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已找到 32 則相關結果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9】戰後台灣 我所見證的經濟奇蹟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到台灣來,我第一個印象就是破壞得很厲害,再來就是工業很落後。」 98歲的葉萬安,是前經建會副主委,也是財經界的傳奇人物,大家尊稱他「萬老」,更將他比喻為「台灣經濟活電腦」,因為他親自見證並參與了台灣的經濟發展。 1926年生於南京,葉萬安原本家境小康,卻因為遭土匪洗劫而家道中落,見同學父親在銀行工作穩定,大學便報考了上海商學院銀行系,開啟了他對經濟研究的興趣。 「高等經濟學、貨幣數量與政策啦我發現經濟學真的是『經國濟民』之學, 我可以為國家建設,所以我當時改變了目標,不做銀行員了,我要做經濟研究工作。」葉萬安說 一心想從事經濟研究,上海商學院畢業後,葉萬安卻遲遲找不到相關工作,正好這時台灣糖業公司正在招聘統計員,葉萬安一聽可以做經濟研究,於是才22歲的他,連台灣在哪裡都不知道,便隻身一人到了台灣。 當時是1948年9月,台灣正值光復之後,還處於二戰後的蕭條,島上的工業、農業、交通等基礎設施都尚未復原,再加上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上百萬軍民來到台灣,一下子人口激增、物資缺乏,台灣社會因而陷入了嚴重通膨。 「我1948年底來台灣的時候,一個雞蛋是70塊舊台幣;不到一年漲了100倍,漲到7000多塊啊!」葉萬安回憶。 為了解決惡性通膨,1949年,時任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的嚴家淦,決定改革幣制。他廢除舊台幣,同時為了發行新台幣,他商請蔣中正將大陸運來的黃金中,撥80萬兩作為準備金,中央銀行也借了1000萬美元來周轉外匯,更重要的是,新台幣不再與大陸貨幣流通,改與美元對接,讓台灣的物價得以慢慢穩定。 「那時候政府還推出『黃金儲蓄存款』,民眾只要存入新台幣,就能換取黃金,我記得當時我存了28塊錢新台幣進去,沒想到一個月之後真的拿到1錢黃金,我在台灣銀行大廳跳起來說『新台幣竟然可以兌換黃金,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啊!』」葉萬安笑說 諸多政策,成為物價平穩的最大推手,1950年韓戰爆發後,台灣變成美國在東亞重要的經濟戰略夥伴,因而在1951年起開始了長達15年的「美援」,將近15億美元的長期援助,成為中華民國在軍事、物資及建設上的一大助力,再加上政府有計劃的實施了一系列的中、長期國家發展,使得台灣得以從戰後復甦、甚至打下穩固根基,在之後經濟飛快成長! 「過去在兩蔣時代所有的政策,不論是貨幣改革、外匯改革,不但是為了當前,都是為了未來經濟發展墊高基礎,再加上政府推動了有計劃的建設,所以一路就發展起來了!」葉萬安說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因為有這些決策者的智慧與魄力,讓台灣得以逐漸脫離戰後的混亂,締造往後的經濟奇蹟,98歲的葉萬安,親眼見證這一切,甚至後來自己也進入經建會,實際參與台灣的經濟政策,你我安穩生活的背後,是由無數人所奠定的龐大根基。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8】大海男兒闖天下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們眷村子弟,很多人都去念海軍官校,我大哥二哥也是小軍人,但他們連老婆都養不活,所以我決定跑船,去外面闖天下!」 1935年出生的張寶鈞,從小住在南京城內的大瓦房,祖上留有不少田地,家境十分寬裕,只是2歲時遇上日軍侵華,日本人在南京城燒殺擄掠,把他家房子也燒了,因此他只得跟著家人去安徽避難,直到抗戰勝利後,他才又回到南京。 「日本人投降的那一晚,整個南京城是舉國歡騰啊,所有鞭炮都拿出來放,我那時候十歲,看著國民政府的軍隊進城,有夠帥氣,連馬蹄子走在那鵝卵石上都會啪搭啪搭冒出火花!」張寶鈞回憶。 張寶鈞還記得,抗戰勝利後,南京城也來了許多美國大兵,看著他們開著吉普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那股歡快又神氣的模樣,讓他開始對海外的世界充滿嚮往,怎料,國共內戰爆發後,隨著國民政府節節敗退,南京城也陷入一片混亂,於是張寶鈞在海軍服役的大哥,便決定要帶著全家一起搭船來台。 抵台後,張寶鈞跟著家人住在左營的海軍眷村,由於家中人口眾多,加上軍人的薪水微薄,日子並不好過,於是初中畢業後,看著眷村的同學多半選擇從軍,他卻選擇了就讀高雄水產學校,想要去海外的世界闖一闖。 「我畢業後就去跑船,為了賺錢,我一口氣跑了8年,從實習生、船員、做到船長,中間都沒休息過,一休息,就把機會讓給別人了。」張寶鈞說。 