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法身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禪修釋疑】修一顆柔軟慈心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問:我沒做過壞事,為什麼還會遇到不好的報應? 答:在地球上,凡事都有因果,可是有人說:「我是好人,沒做過壞事,為什麼還會遇到不好的報應?」曾經有個新聞,一位住戶把車子停在家門旁的路邊,被一個喝醉酒的人酒駕撞上,對方不幸死亡,結果這位住戶被判有罪,非常無辜。 如果遇到這種事情,不要生起瞋恨心,應該懷著「報冤行」的懺悔心,自我檢討,也許是自己在某方面做得不夠圓滿,應該要趕緊加強,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修行就是修心,要隨時讓心很柔軟、很溫馨、很體貼,要隨時關心他人,不管是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同事朋友之間……,若能如此,我相信他們會對你另眼相看。 修行就是從這裡修起,然後善心、愛心、慈悲心就會慢慢顯現;此時的你,就是一尊在世菩薩,會處處關心別人、關心世事。 修行是關心眾人之事,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所以每位眾生的思想、行為、生活、環境,以及它的一切圓滿度,我們都要去關心。 今天我們能夠修行世尊的正法,我們的心是如此美好,內在是如此完美,我們希望將這個完美的心讓更多人一起分享,這才是真正的迴向。 一般人修行都要做功德迴向,其實真正的迴向,不是在嘴上說說而已,因為修禪不注重表相,而是在實相,只要能把這顆從修行中得到的美好的心,帶到家庭、社會,帶給所有眾生,就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如何判斷一個人修得好不好?可以先看他健不健康,看他的臉色是暗沉的?蒼白的?還是氣色很好?即使前一天晚上沒睡好,第二天還是氣色很好,精神奕奕。其次是看他的氣質,修行人的氣質都很優美,不會俗氣,而且在做人處事方面都很圓滿。 因為我們修行,是要讓自己從「人格」昇華到「神格」,當你圓滿了完美的神格時,就可以到達法身的世界,這是很重要的修行觀念。

【禪師說禪】明師的佛心聖光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什麼是佛?佛從哪裡來?我們修佛法,先要了解什麼是佛。一般人認為,覺者是佛,迷者是眾生;但我不從這個觀點看,而是從出世法的角度來看入世法,比較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 佛從哪裡來?從佛子而來,就像「大人從小孩而來」一樣。小孩又從哪裡來?從母親的懷抱而來。母親的懷抱又從哪裡來?從父母的因緣而來。我們又怎麼會因父母的因緣而來?因為父母「因緣和合」,所以才生下我們。由此可知,佛是講因緣、講因果的。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佛是從佛子來的;什麼是佛子?就是菩薩。前面說到,小孩是從母親的懷抱而來,那麼佛子又是從何而來?從「無始無生的緣生父母」而來,我們的色身是從無始劫以來的緣生(因這個緣而生)父母而來;然而,緣生父母又從哪裡來? 我們修佛法,就要這樣一步一步地深入探討,才不會迷信。所謂「無始無生的緣生父母」,就是從無生無滅的佛母而來,所以我們修佛,就是要回到「無生無滅的佛母」的常寂光淨土。 勤耕資糧位 皈依人天師 可是要找到自己的佛母,找到這個常寂光淨土,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祗劫,這是一條很艱難的難行之路,那該怎麼辦?