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新住民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陳雪甄周旋3男人笑稱福利好 鄭志偉隱形股市名嘴只交30多歲女友

陳雪甄、鄭志偉、梁正群、馬國賢游珈瑄出席公視人生劇展《芙蓉》媒體記者會,陳雪甄在劇中飾演與老公鄭志偉離婚,卻與家人仍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新住民,和鄭志偉、高英軒、梁正群都有感情戲,是她出道以來「福利」最好的一部劇,她聞言大笑:「看到選角後就一定要演,福利好真的很開心。」 陳雪甄與鄭志偉戲外因聊股票有共同話題,55歲的鄭志偉平時常演出甘草人物,但他買股票卻是殺進殺出,相當霸氣,還曾分享股票資訊給《火神的眼淚》劇組。鄭志偉在劇中飾演仍想挽回前妻的丈夫,戲外他卻是不婚族,自豪感情「從沒有空窗期」,還說女友都是30多歲,笑說:「誰要跟50幾歲的交往。」後來解釋他每段感情都是以結婚為前提,「但是人家不嫁給我啊!緣分沒有到。」並形容自己的問題是「不夠浪漫。」 陳雪甄在《芙蓉》中詮釋40多歲女性,在追尋自我與傳統價值間掙扎,她離婚後仍與前夫、小孩同住,連交往的男友也帶回家。陳雪甄表示她一開始不太能接受離婚還住在一起,後來發現這樣的案例不少,甚至導演的長輩也是如此,「其實是放不下那個羈絆,過去25年生活重心都是家人,離婚是希望能獨立自主,但不代表要放下家人。」 陳雪甄在劇中與高英軒有親熱戲,有場戲她被高英軒推到化妝台上親熱,前夫鄭志偉恰好在隔壁,場面超尷尬,她本身就是親密指導老師,但拍這場戲仍請來好友排練,她笑說,「不能親一親停下來指導我自己吧。」她笑說高英軒身材很好,拍戲之餘都跟他請教運動健身問題。 馬國賢飾演鄭志偉的弟弟,因欠債也躲進這個家中。戲外他與小16歲的韓國籍女友結婚,迎來兒子「小太陽」,直呼會懷念單身生活,「現在活得有點不像自己。」但他馬上補充自己一點都不後悔踏入婚姻,「看到老婆就想要照顧她一輩子。」表示自己只是需要磨合。 例如劇中冰箱,夫妻兩人食物各放一層,他說婚前冰箱內的食物都是他的,婚後有太太跟小孩要吃的東西,他不能隨心所欲想吃什麼就拿什麼。或是老婆要他幫忙換兒子尿布,但他沒有馬上弄,兒子屁股因此紅腫,老婆就會不開心。他坦承老婆嫌他碎念、龜毛,現在他學會閉嘴,「很多事不用講,自己去做就好,婚姻生活需要退一步海闊天空。」 馬國賢坦言今年本想再拚一胎,只是照顧幼兒體力有些吃不消,算命老師說馬年有機會生女兒,因此緩兩年再說。而老婆經常叮囑他保養,怕他老太快,到時兒子上學會被誤認成阿公,也會貼心幫他敷臉,對馬國賢很貼心。公視人生劇展《芙蓉》將於本週日(11/24)晚間10時公視首播,隔週日中午12時上架公視+平台。

