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校正回歸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校正回歸」惹議 陳時中負聲量創防疫以來新高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的校正回歸說法,當天創下他個人一年多來網路聲量的最高峰,2021年5月22日一共有96,406筆討論,這一天同樣也是陳時中負聲量的最高點。 從《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的熱門關鍵字來看,網友討論「校正回歸」相關議題時,熱門關鍵字包括新增確診個案數,疫情、篩檢等等之外,另外蓋牌、檢驗、厲害、說文解字也是關鍵字指標,顯示校正回歸四個字背後帶來可能帶來的另一層隱憂。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的研究分析指出:既然知道有誤差,指揮中心為何未在第一時間對外說明解釋?網路聲量反映出來的民意,或許值得防疫中心參考。

陳時中「校正回歸」聲量飆高 網路外掛模糊焦點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再度發揮說話的藝術,提到400例本土確診案例要「校正回歸」,一時之間,讓網民腦洞大開,不只紛紛google,讓「校正回歸」成為搜尋熱詞,網路討論聲量更是爆高,從下午二點到晚上七點短短五個小時就創造超過16萬筆的討論聲量。 他的解讀是:「因為檢驗實務上的種種限制,有一些案例今天才拿到,這些案例是用來「校正」過去的數值,所以要「回歸」到過去幾天的統計數字。」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的分析,網路上開外掛的玩笑話「說文解字」、「造句」、「遊戲」,抹煞了原本想要讓確診數據正確的用意,質疑是指揮中心想以此來轉移外界焦點,甚至引發外界認為是「蓋牌」的質疑。 一名不願具名的傳播學者表示,國外先前遇到類似的情況,是用「積壓」(backlog)這個用語來說明,或許可供參考,也有助於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