跑漁船的紅利很高,讓張寶鈞得以改善家中經濟,也拓展了視野,期間,他也娶妻生子,為了養兒育女,他後來更改跑瓦斯船,儘管風險高,但月收入可高達8萬塊,比起當時基本工資才3千多塊,可說是天文數字。 「跑船的人是靠天吃飯,有很多我的同事跑到一半就沉船、人就沒了,我很幸運,跑到45歲才離開商船,那時候錢也賺夠了!」 25年的海上生涯,讓張寶鈞有著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也慶幸自己當年沒有選擇從軍,從小就歷經戰亂,他深知財富是依傍著凶險而來,他既不屈服、也從不僥倖,如今將滿九十高齡,張寶鈞覺得自己幸運,也感謝上天和大海給予他的一切。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7】當客家媳婦遇上老兵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當22歲的客家姑娘,遇上44歲的外省老兵,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來自苗栗鄉下的林鳳良,有著客家人吃苦耐勞的個性,由於家境清寒,她從小就習慣了逆來順受,連婚姻大事也交由父親作主,於是22歲時,在長輩安排下,她與44歲的顧中正相親,但初次見面,卻對男方完全沒印象。 「當時現場來了一堆人,什麼媒人婆、介紹人,還有男生的叔叔、表兄弟全來了,我就看到現場坐著一窩都是四十幾歲、在我看起來都像老先生,後來我媽問我對象看得怎樣,我說我根本不知道對象是哪一個啊!」林鳳良說。 她的先生顧中正,1928年生於安徽鳳陽,童年時曾歷經抗日戰爭,親眼目睹日軍暴行,後來又爆發國共內戰,他因而入伍從軍,一路打仗,最後隨部隊撤到上海,儘管年紀輕輕,但戰爭讓他歷經滄桑、也見證許多生離死別,在知名的上海戰役戰敗之後,便跟著國軍搭上開往台灣的船隻。 「夜裡頭,坐車到了吳淞口,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咦怎麼坐到船上來了?當時不曉得船要開到哪裡,差不多坐了一個禮拜,才到了台灣。」顧中正表示。 抵達台灣時,顧中正只有21歲,他跟著軍隊四處換防,十年後因為身體不適辦理退伍,正值壯年的他,沒學歷又無依無靠,只得憑著一己之力去當打煤球的工人、隨後又到了淡江大學擔任工友,並考上正式雇員。 44歲時,他想替自己找個伴,於是透過媒人介紹,到苗栗鄉下跟林鳳良相親,女生當時22歲、年輕貌美,以他當時的條件,年紀大、退伍軍人、加上收入不多,能順利娶得美嬌娘讓他十分開心,只是兩人結婚後,可把女方給嚇一大跳。 「我原以為只是嫁給一位年紀大的老兵,沒想到結婚後要面對一屋子老兵!尤其過年時來了那一堆人,都是他的同袍,可把我給嚇壞了,我趕緊上街買了兩個豬頭給他們吃。」林鳳良回憶。 隨著時間一久,林鳳良漸漸能體會老兵們的處境,他們多半沒結婚、收入也不高,再加上親人都在大陸無法探親,在台灣的孤單可想而知。 而顧中正,儘管有家族親友在台灣,但父母跟手足都在安徽,懷著對老家的虧欠,使得他常常寄錢回大陸,手上的收入不夠養育孩子,夫妻倆也常為此產生摩擦,但林鳳良最終選擇包容,默默在背後支持著家人。 詭異的是,自從結婚後,林鳳良便反覆做著一個奇怪的夢,夢裡頭,她總是帶著兩個不認識的長輩,在躲避共軍的追殺,每次醒來後都疲倦不堪、甚至發高燒,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我在台灣出生的,根本沒經歷過共匪,但每天晚上只要一睡著,就夢到我帶著那兩位老人家在跑壩子,背後是共軍在追。」林鳳良說。 這樣夢境持續了七八年之久,直到1987年底,兩岸開放後,林鳳良陪顧中正回安徽探親,抵達老家時才恍然大悟。 「他老家是安徽黃嘴村嘛,我們就坐車一路到淮河口,等上了渡河,我想說奇怪,這個壩子怎麼這麼熟悉,後來到了那邊,看到顧家的祖墳都埋在那個壩子下面,我心裡就很明白,啊,是他們到台灣來找我了!」林鳳良說。 原來,冥冥之中,顧家的祖先已經拜會過這位台灣媳婦,感謝她為顧中正的付出,也操持著顧家的祭祖儀典,巧合的是,自從那次之後,林鳳良便再也沒夢到同樣的內容。 如今,顧中正96歲,聽力記憶力都在退化,林鳳良跟子女仍陪在身邊,盡心盡力照顧著他,夫妻倆位於淡水的住處,也因為時常有老兵聚會,因而有了「淡水榮家」的稱號,逢年過節,他們總是會準備一整桌年菜讓大家圍爐,老兵們就醫看病、生活中的大小事,她也盡力協助。 一位熱心腸的外省老兵,碰上一位不計較的客家妻子,兩人之間的真摯情感令人動容,而他們所撐起的「淡水榮家」,也是許多老兵們最溫暖的回憶。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6】故鄉 是一座爬不過去的夢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的老家是一個在山坳裡,我早前的時候夢到過,但夢裡頭到了山,看著家在那頭,我卻過不去。」 出生於1931年的曾慶陽,祖籍為湖北十堰,由於家境貧苦,父母養不起八個孩子,因此七歲時他就與妹妹離家,進入了「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在保育院裡生活。