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留學

已找到 7 則相關結果

女兒瑞士留學年花370萬 彈頭躲房間天天偷哭

南拳媽媽彈頭宋健彰愛女宋卉晴8月赴瑞士念高中,女兒出國當天他強忍淚崩情緒繼續工作,「我在上海演出,在台上哽咽,回到飯店更是不斷掉眼淚。」日前女兒15歲生日,也是留學後第一個無法一起慶祝的生日,彈頭難過表示:「雖然我還是天天偷哭,但我心中一定是祝福的,想著她小不攏咚的樣子,爸爸除了好心疼,但也只能滿滿祝福,祝她學習圓滿。」 彈頭去年自學考上臺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就是希望以身作則,讓女兒看到自己的努力,女兒也會在台灣努力求學,沒想到最後女兒還是選擇出國念書,為此家族討論長達一年的時間,「我邊流淚,邊幫女兒辦完所有手續,瑞士國際學校,除了語言不通、還要住校,非假日家人不能拜訪」。 他透露女兒一年學費要台幣370萬左右,女兒在家人陪伴下到了當地適應良好,也會天天跟爸爸訊息報平安,「我沒想到,她住校第一周,就跟同學去野餐跟市區遊玩,我嚇瘋了,但也才稍稍放下心裡的石頭,她適應環境的能力比我好太多了,真的很勇敢。」 他說跟女兒從小就像好朋友一樣相處,未來是否會擔心女兒在學校交男友?彈頭無奈表示:「我還來不及思考她會不會在國外交男友的事,但的確會滿擔心,畢竟世事難料。」也透露之後會抽空去瑞士探望女兒,更直言:「15歲就遠離家鄉勇敢去闖世界,我只能說『女兒妳很勇敢』。」

