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氣候變遷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景觀協進會:迎接淨零時代 與自然共好

氣候變遷影響全球生活,景觀專業與自然環境高度相關,從規劃設計到施工,都可以回應淨零時代下的各種環境倡議行動。中華景觀協進會今天(19日)舉行「淨零時代,景觀與自然共好倡議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界與學術界專家分享並交流經驗,共同討論未來景觀發展與環境保育的挑戰與機遇。 成立逾年的中華景觀協進會,19日舉行第1屆第2次大會,協會創辦人蔡秀瓊細數協會過去一年完成的階段性任務,協會理事長藍麗珠則以「雁行理論」譬喻一群人走得更遠更快,感謝協進會團隊成員背負著承先啟後的重責,讓大家朝著共同目標「景觀與自然共好」邁進。 台灣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表示,塑膠微粒、海洋保護區等議題近年來成為海洋的嚴重問題,海洋會流動、跨界,公海如何保育,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今年1月他前往南極,看到到處都是浮冰,感慨氣候變遷是真的眼見為憑,無法否認也無法迴避。以台灣來說,一場颱風暴雨可能導致河口滅村,宜蘭南澳濕地可能逐漸陸化,景觀建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而景觀師更應該引領氣候行動,扮演領導者的平台,讓各行各業都能善盡職責。 台灣生態學會、鳥類學家蔡嘉陽研究大杓鷸超過30年,追尋大杓鷸跨海數千公里的遷徙路線,發現台灣是東亞的物種「諾亞方舟」,靠著台灣的地理位置,保留非常多生態原始物種,而台灣的生態變化,更反映氣候變遷以及土地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他也表示,綠能不是唯一的價值,如果我們不能反省調整我們的能源政策,未來恐怕將削足適履:「削台灣生態環境之足,適2025年非核家園之履。」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劉柏宏表示,掌握「環境基質」,包括城鄉綠地空間,再結合六都生活圈建築物分布狀況,就可以提供國土規劃很多重要的資訊。像台北是盆地,桃園有台地、埤塘,基隆有河谷、山城跟海港,把這些微地景的資訊整合起來,當要做北部國土規劃跟城鄉發展時,就可以知道哪裡可以發展、哪裡應該被保護起來。 高雄大學智慧城鄉永續發展中心教授曾梓峰表示,景觀工程不再是視覺上美不美的問題,它必須是一個環境和生態的載體,必須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創造多元混合地景,並聯繫生物多樣性與社會福祉,整合綠色與藍色基礎設施。 此前德國柏林市政府提出「柏林城市自然公約」,重新檢討對於自然成長都市發展的控制,以及在都市中融入各種不同綠植,現在全球也愈來愈趨向城市的自然發展。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表示,現在已經沒有人會質疑為何要做生態保育了,因為企業要做ESG,而且不但要做,還要做好,否則評比會影響產業發展。因此他認為生態保育也應該融入既有的產業與公部門業務,避免生態保育成為產業發展絆腳石。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郭瓊瑩表示,大家現在理解到,景觀專業就是整合的、互動的系統,氣候變遷、政經變遷、社會變遷,是淨零時代大家面對的挑戰。未來全球有70%、80%的人要住在都會區,現在談景觀與自然共好,其實兩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經》就說到「道法自然」。台灣有天賜的物種多樣性,但台灣也非常脆弱,景觀專業者一定要跨界合作,景觀專業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終極目標就是讓人們更好更愉悅生活。

