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海洋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遭人類橫加干擾的鯨魚言語

南丹麥大學教授Coen Elemans領導的研究團隊,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關於鯨魚發聲器官的最新研究,不只讓人終於得以了解這種巨物的發聲構造,更明白人類的海洋活動,是如何嚴重地影響了鯨魚之間的口語溝通。 他們研究了鯨魚的發聲器官,由此發現其發聲頻率範圍相當狹窄,而且剛好與人類船舶動力系統發出的音頻多所重疊,因此大受干擾,Elemans評述:「聲音是牠們生存的關鍵,因為這是牠們能在海中找到彼此進而結合的唯一方法。」 鯨魚是目前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也是高智能的群居動物,該研究以藍鯨、座頭鯨、露脊鯨、小鬚鯨、灰鯨等14種鬚鯨為對象。過去,人們一直不明白鯨魚如何發出獨特的鳴叫聲,Elemans團隊為解此謎,仔細取下受困鯨魚,包括一條小鬚鯨、一條座頭鯨、一條塞鯨殘骸的喉部——一個他們稱為聲盒(voice box)的地方——再用大型裝置灌入空氣,終於重現了鯨聲。 與使用聲帶振動空氣發聲的人類相比,鬚鯨擁有的,是一個大的U型構造,喉頂上附許多脂質緩衝,這個器官讓牠們可以透過循環空氣發聲,並可避免這種用肺呼吸大型哺乳動物吸入海水。 研究人員之後又建立了鯨魚聲音的電腦模型,以之顯示其頻寬不大、而且剛好被船隻聲音蓋過的窘境,尤其阻斷了牠們的長距離溝通。Elemans解釋:「牠們沒辦法選擇,例如『唱更高的音』,去繞過海裡的噪音。」 這次對鯨魚發聲構造的探索,非只「除魅」、揭露了長久以來被水手視為鬼叫的鯨聲之秘,且為鯨魚先祖如何從陸地經過水生適應過程重回海洋、怎麼在水中彼此溝通,勾勒了一幅演化圖像。 原文出處

危險海洋 生態劇變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海洋生物現在生存的環境並不如同以往,海洋動物們能攝取到的食物也越來越少,為了能夠得到糧食,牠們必須到更遙遠的地方。經過三天的挖掘,欖蠵龜自由了,但是並不安全,直到他進入大海,早期生物在海中演化,近八成的動物現仍生活在海中,這一年在哥斯大黎加海岸孵化的幼龜,只有百分之十會存活,進入海洋後,欖蠵龜如魚得水,但牠的旅程才剛開始,十年後,牠將回到這片海洋,產下自己的卵,如果牠能活到那時候,海洋是一個流動且無法預測的世界,海中的動物全部任牠主宰。地球表面有七成被海洋覆蓋,可棲居空間有多達九成九位在海中,海洋在我們眼中或許是異世界,以海為家的動物種類卻多得驚人,從世上最大,到最奇異的動物都有,即便是最適應海洋的動物,存活也很辛苦,在海中生存與陸上身存完全不同,尤其是規則不斷在改變,在海中,有食物的地方通常就有爭鬥,在挪威的峽灣近海,這些虎鯨即將對上最兇猛的海洋獵手。一般來說,漁船一天能捕到八百噸鯡魚,比虎鯨和大翅鯨捕到的總和更多,虎鯨在情急之下,只好把這個新阻礙化成機會,撿走競爭對手的漏網之魚,最近實施的配額制度,確保鯡魚的數量足以供給人類與鯨魚,然而,全球現況並不樂觀,我們吃下的魚達到有史以來最多,導致許多魚藏幾乎被耗盡,失衡的海洋門戶大開,被奇特的生命形態入侵。這些生物起初是微小的水螅,體型上的不足,牠們以數量彌補,靠著攝食極小的浮游生物,牠們發育、突變、繁殖,成為一票複製大軍,現在每隻水螅都成了一條生產線,目的只有一個——形成新的水母,其軀體有九成五是水,可以輕易不斷膨脹,再膨脹,直到成為龐然大物,水母沒有骨頭、血液,甚至沒有腦,但非常適合現今變遷的海洋,耐得住高溫、缺氧、鹽度變化,酸度增加,甚至塑膠污染,若是被水母群佔據,有些生態系統將無法完全恢復,我們的影響也波及最大的海洋棲地。大洋,大洋覆蓋超過半個地球,內含的食物卻越來越稀少,但有種動物努力不懈,儘管每天需要一百五十萬大卡的熱量,北太平洋,九哩灘,藍鯨,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動物,身長和聯結車一樣長,心臟和汽車一樣大,舌頭和大象一樣重,光是一年,牠游過的距離已足夠繞地球一圈,都是為了尋找磷蝦,海洋食物鏈中最重要的物種。

