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甲狀腺亢進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30歲小芳因發燒和全身持續5天又癢又紅的疹子,到住家附近診所進行蕁麻疹治療無效後,轉診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急診。皮膚科洪翊騰醫師診察發現,小芳身上多處的皮疹雖然像蕁麻疹,但是卻多了紫斑樣變化,同時也觀察到小芳還有甲狀腺腫大、呼吸急促和心搏過速的症狀。經抽血檢查發現甲狀腺素過高還有抗甲狀腺抗體,配合皮膚切片結果後診斷為甲狀腺亢進(葛瑞夫茲病)相關的蕁麻疹性血管炎。小芳住院之後由皮膚科與內分泌科醫師共同治療,甲狀腺功能漸趨穩定後康復出院,而且皮膚紅疹也消退,只有留下些許色素沉澱。 洪翊騰醫師表示,蕁麻疹性血管炎和大家耳熟能詳的蕁麻疹其實為不同皮膚疾病。蕁麻疹儘管會在皮膚的不同部位反覆發作,但同一位置的風疹塊通常24小時內就會消失且不留下痕跡,臨床上則常伴有搔癢或燒灼感;然而蕁麻疹性血管炎因小血管壁發炎破壞,血管內的紅血球滲漏到血管外,因此造成紫斑樣的變化,同一位置皮疹不會在24小時內消退,且常在紅疹消退後會留下深色的發炎後色素沉澱,病人也較常抱怨有疼痛感。 洪翊騰醫師說,發生蕁麻疹性血管炎是因為免疫複合體引發第三型過敏反應造成血管發炎,和屬於第一型過敏反應(又稱為立即性過敏反應)的蕁麻疹不同。蕁麻疹性血管炎不同於蕁麻疹以抗組織胺為主要治療藥物,通常還是得在急性期使用口服和外用類固醇,嚴重或是治療頑抗的案例甚至需要免疫調節藥物。某些嚴重蕁麻疹性血管炎可能會有關節炎和腹痛的症狀,且常和其他疾病有相關性,例如: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感染疾病和甲狀腺疾病。 洪翊騰醫師表示,曾有相關研究指出,高達四成的蕁麻疹性血管炎病人被檢測出抗甲狀腺抗體,但後續仍需更多的研究予以證實其相關性。因此若只單純治療皮疹而沒有治療相關疾病,效果通常不好且可能造成後續併發症。當診斷出蕁麻疹性血管炎時,必須謹慎評估病患有無合併其它疾病或症候群,才能提供完整治療,讓病患順利恢復健康。 原文出處
從事科技業的黃先生,最近經常感覺到心悸、肢體顫抖、進行簡單的運動就氣喘吁吁、體力大不如前、體重也大幅減低,同時眼睛也常感覺到乾澀不舒服,以為只是工作關係造成的用眼過度,因此沒放在心上。直到三個月後,看東西總容易產生複視、疊影的現象,且常讓身邊的人誤會在瞪人,眼睛明顯有突出的現象,於是黃先生到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代謝內分泌科門診就診。 黃先生經抽血檢查後,醫師診斷為甲狀腺亢進,眼睛凸出與乾澀問題,可能是甲狀腺亢進所造成的眼病變。醫師開始給予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並協助轉介眼科追蹤以及安排電腦斷層評估眼病變情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甲狀腺功能控制穩定,眼凸造成的複視、外觀及乾澀也有所改善,也讓黃先生找回自信心與生活品質,所幸及早發現和治療,沒讓病程進展更加嚴重,目前在跨專科的照護下持續追蹤中。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代謝內分泌科林家宏醫師表示,在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中,約有二成左右可能合併甲狀腺眼病變,其實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可以被治療的!甲狀腺眼病變是一種甲狀腺亢進在眼睛上的表現,會導致眼窩肌肉肥厚、脂肪增生及周遭組織發炎腫脹,進一步眼球被推擠向外凸出,影響到眼睛轉動時的活動度,以及因眼睛無法完全閉合而產生不適或疼痛。輕微的眼病變會造成眼睛乾澀、癢、外觀不佳,嚴重的眼病變則造成複視、角膜破損甚至視力受損;除了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感,亦也可能會造成生活、社交以及外貌上改變的困擾。 林家宏醫師說明,事實上約半數的甲狀腺眼病變病人,願意配合醫囑按時服藥和回診,將甲狀腺功能控制得宜,並避免抽菸或二手菸,適時使用人工淚液或眼罩避免眼睛無法閉合而角膜破皮,眼病變就能緩慢改善。若甲狀腺功能已被控制,眼睛仍有症狀時,醫師會依照嚴重程度評估治療選項,包括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或是眼科手術,搭配代謝內分泌科與眼科聯合治療,就可能讓眼睛的活動度和外觀有所改善,並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因此,林家宏醫師提醒若有明顯甲狀腺亢進之症狀如心悸、冒汗、手抖、體重減輕,合併有眼凸或甚至複視的情形,建議盡速就醫確認是否有甲狀腺功能異常之問題,並接受適切的內科與眼科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原文出處:好醫師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