我舉個例子,當我們爬山的時候,都會準備乾糧;同樣地,從佛子找到佛母的這條三大阿僧祗劫之路,也一定要有資糧;什麼資糧?就是佛法。 爬山有了資糧,才能在肚子餓的時候有食物吃,冷的時候有衣服穿;而修行有了資糧,才有佛光和甘露清泉給我們智慧,在黑暗中有明燈照亮,這樣才能到達佛國淨土。 不過,佛法雖然是佛子的資糧,卻不是隨處可得。一個佛子要成就一尊大圓滿的佛,一定要皈依「明師」;但這種皈依不是一般的皈依。 曾有人問我︰「我已辦過皈依,也修禪、坐禪好多年,為什麼一直沒有感應?」我問他︰「你皈依有什麼證明?」他說︰「我有皈依證。」我再問︰「皈依證在哪裡?」他說:「在我家的抽屜裡。」所以他皈依的是他家裡的抽屜。 真正的皈依是自性皈依,也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而唯一能夠代表三寶、集三寶於一身的,就是佛母。 佛是看不到的,一般我們看到的只是佛的法相,如果沒有經過證道者開光,只不過是一塊木頭或普通的畫像而已,但若經由大成就者開光以後,就不是原來的佛像了,而是佛的法身。 很多基督徒和天主教徒都批評佛教徒膜拜偶像,但他們拜的耶穌不也是偶像嗎?其實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真正意義是,耶穌基督的心是淨土,祂所顯現出來的是身光;可是一般人只看到「耶穌為了替世人贖罪,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外相,殊不知這十字架就是真光、心光、身光,也就是法身。所以耶穌是告訴我們,要將自己修成光體,才能到達淨土。 修行的方法很多,有些人早上起來做早課,晚上也做晚課;有些修密宗的人更嚴格,如果今天功課沒做完,留到明天才做,就要懲罰自己膜拜千遍,而且是五體投地,不像我們合十頂禮那麼輕鬆,拜完以後,還要再補昨天未完成的功課;這表示它是很珍貴的法,要修行者懂得珍惜,看看能不能從千辛萬苦的禮拜、或幾千幾萬遍的持咒當中,得到開悟;如果不能開悟,至少讓這顆世俗的心磨上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等磨得夠了,才傳法給你。 一般淨土宗教人唸佛,也是很好的方便法,因為唸到無念的時候就是「定」,只是能做到的人不多。 佛傳妙心法 覺行菩提道 修佛有很多法門,就像世法一樣,有士農工商;有些人喜歡種田,有些人喜歡做生意,有些人喜歡當公務員,都是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想要的。 佛法也一樣,有方便法和究竟法兩種,大家可依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管選擇哪一種,都是對的。修佛法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如果有一種佛法,時常要約束自己、限制自己的修行自由,我想這種佛法不一定是正法。修佛法是修智慧,只要是正法,都可以修。 但不管修什麼法門,最重要的是要印心。傳妙心法門,如果沒有妙心心印,如何能達到那個境界,得妙心成就?要持這個佛心印,才能登佛國。 妙心心印,是由佛來印心,由佛來點亮心燈,才不會走錯路,才不會像離群的羔羊。因為離群的羔羊是很危險的,隨時都可能被其他野獸攻擊,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離開佛性,如果離開了佛性,就像離群的羔羊,尤其世間無常隨時都會發生,一切災難隨時都可能落在我們身上,所以要特別注意。 如果能夠親近佛性,就可以時時刻刻消滅這些障礙;因為佛性是最清淨的,如果能讓自己隨時都處在清淨的法界中,就不會有災難,也不會有痛苦。 所以要隨時提醒自己「世人皆迷,唯我獨醒」,所謂獨醒的醒,就是「覺」,也就是覺悟,要時時刻刻都保持在清淨的法界,而不是只有在打坐或唸佛、持咒的時候才保持清醒;是不管「行住坐臥」,還是「過去、現在、未來」,都要住在佛性之中。