家被塑縛了?!大海的塑囚特展帶你看海洋不可承受之重

海洋廢棄物污染嚴重,聯合國世界海洋會議更指出「每分鐘都有幾乎一噸的垃圾被倒進海洋,如果人類不採取行動,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會比魚還多。」這樣的呼籲自2016年起幾乎是老生常談,但近年來海洋生物誤食塑膠或遭纏結致死的新聞畫面卻逐漸形成常態,「減塑」你真的開始行動了嗎?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特別選在世界地球日前,於今天(4/20)開幕自瑞士蘇黎世設計博物館(Museum für Gestaltung Zürich)跨海引進的《大海的塑囚》”Out to Sea? The Plastic Garbage Project”特展,透過科學與藝術角度一一剖析全球海廢問題,並邀請大眾在細看海洋垃圾污染演變的同時,亦能檢視自身的生活習慣,以期突破海廢污染之困境。科教館更延伸策劃臺灣限定「海呀!我的家」展區,邀請觀眾一起試想當我們的家在2050年被塑膠製品包覆與侵蝕,如同海洋生物的家充滿著廢棄物般,你我該如何應對?在還來得及挽救的現在,我們除了減少或拒絕使用塑膠袋、吸管等一次性產品,還有哪些是可以做、應該知道,或是需要關心的?圖/觀眾觀看海廢裝置。科教館館長陳雪玉表示:滿腹塑膠垃圾的鯨豚,以及被漁網纏身的海龜,儼然成為海洋垃圾問題的代言人,但其實位居食物鏈頂端的人們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塑膠垃圾最終會進入人類的餐盤,且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研究指出,每一平方公里的海洋已經都有塑膠顆粒了,這正是今日塑膠危機最長遠的影響。科教館引進”Out to Sea”特展,期待由展覽中呈現的海廢垃圾與日常生活、塑膠相關科學研究,帶領觀眾重新檢視也正視生活中的塑膠濫用問題,並能從己身做起落實減塑甚至不塑的行動。《大海的塑囚》特展自瑞士飄洋渡海而來,已陸續至法國、義大利、德國、丹麥、突尼西亞、北非及香港…….等31個國家及地區展出,而科教館是在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唯一的一站!展覽的主軸和展品中的海洋廢棄物是由各個海洋(尤其是夏威夷海洋)的塑膠漂浮物組成,展覽主要訴說著海洋廢棄物問題的背景,及其對海洋、動物和人類的致命影響;也介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膠,更詳實地闡述了其用途、健康危害、微型塑膠或生質塑膠等問題;同時展覽更指出要解決塑膠危機的方案,即是再生(recovery)、減少(reduction)、再利用(reuse)和回收(recycling),更重要的是鼓勵參觀者能即刻採取行動!其中在展覽中央走道映入眼簾的巨型海廢裝置,即是由大西洋及太平洋打撈上岸!更令人驚訝的是,佔滿走道,光卸貨、傾倒在走廊就需要耗費兩日的垃圾,竟然是現實中每十秒人類向海洋排放的塑膠量。這樣的反差,在展覽中不斷出現,如「未來考古學」展品,即告訴參觀者,不易腐壞的塑膠製品在未來就像青銅器等將在海灘、海洋中不斷出現並代表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或許未來的人們因此稱呼21世紀為「塑膠時代」也不一定;「美人魚的眼淚」展品則以詼諧語氣詮釋海洋中的塑膠微粒,在沙盤中模擬了海灘上塑膠微粒的存在現況,參觀者透過放大鏡可以仔細地觀查,並發現區分沙粒和塑膠顆粒有多麼困難。臺灣是一座海島國家,身為海洋子民的我們,更不可能自外於海洋污染的問題,移展策劃人蘇珮婷小姐表示,數位時代、快速消費、虛擬社群使生活變得多彩多姿,卻也造成了海洋的災難,除了引進瑞士展以外更策展臺灣展區「海呀!我的家」,透過家中起居空間的規劃,連結廢棄物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反思我們取之於自然而又回歸於自然的是什麼呢?圖/策展人導覽展覽。進入「海呀!我的家」臺灣展區,科教館打造玄關、客廳、遊戲間、浴室、餐廳以及書房等空間,真實呈現塑膠充斥我們生活的樣貌,其中客廳餐桌上的臺灣小吃以及披薩等,都是由打撈自臺灣東部海岸、墾丁海邊的海洋廢棄物打造而成,看似美味的刈包、小籠包、芒果冰,皆由塑膠及保麗龍等不易腐壞的一次性廢棄物製作而成,你敢吃嗎?而海洋裡的生物們就是這樣默默的把這些塑膠製品當作食物吃下肚...因應世界地球日,科教館亦舉辦兩日「塑蝕市集」活動,邀集食、衣、住、行、育、樂、科學與藝術各領域,長期致力於海廢、海洋、減塑、減廢等相關單位共同響應,包含「不廢的塑求」攤位、蘭嶼銀盔生態展示、「海廢電影院」等,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來體驗。《大海的塑囚》今起開幕,並將展至6月9日,展覽期間舉辦一系列特展限定活動包含「電器醫生回來了」電器檢修活動、「和藝塑奇遇」藝術家駐點:藝術創作體驗、「不廢的塑求:不塑之客的午茶時間」、「海廢轉世記」專題演講及「海廢窩克夏」工作坊等,民眾可至科教館八樓西側特展區共襄盛舉。