王鳳奎》留學上飛機前父親的叮嚀

【愛傳媒王鳳奎專欄】1987年8月17日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轉捩點,那天是出國留學的日子,象徵人生另一個里程碑。 在台灣尚是戒嚴的時代,留學往往代表移民,留學生十之八九畢業後就會留在留學國就業。我出國的那一天,全家人包含外婆都到機場送行,就像是上演十八相送,大夥淚眼汪汪,簡直就是生離死別似的,一副「風蕭蕭兮機場寒,留學一去兮不復返」的景象。 母親與外婆不斷地左提醒、右關照,擔心我一個人在外無法過活似的,一再吩咐我該如何照顧自己。父親則多沈默不語,反而與前來送行的呂伯伯一直交談,似乎在掩飾心中對兒子遠行的不安。雖然可以感覺父親的不捨與關心,但知道他要保持老兵鐵漢柔情的一份矜持,最後臨上飛機時,父親突然冒出一句:「到了,記得馬上打電話回來報平安。」就這樣,惦記父親給我的最後一句叮嚀,我帶著滿滿的祝福,還有前兩天因參加同學婚禮宿醉未醒的酒意,踏上我人生嶄新的旅程! 記得有七位同到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留學的同學,我們因為參加留學研習營而相識,事前約好搭同一班飛機先到芝加哥,然後再轉螺旋槳小飛機到學校所在的夢露郡小機場(Monroe Country Airport)。沒想到人生的第一次搭飛機出國就遇上轉機班次被取消,飛機抵達芝加哥機場後,美國中西部竟然遭逢暴風雨襲擊,原定當日轉機的航班被迫取消,我們被安排到機場附近的一家名為Tokyo Hotel的小旅館過夜,等待隔日的航班,我也錯失原本應該打電話回家報平安的時間,心裏非常忐忑不安。 或許是興奮、或許是時差,更多原因是掛念,掛念家人還在等著我打電話回家報平安,所以一整個晚上都睡不著覺。 一大早天還沒亮,就醒來獨自坐在旅館門口的階梯,面對著通往機場的快速道路,看著一輛又一輛飛馳而過的各式各樣汽車。出國前從未見過這麼多汽車,腦子浮現的卻是一幅又一幅即時快閃的人生畫面,不禁開始數起每一輛閃過的汽車,就像是在數著人生的跑馬燈,看到喜歡的汽車,心裡盤算著以後會擁有這輛車嗎?人生又會擁有多少輛車呢? 數著數著,也不知數了多少車輛,直到同行的同學說要趕緊吃早飯,然後趕去機場搭飛機。折騰一番,行程延遲了一整天,下午總算抵達學校附近的夢露郡小機場,看到來機場接機的同學會學長,大夥原本不安的心情總算穩定下來。 到了學校,我們這群新生在學長姐的協助下,被安排入住國際研究生宿舍Eigenmann Hall,學長稱為「愛的門」宿舍。入住手續辦完後,學長旋即帶著我們去大賣場採購必要的生活用品,大家面對新的人生,依然興奮異常,似乎只有我還在掛念要打電話回家。 那個年代打國際電話超級不方便又超級貴,當天在宿舍用完晚餐後,我到宿舍對面的便利商店換了一大把25分(quarter)的銅板,然後找到宿舍地下1樓一個可以打國際電話的公共電話,丟進去至少十幾個銅板,戰戰兢兢地撥打家裡的電話,電話的嘟聲開始響起,但似乎特別的長也特別的久,嘟...嘟...的聲音竟然與心跳聲同步,「聲近親更怯」油然而生。 突然一聲「喂,哪裡找?」 一聽就是父親的聲音,我馬上就嘶吼:「爸...我是鳳奎啊!我已經平安到學校了!」 「平安就好,那就掛斷了,電話費很貴的!」 「可是我還沒跟媽媽講話欸!」 「不用講了,我跟她講就好了,馬上掛電話,很貴的!」 「沒關係,我換了很多銅板,還可以講一陣子!」 「不用講了!你媽媽在旁邊都聽到了,有事用寫信的就好,記得要寫信回家!」 就這樣,父親似乎不曉得我沒有及時打電話的焦慮,突然掛上電話,留下錯愕的我以及手上一大把的銅板,我沒有機會解釋為什麼會延遲打電話回家報平安,更沒有機會與母親以及其他家人說上話,但非常清楚父母及家人對我一路旅程的掛念,也注意到父親在電話的最後一句叮嚀已經換成:「記得要寫信回家!」 (待續) 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王鳳奎》老兵父親一生辛勞送我出國留學