【禪師說禪】見證佛陀的光明大道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什麼是證佛之道?所謂道,是指道路;證佛之道就是見證佛陀的道路。如何見證?我們知道,佛是無量壽無量光,所以要證明自己是不是能到達佛的境界。世尊告訴我們「眾生皆有佛性」,但這並不代表眾生都是佛,而是都有成佛的機會,所以我們要修行,因為要成佛。 內外圓澄明 虛空大法界 如何修行成佛?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自性。自性本自清淨,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所以修佛不是向外修,而是要向內,要成就自己。換句話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先讓自己的內心有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才能起共鳴,才能相應;否則,我還是我,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能讓身心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清淨,就可以讓自己也是無量法身、無量光,此時你就是住於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沒有時空的,等到證到那個境界,就會真正明白什麼是自性。 自性就像《金剛經》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自性本自具有的智慧領域。見證到自性時,已經進入一個虛空大法界,但此時還不能稱為佛,而是一條通往心靈的路,這條路非常光明、非常平坦,要在禪定中無所住才能找到。到了此時才能見證,原來「行住坐臥都在禪定」;平常在口頭上說「行住坐臥都在禪定」是不管用的,因為那只是把別人證到的結果當成是自己的,就像我們吃的鳳梨,是別人種的,但它是什麼時候種的、什麼時候成熟的、長成的過程如何,我們並不知道。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自性本空」,我們就要去見證自性是不是本空。這就像麥克風是別人製造出來給我們使用,但這不是我們的成果;不要把「果」當成「因」。如果只想得到「果」,而不去種「因」、不去耕耘,那麼獲得的知識愈多,反而愈綑綁自己,甚至不知道這些知識其實都是垃圾。 自性是通往心靈的一條大道,要找到這條大道,就要清淨第六意識、第七意識,才能見到自性光的那條路。現在大家已經知道這條光明的路,修行就方便了,不必再去辛苦地尋找;而且既已知道什麼是自性,就要去證明祂是不是本空。 當見到自性時,會發現在虛空法界裡有一尊自性佛,接下來才能「明心見性」,明瞭七情六慾八魔等種種活動,以及五官六意七識等等,要明瞭這些都滅度以後,才能得到心的解脫,見到本來的心靈。 但見性以後還沒有成佛,只是這條光明大道的開始,等到證到了自性,才能夠智境同輒。什麼是智境同輒?如果智境不能同輒,即使已經知道了,還是沒有這個智慧;就像電燈,一開就亮了,一關又暗了,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這只是知識,不是智慧;如果開關壞了,一切都是暗的。 智慧與境界就像車子的前輪和後輪,要同步一起走。同樣的,如果見到自性,但還不到見性的境界,那依然還是會落空。所以看佛經的人要證到那個境界、證到無量光,才是真正地看佛經。 