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歐洲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和妻子曾馨瑩結婚16年,兩人育有2女1子。近日,一家五口赴歐洲度假,曾馨瑩在社群上更新貼文,只見她牽著3個小孩,露出側臉淺淺微笑,照片似乎由郭台銘掌鏡,而這張「愛的視角」照片,透露出一家人滿滿幸福感。 曾馨瑩昨(14日)在社群軟體Instagram上分享全家遊英國的照片,她手拿霜淇淋對著鏡頭甜笑,接著曬出一家人手牽手漫步在街頭的合照。而照片中郭台銘並沒有露臉,就有人認為,照片應是由郭台銘掌鏡,並稱讚「好幸福的一家。」 合照中,從左至右分別是大兒子Tiger、大女兒妞妞、曾馨瑩和小女兒,只見Tiger和妞妞身高似乎已超過母親曾馨瑩,妞妞也透過穿搭凸顯出一雙長腿,比例相當好。 網友見狀紛紛留言,「好美的畫面」「好幸福的一家」「真羨慕」,還有網友熱心推薦在倫敦的美食,「超推薦DA MARIO,真的很好吃,台灣孩子吃得懂還會很喜歡的口味。」 平時行事作風低調的曾馨瑩,出國旅遊似乎讓她心情大好,社群動態更新的比平常還頻繁。今早,她則貼出在歐洲吃到的美食,店名為「Milos」,她心情愉悅寫下「Good Seafood」。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HsinYing 曾馨瑩(@hsin_ying_tseng)分享的貼文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美國自1950年起稱霸世界後,歐洲國家一直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聯手抵制蘇聯的武力威脅之外,彼此在政治體制,價值觀與種族上的認同讓他們氣息相通,歐美被稱為「西方世界或文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各地風起雲湧的反殖民運動,歐洲國家佔著軍事優勢掠奪落後國家的資源機會不再,上個世紀90年代的全球化、導致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新配置、中國的崛起、民主的危機以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等等,歐洲似乎慢慢地失去經濟富裕的優勢。 川普的上台大動作的經濟保護主義,提高關稅的冷酷無情,加深了歐洲的危機意識,繼續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只會削弱歐洲的實力與優勢,在談判時落為被動的位置,缺乏談判籌碼去面對各霸一方的東西強權。歐盟想要讓自己站在主導或者說主動的地位,開始認真思考自身的實力。 歐盟認為自己是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擁有最大的央行,除了美國可以媲美,其他經濟體都望而向背的商業力量。 歐盟一直以來不願意將其經濟影響力用於政治目標,那樣會使得商業機會承受風險,但根本原因是歐洲並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讓歐洲的安危一直處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 美國在幾次中東戰爭之後國力大不如前,再加上產業空心化,期待川普下台後歐盟與美國回復以往的關係,或許不切實際。 即使川普不再連任,國際秩序的基礎已被削弱,因為美國認為它們沒有從其中獲得利益,而中國有可能趨於主導地位。 歐洲國家需要逐漸接受「一切只能靠自己」,歐洲想奉行「歐洲優先」,但不想玩「零和遊戲」,歐盟想要主導制定國際經濟政策,卻又要以歐洲的價值觀塑造全球規則為目標。 歐盟計劃在貿易協定中加上自己的環境、勞工和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其監管偏好往往通過「布魯塞爾效應」傳播(讓其他國家遵循歐盟標準,以省卻企業遵循一套以上規則的成本)。 