這個組織是蔣宋美齡1938年所創辦的,專門收容在戰亂中無家可歸的孤苦孩童,也是少見由國共兩黨共同合作的戰時教育事業,在全國一共有53個分院,成立八年,培育了近三萬名兒童,讓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還能健康成長。 保育院就像一個大家庭,提供院童飲食起居及教育,曾慶陽十分感激自己跟妹妹能受到國家的恩惠,甚至在戰亂的年代中,還能有讀書的機會,因此他對宋美齡有著特殊情感,不僅喊她「蔣媽媽」,當年保育院院歌,他至今都能琅琅上口,其中一段歌詞是這樣的: 「我們離開了爸爸,我們離開了媽媽,我們失去了土地,我們失掉了老家,幫助他,去看望爸爸媽媽,幫助他,一起來建築新中華。」 抗戰勝利後,保育會解散,曾慶陽決定加入空軍,替國家盡一分力量,隨軍至武漢時,他原本打算回老家探望父母,卻因為新制服被同袍借走,遲遲未歸還,穿著襤褸的衣衫回家沒面子,因而錯過了返家機會,不料竟成了終生的遺憾。 「當初這一不回去,造成了終生的遺憾,爸爸媽媽先後都升天了,連送他們一程都沒有,連奉他們一碗飯都沒有。」講到激動處,曾慶陽忍不住傷心落淚。 由於國共內戰戰況激烈,他後來隨著軍隊一路撤到台灣,就這麼在寶島落地生根,整整服役了23年。空軍退伍後,41歲的他住進空軍單身宿舍,自覺條件差、年紀又大,因而一直孤家寡人未能結婚,直到75歲時,才遇見來自安徽的另一半。 妻子楊順蓉小他30歲,原本只是來台依親,認識曾慶陽後兩人相當投緣,漸漸培養出既像伴侶又如家人般的深厚情感。曾慶陽85歲時,兩人才登記結婚,雖然沒錢辦婚禮,但女方並不計較,對於妻子的真誠相待和不離不棄,曾慶陽滿懷感激,認為太太是上天給他的禮物。 「我先母也姓楊,應該是她在天上看兒子一個人年紀大了,在台灣受苦,才讓我遇到我太太,所以我很感動,也很感謝她。」曾慶陽說。 有妻子陪伴,彌補了曾慶陽心中的遺憾,也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如今高齡93歲,曾慶陽最大的心願,便是能夠有朝一日能帶著太太上照相館,讓她穿上新娘禮服。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5】我在富國島的日子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看了很多報紙,都沒有人提到富國島的文章,我怕這個故事會遺失掉,所以自己用電腦打了一本書,叫做《我在富國島的日子》。」 93歲的陶如朗,1931年出生於安徽合肥,父親是省政府的基層文員,即使家境不錯,但生長在動盪年代,自有記憶以來,生活就是一部逃難史。七歲就跟著母親躲避日軍,一路逃到重慶,戰火中根本沒辦法好好念書。 抗戰勝利後,好不容易回到安徽,卻因為堂哥教他摩斯密碼的技能,因而被兩廣部隊吸收,16歲加入了白崇禧指揮的第一軍團,也就是桂系軍隊,擔任電報員。只是,隨著國軍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1949年,陶如朗跟著部隊退守至廣西邊界,最後,大隊人馬統統轉進了越南。 「走到快到廣西欽州,一架飛機丟了一個包包下来,部隊馬上就轉向,轉向到山區,山區就是廣西的十萬大山。」陶如朗說。 原來,當時空降的包包,藏著要國軍轉進越南的命令,於是部隊進入了綿延不斷的十萬大山,不僅路況險惡,沿途跋山涉水,連路上遇到的老百姓都十分悍強,還會索取「買路錢」,回想起這段路程,簡直跟惡夢一樣。 國軍原本打算進入越南後,再轉往台灣,不料,當時統治越南的法國,卻以國際公約為由,將所有滯越國軍及眷屬囚禁起來,移往南部的富國島,展開了長達四年的集中營生活。 陶如朗被分到富國島的介多營區,生活過得十分困苦,由於物資缺乏,不但要自己蓋房子,想辦法找食物吃,還得忍受水土不服以及痢疾之苦,也因為醫療資源不足,他們更研發出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叫作「猴子醫生」。 「猴子醫生就是把猴子的尾巴剁掉,因為牠是群居動物,尾巴被剁掉後會被同伴排擠,就不能上山,那我們就餵給牠爛的食物,讓牠拉肚子,然後牽著牠去山上,看牠挖什麼樹根草藥,我們就跟著吃,拿那些東西去治療病痛。」陶如朗回憶。 富國島的生活雖然克難,但上萬軍民也想辦法苦中作樂,島上有老師教孩子念書,還有自己的京劇團、話劇團,各種籃球比賽、游泳競技樣樣不少,但畢竟是集中營,大家都很渴望能離開當地,重獲自由。 1953年,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法國終於同意讓滯留國軍離開,於是中華民國政府啟動了「富台計畫」,將富國島的三萬多軍民,分批接至台灣,陶如朗也終於如願獲得自由,在寶島展開全新生活。 來台後,他因受傷轉任軍訓教官,直到退休,安居樂業同時,他也得知老家的母親和弟弟遭到共產黨鬥爭,更被列入黑五類,日子過得十分淒慘,所幸回鄉探親時,他見到了近80歲的老母親,多少彌補了心中的遺憾。 