證到自性以後才會發現,才能說,原來每個眾生都有自性,跟自己一樣,都有一條通往心靈的路,再繼續走下去,就會更深一層地見到法性,到最後通往佛性;原來都是一樣,通往性海,通往無量無邊,通往佛國大道。 這時的你,找到自性、證到法性、回歸佛性以後,才明白原來眾生、菩薩、佛都是一體,都是平等的;也明白什麼是真空,什麼是妙有,原來真空裡面還有妙有;也證明所有生命的始末都是同根同源。這時自然會發出大悲心,如果沒有證到這種境界,是發不出來的,是假的。 為什麼佛陀那麼辛苦呢?曾有一位修行人對我說,佛根本不慈悲,不想讓眾生成佛!因為眾生如果都成佛了,怎麼還會有這麼多苦難眾生沉淪苦海?不是說佛法無邊嗎?難道佛不能讓眾生都成佛?我說,佛是可以讓眾生成佛的,但要看因緣。世尊曾說,是佛非佛,有因緣就可以成就。什麼因緣呢?見到佛,佛讓他成就,他就可以成就,這是很殊勝的。例如甲乙兩個老同學見面,甲是留美的政治學博士,乙是總統,正好有一個部長的空缺,乙覺得甲是自己的老同學,又很有能力,就提拔他當部長,這就是機緣成熟。 修行何能急 緣來果自成 所以修行人不要犯了「急」的毛病,一個有智慧的人(善知識)想要成就,先要找到自性的路,然後到法性,再到佛性,才能成就無量壽無量光,得到無量的不可思議力量,才能救更多眾生。不是佛不救這麼多苦難的眾生,而是眾生什麼時候才開悟。很多人生活過得很快樂,但都不修行,就好比他在水中快淹死了,我伸手救他,可是他不抓我的手,我有什麼辦法呢?所以人要有佛緣,所謂佛度有緣人,道理就在這裡。 但這不是說佛不度無緣的人,如果有這樣的疑問,是本末倒置。所有的眾生,佛都想救度,所謂無緣,是因為他離開了佛,所以無緣;如果他不離開佛,一樣可以得度、可以解脫,跟佛一樣發無量光,得到無量壽,而成就佛身。 從自性到法性、到佛性之後,就會發現佛的三身,發出「紅、黃、綠」三色光,像三寶佛一樣,這是母光。本門的徽章也是這三色光。 等到見到自性、法性、佛性之後,就知道什麼是應化身、什麼是法身、什麼是報身,否則看佛經寫佛的三身,根本看不懂。其實弘法的法師有責任要把知道的道路告訴修行的同修,可是如果這個法師沒有走過,是說不出來的,就算說得出來,也是聽別人所說,或是從佛經上看來的,他不知道靈魂、靈性、菩薩、佛是怎麼回事,只能在六凡裡打滾,很少有人能到四聖。 見性證到佛性之後,智慧具足,一切無礙,當然知道什麼是應化身。見到自性佛時,心靈會放出透明的琉璃光。為什麼是透明的光呢?因為祂把三界的一切都放下了,身心得到解脫,肉體的眾生都得度了。 什麼是眾生得度?我們吃魚、吃肉或吃素,最後都會變成身體的肉,也就是眾生的肉,只是形體不同,轉變了,但還是眾生。譬如肚子餓了,胃會咕咕叫,這就是眾生餓了。其他像五臟六腑、血液、骨骼、肌肉、細胞等等,也都是眾生。因為是眾生,所以會生滅、會死亡、會腐爛。以前有位慈航法師死後肉身不爛,因為祂色身成就了。要成佛,才了解什麼是色身成就。 身淨心圓空 心性合為一 如果要成佛,色身和心靈這條路(自性)要同樣覺悟,要心性合一、心性一如,讓肉體(色身)與意識、潛意識、心靈一樣清淨,那就不是眾生了,而是實相。就像真空妙有的「有」,就是實相,「妙」是真如。 我常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什麼意思?舉例來說,當色身成就以後,色身就是在世佛,此時吃葷吃素都已無關緊要;因為當你得到了這個佛果,因就不是因了,它會受你的佛果而解脫。否則,如果連自己體內的眾生都不能度,要如何度外面的眾生?當體內都沒有眾生時,就不需要吃東西了,因為已經得到永恆的生命,不是生滅的。 也許有人會問,不吃要如何維持生命?當證到佛果後,肉身就已不是眾生了,而食物的來源,比方像青菜,需要施肥,從土裡得到養分,還需要陽光照射;或是像魚,水裡的養分也是經過很多綜合的生命因素,經過地、水、火、風的轉換。所有世界上偉大奧妙的地方,都會隨自己的修行境界而去認識它,然後回過頭再去看,就會發現自己過去竟如此無明無知,如今看到跟我們過去一樣無明無知的眾生還有那麼多,就會生出一種大悲心去救度眾生。