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池上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池上打造宜居環境 年底誕生首間五星級農村醫療診所

池上鄉從傳統農村積極轉型,除了推動有機米認證與冠軍米常勝軍,讓農民認可自己工作是值得尊敬,也積極吸引藝術家在此駐村。池上穀倉藝術館與每年吸引國內外民眾搶票的秋收稻穗藝術節,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將創作與生活結合。而全國第一間農村醫療據點「池上好診所」也預計將於年底開張,為當地農民提供更貼近需求的醫療服務,成為推動全國農村醫療的起點。 林懷民、蔣勳愛吃的池上樂華小館,第二代方振宇原在台北做餐飲,疫情期間帶著越籍太太杜如月回到池上定居。杜如月在越南大學念服裝設計,在越南被歸類於美術系的紡織藝術類,論文也是關於蕾絲研究,布類藝術是其專長。來台灣念研究所畢業後,留在台灣從事設計工作,最後隨著丈夫方振宇定居池上。 來到池上,杜如月有分親切感,她出生的越南大叻也是農村,因此來到池上第一個作品主題,就是農村常見的芥菜。她除了以立體刺繡勾織做出各種作品,也進行跨域合作,與花蓮陶錫工藝創作出結合勾織與陶錫藝的可愛小物,也與越南藝術家胡燈禮異地合作,繪製出一幅幅以池上為主題的版畫,並受邀至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展出作品。 杜如月表示,刺繡勾織是家族傳統,每到晚上外婆、媽媽都在勾織衣服,而今年初,她與先生籌備的「里山藝術空間」開張,除了販售自己設計的服裝、媽媽跟外婆的勾織帽子與背心,也作為展覽空間。 杜如月說,台灣許多藝術展覽不收門票,對當時還是學生的她來說,減輕許多親近藝術的負擔,現在她的空間也希望成為大家容易親近的場所,平時會在此開設編織課程,以手做來鼓勵大家與自己相處。 藝術風氣在池上已然成型,池上鄉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梁正賢是幕後關鍵人物。梁正賢是米廠之子,為推動有機稻米前往日本MOA學習自然農法時獲得啟發,以藝術生活、 淨化療法與自然農耕來進行農村改造。他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讓文化藝術成為池上生活一部分,除了池上車站特色的書法展覽,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與池上穀倉藝術館也已經打響名號,接下來他的第三大目標醫療,也逐漸看到了曙光。 池上沒有醫院也沒有復健診所,如果要洗腎看病,最近的地點是關山慈濟醫院,對病人來說舟車勞頓。透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牽線,梁正賢與台東都蘭診所負責人余尚儒搭上線。余尚儒為推動在宅醫療,2017年到台東都蘭定居,與團隊積極推動巡迴行動醫療,他表示農村醫療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長輩願意出門看病,因為看病復健車程往返加上等待時間,往往需要耗費一整天,對心繫工作的老農來說CP值很低,「加上台灣農民都很能吃苦、忍痛,往往容易延誤病情,或是亂吃成藥釀成洗腎。」 余尚儒在都蘭醫療的突破點,就是將醫院帶到病人家中。余尚儒表示,一般農村常見疾病都與勞動引發的肩膀、骨骼酸痛有關,以及慢性病控制不好等兩大問題。今年初他們團隊在池上進行全國首次農民健康檢查,除了抽血,也幫農民做超音波檢查關節與骨質疏鬆症等,發現農民確實有高比例需要進行復健。 當池上好診所開張後,池上的老農可以就近復健,不需跑到台東市或關山,提高就醫意願,同時降低關節用藥的價格,讓農民減輕負擔也願意使用。另外行動醫療也能觸及到無法出門的長輩家中,帶著儀器與針劑到府看診,也能順便觀察長輩的用藥情況與生活環境。 余尚儒強調,很多人談地方創生,但真的要讓人能留下來,醫療才是穩定發展的關鍵,他期待池上好診所能作為台灣推動農村醫療發展的起點。池上好診所將添購大醫院級的復健儀器,也將召募復健醫學的醫師輪流進駐,並提供行動醫療、在宅醫療服務,一些專科醫療也可用遠距方式尋求北部醫院的協助,提高醫療品質。目前已經有台大醫院的醫師報名,笑說城市的醫師也需要喘息服務,來池上看診還能夠當成度假,相信當醫療環境成熟的最後一里路完成,池上更能從農村變成一個適合退休養老的宜(移)居環境。

