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猝死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禪與科學】猝死很可怕 禪定可預防

專訪/張剛鳴博士 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實驗證明,禪定受測者的動脈血管壁壓力波,在禪定後發生了明顯變化,表示 血管彈性係數得到強化;但沒有禪定的受測者,變化卻不大。 佛家常說「人生無常」,特別是不可預測的生命大限,當它來臨時,無聲無息,常教人措手不及。一般生活中最常見的無常,就是因動脈硬化而引起心肌梗塞的猝死,尤其發生猝死的族群,大多是做事認真負責的中壯年,實在令人喟嘆。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TO)對猝死的定義,是指事前無任何症狀跡象,從病發到死亡不超過1小時者,至於猝死的原因,則多半與急性心肌梗塞有關,而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主要還是來自於動脈硬化。 衛福部每年公布的台灣十大死因中,除了癌症,當屬動脈硬化的威脅最大,因為它會造成血管彈性變差與血管阻塞,導致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嚴重者會引起休克或猝死。 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血管變形和動脈產生粥狀硬化塊,讓血管彈性變差,造成血管阻塞。一般認為,影響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主要與高血壓、糖尿病、高齡、抽煙和肥胖有關,其他像壓力過大、悲傷、憂鬱等,也是不利動脈健康的重要因素。 禪定有助強化血管彈性 那麼,禪定是否對動脈硬化有所幫助呢?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副教授剛鳴博士以自身修鍊禪定多年的經驗回答:「那是當然的」,他表示,新竹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羅佩禎博士曾率領其研究團隊,針對禪定所產生的血管壁動脈壓力波變化,作過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張剛鳴博士指出,從中醫角度看,「血管壁動脈壓力波」與「中醫把脈問診」有異曲同工之效;中醫把脈時,按在不同的手腕位置(距離手腕由近而遠分別是寸、關、尺),會感受到不同的血管壁動脈壓力波強度(由弱而強分別是浮、中、沉),將兩者相互搭配後,可了解身體經絡的變化,藉以判讀疾病。 血管壁動脈壓力波的波型,主要是以3個向上的波鋒為主,分別為P波、T波與D波;當心臟的心室收縮,半月瓣打開時,血液噴射到大動脈和動脈,並使其膨脹,此時血流壓力會撞擊血管壁,這種撞擊會產生P波。 當半月瓣關閉,血管彈性回縮,將血液推進循環系統的其餘部分,這時就產生T波。後續搭配半月瓣關閉,當血管彈性更好時,會產生明顯的D波(見示意圖)。 羅教授的研究,是以壓力感測儀器量測受測者手腕「寸」的位置,並記錄其血管壁動脈壓力波的變化。她找了平均年齡25歲、禪修3年以上的禪定組,與另外同年齡的非禪定對照組共20人,一同參與這項實驗。 實驗時間是40分鐘,在這段時間裡,禪定組的受測者當然是在禪定,而對照組的受測者則是輕鬆地閉目休息。結果發現,禪定組所測得的血壓波型,在禪定前後發生了有趣的變化。 首先,禪定組在禪定之後,P波變得更快,T波也變得更明顯;由此得知,禪定的確是可以增強動脈血管壁彈性的。此外,D波的形狀也變得更明顯,這也是血管彈性係數得到強化的現象(見對照圖)。但對照組的動脈壓力波型,並沒有出現明顯改變。 十脈輪禪定可運轉體內能量 張剛鳴博士表示,從羅教授的實驗可知,禪定確實有助於強化動脈血管壁的彈性,可減緩動脈硬化可能產生的相關問題。所以,禪定不單只是像一般人所認知的,被動性地修身養性而已,更可以主動地保養身體健康。 張剛鳴博士說,他修鍊的是悟覺妙天禪師親傳的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他的體驗是,透過這十脈輪禪定的「靜、定」訓練,可以讓體內的能量自然運轉,進而排除身心汙染,回復活力。他笑著表示:「這可不是在喊口號,而是許多和我一樣的修鍊者在實修實證後,親身驗證的事實。」的確,面對無常的人生,禪定是最好的自我養身法。 註:請見Chuan-Yi Liu, Ching-Chuan Wei, and Pei-Chen Lo. Variation Analysis of Sphygmogram to Assess Cardiovascular System under Meditation,.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ume 6 (2009), Issue 1, Pages 107-112 張剛鳴博士 小檔案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控制所博士 ◎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  暨生醫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研部顧問 ◎台中市領袖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有片】大陸17歲羽毛球新星比賽中猝死 家人質疑搶救不力