等到色身成就、可以不吃的時候,就能直接得到天地的能量,此時就是佛法無邊,自然就會有力量和智慧去成就法身。法身是無量無邊的,而且無生無滅,不受時空限制,我們在佛經看到的不怕火燒、不怕刀槍,指的就是法身,不是肉身。 色身、法身要證到無量無邊,才能放出無量的光,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無量壽。 證到法身以後,自性佛就是應化身,報身則不用修,因為佛的報身都在極樂世界,自然就會三身合一。所以佛不用修,要修的是修色身的清淨,修思想意念的清淨,修我執法執要破除,修人心要放下、解脫,修七情六慾八魔要破除,修出世入世都圓滿,但有些人只修世間法,卻很多事都放不開,心還是被綁著,不能解脫。 等到報身成就以後,那才真的是極樂世界,才知道佛是多麼偉大。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證得,不是這麼簡單。對於造成生理(物質)及心理(精神)的種種阻礙,只要道心堅定,而且有智慧,就不會隨緣而變。 覺知緣是空覺行菩提道 緣是什麼?所謂緣起性空,緣是空的,我們在這世上,不管是結婚生子、建立家庭事業、把孩子撫養長大、照顧妻兒等等,都是現世的業,都要去完成,而不是不去做、不去管它,這不是所謂的放下。有人說,人生不是空的嗎?為什還要去做這些事?我想他誤會了,所謂的空,是要把自己的業都完成以後,才能空掉;不去完成是空不了的。空,不是沒有,而是要去完成它、圓滿它,這才是空。 一個人要成佛,要先問自己可不可以成佛;如果認為自己不可能成佛,當然就成不了佛。如果修行只是修人天福報,將來等著菩薩來度,這是後知後覺者;先知先覺者要有智慧,如今大家都知道自己可以成佛,而且過去的人可以成佛,為什麼我們不能?不能成佛的原因,是因為不知道成佛的方法,沒有成佛的智慧,不知道成佛的路怎麼走,因為我執法執太深,罪業太重。罪業太重的原因,是因為我執和法執,現在我們要去圓滿這些業,要去完成它。 過去的業,要一心懺悔、一心感恩。如果懂得懺悔與感恩,就表示開悟了;如果還不懂得,表示還被業綁著,這些業仍存在於潛意識,還有障礙,還是三界之物。 總之,一個要成佛的人,必須要有信心,而且要得到成佛的方法,還要有成佛的師父來指導,這樣才可以成佛。否則光靠自己修,力量太有限,即使修一輩子,把所有的佛經都看完,也等於沒看一個字。 所以我們要了解佛的真實意義,找到佛真正的正法,找到自性、找到法性、找到佛性以後,成就佛的應化身、佛的法身和佛的報身,自度度他,讓宇宙中所有眾生都與我們一起成就。

【禪師說禪】佛的三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基督教有所謂「三位一體」,就是聖父、聖子和聖靈,其實佛教的佛也有三身,就是應化身、法身和報身。 什麼是佛的三身?一般法師大都避而不談,或是一語帶過。在佛教中,應化身是以釋迦牟尼佛為代表,法身以藥師琉璃光佛為代表,報身以阿彌陀佛為代表,這是佛的三身。 成就三身佛 聖光轉法輪 佛的三身成就,是指修行到正等正覺。所以,正等正覺就是能夠修到平等心、平等智慧的大覺悟成就者,也是佛的稱號。這個修行觀念很重要。 什麼是應化身?我們每個人除了有一個看得見的身體,看得見的精神好壞以外,還有一個心體,或稱為有汙染的靈魂。當人往生以後,就剩下靈魂;人在世時,靈魂和身體是在一起的,但靈魂看不見,而身體有很多是非,因為人很執著,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都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加上所見所聞也有偏差,所以很難有客觀的看法,因而造成人與人相處的障礙。但如果懂得修禪,人與人之間就會很客觀,懂得保留空間,便不會衝突。 為什麼人會有是非?因為我們所想的不一定是對的,可是偏偏又認為自己一定對。其實只有一個永遠是對的,就是我們的應化身,也就是自性,所謂的良心。 