真的是音樂 講述氣候變遷的極地弦樂四重奏曲

氣候變遷是目前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但在大家似乎都知道這件事,卻又被各種「教育」、「宣傳」、「勸導」反覆耳提面命,到了反而產生疲乏的程度時,科學家要怎麼再出新招,讓人們對愈發嚴重的形勢有所注意? 面對如此沉重的課題,日本立正大學地球環境科學家、作曲家永井裕人(Hiroto Nagai)決定以音樂為溝通工具。他使用極圈過去30年的氣候變化資料、將之「聲化」,轉變為一首長約6分鐘的作品,即第一號弦樂四重奏《Polar Energy Budget》,來呈現南、北極地能量流動如何控制全球氣候。 和以往類似作品相比,永井的這首弦樂四重奏不只是透過某種轉譯、把資料變成聲音,他還憑藉自己的作曲能力,切切實實「音樂化」地創作出一首新曲。曲中,他並未完全按照時間順序,來運用人造衛星過去30年收集的資料,而是將氣候資料與韻律整合,將自然緊張、不適的聲音和人類和諧的情緒融合,使其更具音樂性和敘事性,他藉此顯示「資料聲化」的表現力,也相信由此喚起的情感反應,能讓聽者對這個議題更加關心。 永井表示:「當你述說氣候變遷的故事,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不想簡單地說:『停止改變氣候。』而是希望讓人了解我們複雜的整個系統,這就是我想傳遞的訊息。」 據永井發表於期刊的論文顯示,他先用程式收集Google Earth資料庫的氣候資料——1982至2022年間格陵蘭冰面以及挪威Svalbard群島,還有日本在南極的昭和、富士圓頂基地,這四個氣象站的每月地表溫度、長短波無線電、雲層厚度、降水量紀錄——對其聲化,再將各樂器指定到不同的資料值,形成了弦樂四重奏的基本架構。 創作的過程,則反映了地球能量系統各層面之間的關連,永井說明:「太陽是所有能量的來源,可見光照射地表,使地面與大氣的溫度升高,曲子就以監測太陽幅射變化的資料開始。」接下來是大氣幅射資料,取樣展示適合生存的溫室效應程度;大氣中的水氣會聚集成雲再下雨,所以雲層厚度資料和降水資料放在最後。 該曲於2023年3月由PRT弦樂四重奏於早稻田大學首度現場公開演出。 該團第二小提琴手佐久間遙原本就關心環境議題,演奏後對此更為投入:「我覺得這樣表現出地球的聲音,會讓人比較容易理解實際的狀況……也能藉此引起對一般科學不熟悉者的興趣。」 永井認為,這是科學家與藝術家皆得發展潛力的機會,他非常希望此作成為重要轉捩點,讓唯有科學家得以近用數據的過去,轉型成藝術家可以自由取用並以之創作的新時代。 原文出處

選舉熱 天氣更熱 誰來關心異常氣候

【記者宋秉忠/台北報導】台灣媒體從年初開始每天充斥著選舉新聞,但大家有注意到今年是人類史上最熱的一年?3日,在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氣候署)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合辦的「從永續發展看氣候變遷與治理」研討會上,與會人士關切台灣政黨輪替下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延續性。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opernicus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表示,2023年6至8月是自1940年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針對C3S公布的數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nio Guterres)也感嘆:「我們的星球剛經歷了一個有史以來最悶熱的季節,氣候崩潰已經開始。」 有感於應對氣候變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氣候署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在台大合辦兩場「從永續發展看氣候變遷與治理」研討會;第一場3日舉行,主題是「氣候治理環境永續再出發」,針對氣候變遷趨勢,檢視相關政策與長遠規畫,聚焦國家氣候治理組織架構、治理規範與策略磨合、永續金融與氣候治理的搭配,也從治理角度討論大家關心的碳定價議題。 氣候署長蔡玲儀致詞時即指出,氣候變遷已經是全球面對最嚴重的挑戰,今年7月和8月的全球氣溫均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1.5C(這是科學家長期以來警告的一個關鍵臨界點,全球氣溫必須保持在這一臨界點以下,以防氣候變遷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提高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已經是政府刻不容緩的工作。 蔡玲儀指出,去年政府確定「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後,2月15日蔡總統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納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提升氣候治理層級、徵收碳費專款專用、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納入碳足跡及產品標示管理機制。 蔡玲儀指出,「2050淨零排放」立法後,現在是開始行動的時候,政府工作將著重在明確碳定價、提升國家對於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並將應對氣候變遷政策與國家永續發展計畫相聯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表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30年多年來一直關注、推動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而且得到許多產官學界人士的支持,現在則是到了「停看聽」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從頭檢視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是否合乎現實,並且思考如何繼續往前走;為此,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兩場研討會,分別探討「氣候治理環境永續再出發」和「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兩項課題。 圖/余紀忠文教基會董事長余範英(左)、氣候署署長蔡玲儀。(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提供) 台大法律系教授葉俊榮則關注「緊急氣候與民主台灣」,葉俊榮指出,1996年以來台灣已經進行過7次總統和立委選舉,從現在到2050年也將有7次總統和立委選舉,如何確保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延續性,才是大家應該關心的問題。 葉俊榮以美國川普總統為例,雖然川普上台後中斷了許多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但是前任歐巴馬政府早就將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變成法令,深入官僚體系運作,即使出現川普走回頭路的現象,但官僚體系的慣性運作,最終還是能讓政策持續下去,這種作法非常值得台灣參考。