【愛傳媒王鳳奎專欄】對一個遠離家鄉、一無所有、一路跟著部隊到台灣的「老芋仔」而言,在結婚生子後,父親很早就很清楚他兒子以後該如何走;對一個清晨四點半就要外出掃馬路的清道夫而言,他也很早就清楚辛苦勞力所攢的錢是要給他兒子做什麼用的。 但是,對於那些窮困的外省家庭而言,小孩能夠出國留學往往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父親似乎很早就篤定兒子一定會出國留學,在我高中時就屢屢與我討論留學之事,期望我大學畢業就出國讀書,所以我在大四時,有些同學在準備國內研究所考試,我就專心準備考預官以及GRE。 在上世紀的60年代到80年代,許多來台的外省人感受到回鄉無望,那種流離失所的情緒加劇,只好寄望孩子能夠讀好書,將來出國留學,一方面光耀門楣,另一方面翻轉未來。 那個年代,「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成為一句流行口號,象徵那個年代的菁英學生如果考上台灣大學,畢業後就註定到美國留學的普遍現象,也代表那個時代讀書人成功的捷徑,就是出國留學。不只是台大,任何公私立大學都一樣。而那個年代在所有的私立大學中,東海大學算是留學風氣鼎盛的大學。例如,我們班除了僑生以外,有60%的同學出國留學,沒有出國留學的同學通常都是受限於家庭或經濟因素。 我非常幸運,不僅考上預官,而且服預官役被分發到總統府的一個電腦中心擔任程式官,每天上下班,不僅可以準備托福,還可以自己申請學校,不用去南陽街補習托福,更不用花錢請留學代辦,一切自己來。 或許是缺乏經驗,再者,我是東海資訊系第一屆,沒有學長姐的前例可循,我申請了7所研究所,只有申請上印第安納大學的電腦科學研究所,而且沒有獎學金。 因為沒有申請到獎學金,就告知父親我打算延遲出國留學,想先工作幾年,自己存錢後再去留學。不料被父親臭駡一頓,他堅持要我服役後馬上出國,因為他已經幫我預備好第一年的「父母獎學金」,但是以後就要靠自己了。 在我高一時,父親花盡所有積蓄買了一間台北市精華住宅區的公寓房子後,這筆留學費用是父母繼續辛苦以勞力換取的血汗積蓄,對我而言,出國留學有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壓力。 在那個還在戒嚴的時代,出國留學得先參加政府在當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的研習營,要拿到研習的結業證書才能憑證出國。在那個年代,孩子出國留學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大事,孩子出國留學的那一天,幾乎都是全家老老少少到機場送行。 那個年代的送機者,是直接可以到登機門送行的,大部份的人看過的飛機都是在天上飛的,從來沒有到過機場看到停在機坪的飛機;到了登機門,還要為留學生掛上花圈,生離死別似地來個十八相送。我出國留學那一天,全家包含外婆及父親的結拜兄弟都來機場送行(見照片),特別是母親及外婆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告誡:在美國要好好照顧自己,千萬不能娶「阿兜仔」,以後更不能生出「香蕉或是斑馬的孩子」。 感激父母的遠見以及辛勞,他們的一切努力及辛苦工作,就是要讓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送兒子出國留學是他們人生最大的願望與榮耀。受到父母的影響,我對自己的一對兒女也從小就鼓勵他們出國留學,而我也會盡最大力量去支持他們,就像他們阿公阿媽當年支持他們爸爸一樣!所以當女兒決定要到美國留學讀高中,即使心中非常不捨,也絕對全力支持。兒子現在台灣讀大學,已下決定追隨我的腳步,出國讀研究所。 現在到美國讀書,如果沒有申請到獎學金,學費加生活費一年一個人至少要準備200萬元,所以我必須更加努力工作賺錢,否則一個台灣教授的死薪水,絕不可能負擔兩個小孩去美國讀書! (待續) 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世界大學聯盟 實現進入頂尖大學夢想