新住民數達歷史新高 家扶基金會啟動「無窮世代」募款計劃助力新二代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台灣的新住民人口已突破6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這一人數的增長帶來了新的社會挑戰與需求,其中,家扶基金會目前正在扶助全台3,799戶新住民家庭,這些家庭占全體扶助家庭的14.7%。近五年來,這一數字持續增長,顯示出新住民家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日益加劇。 根據最新的「扶助新住民家庭資料統計」,弱勢新二代面臨的主要困擾是「學校適應」,比例達21.64%,其次是「身障或疾病」,占16.93%。此外,「身障或疾病」問題同樣是弱勢家長面對的首要困擾,其比例達44.51%。許多原本希望改善家計或實現夢想的移民,現實中卻面臨諸多困難,尤其是在孩子的生活與學習方面。為此,家扶基金會啟動了「無窮世代」募款計劃,呼籲社會各界給予新住民家庭更多支持,幫助新二代展翅飛翔。 家扶基金會表示,新住民家長在面臨婚姻與家庭變故時,往往需要獨自負擔家庭照顧與生計壓力。該基金會的「弱勢家庭照顧能力與需求調查」顯示,約44%新住民家庭的家長是唯一的照顧者,每週需負擔超過20小時的照顧工作。 此外,約45%的弱勢新住民家長面臨「身障或疾病」困擾。家扶基金會的數據顯示,扶助的雙親家庭中,約15.9%的家長有身障或重病情況,這一比例高於整體弱勢家庭。由於不熟悉求助管道和福利,這些異鄉人往往不得不獨自面對困難。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說「新移民子女因跨國家庭背景,原本能夠發展多元文化和語言優勢,但面對困境和資源缺乏,這些優勢往往被掩蓋。基金會致力於提供獎助學金、學習資源和課輔服務,幫助孩子們克服貧窮和語言障礙,實現穩定學習和發展。」 今年,家扶基金會啟動了《無窮世代》募款計劃,目標為8,000萬元。希望社會各界能夠支持這一計劃,幫助更多弱勢兒童安心學習、健康成長,為他們的未來點亮希望的燈塔。

黃德北/新住民一、二代佔台灣人口3%

我的競選廣告看板與文宣上,都會印著兩段東南亞國家語言的文字,一段是印尼文「Aku memperhatikan hak hak buruh(我關注勞工權利)」,及一段越南文「tôi quan tâm đến quyền lợi của người lao động(我關心勞動者的利益)」,代表著我的參選重點,是關注上班族/勞動者的權利,不論他/她的身分是本地市民還是新住民,我都一樣關注與關心。 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我國新住民第一代及第二代人口是已突破85萬,佔了台灣總人口結構的3%以上。又根據內政部107年第14週的﹤內政統計通報﹥指出,106年與國人結婚登記之東南亞配偶計8,569人(佔所有外籍與大陸配偶中的40.6%),是自從民國94年以來首次超越大陸地區配偶人數(佔36.2%)。而在臺北市,106年外籍配偶中,有548人屬於東南亞地區,在北部地區中,僅次於新北市的1,483人與桃園市的1,144人。這些數字意味著,隨著新住民人數的增加,新住民已成為台灣族群的重要組成之一。 過去我國新住民政策的重點,往往在於輔導第一代融入我國生活環境,透過就業輔導、子女教養、生活適應與加強文化認同輔導其適應在臺生活。但近來,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著重於外交與經貿投資,未能善用本國新住民的人力資源。且對於新住民的融合輔導政策,不夠友善,外籍配偶往往多年之後才能取得正式公民身分,讓這群新住民的人力資源、勞動能量無法有效發揮。 對於新住民政策,我的主張是建立多元友善社會,強化跨文化、跨國籍的溝通能力,培力新住民與其第二代發展成為國家新南向政策的前進力量,運用本身語言及文化的優勢,成為連結台灣與東南亞市場的尖兵。 對於培力新住民,除了既有的融入輔導措施外,也要開設許多輔導、培訓課程、勞動保障教育與新住民市政諮詢,例如語言、就業、職涯輔導、生活諮詢、居家適應協助等等,且開設新住民服務一道快速窗口提供轉接或諮詢服務,以利新住民儘速安居樂業開展新生活,除可發揮新住民的潛能外,同時也為台北市帶來多元文化,為台北市邁向國際大都會型態同步國際接軌。  作者為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候選人、世新大學社發所所長 ●原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本文為專欄,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