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白色恐怖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餘燼》網路評價正反兩極 鍾孟宏:早知水很燙、還是要踩進去

導演鍾孟宏率領主演莫子儀、許瑋甯、侯彥西,以及編劇朱嘉漢、配樂盧律銘勤跑《餘燼》映後近30場,親上火線與觀眾面對面問答互動。面對網路上正反觀影心得,導演鍾孟宏坦言:「當初我們要做這個片子的時候,我就知道腳踩進去的水是很燙的,但我如果不踩下去,就沒辦法讓大家用不同視角去看歷史。」共同編劇朱嘉漢表示,電影以警匪類型和破碎敘事方式呈現歷史真相的多重面貌,他認為觀眾有憤怒或質疑的情緒,遠勝於麻木與漠視,並希望白色恐怖議題能持續引發省思。 相隔10年再度同框演出同一部電影的莫子儀與許瑋甯,雖然在《餘燼》中沒有對手戲,兩人一起宣傳仍覺得開心能碰到老朋友,莫子儀笑說:「我們都看著彼此的成長與轉變,比如說我們都步入婚姻,平時也會互相鼓勵和祝福。」許瑋甯在映後中分享這次演繹的角色許小姐:「對於許小姐來說,她更多是在尋找與父親的連結,試圖理解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認為這個角色的核心在於理解、將心比心,同時也是一段療傷與靠近的旅程。」 她分享和鮑起靜對戲時,導演正好看到陽光灑落的畫面格外美麗,便要求演員在講到特定台詞時,恰到好處地走到定位,她稱讚導演對每一幀畫面的構圖都精雕細琢,所有細節都像經過精密計算後層層堆疊而成。 由導演鍾孟宏親自填詞、配樂盧律銘作曲的電影主題曲《北方來的人》,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鍾孟宏導演強調這首歌曲想表達一個很多人遺忘不了、總在徘徊尋找答案的時代,寫出無數人顛沛流離的一生,以及不斷堅守的使命。有觀眾分享:「片尾曲聽起來溫柔又和諧,但歌詞卻是講那些撤遷來台的人。童貞純淨的歌聲、以為的應許之地,對比往後長達40年的白色恐怖,更顯諷刺。」

鍾孟宏《餘燼》劇本有8版 百桌流水席來真的 街友對莫子儀喊凍蒜

入圍金馬5大獎的電影《餘燼》,昨晚舉辦電影首映會,導演鍾孟宏率領演員莫子儀、劉冠廷、陳以文、李銘忠、侯彥西、小薰(黃瀞怡)出席。鍾孟宏透露從寫劇本、拍攝到剪接花了很長時間,片長又近3小時,曾覺得這部電影不會上映。而拍攝劇中流水席那場戲壓力太大,為了真實,現場請了總舖師料理,每桌也都放了佛跳牆,現場有街友加入,而莫子儀也逐桌敬酒,甚至被認為是候選人,被喊「凍蒜。」 陳以文以鍾孟宏執導的《陽光普照》摘下金馬影帝,兩人此次再度合作。鍾孟宏透露,陳以文簽約前一刻降價,讓他相當感動。陳以文也分享:「兩年前第一次閱讀《餘燼》劇本,故事裡人物數量多,閱讀時得放慢節奏。後來劇本經歷了「耶誕特別版」、「迎春賀喜版」,直到出現「最終不改版」又有「準備開拍版」,才最終定版進行拍攝。」 鍾孟宏則表示,《餘燼》總共有8版劇本。而第一次和鍾孟宏導演合作的莫子儀,不僅親自扛起攝影機拍攝第一人稱視角畫面,在美國拍攝時還當起燈光師。侯彥西也分享,當時收到鍾孟宏邀請很開心,也問了劉冠廷合作祕訣;劉冠廷笑說:「不要再問我,我也很緊張!」劉冠廷印象最深刻是墜樓戲,他透露當時其實是倒著拍,「就是把人往上拉呈現墜落的效果,機器跟人要完美配合,所以只能一試再試,我忘了試幾次,總之那天大部分時間都只拍這一顆鏡頭,大家都辛苦了。」 李銘忠則說,當時收到劇本時一頭霧水,不過有聽過台灣的白色恐怖,但也肯定台灣比馬來西亞開放,「馬來西亞也有黑暗歷史,非常敏感,至今都不能談。」《餘燼》將在11/15全台90間戲院上映。