國內有許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擺脫升學主義教育方式,選擇讓孩子出國深造,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多元適性發展,同時拓展國際視野、精進英語能力,還有機會進入外國名校就讀踏上國際舞台。 若擔心孩子不適應,也可以嘗試Columbia獨創的「間接留學」制度,在台灣直接就讀加拿大高中課程!圖/哥倫比亞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提供 「間接留學」制度特點在於降低許多直接出國留學未知的風險,文化的差異、生活上的不適應等問題,不僅讓留學生心理煎熬,更影響學習成效。 青春期的高中生在面臨生活問題上有太多的不穩定,心理狀態在獨立自主處理各種問題上也顯得經驗欠佳,因此在語言能力及生活能力基礎不夠穩定的情況下,不應貿然讓孩子隻身飛往海外就讀。 加拿大哥倫比亞國際學院(簡稱CIC) 於1979 年創校,是北美最大之私立國際寄宿中學暨大學預科學院。Columbia國際實驗教育機構與CIC加拿大哥倫比亞國際學院簽約為夥伴學校,並於2010年在台灣成立校區,將加拿大全英語高中課程、教材、師資等完全在台同步學習,獨立宿舍管理,著重品格教育,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適度遠離3C電子產品,培養獨立自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出國後有能力自己打理生活,免外國護照即可入學。 學生先在台灣就讀G10-G11加拿大中學課程,G12(高三)再前往CIC加拿大哥倫比亞國際學院就讀,獲取加拿大高中畢業文憑。「間接留學」無縫接軌G12課程,能夠有效降低語言與生活等等不適應的壓力,最重要的是,畢業後還能以在校成績直接申請世界百大名校。 CIC連續20年來升學率是100%,80%畢業生進入加拿大前七名的大學,有50%的畢業生進入加拿大最好的大學-多倫多大學。有鑑於此,CIC哥倫比亞國際學院與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許多高等學府形成一個以CIC為中心的"大學聯盟",CIC畢業生申請大學更有優勢,如豁免托福及SAT要求、提供大學入學獎學金、提供優先入學名額等等。圖/哥倫比亞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提供 Columbia國際實驗教育機構與CIC加拿大哥倫比亞國際學院同時落實“全面照顧教育計畫”,幫助每一名學生實現進入名牌大學的夢想。專設大學入學輔導部,由多位經驗豐富的大學入學輔導老師向每一名學生提供最全面的大學資訊及最準確的大學錄取要求,確保每名畢業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入最高學府。 此外,在Columbia國際實驗教育機構與CIC加拿大哥倫比亞國際學院就讀的孩子都能擁有最佳的個人成長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潛能多元學習,達成夢想。 為實現目標,Columbia不斷創新,完善全面照顧教育計劃,提升學生服務與校園環境,倡導平等與尊重,真誠面對學生和家長並促進多元文化和諧共融。Total Care Education System "全面生活照顧計劃",從學生們的學業選課、生活管理、未來升學規劃到身心溝通發展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照顧與指引。CIC為在海外求學的孩子也同樣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優質生活環境,無微不至的關注與歸屬感,更使他們可心無掛慮地專心學習。圖/哥倫比亞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提供 哥倫比亞國際實驗教育機構:http://www.cis.org.tw洽詢電話03-4891225

呂增娣/父親的充滿戲劇性的人生

父親的學業不出眾,在武藝上卻找到了自信,從柔道、跆拳、拳擊、空手道,不管練什麼功夫,他都很能融會貫通,更成為當時絕少數能被保送日本深造的台灣學生。 三歲喪母, 父親是由祖父獨自帶大的。不曾擁有過母愛的他日後提起對於祖母的印象,總說是像扶桑花蜜一般的滋味。 祖母臨終前為了支開幼小懵懂的他,央請奶媽帶著父親到花園採扶桑花蜜嘗,只是殊不知吸允著酸酸甜甜汁液的當下,正是他與母親永別的時刻,而坎坷的童年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祖母過世不久戰爭爆發了,作為父親唯一的依靠,祖父無法與軍隊一同撤退到台灣,只能傾家蕩產、換了船票輾轉逃到香港,在當時的調景嶺一帶暫住下來並兼做著像是縫旗袍⋯⋯等零工,顧著生計還得一邊照顧幼小的父親,十分辛苦。 後來,祖父想方設法終於回到擅長的工作崗位,日子也才穩定下來。只是香港學習的方式與台灣皆不同,像是注音符號父親一個也不認得,其他的課業進度也好不到哪去,課業上的挫敗,更加劇父親的沮喪與叛逆。然而,壓倒父親人生觀中最後一根稻草的,卻是祖父的一方善心。 祖父是遵從儒家思想的,他相信「人性本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於是請了更生人於課暇照顧陪伴父親,當時面臨學業上挫折的他,又豈是好應付的小子,對方一無耐性便以拳頭相向。 好強的父親絕不跟祖父告狀,硬著頭皮挨著一頓頓的打;他唯一央求祖父的事,便是讓他去習武、學功夫。祖父寵愛兒子,自然一口答應,父親的武學之路也就此展開,但也因此讓他深信「唯有拳頭,才能解決一切!」 學業不出眾,父親在武藝上卻找到了自信,從柔道、跆拳、拳擊、空手道,不管練什麼功夫他都很能融會貫通,更成為當時絕少數能被保送日本的台灣學生。 可惜,就在保送留學的文件全都備妥,即將踏出國門之前,多情的父親卻仍被情字所拖,沒能如願踏上深造之路。 我常想,如果,如果父親當時上了飛機到了日本,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了。但對他來說,那將是一個迥然不同的人生⋯⋯ 作者為「四塊玉文創」總編輯●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留學生申請OPT人數大增 獲准增長率倒退嚕

