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緣起性空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生活中,要做到隨時放下、隨時自在,如果不能自在,表示心裡還有心結,還有事情沒有了結。 我們在人間,有人間的業力,父母生下我們,撫養我們長大,教育我們成人,讓我們有一個家,我們要體會父母的辛苦,當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自然就會感恩,會去照顧老人家。 當我們有了家以後,就有責任要去照顧另一半和孩子,要把孩子撫養成人。當年父母養育我們,如今我們一樣有責任要去養育我們的孩子,包括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除非他沒有能力讀到這個程度,那是他的造化。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不讓孩子成為壞孩子,只要他能夠身心健康,往善良的方面發展,不管他的教育程度或工作職位如何,都是其次,看他自己的造化。 做父母的,只要照顧孩子到一個適當年齡,至於他要不要結婚,不必太操心,長大以後就是他自己的事。當然,父母可以提供意見,至於孩子的想法如何,他已經長大成人,應該有自主能力,父母不必太操心,否則很容易衰老。 放下凡塵事 身淨心圓空 人體內的「氣」和大自然界的關係很密切,舉例來說,天地間有氣流,春夏吹東南風,秋天吹西北風,冬天吹東北風,這都是一定的;同樣地,禪定做風路運轉時,督脈要往上,任脈要往下,這也是順應大自然的氣流。又比如睡覺時,頭部最好朝東,會睡得比較好;如果朝西,就容易睡不好。這些都是人體受氣流影響的例子。 所以身為禪行者,一定要比一般人更有智慧,心要更清淨。所謂心清淨,是意識不會被汙染,不會被動搖,就像自性歌的歌詞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就是智慧,告訴我們修行應該怎麼修。 見性的第一步是清淨。如何清淨?要能夠放下,而且是真正放下,身心才能真正解脫;如果不能真正放下,就還有業力存在,所以要把娑婆世界的每件事都趕緊完成。 所謂每件事都完成,是平時就要養成的習慣,也就是今天能夠完成的事,今天就要了結,不要拖到明天或以後。 我在幾十年前還是學生的時候,就養成了這個習慣,今天能做完的事,今天就會完成,不會拖到明天。因為事情完成以後,這件事就空了,不會掛在心上,變成心結或壓力,心就會很自在。 所以,如果覺得不自在,就要想想為什麼不自在,並找出原因解決它,就可以很快地撥雲見日。 清淨就是要了斷我執和法執,了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對一般人來說,當我什麼都有的時候,一切都是好的;等到沒有的時候,就會起瞋心,嫉妒別人,還會撥弄是非。 所以修行人要做到三昧清淨,身口意都要清淨,清淨就從這裡修起,尤其口業很重要,雖然我們是無心的,但一旦話說出口,就會造業。 等到身口意都清淨以後,慢慢就會見到智慧,就會有靈感。如果身口意不清淨,表示心很雜亂,永遠找不到靈感、找不到心靈(本心)、找不到自性這條路。 世尊說:「眾生皆有佛性。」什麼是佛性?「性」是指道路,譬如「自性本空」,空是虛空,我們要在虛空中找到通往自己心靈的道路,那是一條光明大道,就是自性。 清淨見真性 直入光明藏 所以,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自性,但見性不是成佛,只是找到了這條光明大道,至於要不要走這條路去見證自己的心靈、去見自己的本佛,那是你自己的事。 也就是說,你見性了,已經找到了這條路,但還要繼續走,才能見證本心,找到本來的我,見到本佛。但如果見性以後,不走上這條路,還在那裡玩耍,連門都不入,那見性了也沒有用。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發現」就是見到自性(見性),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一點光,像哥倫布在海上看到陸地的那一小點,然後他必須把航行目標指向陸地那一點,朝著它前進,一直到登陸以後,才能知道陸地上的境界是什麼樣子。 所以,「發現」(見性)是智慧,「登上陸地」(到達彼岸)是境界,這就是「智境同轍」,要同步,智慧到哪裡,境界就到哪裡,這樣才一致,才是自己修來的,不是從書本上看來的,或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 當年世尊離家到雪山修行,因為一直找不到解脫輪迴的方法,便下山去了,當他走到尼連禪河邊時,因為沒有力氣,就喝了牧羊女供養的羊奶,等到體力恢復以後,他覺得苦修不是辦法,就決定不再上山修行,而跟隨他的五位隨從,以為他放棄了修行,就離他而去。 其實世尊並沒有放棄修行,只是要換另一種方法。苦修是磨練自己,要降伏自己的心,也就是降伏意念,但這樣還不能到達心靈的境界,所以他沿著河邊找到一棵菩提樹,坐在樹下禪定,並發下大願:「如果不成就,我就死在樹下。」 我們修行,也應該像世尊一樣發大願:「今天我到道場修行,如果不成就,就永遠不離開。」要有這種一心成就的決心,然而很多人都差這一點,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修行就不能成就。 當世尊發下這個大菩提心後,就開悟了──原來眾生都有佛性,只因我執太深、法執太重,不能放下一切,所以找不到光明之路。此時世尊才證到了「緣起性空」。 一般人對緣起性空的理解,大多來自經典,或是聽法師所說,不是自己證得的;就像有人拿成熟的果子給我們吃,因為不是自己種的,所以要怎麼種,才能收穫這麼甜美的果實,我們並不知道,所以吃完就沒了。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我可以用錢去買。」但如果有錢都買不到呢? 所以很多修行人把「果」當成「因」,當成自己的成就,不知道在得到這個「果」以後,應該要去證明、去見證。證佛之道就是要見證,去證明這些所見、所聞、所看、所說;因為看來的,或自己想的,只是一種知識,我們要去證明它,見證以後,就可以得到真正的智慧,這就是「智境同轍」,是自己證得的。 比方天花板上的燈,我們只要用手去按牆上的開關,它就亮了,再按一下,關閉開關,它就滅了;為什麼它可以一亮一滅?原因很簡單,因為水電工都安裝好了,所以我們只要動手就可以開燈關燈。冷氣也一樣,一開就有,一關就沒有,這都是別人辛苦花了許多心血,才讓我們得以享受這些成果,都是別人給予的,所以不要認為很簡單,應該去想,如何把燈安裝上去,讓它亮起來。 我再舉個燈泡的例子,這個例子與成佛很有關係,每個燈泡都有一個玻璃外殼,殼裡面是真空的,真空裡面有個燈心(鎢絲);這個燈泡就好比我們的色身,包括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心理(意識),燈泡裡面的真空就是自性,而且每個燈泡都一樣,都要通往燈心去發光,這就是法性。 師父燃心燈 法性智慧光 這個燈心就是本心,所以「性」是「本心」之表,而玻璃是「性」的表,也是「性」的體、「性」的外衣,一層一層的,所以說「性本空」,是真空的。 見性以後,才開始真正起修。如何讓這個燈泡發光?必須配合開關,開關打開,燈就亮了,要明白這個道理。 為什麼說修行從見性起修?因為見性以後,就會有很多智慧,所以師父一直要大家修清淨,因為清淨才能見到智慧,才會有靈感,才能看到最究竟。 等到見性以後,就是師父的工作,就交給師父,我會讓你發亮,就是佛果,讓你成佛;這個亮光就是佛光。 這是很淺顯的例子,以後如果有什麼想不開,就去看看燈泡,想想自己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成就?是不是燈泡的頭鬆開了,沒有旋緊,讓空氣跑進去,破壞了真空狀態,那當然不會亮;又或者是師父給了你亮光,但你卻承受不了這個大功德、大福報,而燒掉了,那就要設法調整自己的修行。修行要這樣去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