及衛教,楊先生的水腫情況逐漸改善,腎功能也沒有持續惡化。 成大醫院腎臟科林威任醫師表示,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根據統計,台灣第2型糖尿病患者由2011年時的166.5萬,增加至2021年的245.7萬人,預估2030年將會增加至300萬人。高血糖對血管造成傷害,導致各種大小血管病變,包括:心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病變、中風、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腎病變等。糖尿病患者約有20至40%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而糖尿病腎病變則是導致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約占40至50%。 林威任醫師說明,糖尿病腎病變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期:高過濾期。腎絲球過濾率會上升,但其實是加重腎臟的工作負擔,腎臟會變大;這時期大多數患者身體沒有不適,有些人會一直停留在第一期。 第二期:靜止期。大約20至40%患者可能進入第二期,此時腎絲球組織開始出現病理變化,但白蛋白未從尿液中流失;患者也不會有明顯症狀。 第三期:微白蛋白尿期。這時期進入糖尿病腎病變,尿液檢測會出現輕微蛋白尿;如果患者控制血壓及血糖在良好範圍內,在此時期是可以逆轉的。 第四期:巨量尿蛋白期。此時腎絲球持續受到損害,病理變化更加劇烈。有些患者會產生高血壓,而對腎絲球進一步傷害。患者開始出現泡泡尿、水腫等症狀,腎功能也會逐漸惡化,腎絲球過濾率每年以10至12的速率下降。 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腎臟已經無法有效排除身體中有害物質,腎衰竭的症狀產生,病人將依賴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維持生命。 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過往集中在控制高血壓和高血糖。有一部分患者難以穩定控制,近期的新型藥物開啟了治療可能性,特別是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通道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新一代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MRA)等藥物,不僅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還能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SGLT2抑制劑可減少腎臟對糖和鈉的再吸收,促進尿液中糖和鈉的排泄,而降低血壓、減輕腫脹,並減少腎臟負擔。而新一代MRA能阻斷礦物質皮質激素在腎臟中作用,減輕腎臟損傷,也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積極的保護作用。 林威任醫師提醒,對於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早期介入治療至關重要。配合專業團隊的衛教和藥物治療,可以有效保護腎臟和心血管健康,也避免惡化至腎衰竭及洗腎。 原文出處
根據2023年美國腎臟數據系統交叉比對,2021年台灣的透析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3,546人,排名位居第一。依據2022年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資料,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為健保支出首位。導致這種情況的相關原因,除了慢性病人口增長,不正確的用藥習慣也是重要因素。 成大醫院藥劑部王豪謙藥師表示,中央健保署為此於2013年建立「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成大醫院也成立跨科部團隊照護,結合醫師、個管師及營養師等各職類人員,藥師於2021年10月加入此計畫,並成立「腎臟病藥師門診」,與團隊共同促進腎臟保健。 成大醫院的腎臟病藥師門診,針對慢性腎臟病stage 3b、4、5期病人,並且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條件:用藥品項大於10項、近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具慢性腎臟病之外2項以上共病,或是其他原因經由醫師轉介之病人,提供專業的藥事照護。藥師會評估處方合理性與病人用藥習慣、給予疾病自我照顧指導及建議、提供用藥知識與藥物使用技巧、避免藥物對腎臟造成損害。成大醫院腎臟病藥師門診至2023年底服務約1,300人次,藉由提升病人對藥物的認知,改善服藥順從性,並避免病人暴露於NSAID等高風險腎毒性藥物中。 王豪謙藥師指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被廣泛用於各種感冒藥與成藥中,可以快速消炎並緩解疼痛,有許多人會依賴這類藥物達到止痛。但NSAID會傷胃、甚至造成胃潰瘍,也是傷腎、造成急性腎損傷的罪魁禍首之一。有些民眾會服用坊間中草藥偏方,也有些人會購買電台販售的藥物,而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日常用藥要很小心,不可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避免對腎臟造成傷害。 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口逐年增加,這些慢性疾病與腎臟的關係密不可分,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應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腎臟功能異常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隨著腎功能持續惡化,病人會出現「泡、水、高、貧、倦」的症狀:即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應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及醫療團隊的幫助。 至於慢性腎臟病病人,除了應遵循醫囑用藥外,也要積極配合飲食控制、定期追蹤檢查、控制血壓血糖及戒菸,避免腎功能進一步惡化。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