首覺:減少海洋垃圾與空氣汙染是今年最重要的環保議題

減少海洋塑膠製品汙染與全球空氣汙染是2019年全球最急迫的任務,聯合國發表了全球2018年環境保護工作報告,呼籲各國積極推動這兩項工作,減少對世界生物環境的損害,以免人類自食惡果遭受嚴重的傷害。 15日又發現在菲律賓南部海岸擱淺一頭胃內塞了40公斤塑膠袋的年輕雄性柯氏喙鯨。這頭身長4.7公尺的柯氏喙鯨胃內有40公斤的塑膠袋,包括16個米袋、4個香蕉種植園用袋和各式購物袋。大量塑膠袋讓牠無法進食,也沒有體力游回大海,最後在脫水、飢餓的狀態下死亡,臨死前還吐血,柯氏喙鯨的胃內的那些塑膠製品都是人類所製造出來。 也因此減少海洋中塑膠製品汙染是聯合國環境保護署最優先的一項工作,在2018年6月的世界環境日中,環境署在全球積極推動「塑戰塑決」的活動,這一活動涵蓋了全球190多個國家的數億人口,目標是要提升民眾對於減少海洋塑膠垃圾污染的意識。 在2018年,已經有印度率先承諾到2022年逐步禁止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的使用。歐盟也提議到2025年禁止使用10种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这些塑膠製品將佔所有海洋垃圾的70%。此外西非的尼日和中美洲的宏都拉斯等國家,以及全球家具業巨頭IKEA和總部位於德國的餐飲外賣平台Foodpanda等企業採取行動的承諾。  還有來自全球57個國家承諾清理全球60%以上的海岸線,以共同清潔滿布垃圾的海岸地帶。 其次,空氣污染如何解決已經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危機。2018年,環境保護署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舉辦了首屆「全球空氣汙染與健康大會」,企求這一個每年可導致數百萬人口死亡的環境威脅,與會各國更承道2030年要減少因為空氣汙染死亡人口約三分之二以上。 為了實現這一個目標,在環境保護署的支持下,亞太地區國家積極推動電動運輸發展方略,並努力要提高燃油效能的各種解決方案。例如菲律賓與斯里蘭卡就開始對油電混合車改採籽傳統石化燃料汽車較低的稅收,並產生了顯著的效果。 2013年至2018年五年間,斯里蘭卡的油電混合車數量增加了十倍,讓當地空氣汙染有顯著改善。 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希望,2030年亞太地區空氣的懸浮微粒能比2015年降低56%。 此外,聯合國在2018年發起減少樹木受損的保護森林計畫,這是聯合國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降低空氣汙染所推出的第一個全球植樹倡議。同時,全球也共同推動拯救的處中非洲剛果盆地的世界上最大的熱帶富碳泥地群(Cuvette Central)。這裡是14種受威脅動植物的家園,如果不能好好保護,全球將有將近三年的碳排放量釋放到空氣中。 靈鷲山心道法師認為,現在的社會過度被科技和消費主義牽著走,但過度消費和仰賴科技,已經造成地球的損傷和禍害。 聯合國環境署也將在未來多多推廣減少海洋垃圾與空氣汙染的計劃與行動,這樣才能有效保護我們生之所賴的地球。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邱智淵/塑膠氾濫危害人類 飲用水也含有塑膠微粒

