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新聞媒體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公視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揭露媒體風向

圖/翻攝自公視YouTube平台  【特約記者王查理報導】《我們與惡的距離》為公視最新台灣社會寫實劇,其中劇情透過「無差別殺人事件」為架構,展現不同立場的關係者角度,描寫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的心理狀態,進而探究人權律法的掙扎以及現代精神疾病,同時反思媒體風潮現象。於24號開播後便獲得廣大好評,深受愛戴。 由公視、CATCHPLAY與HBO Asia共同推出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描繪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加害者與被害人各家屬的心理狀態。女主角宋喬安「賈靜雯飾」更被PTT鄉民一致推爆「那麼多年沒拍戲,真是浪費了。」 劇中透過無差別殺人事件的主體,描述者加害者與被害者間的關係,更進一步帶到台灣社會的司法體制,新聞媒體風向,當新聞不再只是新聞,媒體成了斷章取義,博取點擊與流量的工具,時事求「快」的結果下,假新聞的議題也就不逕而出。 曾獲金鐘編劇的呂蒔媛在去年執筆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後,創作出社會寫實劇本《我們與惡的距離》,搭配實力派陣容賈靜雯、金鐘影帝吳慷仁、溫昇豪、周采詩、陳妤,傳達給觀眾現今社會上所真實發生的寫實議題,透過角色的目光,去接觸不同角度的立場,以及善惡的價值觀。劇中的賈靜雯與溫昇豪同為新聞工作者,透過戲劇,呈現現今社會上真真假假,每個人可能都是集被害與加害於一身的矛盾立場.同時也訴說著同溫層外,互相不去理解的平行線。 我們與惡的距離已於公視3/24(日)開播,預計10集,透過兩個小時的劇集,解析不同角度下的共同議題。

三大國際新聞媒體的優劣分析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平日有在看國際新聞的讀者,經常會造訪的三家國際媒體,不外乎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BBC 以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三家媒體都有中文網,但是真要讓我選擇一家,可能金融時報會是首選。 新聞是我們普通人通往世界的一條道路,說起來是日常生活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 有些人習慣性需要保持這樣的即時資訊連繫,有些人未必。 但現在網路無所不在,手機幾乎可以覆蓋生活所需的服務,新聞的閱覽不再受限於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多增加一些見聞無疑為自身實力加分。  提供國內/國外新聞的頻道很多, 姑且不論立場偏頗的影音視頻、訊息的真偽或者報導的真相有無偏離事實,讀者光是選擇頻道就已眼花撩亂。 選擇喜愛的頻道然後確立下來,無疑是邁向世界的第一步。 伊朗著名導演阿巴斯曾說:我們學習從第一眼看來最乏味的東西裡,找到有價值的東西,所言不假。 新聞官網的網頁其實就是他們說故事的方式,因此在版面上的安排,分類,內容編排,訊息的即時性等等如果詮釋得宜,就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增加讀者瀏覽閱讀新聞的時間。  BBC的網頁在三家當中版面最單調,每一欄位點進去之後,右方所有的新聞延伸選擇是一樣的。 他們不打廣告,也沒有獨家新聞,網頁順著游標往下拉,差不多就是一張A4紙的長度。 讀者有時看新聞,不知道自己該期待什麼?或者相反的情況是讀者已經很清楚想要看什麼樣類型的新聞,BBC的新聞多樣性不足,也沒有設立進一步帶路的標示性指標,也許會讓讀者失望。  紐時其實網頁的設計非常有自己的風格,色調稍微冷了一點。 刊登的廣告佔據篇幅過大,讀者在閱讀時視覺頻頻受到干擾,廣告佔據頁面正上方與右下方,點進主頁之後有多則國際即時新聞,標明日期與時間(貼心),右上方搭配觀點與評論。 分類的選項很多但是不夠重點聚焦,猛一看以為是滿漢全席,細看才發現有些只是家常小吃勉強入列。 主頁的游標順著往下拉約莫有兩張A4紙的長度,第二張A4就是每個分類搭配一篇文章整合起來讓讀者延伸閱讀。 主頁之外的其他欄位點進去,就是累積一段時間的所有相關文章,右方頁面就是廣告搭配最受歡迎的熱門文章。  金融時報在視覺上有悅目的感覺,因為顏色和諧。 廣告其實很多,但是我認為他們非常成功的將廣告不帶侵略性的融入網頁,篇幅比較小之外(應該有考慮到視覺效果),顏色更是有琢磨過,所以讀者心裡不會抗拒,反而覺得美美的。 特別是他們的FT shopping mall 設計的很可愛。 其他分類點進去都有廣告,但是我不得不佩服FT,有兩個必定會出現的廣告,不同的分類頁面,他們會重新設計這兩個廣告的位置,配合該分類的相關廣告,畫面非常和諧。 分類上應該是三家當中最成功的,非常聚焦。 商業與經濟分開是對的,就像一個國家有經濟部長(規劃)和財政部長(支出)的意思一樣。 創新經濟也是我們想要留意的未來方向,因此單獨分類出來。教育和管理適用各個不同階層。 主頁順著游標往下拉約莫有四張A4紙,從上至下依序:國際新聞、獨家、熱門文章、視頻、評論、數據新聞、FT研究院,特別報導。 金融時報是唯一一家使用明確標示性指標為讀者帶路,每一則新聞都有標題,FT會在標題之上用兩個字(紅色字體)強調該主題方向,讀者可以快速決定略過或者點選閱讀,真的很方便。 我們有時需要提醒自己,用最新鮮的眼光來看每日最庸碌的生活,看看他們其實多讓人著迷。 新聞媒體也會這樣想吧,新聞的即時性,片面性,不關聯性等等,想要吸引讀者捕捉迷人的瞬間,也得苦思如何呈現給大家新鮮的視野,還有豐富的內容。圖片取自網路

