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細胞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問:為什麼有時禪定會看到光,有時又看不到? 答:很多人雖然在打坐,但不知道如何修禪定,更不知道如何入定;因為他是用人間的方法,很難達到身心解脫的清淨程度。 而印心佛法在師父見證佛道後,同時也見證了離四相的方法;四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個人如果有這四相,就還在人間,禪定的目的是要遠離四相,因為遠離四相就離開了地球時空,離開了三次元世界,進入更高次元的層次,在那裡禪定,才能讓靈性接觸高次元世界,那是佛菩薩的光明世界。所以修行一定要禪定,而且要入定。 什麼是般若智慧?就是智慧之光,從心裡發出來的光,這種光是一種佛光,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發出這種光。以初修的人來說,必須接受傳法師父傳的種子光點,這種光點會在師父傳法時,直接從眉心(法眼)或禪心、明心進來。如果在禪定中見到種子光,要設法專注它,並以感恩心來接受。 當這佛光進入體內後,會慢慢放光,普照全身,度化身心的業障靈障,等到這些障礙都被度化了,靈性的光芒就會顯現。 修行如果不是這麼修、這麼禪定,是不可能見到光的。有些人才剛入門,就可以看到許多光,是因為我們的道場都經過師父開光,有佛法身住位,所以可以不斷看到佛光。 接受這些佛光以後,有病的人身體會好轉,因為佛光會滲透到每個細胞,讓細胞得到高次元能量。一般我們攝取的能量是從食物而來,但這些吃進來的養分很有限,如果能接受到佛光,細胞會得到活化,五臟六腑也會更有彈性,整個人看起來會更年輕。 當身心清淨以後,有一天自己入定時,就可以見證到智慧之光。何時才能見證智慧之光?與修行時間長短無關,而是看清淨的程度;如果汙染較少,當然可以很快清淨;如果能恪守戒律、不造業,也可以得到清淨;如果能做更多功德,當然更能補償過去所造的業,讓修行更有成果。
文/蘇立仁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長壽,一直是很多人的人生夢想,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其實這也是科學家一直很想找到的答案。就生物醫學的認知,延緩老化或延長壽命的複雜度是相當高的,而且牽涉許多環節,如細胞的代謝、基因的複製,乃至抑制細胞凋亡的啟動等等。但國外曾有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透過禪定,可以改變細胞的生理結構;這應該是對延緩老化所提出的比較清楚的科學證據。 真核生物細胞增生時 會造成尾端序列遺失 基本上,分類學把生物分為兩大類,一是原核生物,二是真核生物;這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一般以細菌這種單細胞生物為代表。 由於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所以遺傳物質去氧核醣核酸(DNA)的序列就裸露在細胞質裡,而且是以環狀序列結構而存在。這種結構的好處是,可以在細菌複製與分裂的過程中,把每一個DNA都保留下來;於是每一隻細菌的遺傳序列就會一模一樣,包括DNA總數。 如此一來,便可確保原核生物所需的所有基因與蛋白質序列都保持完整,不會因為缺損而失去功能。像這樣的行為,幾乎可讓每一代細菌在繁殖時,都長得一模一樣。 人類屬於真核生物;真核生物遺傳物質的結構與細菌不一樣,它是以線狀結構的方式存在。DNA在複製過程中,因為有固定的方向(從5’端向3’端),而會產生許多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複製完成後,核醣核酸引子(RNA primer)會降解,再由DNA聚合酶(polymerase)補齊這個空缺,完成子代複製。 然而,染色體或染色絲的末梢則會發生部分序列無法被複製,而造成必要性的缺損;所以細胞的分裂次數愈多,染色絲末端的序列就會缺損得愈嚴重,這稱為末端複製困難問題(End replication problem)。 端粒是定義老化的最佳生物標記 1941年,美國著名的女性細胞遺傳學家Barbara McClintock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了端粒(Telomere),並在2009年得到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當時這個發現為遺傳學與基因體打開了另一個非常熱門的研究領域,也就是延緩老化的問題。 端粒位於染色體最末端,其最大的功能是保護染色絲或染色體基因的完整性。剛出生的新生兒,端粒的平均長度大約是超過1萬個核酸配對(Base pairs);中年人大約只剩8000~7500個核酸配對;老年人則大約是低於5000個配對長度。 而隨著細胞分裂的次數愈多,端粒的長度就會愈短;當端粒長度被消耗殆盡,染色體DNA的缺損就會造成染色體不穩定的現象(Chromosome instability),此時細胞就會啟動老化(Senescence)和凋亡(Apoptosis)機制,最終造成細胞死亡。 科學研究證實 禪定可維持端粒長度 2015年2月,加拿大團隊發表了一篇關於禪定的相關研究,該研究是藉由端粒的長度,來評估乳腺癌患者使用不同減低壓力的方法與存活的關係。當時他們共找了88名乳腺癌1期至3期的高壓力乳腺癌恢復者,進行3個月的介入治療。 