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清水祖師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愛傳媒賴祥蔚專欄】新北市新店區的人類歷史悠久,歷史學者盛清沂1960年代在新店溪左岸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圓山文化遺址多處,距今3000多年。 漢人到來之前,新店為原住民居住,乾隆五年、西元1740年,在臺北開墾中崙庄的郭錫塯來到青潭開鑿水圳,與原住民發生激烈衝突。當時新店的平地還有平埔族居住,屈尺往上等山地則有泰雅族居住。其後,漢人逐漸進入新店開墾,取名大坪林,有七張等五庄。新店最古老的土地公廟是「斯馨祠」,廟旁的「斯馨碑」立於乾隆四十四年、西元1779年,足為見證。其後漢人又越過新店溪,進入直潭、灣潭與屈尺開墾。 嘉慶二十一年、西元1816年,黃朝陽等漢人來到直潭開墾,因為原漢衝突而退出,兩年之後又與馮、許、陳等三姓四家以「結首制」設隘開墾,得以固守。道光年間,王永慶家族的第一代開臺祖,從泉州安溪跨海來到直潭開墾;在此同時,泉州王、李、林三姓也來到了灣潭開墾。 西元2008年,文史人士意外發現民眾泡茶的「石桌」,竟然是已有186年歷史的石碑,是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直潭通往灣潭道路修通的紀念,名為「緣碑」。這塊石碑的重新發現,見證了新店的發展歷程。 到了咸豐朝、大約1850年代之後,漢人向山上開墾,在屈尺、廣興一帶與泰雅族激烈對抗。 咸豐年間,最早來到屈尺開墾的漢人,是林、張、劉、王、陳、周等姓,他們從故鄉安溪請來清水祖師的香信奉祀。西元1860年從艋舺的清水祖師廟分靈奉祀,建立了岐山巖清水祖師廟。這是根據最早的立廟碑文記載。 不過2006年印刊的《岐山巖清水祖師廟誌》則提到早在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漢人已經來到屈尺,道光四年進行開墾,當時已有茅屋供奉清水祖師的香信,道光十四年因為原有茅屋毁損而重建。 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屈尺庄民在衝突中遭到原住民殺害,臺灣巡撫劉銘傳派員前往招撫泰雅族,在隔年成功,從此才能開山通路。 日治時期,在臺北州文山郡新店街之下設有直潭「大字」,其下有「直潭」、「灣潭」、「屈尺」、「小粗坑」等「小字」。大字、小字是日治時期的行政單位。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 ●本文為作者新書《穿越臺灣趣歷史》(出版中)的內容。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