蔡天孝/假新聞、假訊息,就是國安問題,全球皆然

選舉雖結束,假新聞、假訊息干擾台灣社會的問題,還是成為大家繼續討論的焦點,內政部12/6也宣布要修社維法處理假新聞。專家認為,這已經成為國安問題,全球皆然。 內政部12/6通過的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條文,除對假消息和假新聞明確定義,並加重罰則。新的法規定,針對意圖散布傳播明知為不實之事,使公眾產生畏懼或恐慌者,將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另外也修災害防救法,若散布有關災害的不實資訊致人員傷亡者,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假新聞訊息對民主社會的影響,早就是國際政治的大問題,從全球各民主國家被假新聞訊息衝擊程度來看,不但有言論自由層次,還牽涉如何處理國際性的社群媒體問題,都跟政治、國家安全脫不了關係。 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2017年英國脫歐公投、2017法國總統大選後,有人藉由民主政治保護言論自由的特質,運用網路科技,用最少成本,有效率地強化假訊息的穿透力,達成政治目的,各國都傷腦筋。 歐盟在今年3月發表調查報告,要求社群媒體負起更大的責任。各國之所以同時針對社群媒體,要求聽證或立法,正是因為大家逐漸了解,網路工具可以為善,也可以作惡,過去網路世界是純粹中立的說法,備受挑戰。 美國、歐盟以及亞洲多國,都在討論如何管制網路假訊息的新形態破壞力,避免宰制民主政治社會。台灣,跟很多民主國家同樣,在維護言論自由的核心價值前提下,小心翼翼。 尤其有中國的因素,更為複雜。這次2018地方大選,被稱為蔡英文政府的期中考,全球都很關注假新聞訊息,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影響台灣的選舉結果。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去年研究創造了「銳實力」這個名詞,他們在2017年報告說,中國和俄國可「突破、滲透或穿透目標國家的政治和資訊環境」,「銳實力讓專制國家深入社會結構,煽動和擴大既有分歧,俄羅斯就是利用民主政體內部矛盾的箇中翹楚」。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11月也報導,民進黨2016年贏得總統和立委選舉後,北京從各方面加強對台施壓。 政府國安系統經由盟邦情報交換,也取得被稱為「關鍵報告」的第一手情資,這份機密文件來自多個主要國家的安全單位,並對台灣正面臨境外訊息戰的嚴重威脅,表達高度關切。 報告說,境外勢力計畫以2020年扶植親北京政權為目標,對台灣啟動訊息戰,並以台灣2018年底大選練兵實戰。 關鍵報告揭露,境外勢力正組織號稱世界第一規模編制的「信息戰部隊」。這份以簡體字打字而成的機密文件,內容明確指出,將對台灣社會展開認知空間作戰,以網路、社群媒體、新聞操作,達成戰略意圖。 這份機密的關鍵情資指出,境外勢力透過散布在世界各國的IP,對台灣社會進行認知空間作戰,裂解台灣社會骨架,讓台灣在軍事、政治和心理上,處於軟弱狀態,類似手法也曾發生在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2016年通俄門透過情報系統影響美國總統大選。 主要作法包括: 1、先捏造謠言:先出現在對岸的內容農場,再透過有心人士轉貼至台灣臉書粉絲專頁,進一步擴散到社群媒體與論壇,類似內容農場。 2、其次引導風向:透過引導記者或自行經營臉書平台,遂行宣傳戰,各式論壇及媒體新聞下方的討論區,經常湧入大量網軍,帶領特定風向。 3、再加工回銷:將台灣新聞報導加油添醋,在對岸媒體報導討論後,再回銷台灣社群媒體。 4、設法擴大爭議:對岸媒體將爭議事件加上聳動標題與文字圖卡,再直接貼到兩岸流量相當高的網路論壇,引發國內辯論與討論。 台灣政府早也有警覺,採取很多因應作為,包括外交部與美國在台協會,今年10月罕見地共同舉辦「培養媒體識讀以捍衛民主」工作坊,台、美攜手迎擊假新聞訊息,代表美方出席的國務院民主、人權暨勞工局副助卿巴斯比致詞時點出,當前不實消息氾濫,已是全球民主國家共同的挑戰。 他說,境外假訊息流竄升高成為國安問題,替特定政黨及候選人推文的IP遭查出來自世界各國,包括歐洲荷蘭、亞洲日本、南韓、越南、印度,還有俄羅斯、中國及南美洲墨西哥等地。 除了台灣,全世界各國也都沒有停下處理的脚步。英國、美國和加拿大民間與政府組織,也正在起草法案,或透過不同方法,阻止外國勢力影響選舉。澳洲政府今年6月底通過了國家安全和外國干涉法律,號稱為幾十年內最大規模的反間諜改革,立法重點在處罰洩露機密信息和乾擾公共基礎設施等,打擊外國干涉本國政治。 選後,行政院立刻採取行動,這次避開從NCC角度來談修法,可能引發言論自由的爭議,先從內政部的法令來修,但仍然要面對不同聲音的挑戰。 在選舉前,假新聞訊息這話題一直都纏住NCC。反對黨開記者會說,NCC本該超出黨派之外、獨立行使職權,但是在選舉期間相關管理作為,似乎看到NCC違背了獨立機關應依法行政的精神,開始侵害媒體的專業自主。 媒改團體也拿出資料說,他們所蒐集與觀察到的媒體偏頗現象,至少包括:新聞報導過度偏頗特定政黨或候選人、新聞論談節目集中特定政黨或候選人、製播新聞及評論違反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媒體老闆直接下令新聞的走向,以及於新聞節目中接受政黨與候選人之置入性行銷等。 NCC要面對不同的立場,在不影響新聞言論自由前提,都很謹慎處理。 事實上,台灣享有亞洲國家少有的言論自由,不容破壞。言論自由是建立在民主機制上正當運作,若破壞掉此基礎,言論自由就不必談了。何況,NCC已非過去國民黨時代,被批評為管制言論自由的新聞局了。 說穿了,假訊息串流全球,又建築信息戰部隊,早就是國安問題,也不只是言論自由的討論,政府如果要處理,應該回到國安層次去積極作為。內政部12/6要修社維法只是第一步,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步。 除了國安層次問題或是修法,政府當然可以對社群媒體採取跟其他國家相同的作為,也可以有些短期作法對抗不實訊息,例如讓事實查核機制更即時、社群平台自律。但長期來看,還是要從媒體素養教育做起,是對付不實訊息的基本觀念與作法。也期待政府在處理這些問題前提,都必須守住台灣尊重言論自由,媒體專業自主的基本立場。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獨家】最「愛」美的傳媒 賴祥蔚出任榮譽社長

