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王小棣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圖/王小棣 人,最難能可貴的莫過於成名後, 不會翹起自己的「尾椎」,目空一切。 如果從這角度來看,導演王小棣應該算是少數不變的吧。 拍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也牽成了多位後進如:蔡明亮、陳玉勳、紀錄片導演吳乙峰、藝人許傑輝等,王小棣在影視界廿餘年,仍一如當年,還是那麼喜歡傳講動人的故事,很容易被感動,很願意提攜年輕人,「球品」欠佳,不掩藏真性情、沒有架子的小棣老師,依然兢兢業業籌拍每部戲,從來不曾看自己有多了不起。 《酷馬》是王小棣以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的新片,原本頗叫好的,但票房不如預期叫座,連金馬獎提名都全部摃龜。本想說入圍可以拉抬一下票房,談起這件事,王小棣自我調侃地說:「我只能說上天呀!你真是很看重我ㄟ!拚命栽培我,給我這麼多考驗!到底什麼大事要交給我?」接著她又提醒自己:「我也常想萬一很好的話,頭大了、驕傲了,自己可能就收都收不回來啦,說不定這樣對妳反而好,妳就好好幹吧!」圖/潮人物提供 全家福初試啼聲 創作題材多以關懷青少年成長,幾乎是外界對王小棣作品的主要印象。然而,一九七九年自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研究所肄業返台時,年輕的王小棣滿懷雄心,「當時覺得自己什麼題材應該都會拍。」日後,她在華視所拍的《全家福》《佳家福》《母雞帶小鴨》《納桑麻谷我的家》等單元劇奠立了聲名,更成為述說台灣家庭親子溝通的經典之作。 一九八八年,軍人退役的武士嵩走馬上任華視總經理,提出想仿效美國影集的《天才老爹》拍戲,心裡最排斥仿照別人做節目的王小棣二話不說拒絕了。離開現場時她突然想到,自己曾應湯臣電影公司之邀拍過一部《黃色故事》,就在講青春期的故事,該片的副導找了一部日本電視劇供彼此溝通用,該劇講述三個父親背景各異的日本家庭,最常見的場景為三個爸爸泡湯聊天,三人一談起青少年問題,態度的截然不同。 當時王小棣就自問:「王小棣,難道妳的腦筋這麼死呀?他想要仿照《天才老爹》那是他的事,日本這齣連續劇對他們社會的家庭溝通有幫助,難道台灣的家庭就不需要溝通嗎?」 腦筋一轉,王小棣的《全家福》,從一個家庭裡的溝通故事開始,到《佳家福》的兩個習俗、想法大相逕庭的本省和外省家庭故事;繼而是《母雞帶小鴨》,講述年輕人離開原生家庭,在外與人租房合住的故事;直到《納桑麻谷我的家》(註:泰雅語「納桑麻谷」就是家的意思),把劇中人物的家搬到泰雅族的部落去,呈現都市來的小孩受到原住民鄰居挑戰的故事。 這一系列深受家庭和青少年喜愛的單元劇,成為五、六年級生共同的記憶。王小棣也被賦予「擅長處理跟青少年互動」題材的導演,但她自己卻不以為然。圖/潮人物提供 魔幻童真三部曲 直到近日《酷馬》上片,正頭痛該如何界定《酷馬》的電影屬性?王小棣的夥伴編劇黃黎明絞盡腦汁想:從《魔法阿嬤》《擁抱大白熊》到《酷馬》等三部電影,或許可以算是「魔幻童真三部曲」,加上之前許傑輝演的《我的神經病》等,王小棣赫然發現,「可能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個壞學生,就是愛玩不喜歡讀書,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玩很重要,所以小朋友好玩的事呀、小惡作劇呀,這對我來講都很親切、很有趣。」 「平常我都會說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導演。」