而今,他與妻子定居在苗栗公館,擅於寫書法的他,有鑑於這段歷史逐漸被世人遺忘,於是80歲時開始學起了電腦,透過「嘸蝦米輸入法」,一字一字打下這段可歌可泣的人生經歷。 《我在富國島的日子》長達一萬五千字,不僅寫下了在富國島的生活點滴,也記錄了他顛沛流離的人生故事。 「我這一生太多遭遇,不是很快樂,如果可以,我希望當能寫作的人。」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4】重返天倫之樂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分別四十多年,還能團聚、見到我的母親,真的是幸福再幸福!」 90歲的高如岳,民國24年出生於河北大名,抗日戰爭爆發後,父親就將他帶著身邊,不料卻因為接連不斷的戰火,讓高如岳的童年不斷在逃難。抗戰勝利後,他的父親當上了廣平縣長,但當時湖北已經被共軍攻陷,只得以流亡縣長的身分在異地辦公。 「我爸爸是流亡縣長,他是河北省廣平縣長,但是在河南安陽辦公,當時安陽有14個縣市長都在那邊。」高如岳說。 只是隨著共產黨勢力不斷擴大,好不容易團聚的一家人又在戰火中分離,父親跟著流亡政府繼續辦公,最終遭俘,高如岳則跟著母親及家人一路向南逃,戰火中為了繼續念書,他加入河北第二臨中,成為流亡學生,最終被迫於家人分離,隨著學校到了輾轉到了海南島、最終搭船來到台灣。 「我們在海南島搭上貨輪,因為船太過老舊開不動,就這樣在海上漂流了二十多天,我吐啊!吐到連膽汁都出來,而且那時候船上的人太多過重,又沒有東西吃,就開始把生病的人往下丟,我那時已經奄奄一息,好在有個學長保住了我,才留了下來。」高如岳回憶。 抵台時,由於學生們沒有入境證,最後找了一個部隊來接,以軍人身分下船,一行人就這麼莫名其妙被編入部隊。在那之後,高如岳進入通信兵學校就讀,畢業後就跟著軍隊駐紮換防,不料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當天,他正好被派到了金門。 「我那時是搜索連的少尉通訊官,剛吃過晚飯,六點半天還很亮,砲彈就打過來了!那我就趕快躲在一個石頭底下,砲火打了一整個小時後,我又趁間隔再跑到碉堡裡頭去,真的是幸運,大難不死!」 回台後,他認識了在郵局工作的妻子,兩人後來結婚共組家庭,同時因為厭倦軍人換防的生活,他轉考教官,先後在清水高中及省政府軍訓室任職,退伍後更進入教育廳秘書室擔任文官,期間他也透過美國親友聯絡上老家,得知大陸的母親還在,只是礙於公務員身分,直到民國80年探親規定鬆綁後,他才帶著妻兒直奔河北老家。 當時,高如岳已經56歲,老家的哥哥得知弟弟要來,浩浩蕩蕩租了兩台小巴,與親友們前來接機,還雇了兩個專業攝影師全程記錄,時隔四十多年再回到家鄉,見到老母親的那一刻,高如岳的內心激動不已。 「我媽媽受傷、眼睛也看不到了,這麼多年沒見,我的樣子也早就變了,她只能透過我頭上的疤來相認,一摸,不錯!我說我真的是妳兒子,不是假的,隔了四十年還能見面,真的很幸福,很多人回去看不到父母,我起碼見到了我媽媽。」高如岳感慨地說。 也因為這樣,他格外珍惜能與家人團聚的時光,之後的每一年,他都會帶著妻小回鄉長住一個月,與家鄉親友的感情,即使過了數十年,到了兒孫輩依舊緊密,直到現在90歲了,高如岳還是會帶著家人回鄉,那種血濃於水的情感,並沒有隨著時間消逝。 「我真是有福,對不對?搭船時差點被丟下海裡,八二三時也沒有被砲彈打到,我好幸運,所以說人要行善,才會有福報。」 一句座右銘,道盡了謙卑與感恩,90歲的高如岳,用真摯的笑容守護著家族的天倫之樂,活出了自己的幸福。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3】養雞女王的甘苦人生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為什麼我當初要從寧波出來?因為無家可歸,我要找一個家。」 96歲的石蘭香,1926年出生於浙江溫嶺,家中有六個孩子,由於父母重男輕女,石蘭香從小就必須幫忙做事,根本沒機會念書。後來,抗日戰爭爆發,12歲那一年,父親帶著她到寧波訪親,不料戰亂中遇上日軍轟炸,父親決定將她留在寧波,石蘭香這才發現,原來自己被送養給親戚了。 「那時候我爸爸要走了,我一直哭一直哭啊,大家就把我抱著、不讓我走,我很傷心啊,就這樣把我留下來了。」 被送養之後,石蘭香到處打工,賣米、幫傭、繡花,只要能賺錢的活兒都做,甚至去賓館當清潔工,天天提著幾十個糞桶上下樓梯、往返海邊刷洗,日子苦不堪言。20歲時,她結識了在部隊當兵的牟紹緘,兩人當時並沒有交往,但隨著國共內戰越演越烈,1948年共軍進入寧波,混亂中,她被幫傭主人解雇,親戚也早已離城,情急之下,石蘭香決定跟著牟紹緘,至少還能保命。 「幫傭主人那時候叫我跟軍人跑,但我跟對方不熟,他就說『先離開寧波,能跑了再說!熟不熟不重要』,為了保命,我就跟著軍隊走了。」 石蘭香說,為了生存,後來跟著牟紹緘到了舟山定海,戰亂中兩人也有了感情,不久後便生了兒子,當時得知國民政府要撤往台灣,腦筋動得快的石蘭香,曉得戰亂中錢幣不保值,便把所有家當拿去買黃金,一家人於1949年到了台灣,最終在嘉義落腳。 