圖:美聯社、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台灣已成為世界「塑膠島」(Plastic Island),再不自我節制,塑膠微粒更將佔領地球,成為人類身體基因的一部份。 根據媒體報導,由於中國大陸政策上不再接受世界各國的廢棄物,使得這些垃圾轉往台灣進行處理,台灣現階段也因此成了名符其實的「垃圾島」,尤其大量的廢棄塑膠運往台灣,對於已經塑膠袋為患的台灣山林,造成了更大的環境負擔。 政府環保單位才以救救地球的主張大聲疾呼要求限制塑膠袋使用,也準備禁止使用塑膠吸管,但是這樣的心願卻與政府經濟單位開放廢塑膠原料輸入台灣的作為大相逕庭,相對於台灣廢棄塑膠材料遍布各地海灘的醜陋污染場景,這樣猛進廢棄塑膠的情形,真令人遺憾。 然而,更令人吃驚的是,根據統計,每一年全球可追溯到的在各地移動的廢棄塑膠產品就達到了5,6百萬公噸之數,更別提沒有飄洋出海以及被就地任意棄置的塑膠垃圾了。人類每年製造的塑膠垃圾數量真令人乍舌,難怪全球各地塑膠垃圾遍蓋海灘與山林、塑膠袋已經開始危害地球所有生物的生命與安危了,並在南北太平洋地區形成了個有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塑膠流動間帶;更糟糕的是塑膠原料可以產生塑膠微粒,並可以分解融入水中,成為名符其實的「塑膠水」了。 媒體報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日前接受非營利組織 Orb Media 委託,針對 9 個國家,共 11 種不同品牌的 259 罐瓶裝水進行成分分析,結果發現每公升的水平均含有 325 個塑膠微粒。在所有接受檢驗的瓶裝水中,只有 17 罐完全找不到塑膠蹤影,亦即高達 9 成產品被驗出含有不同程度的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許多知名大廠牌也無法倖免。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已表示,將儘速研究瓶裝水含有塑膠是否會造成消費者健康傷害。 無獨有偶,另一個美國組織Story of Stuff 也提出類似的飲用水水質報告,指出飲用水含塑膠微粒越來越明顯。報告指出,最常見的塑膠種類是常用來製成瓶蓋的聚丙烯,以及逐漸受汙染的水源,對此,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雖然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水中的塑膠微粒會影響人類健康,但該組織將仔細審核現有不多的證據,目的是找出證據缺口並催生研究議題,以便提出更完整的風險評估。 這幾年來,雖著塑膠垃圾汙染水源的現象日益可見,外界已知道塑膠正在海洋生物體內堆積,這也代表人類將跟著深受其害,但如今塑膠微粒會充斥水源中,更會讓我們身體裡出現塑膠微粒,這樣的水質塑膠化現象,對人類是否有害,就是我們該密切注意的了。 面對這些地球的苦難與衝突,靈鷲山心道法師號召由生命覺醒出發,透過禪修,終止人心內在的貪婪,落實靈鷲山所提倡的九大生活主張(註一),鼓勵簡樸生活,闢有機農場,打造低碳步道等實際行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註一:九大生活主張:寧靜、愛心、對話、素食、再生、節約、減碳、節水、綠化 作者為自由作家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http://peacemeditation.ljm.org.tw/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