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神經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你累了嗎?」、「喝了再上」等等的廣告詞不僅耳熟能詳,大人小孩都能朗朗上口,熬夜加班的上班族、徹夜苦讀的學生,甚至通宵達旦玩樂的人,在精神不濟之時,也會飲用能量提神飲料來振奮一下精神。然而這些號稱能提振精神、迅速恢復體力的飲料真的那麼有效嗎? 能量提神飲料的成分包羅萬象,包括有咖啡因、糖、維生素B群、維生素C、礦物質以及草本萃取物,像是牛磺酸(taurine)、育亨賓(yohimbine)、瓜拿納豆(guarana)及人參等不同原料,有些能量提神飲料強調不含咖啡因,這是因為咖啡因存在於大家最普遍用來提神的咖啡或茶飲當中,容易攝取過量因而發生心悸等症狀,因此我們將能量提神飲料分成不含咖啡因及含咖啡因兩種,來看看能量提神飲料對人體會不會造成傷害,還是會越喝越累呢? 不含咖啡因的能量提神飲料,最主要的成分為維生素B群及牛磺酸等胺基酸,維生素B群是幫助酵素代謝的輔酶,當人處於緊張壓力的情況下(加班或準備考試),能量會加速消耗而導致疲倦,而維生素B群可以提高代謝,快速將碳水化合物、胺基酸等營養素轉換成能量,讓人不會因為缺乏能量而感到疲勞;而牛磺酸是人體非必需的胺基酸,肝臟可自行製造而成,它能降低體內含氮廢物的濃度(例如尿酸),提高氧氣的利用率,改善昏昏欲睡的情況,但牛磺酸需經4~6小時之後才能發揮效用,因此這類的能量提神飲料若強調在短時間能發揮提振精神的功效,主要是由於維生素B群的作用。 雖然維生素B群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很容易經由水分流失,但是過量攝取也有可能會造成頭痛、暈眩、噁心、失眠甚至出現神經病變,再加上維生素B群是肝臟代謝一個很重要的輔酶,一直要肝臟不斷做工,卻沒讓肝臟休息,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爆肝的情況發生。 而咖啡因為什麼能夠讓想睡的人不想睡呢?這是因為在大腦中有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腺苷(adenosine)與睡眠有關,它在大腦中的濃度會隨著人清醒時間的增長而增加,隨著人睡眠時間的增加而減少,當大腦中的腺苷濃度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它會與中樞神經元上面的腺苷受體(adenosine receptor)結合,讓中樞神經元的活動趨緩下來,於是大腦就開始想睡覺,人就會進入睡眠狀態,當腺苷消耗到一定程度,不再與受體結合,神經元又會開始慢慢活躍起來,人也就會從睡眠中慢慢清醒過來。而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類化合物,它能穿越「血腦障壁」(BBB)與神經元上的腺苷受體結合,抑制腺苷受體的活性,避免讓中樞神經元的活動減緩,於是中樞神經持續活動,人就不會想睡覺了。 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生物學教授艾貝爾博士(Ted Abel)發表在《神經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研究指出,睡眠被剝奪(Sleep deprivation)的時間越長,大腦中的腺苷濃度也越高,並且會影響到海馬迴的記憶功能出現障礙,也因此腺苷被當作是睡眠債務的生理指標,還好,研究指出這樣的情況是可以回復的。 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的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在300毫克(mg)以下,如果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則容易出現焦躁不安、心悸、易怒、頻尿、噁心等咖啡因過量症狀,而且咖啡因代謝掉了,腦中的腺苷濃度反倒因為累積更多而造成疲累感更重,顯示咖啡因只能延後睡覺時間,但不能取代或減少所需要的睡眠時間。 咖啡因最容易取得的方式就是來自咖啡或茶飲了,因此消基會訂定市售非罐裝飲料的咖啡因含量需利用紅、黃、綠三種顏色來標示,紅色標示的咖啡因含量為200~300毫克,黃色標示的咖啡因含量為100~200毫克,綠色標示的咖啡因含量為100毫克以下,市售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飲品(包括罐裝咖啡、能量提神飲料)則可參考包裝標示。在此要特別提醒家長,注意家中孩子平時喝的飲料成分,例如可樂或能量提神飲料,尤其要知道包裝標示上的咖啡因總量,因為根據2011年2月份《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一篇研究指出,能量提神飲料可能會導致癲癇、妄想、心臟疾病、及肝腎受損等健康傷害,因此應避免讓青少年飲用,因為16歲的棒球選手不會一天喝3杯咖啡,但有可能會喝上3瓶能量提神飲料,為了避免青少年的健康受到損傷,挪威已經立法禁止15歲以下的兒童飲用能量提神飲料。 短期如果因為工作或者考期將近,需要加班趕專案或熬夜念書,除了可適當、不過量飲用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飲料提神之外,最好從天然食物當中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及胺基酸的食物,包括各種蔬菜水果、瘦肉、乳製品、豆類及堅果類中,都含有不同的維生素B群及胺基酸,因此均衡飲食再加上適時喝一杯咖啡或茶飲就能有助於提神了。 作者為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 ●原文分享於華人健康網,經授權刊載。 ●本文為專欄,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