婚後,石蘭香陸續生了八個孩子,由於開銷很大,單憑先生微薄的軍人薪水根本不夠,於是她開始養雞鴨,開啟了養殖事業,只是先生長年派駐在外,她一個人要帶孩子、還要餵養雞鴨,大小事通通一手包辦,箇中辛苦難以想像,甚至自己接生其中一個孩子。 「那時候產婆趕不及來家裡,我就自己生,阿兵哥部隊的衛生棉花、紗布、剪刀我都有,我就叫我先生在後面扶我,我自己生在澡盆裡。我以前看我媽媽生過妹妹,我會。」 石蘭香說 1964年,石蘭香與家人搬到嘉義安國新村,並將養雞規模再擴大,起初只有幾百隻,後來達上萬隻,就連先生退伍後也來幫忙,一家人勤勤懇懇,八個孩子也在雞鳴聲中長大成人。 「我們8點鐘要上學,6點鐘就要起床去換雞舍的水,然後清雞糞、再推到廣場堆肥,雖然很累,但看到父母比我們還累,我們又敢說什麼呢?」 石蘭香的兒子牟金華回憶,養雞生活持續了近三十年,直到1985年先生牟紹緘因病過世,孩子們也出了社會,石蘭香才結束了養雞事業。12歲就因戰亂流離失所,石蘭香內心一直渴望有個自己的家,這樣的心願支撐著她來到台灣,並將一生奉獻給家庭。如今96歲,在兒孫的陪伴下頤養天年,回顧自己的人生,石蘭香沒有遺憾。 「我覺得很滿足,一個一個孩子長大後沒有給我丟臉,我不敢講我了不起,沒什麼好驕傲。」在戰火中跌宕起伏,苦盡甘來的石蘭香,展現了大時代女性堅毅不撓。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展」巡迴校園 詮釋千年風采

「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主辦,首站在新北市台灣藝術大學展出,展期從即日起至2025年1月8日止,全區免費參觀。之後依序將到花蓮東華大學、台中逢甲大學巡迴展出,歡迎各地民眾踴躍前往觀展。 「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共規劃三大展區,分別是「絲路漫行」、「淨土梵音」、「繽紛散樂」。第一展區「絲路漫行」。映入眼簾的是敦煌壯闊的景觀,一眼千年,重現千年前漫漫絲路。本區展示敦煌石窟千年前形成的沿革歷史與敦煌壁畫所使用的各式材料,包含模擬石窟的開鑿及相關壁畫,讓觀展民眾能深刻體會敦煌浩瀚偉大的的瑰麗藝術。 第二展區為「淨土梵音」。敦煌壁畫上的樂舞圖如同一部完整的音樂史,它見證了樂器與舞蹈的傳播和普及,展區懸掛了根據敦煌壁畫仿製的各式樂器,反彈琵琶、腰鼓、塤、排簫等,將之陳列於曼妙舞姿的圖畫前。每幅壁畫所呈現的肢體動作、樂器演奏,都得以窺見敦煌樂舞之華美,像是反彈琵琶是最具特色的藝術造型,表演者既是舞伎又是樂伎,在舞蹈中完成琵琶的反彈表演,也展示了優美的舞蹈姿態;而腰鼓舞是舞者腰間或胸前懸掛細腰鼓,邊擊邊舞的一種舞蹈,是敦煌壁畫中較為常見的舞蹈之一。 第三展區是「繽紛散樂」。該展區展出著名的《張儀潮出行圖》與《宋國夫人出行圖》,真實還原了中國古代樂舞的歷史文化生態。知名壁畫天樂不鼓自鳴圖則展示出宛在天界無人演奏,自會發出仙樂的景觀,充分描繪了敦煌壁畫的盛大輝煌。 參與開幕式的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鐘世凱致詞表示,到第一展區就看到絲路漫行的各式巨型畫作,感到相當震撼。很多歷史課本上的才能見到文物終於有機會能在現場欣賞到,是相當值得一遊的展覽。寶吉祥文史研究院長馮明珠則提到,雖閱讀過敦煌的文獻,卻一直無緣前往當地欣賞,許多影像資料都是透過基金會的展覽才有機會欣賞,因此每一次基金會辦的敦煌文化藝術展幾乎都沒有缺席。 沈春池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介紹,「敦煌文化藝術展」自2016年在各校巡迴展出,得到許多青年朋友的廣泛關注和喜愛。今年是疫情之後首度回歸實體展形式,展品上不論畫作或是各式樂器,都是在敦煌複刻完成再運送來台,呈現高清的壁畫複製展件,同時邀請多位敦煌研究院的學者到台灣協助布展。除了主題展外,基金會還安排了一連串精彩的專題講座,希望藉由更專業的導覽介紹與課程介紹,讓民眾在觀展之餘更能深入體驗敦煌之美。 石靜文指出,本次展覽另外一大亮點,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把靜止的壁畫轉化為動態的視覺體驗,透過數位技術感受古代音樂與舞蹈的融合之美。期望透過巡展,讓年輕世代和一般民眾都能夠走到校園、進入敦煌,一窺千年樂舞的曼妙,同時也培養新一代重視傳統文化保護。 主辦方之一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說明,從2016年起聯合敦煌研究院、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敦煌文化藝術展巡展活動,深受廣大台灣觀眾歡迎。2024年展覽恢複線上下舉辦,相信廣大觀眾能通過觀展更全面瞭解敦煌的輝煌成就和豐富表現,進而深入理解中華文明。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3】史詩的戰火浮生錄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從軍已二十八歲