這88人共分為3組,第1組34人,是以禪定為基礎練習的癌症恢復組(MBCR; Mindfulness-based cancer recovery);第2組36人,是採取注重情感表達和團體支持(如瑜伽)的療法(SET; supportive-expressive group therapy);第3組18人,是只聆聽紓壓講座的對照組(Control; 6-hour stress management seminar)。 測量的方法是,抽取乳腺癌病人周邊血液並萃取出白血球的DNA,利用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實驗(RT-PCR;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量測白血球內染色體端粒的平均長度。 在實驗前,先測量每組成員的相對端粒長度,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然而在施行不同的治療方法後卻發現,相對於聆聽紓壓講座的對照組,以禪定相關方法結合團體支持的療法,可以明顯讓端粒的平均長度保留比較多(如圖所示)。 禪定可延長壽命 禪定的初期訓練,可以達到穩定情緒、放鬆心情的效果。以前述實驗的乳腺癌病人為例,大部分的患者都曾承受極大壓力,如家庭暴力、職場壓力,或是有憂鬱症、情緒低落等問題。悟覺妙天禪師在教導禪定時,也明確指出,要保持「平常心、心常平、心常靜」,藉由禪定紓解壓力,並保持正向思維。 禪師還指出,修禪的人因體內氣脈運行正常,所以比較不易生病或罹癌,即使不幸得病,也會侷限癌症的發展,甚至慢慢消失。不但如此,禪定還可保持年輕,讓人充滿活力;因為細胞可以從禪定中得到新生命,讓老化、退化的細胞再生。只要細胞不會死,人就不會死;這就是禪定可以延長壽命的原因。 身體內部的老化與退化,必須透過禪定吸收大自然能量,讓體內氣脈順暢。氣脈如果順暢了,就可以順利輸送血液、補充養分;反之,體內的氣如果不足,或因老化而功能退化,細胞就不能維持生命而死亡。因此,禪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延長壽命,同時讓身體擁有抵抗力 參考文獻:Linda E Carlson, Tara L Beattie, Janine Giese-Davis, Peter Faris, Rie Tamagawa, Laura J Fick, Erin S Degelman, Michael Speca. Mindfulness-based Cancer Recovery and Supportive-Expressive Therapy Maintain Telomere Length Relative to Controls in Distressed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Cancer. 2015; 121 (3): 476-84. 蘇立仁博士 小檔案 學歷: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高通量實驗分析核心設施主任 財團法人博愛文化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天然藥物協會永久會員 愛群生醫國際董事 社團法人婦幼健康促進協會專業諮詢委員召集人 修行資歷:自1990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
文/蘇立仁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表了一篇「禪定與免疫」的相關文章,文中提到,禪定可降低透過核因子-κB轉錄的活性,以及肝臟衍生的C反應蛋白血液裡的表現量;意思就是,禪定可降低不健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 人體細胞其實是相當脆弱的,在面對外在環境的感染源或病原菌、甚至病毒時,第一道防線就是皮膚,又稱外皮系統。由於皮膚表皮覆蓋著角質化的鱗狀上皮細胞,故可將大部分的細菌或病原菌阻絕於體外。然而,當這層最外面的防禦系統受到外力或發生病變時,就無法保護體內細胞。因此,從演化觀點來看,人體必須發展出另一套防衛系統以自衛,也就是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人體防禦機制 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讓我們能夠在自然界平安地存活,從功能分類來看,大致可分為6類,包括防禦體內或體外的感染、正確判斷外來物質、預防老化或罹患疾病、產生抗體、預防癌症,以及維持健康。 通常我們把免疫系統概括為兩種,一是干擾素所啟動的系統,二是與免疫細胞相關的系統。 由干擾素啟動的免疫系統,所需時間較長,大約在感染後的2至3天才會發生作用,通常是由受到病毒感染的細胞所分泌。它的機制大致上是,當人體細胞受到病毒攻擊感染後,會在死亡前產生大量的干擾素,並釋放到細胞外,結合旁邊沒有受到病毒破壞的細胞表面,誘發它從內部合成抵抗病毒的蛋白,進而抑制病毒的複製與大量增殖。換句話說,就是被感染的細胞會協助鄰近細胞一起對抗病毒,並防止被病毒感染。 然而干擾素的產生,對病毒的種類並沒有特別的專一性;因此,體內產生對抗某種流感病毒的干擾素,也可以防止其他種類流感病毒的感染。但對不同物種,則是有專一性的,也就是人類產生的干擾素,只能作用於人類,所以不能拿其他動物所製造的干擾素來用於人類。 而與免疫細胞相關的系統,可分為中樞免疫器官及周邊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及胸腺;周邊免疫器官則包括淋巴結及脾臟。 