【記者孟蘇菲/洛杉磯翻譯報導】美國允許持F-1簽證的國際學生在美國就讀期間或是畢業後可以申請實習機會,稱之為選修實習訓練(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是一項臨時性的實習工作,該臨時工作需與F-1學生的主要學習領域直接相關。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在完成學業(完成前)和/或完成學業(完成後)之前申請獲得長達12個月的OPT就業許可。而其中修習科學相關科系、技術、工程、數學(簡稱STEM)領域者,可以獲得特殊的延期,最長可達36個月,也認為是申請H-1工作簽證到手的緩衝期。 根據美國的一間獨立性民調機構和智庫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研究顯示,雖然在2017年的所有申請者中,共計有27萬6,500人獲得OPT工作許可,比2016年多了9,400人,但是因為申請的人太多,增長的速率是自2004年以來速度最慢的。而美國目前申請OPT最多的是中國留學生、其次是印度及韓國,占所有申請者的57%。其中中國及印度籍的公民在2017年獲得OPT工作許可的增長速率大幅減速。 由於從2008年到2016年的8年期間,申請OPT的人數增長了400%。在2018年的1月份,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nited State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USCIS),發佈了一項新的規定,當局求OPT的許可持有人需直接為其雇主工作,而不是為一個中間的雇主代理人工作,他們會隨時到工作場所進行檢查。

孟蘇菲/美廢大學「平權措施」 華裔申請學校是利是弊?

圖/截自Pixabay  【記者孟蘇菲/洛杉磯特稿】美國司法部部長賽申斯(Jeff Sessions)在美國時間7月3日宣布廢除所謂「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指導方針,該指導方針是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執政期間,司法部與教育部聯合於2011年及2016年發布的,鼓勵大學招生時考慮種族因素,促進校園「多元化」環境,對於川普政府的取消舉措,後續是否會引發大學入學種族歧視辯論,有待後續觀察。 由於最初是因為美國少數族裔學生的公立大學入學率偏低,大部分公立大學會為「非白人學生」設下保障名額。此類特別保護措施,但隨著近年少數族裔學生的入學比率大幅上升,這些舉措惹來許多白人不滿,直斥平權政策,使歧視方向逆轉,反令他們受到差別對待,部分成績稍遜的白人學生反因為其種族因素而失去入學的機會。 近年來,根據數據統計,亞裔學生,特別是華裔學生表現優異,他們反而認大學的「平權措施」的種族分配比例,讓他們的入學時得接受更高標準的資格審查,而限制了他們進入理想大學的資格。根據美國大紀元時報報導,日前紐約上千人上街抗議該市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宣布計劃取消現有精英高中的擇優入學考試,改用種族配額取代的提議,此次抗議者,多數為亞裔。如此一來,對於有些知名高中,原占學生比例較大的亞裔學生而言,很可能在配額制度下被犧牲入學的資格。雖然理論上,所有不同膚色的族裔不論其歷史、社經地位如何,都應享有相同的利益,但他們認為美國一些教育機構的平權運動(Affirmative Action)卻在破壞這項原則。 美國司法部2017年對於哈佛大學被指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也遭到名為「公平錄取學生」團體的控告,指控哈佛大學非法歧視亞裔。哈佛大學方面表示,雖然亞裔的招生成績平均較高,但是在申請人性格方面卻被評估最低。該案可望於10月進行審判。 因此美國政府廢除招生「平權措施」是利還是弊?可能會視各學校的招生策略與審核標準來決定,各校是否會將所處地區的生源與財源利入考慮?而造成某些些學校的某種族裔會特別多或某種族裔特別少?後續爭議,恐無法一「策」搞定。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istudy文教新聞資訊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