王小棣自我分析道,「好多人的諸般事都深深吸引我,而我的工作就是分享看到、聽到的精采人生。」 《魔法阿嬤》,就是夥伴黃黎明寫自己媽媽的故事。四、五年級生的童年家家都窮,媽媽們都十分節省,黃黎明家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只有養樂多可以喝,兩個人共喝一瓶,家裡四個小孩,每天就為了養樂多吵架:「你只能喝到『養』的第二橫!」媽媽煮泡麵更是四個人煮三包、三個人煮兩包、兩個人煮一包,一個人要吃就得等等,「非要弄到大家都很不舒服。她就眼看媽媽當阿嬤時完全都變了。」當了祖母會任由孫子喝成排的養樂多;有時,這阿嬤還會背著米奇小包包陪孫子在7-ELEVEN門口邊弄扭蛋邊說:「這你有啦!」黃黎明看在眼裡想說:「哇塞!這媽媽也差太多了吧!」 更有趣的是,小男孩愛玩戰龍四驅車,這個阿嬤會知道哪種電池最強?這是哪個牌子?哪裡有賽場?因為忙碌的爸媽把孩子都丟給阿嬤,凡事都由老人家張羅的,媽媽老是來一下就走,讓孫子常跟阿嬤吵架,「這時孫子最氣阿嬤,覺得要是沒有這阿嬤,我就可以跟媽媽。」這種祖孫之間的情與怨糾葛,讓黃黎明深有感觸,寫就了《魔法阿嬤》。 主角都是小人物 曾拍過《百工圖》以紀錄片呈現出各行各業的面孔,至今王小棣的電影、電視主角也都是小人物。她認為,「其實一個社會要真正繼續存活運轉下去,例如巴士可以按時開、乾淨的水送到家,都是很多中下基層的人默默無聞地做事,但我們卻很少去認識他們。資源或榮譽、掌聲也很少給予這些基層工作者,卻將太多資源和注目給幾乎沒做什麼事的上位者。」 如果說電視是社會的公布欄,王小棣希望透過電視展現這些小人物的臉,她語氣高亢地說,「做這些事的人就是你的社會、國家,不然國家就是空洞的,你都不認識他們,怎麼會認同、認識這社會呢?」 《酷馬》也是台灣社會某個角落發生的小人物故事。劇中由名舞蹈家古名伸所扮演的媽媽由於先生肝癌早逝,復又癲癇纏身,只能靠洗車子打工來養大孩子,這孩子很孝順,是母親的力量來源。誰知在十七歲那年跟表弟去烤肉,一群孩子們喝了酒,其中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莫名奇妙拿刀捅了他,當救護車趕到學校,卻遍尋不著管鎖的人,以至於延誤送醫。凶案發生後,那母親的世界就完全崩潰了,她根本沒有力量走出來。 其中有位志工老師,先是輔導該案的加害人,工作重新分配後,剛好輔導受害人的母親,起初這媽媽完全不理他;直到一天登門拜訪,發現這媽媽剛好因癲癇發作,口吐白沫倒地不起,被志工輔導員緊急送醫救了她一命,媽媽才開始跟他們講話。 又經過兩年多,終於她願意去監所看這孩子。之前她曾在法院遠遠看過這十五歲的小個頭男孩,兩年多後,已經長得很高大了的孩子向這位媽媽道歉,臨走時,那男孩問說:「我可以抱妳一下嗎?」講到這,王小棣雙眼泛紅:「看那張照片那媽媽個子很小,男孩卻好高大,看著眼淚就掉下來。」圖/潮人物提供 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和解 這家境也窮,自己的母親更害怕兒子殺人的小孩,坐牢兩年多期間沒有任何人來探訪過,而這媽媽持續來看他,大受感動的男孩說要奉養受害人媽媽一輩子。當這孩子被關六年出獄後,根本找不到工作。這媽媽就跟他說:「你有前科,找不到工作,你去讀書。」現在他已是大三生了。 「你看到這些小人物的力量。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子做了這個事情以後,他應該也很怕吧,而且十五歲被關起來,牢裡面應該很多霸凌,他居然會對那媽媽說:『我可不可以抱妳一下?』包括這志工老師、媽媽、那孩子本身,今天我往上看去,沒有一個在上位者可以給我像這樣的感動力量。」 王小棣眼眶濡濕地說,「如果活著是一種修行,上天給他們修行的考驗和條件也比較嚴苛,這些擁有這麼少的人反倒都有很強的力量。」 胸懷社會主義,卻是曾經權傾一時、勢力伸進各情治單位的前總政治作戰部主任、駐巴拉圭大使的王昇之女。