淋巴系統除了免疫器官外,也有形成類似血管系統的淋巴管網絡。骨髓可分為紅骨髓及黃骨髓,不過只有紅骨髓可以產生造血功能,以及製造防禦系統所需的白血球,也就是先從紅骨髓製造未成熟的血球幹細胞(blood stem cells),然後再進一步分化形成顆粒球(嗜酸性球/嗜中性球/嗜鹼性球)、淋巴球(T細胞/B細胞)及天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這一系列白血球會廣泛分布於血管及淋巴管,搭配淋巴結及脾臟,協助過濾或消滅外來物質及病原菌。 抗體辨識病原菌需14天 與免疫細胞相關的防禦機制也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某些免疫細胞會像變形蟲一樣,在自身細胞內吞噬外來的病原菌,並加以分解、破壞,以解除感染狀況。所以當身體受到感染並產生發炎(inflammation)現象時,免疫細胞就會透過產生發炎因子的所在地,趨近、聚集並開始產生清除病原菌的機制,這就是所謂的趨化作用。 另一類則是透過T細胞與B細胞淋巴球所形成的防禦系統,其最重要的機制是產生極高專一性的抗體(antibodies)。對於外來的病原菌在初次感染時,會需要一點辨識時間,也就是抗體必須和病原菌(或稱抗原)進行配對與辨識,過程約需10至14天,一旦辨識成功,就會在體內產生永久記憶;未來,只要被相同的病原菌或病毒再次感染時,身體就會快速產生相對應的抗體,告訴其他免疫細胞外來感染源的位置,並進而吞噬、摧毁。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要求那些可能被感染風險者要自主管理14天的原因。 在免疫細胞中,某些特定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也扮演很重要的發炎反應角色。這些相關轉錄因子會分泌蛋白質到細胞外,比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就是一個廣為人知與發炎相關的轉錄因子,當它活化時,會進入細胞核,與去氧核糖核酸(DNA)結合,並進一步啟動其下游相關的基因。而這個基因的功能,就像一個控制發炎機制的前驅物質,它會轉錄出與發炎相關的細胞因子產量,並進入周邊血液系統,強化發炎反應。 這些發炎因子與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有著緊密關係;同時,核因子-κB基因的活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訊息,這整個訊息途徑,會讓神經分泌訊息的周邊免疫系統產生強化調控。換句話說,當我們心情劇烈變化時,核因子-κB基因就會被大量分泌在周邊的血液系統,同時也會增強全身的發炎反應。在沒有病原菌或感染源出現的情況下,全身發炎反應等於是一種不健康的生理反應。 禪定可改善人體發炎現象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表了一篇「禪定與免疫」的相關文章(註),文中提到,藉由禪定,可以降低透過核因子-κB轉錄的活性與肝臟衍生的C反應蛋白(liver-derived C-reactive Protein, CRP)血液裡的表現量;意思是說,禪定可以降低不健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 不單如此,免疫系統也會增加T細胞的總含量;這意味著強化了免疫防禦的能力。這些蛋白質對於全身保護(例如防止自體免疫和敗血性休克)和促進免疫細胞分化至成熟,可說是至關重要。然而,禪定也能改善發炎因子表現量失調,以及減少發炎現象長期升高所造成增加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此外,禪定還會造成細胞端粒酶(telomerase)的活性顯著增加。由於高等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結構是以線狀的雙股螺旋呈現,不像細菌是環狀的雙股螺旋結構,所以在細胞不斷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兩端的端粒(telomere)長度會逐次變短,細胞老化的過程會有明顯的端粒縮短現象;當端粒長度短到一個程度時,細胞會自動啟動凋亡(apoptosis)機制,走向死亡。但若透過禪定,則可促使端粒酶活性增加,讓染色體末端可以維持長度;這暗示禪定具有延長細胞壽命及減緩老化的特性;可見禪定對維護人體健康及促進長壽,的確是具有功效的。 (註)參考文獻:Black DS, Slavich GM.,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the immune syste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n N Y Acad Sci. 2016 Jun;1373(1):13-24. Review. 蘇立仁博士 小檔案 學歷: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高通量實驗分析核心設施主任 財團法人博愛文化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天然藥物協會永久會員 愛群生醫國際董事 社團法人婦幼健康促進協會專業諮詢委員召集人 修行資歷:自1990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