圖/賴祥蔚教授擔任社會光明奬評審  【記者黃琮賀、林可妮獨家報導】因為相信藝術及人文之美,人人可寫、人人愛看,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決定出任i-Media愛傳媒的榮譽社長,歡迎各界提供藝文資訊、推薦精彩人物,或加入當公民記者,英文i-Media,意指人人是傳媒,音譯愛傳媒,要做到人人愛看。  賴祥蔚教授表示,擔任i-Media愛傳媒的榮譽社長,完全出於使命感,沒薪水、沒稿費、沒車馬費,任務是「拉」跟「推」:希望拉更多愛美人士加入,豐富i-Media愛傳媒的內容,推給更多人欣賞、分享。他也邀請蔡詩萍、朱國珍、陳凱倫等好友貢獻專欄文章,推廣優質內容。     圖/賴祥蔚曾任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  i-Media愛傳媒的前身為網路教育平台,是一位台藝大的研究生幫母親經營,賴祥蔚協助轉型、整合資源並且主動行銷。目前愛傳媒的報導,單篇有超過三萬次的點擊率,還不包括其他的媒體分享;臉書專頁有五萬多位粉絲;七月開始,i-Media更順利地在Line以及Yahoo! 新聞平台上架,能見度大幅提高。  賴祥蔚教授認為,新聞媒體應該有更多藝術以及人文的深度關懷,希望打造一個小而美的新聞網站,著重在藝術、人文、教育的深度報導,並且著重人物專訪,期許每天都貢獻具有正面能量的好報導。     圖/賴祥蔚教授創辦傳播管理奬  賴祥蔚指出,只要對人文藝術有觀察、有想法,願意以公民記者,或專欄作家的身分,提供i-Media愛傳媒好內容,都非常歡迎。除了在LINE TODAY、Yahoo!等重要新聞平台上架,也會主動分享好內容。  i-Media愛傳媒的團隊陣容堅強,希望帶給社會更美的新聞、更多正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