每當有人一問起王小棣的社會主義跟家庭的關係,她就劈頭反問:「我的家庭有怎麼嗎?」回憶兒時,這樣的場景還清晰地烙印腦海:家裡小孩吃西瓜都要吃到綠的皮跑出來,以至於全家去作客吃西瓜,主人看到王家孩子吃到有點不像樣,都會說:「要不要再來一片吧?」「人們都會覺得我們好像是高官家庭,其實,那個年代物質匱乏,每個家庭都窮。」 王昇治家甚嚴,其子女都未從事公職,王小棣也不願靠父蔭做事。但以華視的軍方背景,董事長、總經理不乏曾擔任王昇下屬者,看到她的背景難免會多擔待些,這也讓王小棣更加謹慎,不願落人口實。 出身江西窮鄉僻壤的王昇,雖日後獲得蔣經國的寵信,但由於身經戰亂且自幼家貧,他平時就會不斷地告誡子女要憶苦思甜、居安思危,「我的父親根究就是個立志向上的窮孩子。」王小棣轉述道,「父親曾說就算我去討飯也要讓你們讀大學!」她心裡就反唇唸道:「你為什麼要去討飯呢?你為什麼要講這麼無聊的話嘛?」 用尊重化解代溝 而每逢年節家庭聚會,王昇都要反覆講些讓子女們聽到頭皮發麻的話。成長後,王小棣終於了解因為自己不曾經歷戰亂,並未能感受父親那種恐懼,「戰亂對他來說是非常恐怖的真實,命是不值錢的;因為自己沒念什麼書,所以我的孩子一定要念書,我們聽來就覺得很肉麻。」她也體認到:「可見每代之間的間距很大,人們眼前看到的都是表面,事實上,內在的傳遞,對生命和別人的尊重才是重要的。」 十多年前,王小棣曾經十分憂心中國的蹶起,現在的她則是想好好大聲說出台灣的故事,就像她拍《酷馬》的出發點,「死命也一定要講出台灣很多寶貴的故事,發揮所有的力量。否則你的祖先好像白活了一場,從我們的相簿消失了。」 「從古至今,台灣基本上就是一個人民的地方,包括台灣五大家族的故事都滿悲哀的,他們生活出來的智慧就一定要一靠左一靠右,從中求生存。」外省籍的王小棣一直認為,「我覺得台灣就像一個寶盒,包括基因,卅幾省的人都擠到台灣來,每個不同族群的家各有各的故事,可是又不敢講出來,每個族群和家庭都忍著忍著,希望孩子可以好一些,這些東西就開始慢慢發酵。這就是台灣迷人的地方,我們最大的本錢就是人民,以及各種內化在生活中的多元。這對整個中國是重要的,我覺得兩邊政府都應該趕緊設法努力了解彼此。」 所以且不管是否有企業支持《酷馬》拍攝,先不管大陸票房,王小棣就拍給台灣人看,就算金馬獎提名全軍覆沒,「還是要回到你覺得該做的初衷,像這樣的力量該被看到。」 初衷不改,性情不變,這就是王小棣,一位縱使曾罹患乳癌,每年得固定回診,卻仍創作不輟的文化人。圖/潮人物提供 任性 王小棣總是強調小人物生活的故事,正是她不畏世俗的任性,自己都感動不了的東西她拿不出去,所以拒絕了很多機會、就因為她絕不拍一支電影或電視劇來騙人。因為社會正是由這些底層人物在努力維持和運轉,電影影像的呈現就應該以這些生活上會出現的人為主,而不總是豪門巨賈、商場鬥爭或黑道火拚,雖然那些題材很容易賣錢。 王小棣的真不只在電視和電影,對待朋友和晚輩永遠是同一種面目,熱心、平等而真誠,所以無論她提攜的後進者後來的成就多麼大,她永遠是大家心中的小棣老師,在台灣電影史上的力量永遠生生不息。 王小棣 出生:1953年 學歷: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研究所肄業 作品: 電視劇――《全家福》《佳家福》《母雞帶小鴨》《納桑麻谷我的家》《台灣玉》 《大醫院小醫師》《赴宴》《45度C天空下》 《波麗士大人》《我在墾丁天氣晴》等 電影――《熱帶魚》《飛天》《魔法阿嬤》《擁抱大白熊》《酷馬》本文經潮人物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潮人物網路平台:https://chewpeople.com.tw/vol5-yungchang-wang-clock-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