讓此效應更為正式地延伸歐盟的監管權威,英國的退歐方案,自動且動態地讓英國以歐盟的貿易與監管政策一致,以換取無摩擦的商品貿易。 這種模式可應用在更廣泛的市場(土耳其、北非以及前蘇聯的外圍加盟共和國)。 貿易領域之外,增加國防支出,公共投資可以買到更多的地緣政治優勢。 幾位有望接替歐盟主席容克的候選人,呼籲對地區國家提供“馬歇爾計畫”那種規模的援助,增加從地緣政治出發的投資支出,應該會成為未來七年歐盟預算的優先事項。 為了實現地緣政治自治,歐洲需要確立歐元做為儲備貨幣的地位,並建立一個自成一體的全球支付體系,依法有職責支持歐洲央行,根據歐盟領導人的指示發行歐元長期安全資產。 看到美國既利用軍事力量與經濟壓力以達到目標,美國對伊朗採取經濟制裁,也威脅中國與華盛頓方面保持一致間接施壓,歐盟也可以運用類似的力量。 顯然歐盟在五月份議會改選之後,對於未來充滿了對自身的期許,以恢復歐洲往昔的地位,只是從上述的期許中多多少少帶著優越感,缺乏更務實的面對全球情勢的挪移,還有對自己持有的價值觀做更深層的反省與修正,總是以為自己的體制與價值觀是最厲害的,其他國家都需要以歐洲國家為典範,我想這是西方世界一直以來帶有盲點的哲學思考。 對於美國以軍事和美元的強勢壓迫他國就範,不但不予以唾棄還覺得他們也可以這樣做,以這樣的態度與思維,不難想像西方國家以世界文明自居和標榜人權都有雙重標準之嫌,從根本上他們的出發點並沒有站在人類是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上。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面對中國的強大其實是歐洲內在渺小的投影,日益衰退的經濟不復往日的自豪,外在受到威脅時,會不自覺地用扭曲的視角看待對手中國。 歐洲越來越像個漂亮的博物館,中國恰似農婦劉姥姥帶著自家地裡種的胡蘿蔔和土豆逛進貴族賈府的大觀園,為他們帶來新鮮、生氣與生命力。 到底王熙鳳富有還是劉姥姥? (賈府被抄家之後,救了王熙鳳女兒的是劉姥姥)現階段,歐盟除了積極展開與美國談判貿易協定之外,也展開與中國的經貿談判,同時又稱中國是歐盟的全方位對手,又愛又怕的心態顯露無遺。歐盟認為,中國政府支持的企業在搞不公平競爭,在歐盟反制這種行為的努力中,確保公共採購中的平等準入和互惠成了最新的戰線。以法國和德國為首的歐洲各國政府,以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人,不約而同地擔心這些中國企業正在搶走自己的午餐。52年前法國記者寫過一本書《美國的挑戰》,他在書中警告:歐洲工業即將被通用和福特汽車等美國大公司擊垮,除非歐洲能夠創建規模更大的企業,否則將變成美國的科技附庸。 如今,歐爭正面臨「中國的挑戰」,人們擔心中國大企業在政府支持下有能力做出更大手筆地支出,最終將超越歐洲。華為進入歐洲高科技領域,英國、德國和法國總是在「排除」和「不排除」之間反反覆覆,說實在企業通常不會那麼在意這些事情,他們(電信營運商)願意與華為合作,因為華為的產品便宜而且好,都是政府和情報局穿小鞋。新創企業(任何一個國家)通常願意出售技術,因為本來創新就是希望有人買單以及有市場,技術缺乏商轉應用是無用的。 但是現在德國和法國的政府也在限制中國企業購買他們的企業。 對外國企業在歐洲的投資進入審查後,歐盟開始關注一個棘手的問題:應不應該阻止外國企業競標公共合同,如果相關國家的市場不對歐盟企業開放。現也有人指出:歐洲國家應避免採取加大政府干預和削弱競爭的政策,這類政策可能破壞經濟,卻不能阻止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進步。歐盟採用了一些強硬的新詞,關鍵詞語包括「堅決的」、「強有力」但與中國交鋒的手段卻遲鈍、脆弱,還面臨內部分歧,中國對其成員國的影響增大。與以前的「天真」形成了鮮明對比,天真意指歐洲認為自己的優勢還在。 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由於歐盟注意到中國正在與歐洲國家進行廣泛接觸,尤其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BRI),並且感覺過去被中國矇混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