過去我曾發起「良心做人、良心做事」的運動,希望每個人都能憑良心做人,憑良心做事,這樣就可以見到自性、見到本性,也就是應化身,和釋迦牟尼佛一樣。可是在見到這種光明的自性、智慧之前,如果有時覺得自己很清淨,有時又好像很汙染,那就不算是應化身。 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一定要明心、見性。見性就是見到自己本有的本性、本有的靈性。那要如何明心?明心是一種修養的功夫,一般人的心都很汙濁,因為有煩惱、痛苦、壓力,以及解不開的心結,就像太陽被烏雲遮蔽一樣。但修禪以後,可以撥雲見日,看到自性,這是明心的功夫。 也就是說,明心是把知識變成智慧,讓心放大光明,真正地看到光、看到自性,這是色身的成就。 見性以後,還要開悟,如果見性以後不開悟,就會被外界的引力誘惑。因為地球有地心引力,每個物體都有它的磁場、引力,比方像吸毒的引力、升官發財的引力等等,只有保持最清淨的心,才能排除這些引力。 所以佛教說,「不要貪瞋癡慢疑」,因為這些都是障礙,都是煩惱、痛苦、失敗的原因。我們修禪,就要把這些意識的障礙全部排除,把人與人之間的障礙、不協調、不溝通、不合作的障礙都排除,而且是很自然、無為地排除。這是應化身。 等到見到自性,而且開悟了以後,就得到見性的智慧,然後慢慢地就會進入法身。 法界原同體 大悲心光現 人類有意識系統,從五官意識到六意識,還有一個內在意識,比方有時忽然會從心裡發出訊息,或是想到什麼事,就是從內在意識發出來的。當內在意識沒有障礙,就進入性空,所謂性本圓空,像虛空一樣,一切無礙,智慧也不受阻礙,而且會得到自在。到這個層次才會發現,很多沒有修禪的人,或是一般宗教修行的方法,都有偏差,都沒有落實。 佛的法身是心靈的身體,是光身,像佛光,可以有不同的形狀。這種光身在宇宙間可以自由來去,而且有智慧,有感受。在法身的世界裡,不必經過言語便能溝通,像心電感應一樣。 修到這個境界時,可以在禪定中看到自己發光。如果看到法身發光,不要害怕,達摩祖師說,「看到這道光,可以消很多業障」,所以非常珍貴,表示你非常清淨,業障都沒有了。如果還有業障,就是烏煙瘴氣,像烏雲一般。 所以,法身不是要有就有的,必須修行到某個層次,見性以後,自然得到開悟智慧,而且可以見到宇宙生命的本體,證明佛所說的「同體大悲」,了解宇宙萬物都是同體同源,自然就會去關心眾生,法身就會自然顯現,而不是去求就可以得到的。 很多都是無所求、無為的,只要修行到某個層次,自然就有,像升官一樣,當你的能力或年資到達某個階段,又恰好有這個職缺,自然就可以升官,但如果沒有機會,想求也求不到。 法身可以做很多事,以太陽為例,太陽也是宇宙的法身,擁有無量的太陽光和生命能,給予地球所有眾生生命,這就是法身的力量,顯現在宇宙中,讓我們看得見、也確實感受到祂的存在。 得到報身以後,就是無生無滅,像我們的靈性就是無生無滅。一般人不明白什麼是無生無滅,我想先說明一下人的生命。 生命終有盡 自性是永恆 人的身體是有生有滅的,一切物質也是有生有滅的,所以佛教說「一切皆空」,道理就在這裡,都是空相。 佛教的教義有「空」和「有」,還有「中觀」。空相是最究竟的,但有人說:「既然是空相,為什麼打我的手,會覺得痛呢?哪裡空了?」也有人說:「我不吃東西,肚子會餓,怎麼是空?」 所謂空相,是從最究竟的層次來說的,一個人在人生的一百年生命中,無論有多健康的身體、多大的財富和地位,最後都帶不走,都歸於空,所以說「一切皆空」。但雖然是「空」,我們在有生之年還是要把自己的責任完成,完成以後,才能成就聖人或聖佛。因此,每個人在人世間都要好好努力地增長智慧,因為得到智慧很重要。 至於報身,如果連應化身、自性都得不到,那麼法身和報身更不用談。佛的境界都是報身的境界,佛應化到人間,讓你看到的色身是祂的應化身,祂的光是法身,祂的報身可以無所不在,也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