首場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 臺藝登場 關注人性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臺灣藝術大學11月4日上午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邀請多位資深導演與重要傳播學者參與。 擔任共同主持人的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指出,這應該是國內首場結合紀錄片與白色恐怖的產學論壇,意義非凡,他很高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能共同主辦。 擔任主持人的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說,早年資料不易取得,白色恐怖紀錄片仍對揭露歷史真相很有幫助,如今促轉會與人權委員會成立,應可提供更多資料,賴祥蔚提到延燒的「線民」話題,指出自己大學擔任總編輯的校刊以報導促成國民黨黨部退出校園,不知當年有無被監控,但是現場的鄭自隆教授是「刺蔣案」鄭自財的弟弟,則確實曾被監控。 資深導演曾文珍在研究所時以白色恐怖紀錄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贏得第3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她說以前課本沒有提過白色恐怖,大學時因為聽到許金玉的演講,才知道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於是投入拍攝許金玉的真實人生,花了六個多月準備資料並且申請輔導金,走訪了很多「不義遺址」,才知道資料只是表象,拍攝才看到更多真相。 大葉大學助理教授、紀錄片導演施佑倫指出,白色恐怖紀錄片最大的困難,在於許多當事人即使事隔多年,仍不願講出真相,尤其是參與中共「省工委」的「左統」人士,不知道是使命感還是受到社會氛圍或是家庭與第二代的壓力,對核心問題避而不談,似乎決心把秘密帶到棺材裡。 得過許多國內外大獎的李惠仁導演認為,白色恐怖紀錄片到目前都還不立體,因為沒有看到加害者,這樣怎麼轉型正義?要拍白色恐怖紀錄片,資訊正確非常重要,但是台灣現有團隊的規模、人力與能力都很有限,他也批評台灣政壇流行模仿韓劇《魷魚遊戲》,不知該劇其實是批判財閥控制司法。李惠仁說,白色恐怖時看個《泰戈爾詩集》就可能被入罪,他回憶在精誠高中高一時因為不滿宿舍菜色,發動罷吃,被教官恐嚇可以移送軍法審判,最嚴重可以槍決,還會影響父母。李惠仁導演想要紀錄這一段過往,可惜當事人很多都已經不在了,他回應提問時說,拍攝《不能戳的秘密》曾經接到恐嚇電話,他不敢跟家人講,只能隨時小心。李惠仁導演目前正在著手進行刺蔣案紀錄片的拍攝。 政治大學教授鄭自隆說,國民黨土地改革能成功,原因之一在於白色恐怖讓當年的台灣人心生恐懼。他說1970年4月24日發生在美國的「刺蔣案」,讓國民黨開始「吹台青」,台灣人開始被重用。在那之前,國民黨統治者幾乎都是外省人,當時內閣只有連戰的父親連震東一位台灣人,由此可見「刺蔣案」對台灣民主有重要影響。鄭自隆說,他的哥哥鄭自財念成大建築系,如果當年不走上反抗國民黨的路,投入建築營造,早就身家數億;現在80幾歲,身體健康,但每天生活費只有200元。「刺蔣案」另一位要角黃文雄則是鄭自隆的學長,也是鄭自財的內兄,如今更加晚年淒涼。他提醒現在大家有罵歷任總統的權利,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是前輩們犧牲換來的。鄭自隆教授也強調,不管國民黨或是民進黨執政,都別相信政府,國家機器很可怕。 對於未來如何繼續拍攝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會人士都認為應該回到對人性的關切,至於手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嘗試,匈牙利拍出的《借問阿嬤》,就充滿年輕人的創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對於呈現白色恐怖歷史時期的真相有熱情。 這場論壇吸引許多聽眾,包括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主任、臺藝大廣電系副教授單文婷與許多學者與年輕學子都全程參與。 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紀錄片創新研究計畫主持人為廣電系賴祥蔚教授。

臺藝大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在轉型正義的呼喚之下,白色恐怖的歷史真相持續受到關注。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回顧與創新」論壇,邀請多位重量級的學者專家一起討論。 受邀參與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的學者專家包括李惠仁(著名紀錄片導演、榮獲多項紀錄片大獎,代表作《不能戳的秘密》),曾文珍(著名紀錄片導演、榮獲多項紀錄片大獎,代表作《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施佑倫(著名紀錄片導演、入圍了多項國際紀錄片獎項、最新力作《無聲時刻》),以及曾在白色恐怖時期被監視的鄭自隆教授(著名傳播學者、公視董事)。 這場白色恐怖紀錄片論壇的主持人是賴祥蔚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以及莊伯仲教授(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討論題綱為:白色恐怖紀錄片階段的回顧、國家推動口述史影像的貢獻、轉型正義與白色恐怖紀錄片、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敘事創新、白色恐怖紀錄片與映像美學。 論壇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智庫中心補助「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活動時間為民國110年11月04日10:20-12:20,地點:影音大樓417教室。座位有限,報名額滿為止。當天也開放線上參與。報名鏈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X5HRg6gjmYxkmJmmHmIdxy9Z4UBmfe6x2qClA1il5lANRMQ/viewform

白色恐怖影片《黑風箏》圈內首映在台藝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公共電視委託製作的白色恐怖影片《黑風箏》,11月26日在台灣藝術大學進行圈內首映。 執導《黑風箏》的新生代導演李怡慧,26日受邀到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進行演講,分享她從台大土木系轉系到台大歷史系,最後決定從事影像工作,其間拍攝過多部得獎或入圍作品,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系進修回台後,又繼續投入影像創作,今年也入選了金馬學院。 李怡慧說,她在台大土木系的時候曾經獲選為國際科展的參展者,但是始終覺得理工不是她真正興趣所在,轉系到歷史系之後,因緣際會幫系學會拍攝,才發現自己喜愛影像工作。李導演從事影像工作雖然時間不太長,但是一路走來的個人代表作品已有不少,包括了《淵淵》、《Away from Heaven》、以及《初潮》等,最新的作品則是接受委託拍攝的《黑風箏》,都在演說時安排播放分享。李導演說,今天分享的《黑風箏》作品,算是在校園的圈內首映。 這場演講是由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師成長社群主辦,主持人為賴祥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