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聽海湧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聽海湧》揭二戰南洋煉獄 朱宥丞入戲太深差點回不來

《聽海湧》中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三人飾演台籍戰俘監視員三兄弟,跟隨日軍搭乘軍艦前往南洋,在濕悶潮熱的環境中,只能聽著海浪聲想念家鄉和心愛之人,原以為就要能平安返鄉的他們,卻在終戰之前捲入一場冷血屠殺,讓回家之路變得困難重重。飾演小弟的朱宥丞談到這次飾演年紀小小就命運多舛的新海木德,坦言演出期間心情相當沈重,「有時候入戲太深會有點回不來,我只能深呼吸讓心情慢慢平復。」 黃冠智在《聽海湧》飾演新海輝,同樣面臨有家歸不得的慘境,他表示拍攝期間心情就和角色一模一樣,「孤獨、不被諒解、迷惘、被拋棄、心痛等,真的就像過了新海輝的一生。」必須靠找導演和其他演員聊天,才能調適好心情。 吳翰林飾演的新海志遠,隔著一片海思念當初訂情的日本女孩,劇中有許多情緒很重的戲碼,演出前心情都頗為緊張,「很需要自己的時間靜下來或放空。」收工之後為恢復狀態,「就吃最喜歡的零食犒賞一下自己,隔天又有力氣繼續迎接困難的情緒戲。」 導演孫介珩表示:「在故事中被捲入戰爭中的每個人,無論有沒有遠大的理想或偉大的目標,其實最終追求的都是平安結束這一切,然後回家。」而台灣四面環海,海浪聲象徵著家的存在,這些被送往南洋島嶼的台灣年輕人,雖因樹木茂密看不到海,「但在他們巡哨或叢林中行進時,海浪聲會透過海風,穿過樹叢、椰子林、溪流,傳到營區、傳入他們耳中。是一道道「海湧聲」讓他們相信,不論面對多大的磨難最終會回到故里。」 《聽海湧》描繪昭和17年(1942),日本從殖民地台灣大量徵召台籍青年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這些台籍戰俘監視員們,捲入了一場冷血屠殺,被盟軍檢察官指控犯下「虐待戰俘」的罪行。有些人因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臺灣,有些人回來了,卻不再開口提起島上發生的事。 《聽海湧》全劇共五集,主要拍攝場景散佈在高雄、台東及屏東等地,並實地前往馬來西亞北婆羅洲取景拍攝,本月27日在台北電影節亞洲首映場搶先看2集,演員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施名帥、連俞涵、周厚安、馬場克樹和導演孫介珩都將出席映後座談,購票請洽台北電影節官網。劇集則自8/17起,每週六晚上9點在公視頻道播出,晚上10點公視+上架。

【北影26】《誰是被害者2》《聽海湧》《塑膠花》 2024台北電影節首映

2024台北電影節今(20日)公布全新片單,共19部電影包括蔡明亮「行者」系列最新作品《無所住》,以及《誰是被害者:第2季》、以吳慷仁為首的《塑膠花》,與入選法國里爾Series Mania劇集展肯定的《聽海湧》,都將在北影進行首映。 由影帝吳慷仁主演的《塑膠花》,講述更生人大叔與李沐飾演的富家千金,如何意外成為亡命鴛鴦,又在笑鬧之中梳理出背後不為人知的神祕真相。此外新設立的觀摩單元「廣角台灣」,導演顏蘭權睽違20年,號稱「比《無米樂》還難拍」的新作《種土》將亮相,他將鏡頭再次對準農民,長期蹲點記錄對土地一片至誠的性情中人,並找來陳明章配樂、楊大正獻唱。由施名帥與黃冠智主演的《愛作歹》,則是一段埋藏在江湖道義之間難以明喻的同志深情。 今年「台灣短SHOW」短片集有許多金獎演員力挺支持,《屍落人間》由劉冠廷演出最文青殭屍,和影后謝欣穎談上一段跨物種的不了情。演員邱昊奇以本名邱孝尊執導的短片《慾仙慾死》,講述一段棄屍偷情對象的懸疑故事,而曾以自導自演短片《家庭式》獲得第22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最佳新演員及最佳女主角三獎提名的游珈瑄,這次再以演員身份參與短片《紅翅膀》演出,她以孫女視角扛起沉靜的爆發力,與飾演阿嬤的黃淑芳共同演繹兩代女子在父權壓迫下相扶持的路,真摯感人。 其他還有兩部笑中帶淚的短片,包括現代婆媳無奈相敬如賓的《母雞》,僵固的禮俗讓婆婆和媳婦都陷入窒息的狀態,以及10歲的姐妹倆如何隱瞞母親,和父親來一場祕密旅行的《說謊也沒關係》。 今年北影特別規劃親子放映場次,選映8月開台的兒少專頻「小公視」《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從一家看似什麼都沒賣的雜貨店,延伸出一個個具人情趣味的小故事,以及4部兒童短片集《寄信人是誰?》、《秘密森林少年》、《屁孩不屁孩》及《我們,海一起!》。 2024台北電影節將於6/21至7/6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影展選片指南將於6/8登場、票券將於6/9日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正式開賣,更多消息請密切關注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ff.taipei/tw/)、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taipeiff)或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Film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