如史詩的戰火浮生錄 「如果不是國家萬分需要你的話,我真想你現在回來,讓我們找個荒野僻壤去墾荒,不想任何的榮華富貴,只盼望能夫唱婦隨、平平安安過一輩子。」這是妻子葉霞翟給抗日名將胡宗南的書信。 日寇侵華烽煙起,讓投筆從戎成為動亂的青春基調。胡宗南一九二四年披上軍裝之時,雖尚不知日後際遇,但國父孫中山在黃埔軍校的演講澎湃於心,沒有一日不提醒「做為一個革命軍人,要以黃花岡烈士為榜樣,不怕死,就是所謂死節。」終身奉行第一次作戰寫下的遺書「老百姓生活這樣苦,我非常非常痛心;獻身革命,所做的是什麼?就是要救他們出來。所以,我寧願戰死。」 進入黃埔軍校已二十八歲,老練的社會經驗令同學都叫胡宗南「老大哥」,王叔銘上將甚至在晚年已經記憶不清,只要一聽到名字卻能立刻叫起「老大哥」。 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堅苦,終於道義 嚴格遵守軍人法紀,奉行鐵漢紀律,「有一次在南京隨委員長蔣中正同車去國民大會講話,委員長要父親順便也去參觀,卻因為那不是軍人的本分,寧抗命而不願奉命下車。」黃埔男兒的堅強意志,培養胡宗南成為一代名將,軍旅生涯由長子胡為真陳述出無盡的緬懷與傳承,追憶與敬佩……,融匯一本真切民國史。 胡宗南出生在浙江孝豐,山多陵密,七山一水二分田,演繹著祖先開拓的足跡。東征、北伐、統一、剿匪、抗戰、戡亂與保台無役不予,獲得青天白日勛章是抗戰勝利第二年,「對防禦外侮有重大貢獻。」胡為真集合父親的文件日記與口述追憶,從軍團長升到34軍總司令,戰區司令副長官,第一戰區公司令;一九四五年間,向東抵擋日本,向西防禦蘇聯,向北阻止中共,團結西北各方的力量。在河南靈寶及西峽口殲滅戰兩場戰役中,過黃河擋住日軍攻勢,打完後,抗戰就勝利了。胡宗南生前告訴兒子胡為真說,「槍起盧溝橋,日落西峽口」就是這個意思。 擔任軍長參加淞滬會戰,一分鐘內日軍的炸彈和艦炮就擊出206發,白天退出戰場,晚上接著再恢復陣地,四萬人戰到最後只剩1200人,百分之九十七的戰士都不幸為國捐軀了。「接連激戰對峙三個月,堅守六周不退,那可是國軍的精銳呀!」重大損失換來日軍攻擊線從南到北改成由東向西,沿著長江仰攻。 願參與前線大二膽作戰 抗戰時期在西安創辦第七分校,胡宗南廣被稱譽的「今日的戰士」演講成為日後黃埔子弟言行準則:「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堅苦,終於道義」。內戰激烈,也因一路轉戰西南拖住共軍,國民政府方能從容整備,護衛海島。從隔海到渡海,和綿延阡陌結下善緣的一九四九年,胡宗南帶領部隊從基隆上岸,風霜烽火中,因大軍的殿後讓百萬難民流離不失所,島嶼成為再生新鄉,出任澎湖司令為民做前鋒。 胡為真說,國軍撤退來台,父親最後一個離開而奉命赴浙江外海的大陳島整編游擊隊,擔任反共救國軍總指揮,以「我們一無所有,有的是赤膽忠心;我們一無所求,求的是反共復國」為悲壯口號,以一萬游擊隊員、五千噸海軍牽制沿海十八萬共軍,二十五萬餘民兵、以及海軍船艦五萬噸,在台灣兵力最脆弱的時候,胡宗南率軍抵擋共軍凌厲攻勢,無機犯台而保住小島。 帶領反共救國軍時期極為艱辛,每週要走一大段上坡路去培訓幹部,秘書陳和貴忍不住問:「您明明有吉普車,為什麼不搭車?」胡宗南回答:「大陳的汽油都得從台灣運來,能夠節省一滴汽油,當然就要節省!」 一九六九年,胡宗南從澎湖防衛司令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蔣公兩次要給胡宗南一個實職,他都以心臟病婉拒職位而堅持「如果是打仗就要去。」胡宗南寫信給金門防衛司令劉安祺說,如果共匪蠢動攻打金門,自己願意到最前線大二膽作戰,「你早上給我電報,我晚上就到。」可惜第二年,胡宗南就因為心臟病離世。「劉安祺將軍要我把信抄下來,因為都是珍藏的寶貝,具有歷史價值。」胡為真瞭解父親沒有存款,薪俸都轉給陣亡部屬的家人,抗戰前還籌款舉辦「傷兵年會」,寄路費給受傷返鄉的士兵回到師部。 也大格局把電影院與戲團包下來,讓傷兵觀賞,最好吃的東西給他們,鼓勵在部隊為良兵,回家鄉要作良民,為百姓的表率:「無我為大,不要有我;無名為大,外界根本不知道你是誰。下層為大,任何機構的基層最重要。」胡宗南完全做到和部屬過同樣生活,不分彼此。 將軍與才女,延宕十年的姻緣 良緣佳話早有伏筆,胡宗南和妻子葉霞翟的婚姻當年由戴笠做的媒人,卻因戰亂延宕十年。一九三七年,浙江家鄉雙親逼婚,「兒子,你已經四十二歲了,還不結婚,對不起胡家祖先。」於是,胡宗南找好友戴笠幫忙介紹女朋友,與葉霞翟一見鍾情。 葉霞翟出生浙江松陽,因為家中經濟困難而就讀公費的杭州警官學校,成了戴笠的得意門生,畢業後繼續到上海光華大學進修。一天接到戴老師商量要事的電報,趕到杭州看到一個相貌堂堂的年輕軍官上樓,戴笠交代說:「霞翟啊,這位是胡軍長,他很有學問喔,你要好好的向他請教。」 戴笠說完出外辦事,留下兩人單獨談話。過沒多久,胡宗南捧著一大盆花對她告白:「如果送你一束花,幾天後就要丟掉。而這盆花是需要澆灌的,希望你好好灌溉培植。」愛情令葉動容,兩人在一九三七年訂下婚盟。 