蔣勳、曾美玲、董承濂從藝術出發 詮釋《金剛經》諸相非相世界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迎來遍地金黃之際,台灣好基金會也邀請藝術家蔣勳、曾永玲與董承濂在池上的穀倉藝術館舉辦《金剛經.諸相非相》展覽,以藝術面向來詮釋金剛經所描述的「諸相非相」。蔣勳表示,西方博物館最重要的繪畫都來自聖經,但東方卻很少人用金剛經做展覽,源起於西元前2800年前的金剛經,不僅是當年一場關於佛法的辯論,也是闡述如何追求生命真理的寶典,「在疫情過去後,希望大家都能夠祝福眾生,能心裡歡喜吉祥,並把這個展覽獻給所有眾生。」 蔣勳接觸金剛經,最早是因為父親過世,後來也為朋友抄經祝福,有次他朋友眼睛要開刀,成功機率只有5%,他花了6天時間為朋友念經並錄音,想著萬一朋友日後失明可以聽經,沒想到等他錄好音送到醫院時,朋友手術奇蹟似成功了,而這個錄音,就是目前網路上流傳的版本。 蔣勳為「諸相非相」展覽,除了有油畫《袛樹給孤獨園》,描繪出他心目中當年悉達多太子講課的園林,想像兩千八百年前在森林裡靜坐修行的萬物眾生,他覺得現在的池上就像當年的袛樹給孤獨園,很多人在這供養的他們的善意。畫作前還特別供養一盆董承濂多年前從吳哥窟帶走的菩提樹種子,所分支出的菩提樹盆栽,別具意義。 另外以往因陽光直射不曾放置展覽品的長廊,也展出蔣勳清晨恭敬手抄的十八連幅金剛經,而且是裱貼在牆上。蔣勳表示,看到泰山摩崖刻石金剛經的毅力,也很好奇這些書法在經過時間的洗禮會變成什麼模樣,搭配蔣勳朗讀《金剛經》與寺廟鐘聲,還有當年蔣勳為父親在病榻前朗讀的唐代印本《金剛經》也是首度公開展出。 另外曾於東海大學美術系受教於蔣勳的藝術家曾美玲、董承濂亦參與《金剛經.諸相非相》的策畫與展出。曾美玲與董承濂對於金剛經各有詮釋與領悟,並融入他們的創作中。擅長金工工藝的曾永玲表示,她工作時都會聽蔣勳老師念的金剛經,很多聽不太懂,像是「云何降服其心」,但蔣勳告訴她,不用急著找翻譯,「有一天句子會來找你。」這次曾永玲展覽的作品,藉著大坡池的荷葉,以展間燈光輪替的映出的影子明暗,來呼應展覽主題「諸相非相」。 董承濂虛實相應的多媒體裝置作品「八十八吉祥」,以「萬花筒」的概念打造各種不同的「諸相非相」,其中一件由無數鏡面包圍的《八十八吉祥之我執與無我的法輪》,可讓觀者坐在其中,感受有我、無我,由明到暗,外相內在與萬物相連的世界,此件作品參觀人限時3分鐘,需現場抽號碼牌。 蔣勳表示,「諸相非相」展覽的英文命名原先有7個版本,最後他選擇了董承濂的「Diamond Sutra - Beyond All Illusions」,不執著、不框住,就是無限創造,也是展覽真正的目的。 此外,《金剛經.諸相非相》也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家圖書館的支持,提供宋開慶元年壽聖寺刊本(西元1259年)及元至正元年雙色套印(西元1341年) 復刻本,見證信仰帶動印刷發展的經典文獻。現場另設置聲音留言與傳送專區,來訪的觀眾可以留下自己的聲音,為眾人獻上祝福。 之後《金剛經.諸相非相》也將進行跨域聯展,於池上蔣勳書房,及台南和通蔣勲書房策畫,《金剛經.夢幻泡影》和《金剛經.應無所住》,讓觀眾體驗一場平靜自在的內在對話與生命追尋。 《金剛經.諸相非相》 日期:2024/10/25(五)~3/2(日) 時間:週三~週日10:30~17:30 地點: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電話:089-862-089 門票:全票50元 / 優惠票20元 / 池上在地鄉親出示證件免費