據香港中通社7月1日報導,亞羽聯和印尼羽協發布公告稱,在印尼舉行的2024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標賽中,中國羽毛球隊的17歲小將張志傑突然暈厥,送醫後不治身亡,因搶救無效去世,年僅17歲。 據中國羽毛球協會官方網站消息,大陸國家青年羽毛球隊運動員張志傑6月30日晚在印尼參加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團體賽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時,張志傑在小組賽對陣日本隊的比賽中暈倒,賽事醫生和醫療小組對他實施搶救。他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就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於當地時間6月30日23點20分去世。 中國羽毛球協會對張志傑的不幸離世深表悲痛,對張志傑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慰問和哀悼。目前,官方還未透露導致張志傑去世的具體病因,相關情況有待進一步公開。 張志傑2007年1月出生,熱愛羽毛球運動,是大陸國家青年羽毛球隊的優秀運動員,曾獲得2023年大陸全國青年羽毛球錦標賽乙組男子單打冠軍、男子團體冠軍,2024年大陸全國青年羽毛球錦標賽乙組男子團體冠軍。 另據上游新聞報導,事情發生後,有疑似張志傑姐姐的網友在微博發文,質疑現場救治不及時。 比賽中被對手追平後,張志傑走動擦汗,並未看出有異樣,隨後將羽毛球傳給對手準備接發球,可就在這個過程中,他突然向前倒地,隨後身體開始抽搐。 一名身穿紅色T恤、疑似張志傑教練的男子走入場內觀察。張志傑當時還有知覺,抬起了頭,還有用手撐地的動作,可是未能起身。男子離場後,馬上呼叫醫生人員。醫療人員進入場內,對張志傑進行了簡單的檢查,接著張志傑被抬離場地。 就影片中張志傑的救治過程,上游新聞記者採訪了一名重慶某三甲醫院的急診科醫生,他認為:「從影片看,張志傑在無接觸的情況下倒地抽搐,隨後送醫後意外身亡,基本符合運動性猝死的情況」。 從張志傑倒地,到被抬出場地,這2分鐘內,現場醫療人員並未對他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急診醫生認為:「從現場影片看,的確救援反應有些遲鈍。運動性猝死最關鍵的,就是第一時間搶救。現場醫療人員在判斷球員失去知覺之後,應該第一時間按照急救流程做心肺復蘇,並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創新「震波血管內碎石術」 大幅降低慢性病患心梗風險

猝死來自於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又以心臟疾病為我國十大死亡原因第二號殺手,近年來明顯出現年輕化趨勢,顯然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國病。亞東紀念醫院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團隊發表全新「震波血管內碎石術(Shockwave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手術方式,成功替兩位病患緩解心絞痛與呼吸急促症狀,大幅改善改善其生活品質,同時也降低了未來發生心肌梗塞之風險。 擊碎鈣化病灶 「震波血管內碎石術」創新治療方式 近年來,醫界發展了創新的治療方式「震波血管內碎石術」,利用震波球囊發出的超聲壓力波引發鈣化組織的碎裂,以完成斑塊修飾,並且能夠有效地震碎位於血管壁較深層的鈣化斑塊,進而促進支架的展開,為克服深層及重度鈣化病灶的理想治療選擇。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葉衍廷指出,重度鈣化的冠狀動脈病變一直都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挑戰。 冠狀動脈內的鈣化斑塊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後不良預後有關,可能導致支架未完全展開或不貼合,增加形成支架血栓和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葉衍廷也說明,適當的斑塊修飾技術能夠減少這些併發症,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切割球囊,但在個案出現阻塞性鈣化時,可能會導致球囊難以遞送和展開;而對於重度鈣化病變,可以考慮使用冠狀動脈內旋磨術或軌道切割等技術作為二線治療策略。 重返健康航程 震波球囊賦予全新人生 現年73歲的梁先生過去曾多次接受介入治療,但左前降動脈持續出現阻塞,傳統方式置放的支架也無法擴張到最佳狀態。在採用最新的震波球囊後,成功將支架於阻塞處擴張至理想大小,大幅降低再次阻塞的風險。 現年67歲的吳先生的情況更為複雜,不僅有多年洗腎經驗,冠狀動脈多處阻塞且鈣化情形更加嚴重,傳統治療效果有限。然而,結合了冠狀動脈內旋磨術和震波血管內碎石術的複合治療,成功地粉碎了鈣化斑塊並重建了血管通暢。 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表示,亞東醫院一直以來致力於提升醫療品質與技術創新,投入大量資源,以強化治療團隊的專業訓練,為每位病患提供最適當的治療方案。同時,林子玉也強調,民眾也應該留意自身健康,特別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如抽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族群,平時應該密切關注身體狀況,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預防和早期發現疾病。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