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本來面目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反敗為勝擊落日本軍機?考證發現內幕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八年抗戰期間,日本的軍事實力始終領先中國,尤其空軍更是如此。然而,再多次的空戰中,中國飛官卻多次上演反敗為勝擊落日本軍機的傳奇。這是真的戰史嗎?還是只是當年的「大內宣」? 1937年10月12日,日本出動新生產的九六式戰鬥機攻擊南京。日本的這款自製軍機,在速度等各方面的性能,都比當時國軍購買的霍克三式先進許多。然而,中國飛官劉粹剛卻創下了第一次擊落九六式戰鬥機的紀錄,更厲害的是,他本來是被日本軍機追擊,差點被擊中,後來空中翻轉後,神奇變成了追擊日機,最後還擊落日本軍機。當時有許多南京民眾目睹了這個激勵人心的事件,其中就包括劉粹剛的太太許希麟。這整個過程,在紀實電影《沖天》中透過動畫獲得了呈現(照片為電影截圖)。 但是這是真實的情況嗎?導演張釗維6月22日受邀到台灣藝術大學進行線上演講,分享他過去六年的兩部作品創作心得,包括抗戰空軍的紀實電影《沖天》,以及去年完成聖嚴法師人生傳記的紀實電影《本來面目》。在演講中回應參與者針對考證的提問時,張釗維導演特別以劉粹剛擊落日本軍機的這個事件說明。雖然電影中的畫面只有短短幾秒,不過張釗維導演在考證時卻花了很多功夫,先翻閱大量中日戰史文獻,也看了許希麟等相關人士的回憶錄,還參考了劉粹剛在中央航空學校畢業的論文,因為他當年的論文主題就是反敗為勝的飛行技術。 張釗維導演在演講分享時強調,他創作的不是紀錄片,而是結合動畫與真實影像的紀實電影,這在國內外都已經有很多的實踐,但結合動畫也要根據真實。張釗維導演出生於台南,本身有歷史與紀錄片雙碩士,包括了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以及英國北方媒體學院紀錄片碩士。 張釗維導演特別提到,他幾年前在大陸分享《沖天》時,遇到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蓓並且獲邀以紀實電影,如實回顧聖嚴法師一生對佛法的追求與實踐。由於張導演原本就是法師的皈依弟子,透過拍攝《本來面目》,其實是試著在幫導演自己與觀眾去回答宗教在人生中的意義這個問題。 張導演說,他希望透過紀實電影的拍攝,能夠真的發揮社會影響力,而不是找一些學者或講者論述與解釋某個主題而已。 這場線上論壇的主持人為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賴祥蔚教授,論壇由台灣藝術大學研發處「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補助的「紀錄片創新研究群組」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