不料,七七事變爆發,因為擔心抗日可能陣亡連累葉霞翟而把婚事暫停,一拖延,就過了十年。 離別,自古便是難事,多少離人留下各式心緒,依依不捨的,是自家府城顏色。抗戰延誤了婚事,卻也意外讓葉霞翟出國留學進修,不但成為威斯康辛大學第一個拿到全額獎學金的中國留學生,也是第一個留美的政治學女博士,學成返國任教於成都光華大學與金陵大學。 每個名字,父母滿懷期望的刻痕 一九四七年,國軍打下延安,胡宗南帶著打勝仗的愉悅到南京晉見主席蔣中正,表示希望娶妻成家。獲得同意後,同年長子胡為真出生於南京,中文名字還沒決定之前,葉霞翟就先給他取了Victor(勝利)的英文名字,以此紀念胡宗南打勝中共、克復延安。 每個名字,都有父母滿懷期望的刻痕。 一九五九年大陸情勢惡化,胡宗南在西安指揮作戰,拜託在東南負責軍事的好友湯恩伯將葉霞翟和胡為真帶往台灣。有天,台灣省主席陳誠夫人來看葉霞翟,兩人相談正歡時,調皮的胡為真爬窗竟然失足掉到院子,大哭大鬧。陳夫人同情地建議:「我看這樣寄人籬下不行,你這地方太小了,請辭修(陳誠)想辦法配個房子給你吧。」母子倆才得以有了棲身之所,一住就是幾十年。 胡為真記得,幼年家裡生柴火,用煤炭煮飯菜。台灣夏天熱,電風扇聲音很大,窗簾一拉隨時可能會破,非常舊。二級上將家庭這樣樸素,但母親卻甘之如飴。有次,父親部屬,陸軍總司令羅列,好意叫人送來一台美製二手冰箱。結果當晚父親從辦公室回來,一看到冰箱就指著母親問:「這什麼意思?」 母親解釋:「羅先生叫人送來的,是二手冰箱。」胡為真追憶,父親很威嚴、臉一擺說:「不可以,要送回去!」母親很清楚家裡的需要,但也只好回答:「好,我明天打電話。」父親第二天上班去了,母親想盡辦法拖延才好不容易把冰箱留了下來。胡為真對冰箱的事記憶深刻,連PHILCO的牌子名都還記得,那可真的是很舊的一台冰箱,家用了好多年。 「行年一十三,常穿破布衫;縫補又縫補,難看真難看!」這是胡為真十三歲時,父親哈哈大笑做的打油詩,雖然打趣他穿破舊汗衫,但給家中孩子的觀念還是:「絕對要勤儉生活。」征戰沙場,父子從不聊軍事,只講做人處事基本道理。 承襲父親是翻版,也可能是改良版。胡宗南去世前三年,有天把胡為真叫住,問他以後要做什麼,他回答:「我要像您一樣從軍打仗。」胡宗南笑了說:「你應該立願要做大丈夫。」大丈夫對人民有貢獻,像醫生、科學家。胡為真本來真的從命要做科學家、做工程師的;沒想到保送到政大,改變了一生方向而成了外交官。 另有一天再問他:「一日之計在什麼?」胡為真回答:「在於晨。」「一年之計在什麼?」「在於春。」父親接著說:「那我告訴你,一生之計在於青年,青年就是十歲到二十歲之間。你十一、二歲,所以要好好努力唸書。」記住了這番話,胡為真每個週末都到圖書館苦讀,盡到學生的本分。 遵循禮記,傳承好榜樣 胡宗南更帶動兒子服膺禮記儒行篇,認為一個人主要價值觀是忠、信以及禮,家庭教育特別重視忠跟信。一生忠於領袖,把蔣公當作父親般,忠於他並愛戴他,對蔣的一切命令都徹底執行。至於忠於國家,自然更不在話下,因緣於此,胡為真與弟弟妹妹都全心全意接受父親的教誨,忠於中華民國。 「父親守信,對小孩也一樣。」胡為真記得,小妹五歲時眼睛開刀,父親送她去醫院,答應她:「小明,爸爸每天會來看你。」第一、第二、第三天都來了,到了第四天,時間到了卻遲遲未現身。母親叫妹妹先睡,妹妹堅持要等爸爸。晚間十點多時,剛下班的父親果真出現了。 父親對自己也是如此,答應的一定做到。胡為真回憶小時候把《水滸傳》看完,很想再看後傳《蕩寇誌》,父親答應幫他買,過了兩個月都沒有消息,胡為真以為父親一定是忘記了。直到有天晚上,父親回到家跟他說:「今天我到台北最後一家還沒打烊的書店,但沒看到你要的那本書。」原來父親一直都堅守誠信。 苦軍民之苦,無我為大 軍人家庭全家到齊不容易,父親不是在前線,就是在辦公室,家教來自母親,和社會互動全由母親形塑,兄妹不小心講句粗話就可能被嚴罰,如今都七十多歲的胡為真,那管教仍清楚記憶。 母親葉霞翟絲毫不因遷台生活困窘而影響對丈夫的尊敬,曾在親筆書信中寫著,「如果不是國家萬分需要你,我真想你現在回來,讓我們找個荒野僻壤去墾荒。我不期盼任何的榮華富貴,只盼望能夫唱婦隨、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字裡行間,見證大時代下家國兩難的無奈。 一九六二年初,胡宗南在台北病逝,胡為真此時十四歲。他日後對妻子說,「母親是寡母,我又是老大,娶媳婦是否能孝順母親,極為重要;這也是我高中時為未來婚姻對象向上帝祈求的第一條件,感謝上帝也賜下了佳偶。」 父親逝世後,有天胡為真跟母親去做禮拜,蔣夫人邀母親留下來到官邸共進午餐,蔣公與孫子蔣孝勇當時都在:「胡太太,宗南去世了,妳心情很壞,換個環境吧,送你們到美國去,我可以幫忙。」沒想到,母親的婉拒堅決又迅速:「謝謝夫人,我要我的孩子在台灣受到完整的中華文化教育,大學畢業後再去國外留學。」 倒背如流的生命故事 一九九五年暑假,胡為真為了讓子女們更了解沒有機會見面的祖父,特別帶家眷前往澎湖瞻仰父親銅像,澎防部退休老士官老劉說,當年胡將軍將薪餉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司令部作為公家開銷,一份寄回台北的母親家用,另一份則送給兩位子女眾多的退休老部屬。 