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禮義廉恥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今天(7日)舉辦《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新書發表會,她致詞時表示,禮義廉恥是我們民族的品格要求,它高於所有的意識形態,包括統獨:「禮義廉恥高於共產黨,也當然高於台獨!」她並呼籲學生、老師、家長努力,一起「革108課綱的命」。 今日現場來了各界好友及區桂芝的新舊學生為她加油打氣,前總統馬英九也特地送來花籃致意。區桂芝說,相信大家不是支持區桂芝,而是支持中華文化。她首先感謝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現在出版業非常不景氣,而且民眾對影音的嗜好遠大於文字的閱讀,但是下一代需要文字的刺激。在台灣這樣的氛圍,出版社願意出這本書,非常不容易,都是為了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區桂芝說,2023年12月4日一場記者會的發言,讓她一下子變成網紅。去年年底和出版社溝通新書內容,她本來想總結過去一年的各種想法,但是趙政岷認為 大家對區老師的想法,透過影片都看了很多,應該可以不用重複。趙政岷拋出一個很好的問題:「區老師你最在意甚麼呢?」 區桂芝說,她最在意的,第一是課本中失去了許多重要的文學名家。文學名家的意義不只是文學,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中,它們提供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生命實驗和生命感悟,給了不同時代的人們各種啟發,於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得以延續,就是因為有文學名家記錄了成長歷程、心路歷程、時代滄桑,以及各種哲學高度的思考,讓我們的民族能夠在時代的浪潮中不至於迷失。 區桂芝說,現在課本刪掉太多經典,她在課堂當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變得薄弱,不只是歷史「知識」不足,甚至連歷史「常識」都不足,而傳統中國理念是文史不分家。 區桂芝說,今天宜蘭大學陳復教授也在現場,他是已逝台大教授黃光國的弟子,黃光國教授一直在發揚本土心理學,希望可以用中國人的眼光看自己的民族,檢討自己民族的性格,知道中華民族該往哪個方向去。現在社會價值如此紛亂,我們不斷受到西方價值的影響,但是西方價值真的給我們安定了嗎?如果是的話 今天我們就不會如此迷茫,社會就不會不斷發生層出不窮、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 區桂芝說,她最在意的另一件事是品德教育的缺乏。她在前年12月記者會上提到,現在課綱中已經沒有禮義廉恥。禮義廉恥是我們民族的品格要求,它高於所有的意識形態;今天不管對統或獨有多大信仰,難道會認為禮義廉恥在統獨之下嗎?「有人罵我說親中媚共,不配談禮義廉恥,但禮義廉恥難道不高於共產黨嗎?禮義廉恥高於共產黨,也當然高於台獨!」 區桂芝說,新書的後半,談的是民族品格的追求。書名訂為「千古追求」,就是中國人幾千年以來,不管國家叫做唐、宋、元、明、清或是中華民國,我們要的是我們的民族脊梁可以挺著,不管遭遇多少外患,我們不會忘記祖先的來源,不會忘記要把我們的子孫帶到哪裡去。 區桂芝說,她的戰友是學生們,而她的學生也成了家長,今日就有一位30年前教過的學生,也帶著2個孩子來發表會。前年記者會之後,區桂芝在網路上遭受攻擊,這位學生在網路上幫她回應,學生說,當年區桂芝上課告訴他們:「讀書人要有骨氣,但不要有傲氣。」這句話留在一個青少年的心中變成了種子,相信學生成了家長之後,他的家庭也會是一個有脊梁骨的家庭、一個重視家教的家庭。 「今天我們就是要革108課綱的命!」區桂芝說,現在教育被扭曲,傳統價值被稀釋,道德觀念被混淆,因此她的戰友也是家長們、老師們以及所有有志之士,老師好好認真教書,家長好好教導孩子,誠意正心,讓孩子有榜樣可以學。大家一起努力,既然體制內不可為,就要在體制外尋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