全球⽣物多樣性消失的問題

【圖:Steve BuissinnePixabay 文:首覺】 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的出現,已經造成地球的⽣態多樣化系統⾯臨危脅,這樣的威脅不僅讓⼈類的糧食系統多樣化開始消失,這嚴重侵蝕著⼈類未來的糧食⽣產、⽣計、健康和環境。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近⽇公布了全世界⾸份的「全球糧食系統的⽣態多樣化狀況报告」,這份報告揭露了⼈類糧食系統的⽣物多樣性狀況,其中證據顯⽰,糧食和農業⽣物多樣性⼀旦失去便無法恢復,這包括所有能夠⽀持⼈類糧食系統和維持⽣物⽣存的⽣態物種的狀況。 糧食和農業⽣物多樣性指所有能夠提供糧食、飼料、燃料和纖維的動植物,以及能⽀持⽣態系統順暢運作的⼤量⽣物,包括能夠保持⼟壤肥沃、位植物授粉、淨化⽔和空氣、保持⿂類和樹⽊健康、以及能夠抵抗病蟲害的所有動植物和微⽣物。 各國科學家表⽰,導致糧食和農業⽣物多樣性消失的原因是:⼟地和⽔資源利⽤和管理的變化,其次是汙染、過度開發或過度捕撈、氣候變化、⼈⼝增⻑和城市化影響。 ⾯對這樣滅種的威脅,糧農組織表⽰:⽣物多樣性很重要,有助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確保健康和有營養的膳食,也可改善農村⽣計,並能增强居⺠和社区的⽣存⼒。⽣物多樣性的減少意味著動植物更易於發⽣病蟲害。  再者,糧食和農業⽣物多樣性正在加速消失中,我們⼜過於依賴少數動植物取得糧食,對於無關攝食的物種就不予以關注,這使得我們原本就已經⼗分脆弱的糧食安全防線接近崩潰邊緣。 「全球糧食系統的⽣態多樣化狀況报告」也指出,農業種植的物種正在減少,更多的家畜頻臨滅絕,⿂類過度捕撈的比例升⾼。 在约6000種糧食作物中,僅有不到200種成為經常⽣產的品項,其中更有9個品種佔了全球66%的農作物⽣產量。全球家畜⽣產品種約為40種,其中⽜、⽺與豬等等少數就佔了⼤多數的產量並提供絕⼤多數的⾁類、乳品和蛋類製品。此外,接近三分之⼀的⿂類遭到過度捕撈,超過⼀半已經達到了產量的極限。 尊重⽣命 珍惜⼟地 慈悲地球多年前靈鷲⼭⼼道法師就曾多次提到,重視⼟地,跟⼈性的善良純樸非常相關,因為真情真義可以帶動社會的⼈情味;佛法講眾⽣平等,「無緣⼤慈,同體⼤悲」,他認為只有當文明進步到可以對所有動植物都關懷、尊重的時候,才能提升⼈的情義、品格、道德。這時代什麼都變,只有⼤地孕育糧食作物這件事,從古⾄今從來沒變過。全球暖化的問題讓我們開始對⼟地河川有著很⼤的反省,我們也從農業開始對⼟地環境更好的關懷!從愛⾃⼰進⽽擴展到愛我們⽣命周圍的每⼀項事物。 專家們表⽰野⽣的動植物消失得更快,更多的有助於食⽤動植物⽣⻑的⽣態系統也隨之消失殆盡。 糧農組織的報告就提出警訊,喚起⼈類保護⽣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希望各國⺠眾加⼤⼒度的實踐。如果⼈類不盡⼒,將來物種消失了,倒楣的還是⼈類⾃⼰。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類面臨艱鉅自救任務