張健豐》池上應善用歷史文化發展觀光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近年,池上的「金城武樹」成為池上號召國內外觀光客的主要訴求,這和15年前筆者所認識的池上,有很大的落差。此次舊地重遊,重新拾尋當地的歷史文化,希望能給當地發展觀光時做參考。 筆者最近重回睽違15年的池上,發現火車站改成木造車站,月台上則少了便當店員工么喝叫賣池上便當的聲音。唯一沒變的是,車站前的鐵路員工宿舍裡面,「池上便當」之發祥地─池上第一口古井,以及古井旁一株被雀榕寄生死亡的苦練樹,依然長得枝葉茂盛。 藝術家林懷民、蔣勳曾為了逃離都市壓力,數次造訪此地,甚至長期進駐。但在數年前,原本是地主在40餘年前種下要讓牛隻乘涼的茄冬樹,卻因影星金城武在此拍攝廣告而爆紅,吸引外地人一窩蜂來此拍照打卡。剛插過秧的秧田被遊客踩得一塌糊塗;且每次到田裡就要撿一堆遊客留下的垃圾,讓農民欲哭無淚。 清代的開山撫番 池上火車站前的鐵花路路名是紀念胡適之父胡傳的字號。胡傳所撰《台東州採訪冊》,是第一本官方對台東風俗民情做有系統且詳細記載的文獻,也是了解清代池上發展的入門之作。1892年胡傳巡視後山防務時,留下池上的「新開園」有「鎮海後軍前營親兵、前、左三哨駐此。」等語。新開園成為當時花東之間的名庄和駐軍有關。 因池上位於花東縱谷內部,相對台東平原、東海岸、太麻里地區,屬邊陲地帶。故入墾難度高,移民富冒險性。清代道光、咸豐期間(1820-1851),平埔族依次第由屏東,高雄漸次移墾池上地區,開田鑿圳,選擇池上地勢較高的階地新開園(今為錦園村)、萬安、大陂建立聚落。 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改變後山的認知和作法,多次駐紮清軍,目的是保護入墾移民,防止對岸中央山脈布農族刈首的侵害,兼具協助提供土地與提供來往商人和公務員吃住等功能。今池上鄉萬安村為當時的清軍營區遺址之一,故該村的萬善祠,收容了住民拓墾時所發現無主死亡清軍遺骸。靈位前列有清軍正營長陳協台和副營長羅師爺的名字,聯為「萬靈共賦逍遙地,萬魄同皈結淨緣。」 1874年,漢人開始入墾新開園,並和當地原住民合力引新武呂溪溪水,始於新開園,尾輸於大陂池,合力開鑿池上第一條水圳─大陂圳(亦稱新開園圳),成為清代台東縣境內的主要穀倉。三年後,設在廣東汕頭的招墾局招募到潮州墾民入墾,以數十人為一團,被安插在新開園等庄,結果發現來者「半系遊手好閒之徒,不能力耕」。1888年發生由客家人主導的大庄事件(大庄為今花蓮富里)。所以,胡傳所見到的新開園、大陂等地居民皆為平埔族。 日本設置池上移民村 1896年1月日軍已控制台灣北、中、南部,遂轉進台東。此時僅剩駐守新開園的副統領劉德杓率領200多人準備堅守。6月7日日軍入侵,池上成為東部最後的淪陷地。1911年東部地方開始仿效日本本土村落之名,原因是日本在此設置大量的日本移民村。1909年新開園地區2,370餘公頃的池上原野被劃為移民適地,因位於大陂池之上,遂以「池上」命名。 1920年因池上舊有圳道設施簡陋,新武呂溪常有洪害,因而圳頭毀壞,圳路淤積時有所見。為了灌溉池上地區廣大的農田,當局乃改在新武呂溪更上游取水,經池上村並以浮圳方式至新開園圍成一大片水田。此時,台東的鐵道也由關山穿越池上原野中央到達花蓮的玉里。池上車站附近的聚落漸漸興起,從此取代新開園,成為池上人文輻輳的中心。池上便當的原始創辦人也從台北三重埔移民到此。但在1923年,日軍強將電流鐵條網警備線,沿著池上西部的半山腰修築,有效隔離布農族的勢力進入。後因池上圳道經常毀壞,無法種水稻,糧食不能自給自足;日本製糖會社又強迫種植甘蔗,致使池上村移民陸續離開。 光復後出現移民潮 光復後,在池上新開園、大坡(大陂)擁有15甲廟產的台東天后宮,響應土地改革,把土地放領給佃農。此時出現新竹、苗栗客籍人士移民潮;加上政府為了安置軍隊,派去開墾池上原野的退役士兵,以及因八七水災而湧入的中南部移民,為池上的開發注入一股新興的生機與動力。 隨著池上的發展,甘蔗原料也日益增加。而台東馬蘭、花蓮光復二廠甘蔗壓榨能力均達飽和,為了降低製糖成本,提高產糖率,有在花東兩廠之間另外設置糖廠的必要。經過池上父老的努力,池上糖漿場於1980年12月中旬完成,對提升當地經濟起了一定的貢獻。1986年糖漿廠關閉後廣植牧草飼養肉牛,1993年1月正式成立池上牧野休閒中心,經營型態朝休閒觀光方向進行。 由上可見,池上不只是米的故鄉,糖業文化也很豐富。多樣的移民族群造就了當地說不完的精采故事,外地人應尊重這裡的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而池上當局也應將當地的歷史文化,作為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