胡為真方才知母親當年持家有諸多難處。「為什麼每次收到薪水反而發愁,原來是擔心家用不夠。父親在世時不願母親出去教書,她只好在家寫稿賺稿費貼補家用。」胡為真追憶,母親開始投稿時並不順利,經常被退稿,讓留美博士散文沒有被接受而難過,不免私自傷心掉淚。 孔老夫子說,「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和困而知之。」胡為真引用此話形容,母親真的是困而知之,日後果然也成了知名的女作家、教育家,這也算是從艱困環境中磨練出了本領,不但協助創辦文化大學(當時名文化學院),並當了家政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和訓導長,每年過年過節,都會把在台灣沒有家的研究生請到家裡團員,是學生口中親切的「葉阿姨」。 倒背如流的生命故事重複再重複,將心中最完整的角落保存雙親的點滴。胡為真瞭解母親的慈悲和父親相似,文化大學老教授王士誼學生時代辦活動,錢不夠,就想請訓導長資助,葉霞翟當下把皮包打開說:「你們需要多少,就自己拿。」 王士誼年輕,心想訓導長身為上將夫人,這點錢應不算什麼,於是也就毫不客氣地把錢全都拿了。事後才知道,拿的是訓導長全家的菜錢。多年後,他把這件事情講給胡為真聽,對當年的無知與魯莽充滿歉意。 胡為真 小檔案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南京,浙江省孝豐縣人。曾任總統府資政、國安會秘書長,駐德國、新加坡代表、國安局副局長、政治大學副教授。現為中美文經協會榮譽理事長、中華軍史學會理事等。父親是陸軍上將、抗日名將胡宗南,黃埔一期學生,歷經東征、北伐、剿共、抗日、戡亂、保台。 母親為教育家葉霞翟女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博士,協助創辦文化大學,為國立台北師專首位女校長。 本文取自《我家的兩岸故事(二):渡阡陌》專書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22】軍人的榮光 登步島戰鬥英雄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那時候國共雙方死的人太多,我們師長重新編隊,大家就全身都爆發了,就是衝,就是不怕死!」 96歲的冉正林,1928年出生於貴州德江,9歲時遭逢日軍侵華,小小年紀就被迫到鄉公所工作,支援後勤軍務。1945年抗戰勝利後,恰好步兵學校搬遷至貴州,在哥哥的建議下他進入步兵學校,1949年被編入第67軍,跟著軍長劉廉一、師長何世統一起剿匪作戰。 「67軍在江西上饒成立的,我們步兵學校去了5、60個人,後來就奉命去打仗,本來要到台灣,結果在半路通知我們去舟山群島支援。」冉正林說。 1949年10月中旬,冉正林隨著67軍移防舟山群島,10月25日,金門爆發古寧頭戰役,國軍大獲全勝後,便聽聞共軍接下來將攻打舟山群島。果不其然,11月3日,共軍開始重砲轟炸舟山群島東南方的登步島,「登步島戰役」因此爆發。 儘管面積只有15.8平方公里,但由於戰略位置重要,登步島成了共軍目標。戰爭爆發時,島上只有國軍第87軍駐守,約三千多人,兵力不足的狀況下,沒多久就被共軍佔領了全島約四分之三。眼見情況危急,舟山防衛司令石覺立刻派67軍前往登步島支援,冉正林也因此上了前線。「11月4號早上接到命令就整兵,中午11點就到了登步島,一上去就是肉搏戰、就是用刺刀捅啊!」冉正林說道。 從11月4日到6日,國共雙方一連激戰三天,國軍雖然增援至8千多名兵力,但共軍高達一萬多人,在對方的人海戰術下,國軍傷亡慘重,但冉正林回憶,所有人當時都是抱著必死決心,一定要守住登步島! 「我們在訓練的時候,就說軍人的任務是什麼?第一個,服從,第二個,團結,第三個,榮譽。軍人的任務是什麼?就是報國報民!那時候雙方死的人太多了,師長就重新把這兩個團整編、重新發起戰鬥,我們就全身就爆發了,就是衝!就是不怕死。」 11月6日清晨,國軍陸續派出海軍及空軍支援,114架戰鬥機飛往登步島,對共軍密集轟炸,在眾人的齊心努力下,終於慢慢逆轉情勢,最後共軍投降,國軍大獲全勝,史稱為「登步島大捷」。這也是繼古寧頭戰役之後,國軍再一次打贏勝仗,這使得共軍不敢再貿然進行島嶼間的戰役,冉正林也因全程參與,獲得了「登步島戰鬥英雄」的封號。 在那之後,他隨著部隊來台,並陸續移防至馬祖、大陳島,在東部地區警備司令部擔任副連長,勤勤懇懇,直到快50歲才以少校參謀官退伍。走過兵馬倥傯的歲月,這位96歲的戰鬥英雄,以參與「登步島戰役」作為一輩子的榮耀,看著房間滿滿的獎章、紀念肩帶,冉正林對於能在戰爭中大難不死,充滿感恩。 「我每天燒香,第一個老天爺,第二個孫中山,還有一個阿彌陀佛。回想我這一生都好多遭遇,就是老天爺幫我的忙!」 就在報導刊載前夕,突然得知冉先生於今年8月初不幸病逝的消息,難過震驚之餘,僅以本文緬懷這位國軍英雄,也感念他一生為國家的付出,那骨子裡的軍人魂與榮譽心,永恆不滅。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