【圖/Andy Fu 文/邱智淵】聯合國環境保護署於今年「全球氣候變遷框架公約」年度大會召開前夕發表了2018年度的「全球碳排放量差距報告」( Emissions Gap Report2018)。內容指出,由於各國應對氣候變遷的態度不夠積極,當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持續上升,而且情勢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聯合國召集的「全球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24次簽約國大會將於12月2日到14日於東歐波蘭的卡托維斯(Katowice)舉行。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降低溫度幫地球退燒,以保護人類與所有生物的生存環境是此一公約的終極目標。這份差異報告卻給了世人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分析,亦即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已達到53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歷史新高,且排放量仍然持續攀高,顯然還沒有達到”頂峰”的跡象。 聯合國專家預估,到2030年,全球只有57個國家能達成框架公約所約束的排放值。 靈鷲山心道法師在2018世界宗教會議(PoWR)上也提到,生態是地球整體維生系統的總和,這個生態系統是「有機性」的,一旦這個「有機性」被破壞,將是不可逆轉的災難。近年來,生態危機已經是地球上最殘酷的現狀,極端氣候、物種滅絕,讓人們怵目驚心之餘,最近聯合國發布的「關鍵十二年」的緊訊,讓我們更加驚覺到,再不能不有所行動了。 因此這份排放差距報告,加上各國在「巴黎氣候公約」承諾的達成目標時間表來看,當前各國的減排動作步履闌珊,跌跌撞撞,要達成目標顯有困難。今年更是在溫室效應以及壓制碳排放量增加的行動與計畫上延遲很多,導致今年全球碳排放量急遽增加,這也是今年溫室效應明顯導致全年高溫炙熱的原因。內容也明確指出,各會員國如果想要將全球升溫限制在2°C内,各國就必須將減排總量提高為現有目標的3倍;若要控制在升溫1.5°C之内,則須將現有標準提高5倍的努力。 聯合國環境保護署也強調,世界各國只要努力目前仍有可能把全球升溫的趨勢控制在2°C以內,但是要實現控制在只升溫1.5°C的機會已經不多,尤其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在歷經三年的穩定其後,卻在2017年開始大幅增加,如果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不能控制的話,全球溫度升高可能突破2°C 的臨界點,屆時全球的氣候變化會逐步失控,造成全球生態的嚴重破壞。 雖然有些國家已經開始展開行動以及具體作為來嚇阻碳排放量的增加,例如實施碳稅以降低對於石化燃料的使用量,但是目前推動這項碳交易的51個國家總排放量只占全球總量的15%,迄今仍未看到主要國家下定決心,祭出鐵腕,真正為氣候變遷問題採取具體積極的行動,科學家們對於2030年能否達成目標真是憂心忡忡。修行就是一個觀照,我們知道般若的思想後 , 還要做觀照的實踐 , 才能夠達成這個實相的證悟。  距離2030年只有12年了,全球溫度能否控制在只增長2°C 的生態環境可容忍範圍內,令人質疑。但是今日不做,明日必定後悔,拯救地球已是不可能又必須努力做的任務,否則走向失控的不歸路,就是全球生態體系毀滅的開始。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